真实生活中的奇事(二)

  上文不是用台式机打的,很多语句表达有误,且病句、错误很多,请大家担待。
  感谢广大众多稀稀拉拉寥寥无几的几位朋友顶帖
  @拉霏 2019-08-28 00:16:15
  深夜顶贴
  -----------------------------
  感动
  某作曲家,在那个以翻唱日本歌曲为主的年代独树一帜,创作了不少自我感觉能风靡整个港台乐坛,脍炙人口的歌曲,感动得自己不要不要的,以致被朋友们尊为:华人音乐教父也觉受之泰然。
  某次酒后对他人说起这样一件事:自己所创曲调均为他人作品,但包括原作本人在内都不知道。
  听他这明显不合逻辑的酒话,大家一笑置之。
  见大家不信,作曲家急了,涨红着脸含混不清解释开来:我原本学工科的,快毕业的某天做了个梦:梦里自己毕业后开了家机械安装公司,但生意一直不景气,经济也捉襟见肘,非常窘迫。
  不由得懊悔选错专业,自责不已。
  醒来后觉得梦境非常真实,好像自己真的已经经历过十多年,所有记忆基本都能得到验证,现在能重头再来不觉暗自庆幸。
  后悔不迭的是没在梦中牢牢记住几期六合彩号码,不然就可以提前五十岁退休了。
  其后果断放弃学业,自学声乐作曲,将梦中听过的还没面世的优美歌曲记录下来,当做自己作品发表演唱,果然悠扬婉转的曲调没有时间空间地域界限,哪里都受欢迎,一年后作曲家就小有了名气。
  说到这里,朋友们这才释怀:为啥总觉得他的创作风格多变,特别是给一些电影、电视剧编创的歌曲完全不匹配,成名后再也拿不出几首像样的歌曲……
  该名作曲家还曾在香港及大陆炒房,如有神助,大赚特赚。
  @拉霏 2019-08-29 23:37:13
  看到楼主更新了等我睡时再看。。。
  -----------------------------
  睡得挺晚
  明天更贴,预祝顶帖的朋友万事如意,中秋快乐
  母舅
  我一朋友,张君,在某机关任职,感觉其在单位非常重要,曾年休一周,部门工作几近瘫痪。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看他平时木讷寡言,资质平平,为何在单位显得如此不可或缺?
  某次酒后,张君发牢骚:妈的,一个部门七人,三个领导,两个关系户,一个刺头,就老子是干事的!
  最近,听说其竟然被擢升为四级高级序列,一众朋友遂撺掇他请客,酒桌上有人说道:看来你们单位领导还是有良心,没有忘记平时努力做事的人。
  这时张君已微醺,半闭着眼颔首称是:我们头儿对平时努力给他做那事的女的的确挺不错,现在都提拔为科级了。
  然后一口干了杯中酒,脸上带着奇怪笑意说道:你们信吗?我这次上去全靠母舅。
  闻听此言,大家均面面相觑,从没听说他有高官或大款亲戚呀?
  难道刚认的?只听说认干爹,哪有认舅舅的?要不他娘结拜的干哥哥。。。。。。
  在座各位正胡思乱想之际,张君说出来缘由:
  原来他老家世居山区,自己通过读书进了城,原来的亲戚来往渐渐稀少,只有这个母舅时不时来住上一段时间。
  母舅是母亲远房大哥,适合做宾馆迎宾或饭店小二,总是满脸笑意,哪怕独自一人,不知他暗自高兴啥。
  听说小时候被一云游老道拐跑过几天,被找回来后就这么乐观了,还有个奇怪之处就是爱靠在村里小学升国旗的旗杆边喃喃自语,不知在向何人诉衷肠。
  母舅虽是地道汉族,却和其他兄弟姊妹外形大不同:有着标准康巴汉子身材,五官立体生动,眼窝凹陷,目光深邃,村里人都说:这外形,没去电影里面演跑堂的可惜了。
  年轻时被不少怀春少女倒追,特别是那些热情似火的藏族姑娘,投怀送抱叫一个主动,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母舅好像还未发育,根本不为所动。和姑娘们嘻嘻哈哈没半点正经,就是没那方面冲动,叫其他母舅好不扼腕叹息。
  一辈子未婚娶,七十多了看起来也就四五十模样,为避免他人妒忌,就蓄了胡须,自觉更显潇洒。
  某次受邀进城到张君顶楼的家里做客,看到楼顶平台上矗立的通信基站,连连称好,让正为此头疼的张君颇感莫名其妙。
  其后,母舅就隔个三五月来张君家做客一次,来后必然到楼顶靠着基站满脸笑容的窃窃私语一阵,有时还呵呵乐出声,让张君不禁产生带他去五医院做检查的冲动。
  母舅自家亲戚,且谈吐风趣幽默,张君倒是欢迎他常来,但张君老婆毕竟城里人,对喜好抽乡村纯手工雪茄—叶子烟、不时要来一次随地吐痰、爱高声谈笑的资深美男子很不感冒,母舅来了就做嘴做脸,甚或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好在母舅心理素质超强,依然笑脸相对,且每次都带好些城里人稀罕的绿色菜蔬、鸡鸭等物,让老婆也无可奈何。
  晋升之际,母舅又来到张君家,这天周末,早上母舅穿着件的确良中山装,上衣兜鼓鼓囊囊放着个八宝粥罐子,不知开封没,在客厅看电视,简单的肥皂剧让母舅乐不可支,看得忘形,
  正在此时,因笑得太过开心,母舅咳嗽起来,老婆知道随后就要吐痰了,遂暗地注意,只见母舅从容的从兜里掏出八宝粥罐子,打开盖:呸,一口浓痰吐进去,盖上,放进兜,一气呵成,继续潇洒追剧。
  专心监视的老婆目睹此情景只觉胃里一阵翻腾,干呕连连,冲到卧室拉起正床上抽烟的张君,就是一阵怒吼:赶紧送母舅回家!
  待续,母舅2还没写
  没人看啊
  好,有人看就好
  张君正烦心晋升的事:分局三个四高名额,无论资历还是能力,自己都符合条件,唯有一点差强人意:没有一个领导把他当自己人,这次推荐人选名单虽有自己,但也是忝陪末座,百分之一百陪绑的角色,中干们早就得到领导授意:只能勾选前三名:第一名市局局长老婆、二名副局长亲大哥、第三名听说是在局长面前信誓旦旦表了态拿了四高将如何如何的。
  想到自己任劳任怨、辛苦二十来年,快五十了连个四高都拿不到,真是不由得心生愤懑!
  所以老婆为了这样一件他看来无关痛痒的小事大吵时,不由得破天荒高声顶了几句,顿时二人吵了起来,最后老婆收拾起衣物回了娘家。
  母舅在二人争吵甫始就知趣的一溜烟上了房顶,张君上去叫他吃午饭时见他正靠着通信基站闭眼念叨着啥,脸上依旧挂着浅浅的笑意。
  餐桌上母舅神神秘秘的来了一句:这次你稳上。但其后任凭张君如何追问,也不再吐露半字。
  吃完饭母舅将八宝粥罐洗净放入他随身的编织袋,向外甥辞行,张君知道是和老婆吵架缘故,苦苦相留,但母舅去意已决,到了车站,突然一改嬉笑面容,非常严肃的对张君说道:我看你很执着于这次晋升,就成全你,以后我不来了,好好过日子。
  说得张君一头雾水,还想细问,但母舅快步登上班车,隔着车窗摇手让他去。
  果不其然,三天后干部大会召开,现场民意测评,张君全票当选四高,副局长亲哥哥落榜,气得副局长四处举报黑幕,但只针对局长夫人和老三,根本没提张君,更让张君觉不可思议的是所有人都认为他入选是理所应当,暗地里都议论:厅长把兄弟不上谁上。
  入选当天老婆回家负荆请罪,给了做了好一顿丰盛晚餐,同样说了一句话让他觉得匪夷所思:你让老同学再提携提携你呀,他都厅长了,让你做局长简直易如反掌。
  张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哪个同学,老婆一边笑他装糊涂,一边说出个人名,他想了老半天,才记得高中时的确有这么个同学,不过关系一直很一般,毕业后考上了公安大学,自此再无联系。
  张君越发奇怪,追问老婆才知道个大概,原来自己竟然是此次四高铁定人选,空降的新厅长和自己关系非常,当然,这些都是别人的印象,而自己根本不知晓。
  立即上网搜索,果然见厅局领导栏老同学名赫然在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