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逆向思维让你找到真实

  什么是大芯板?你说的细木工板吧。傻子才用这路货,要用橡胶木指接板,既不变形还厚重,不过用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是按照合规尺寸定做的红木家具。工人是自己的工人,貌似干的不错,我有一点业务就是工程装饰和安装。另外,不好意思,房子我只买不卖,有用有租有借,只是不肯卖掉,这是核心资产。
  如果你装修的结果是卖掉,当然是不划算的,如果你出租,租金会上涨25%以上的。
快递行业威风八面,经过调查,连锁加盟快递地区总代毛利率已经抬升至52%,这是一个价值开始膨胀的行业,最终结果是消灭小型零售的传统业态,同时大幅挤压中国的税收系统,因为零售环节作为经济一个末端链条提供了最高的增值率,并为中国传统经济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一旦以新模式出现,并且这个新链条对承接商品一方当地的就业和税收是严重消减的,对网销模式行业的整体估值需要重新定位了,今年网销的上限将突破零售总额的3%,甚至会超过5%,更关键的是渠道扁平化后对零售体系的沉重成本价格压力,将导致零售产能过剩更加凸显。
  刚刚获悉本地新开一个楼盘,在山大路和解放路交叉口,属于二类地域,IT销售繁华地段,小户型公寓开盘价1.8万,在此之前附近最贵的楼盘是绿景尚品,均价1.2万(在售),位置比新开的这个楼盘差一些,有可比性的是向西大约500米的正大广场(商业写字间),均价1万(去年年初售罄)。如果华强开盘超过1.8万,将是非常有标志意义的,首先这个盘是政府引进的,其次它曾经是去年上半年的地王,第三是在IT销售开始下滑的背景下,房地产依然从其母体吸纳了大量的资金,说明房地产是所有行业(包括景气度开始下滑的行业)实体经济资金退出的最重要通路。所有的事实都指向唯一的结果: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已然失控。
  楼上以为每套房子都要装备红木家具吗?红木家具仅是小比例配置,你说消费也行,超长线投资也可,这纯属于爱好性的配置,仅限于自用房产。
  人民币升值可直接打击中国的出口经济,而出口型经济是中国的基础,是承载实体经济的大池子,一旦破裂,即会造成资本外流,包含国内的资金也会涌出,什么GDP,什么基础建设都将裸泳,裸泳之后就会曝光,中国资产将在缺乏流动性的前提下,飞速下滑,此时中国可以发货币吗?傻子都知道,那会就不敢发货币了,货币逆转贬值加流动性超发将引发滔天巨浪,通胀不再是可控的,物价将会以几倍的速率上涨,不再是现在的毛毛雨。所以,中国现在的对策只有缓慢升值,期望在升值的过程中完成经济转型,那时,出口和消费将趋于平衡,刻意要求人民币升值将被内需对冲。
   鬼才知道是否能达到平衡状态,那是保罗才能预测的未来。
  这个极限是人民币对美元1:3.5-4,在这个区间,偶将抛空所有地产,离开中国。
  当然,还要加上一个前提,36个月内,我预计中国在36个月内不可能完成经济转型,也不可能将内需和出口调节到合理比例,一旦人民币加速升值到这个地步,将是所有中国人的悲哀。
  刚才财务打电话过来告诉偶,公司第一季度亏损了,呵呵,完全在意料之中,这是自2002年2季度,2009年一季度以来,第三次出现整季度的亏损,亏损幅度不大,因为自2010年3季度以来,偶一直在主动压缩业务量和成本支出,公司盈利主要来源已经和公司经常业务毫不想干了,这就是目前的现实,早紧缩早得益,和经济大势较劲只会郁闷。
  楼上懂医药行业吗?医药批文是国家垄断的,并不是东部搞不了医药,是国家根本就不批,医药批文的比例是:发达地区20%,落后地区80%。这是明晃晃的政策支持,重庆是国家的西部促进计划的一面旗帜和特区,这么小一个地方竟然下了1000家制药厂的批文,国家的投入不可谓不大。东部任何一个城市有如此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都有实体摆脱土地财政的禁锢,超过重庆如同探囊取物。这就是中国的二元化,体系内有靠山,这是最坚强的核心竞争力,远的有深圳浦东,近的有天津,现在又出来一个重庆,这就叫人为割裂的二元化。试问:如果不是这些优惠政策,重庆又这么强的吸引力吗?有那么多大型企业涌向重庆吗?如果把这些优惠政策向全国普及,重庆还能吸引这么多资金的实力吗?别得了便宜卖乖,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促进的特区政策都是建立在踩着别人才能上去的前提下,重庆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中国经济向好,是体系内向好,是数据向好,和P民早就基本没啥关系了,因为所有的人看经济好坏,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并不是以P民的幸福指数为基础,体系内只要带动3-4亿人的市场,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剩余10亿,根本就不要看这些数据,更别指望分一杯羹,到这一阶层,活着充数是最大的意义。
  除了体系内和体系粘联密切的3-4亿人,剩余的10亿,你们存在的目的就是降低中国平均财富,平均GDP,平均收入的分母,正是由于你们的存在,中国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才是一个平均使用能源较低的国家,一个平均收入低的国家,一个平均GDP排名靠后的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好处是多多的。10亿P民,活着只为了能活着,就这么简单。
  按照你的说法,重庆有这么多大型企业,有这么好的效益,完全可以依靠工业利润和税收去补贴民生,房子就应该福利分配,还搞什么公租房,还搞什么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统统给丫们免费住就成了。可惜,我在搜房网上查到的重庆市房价也不便宜,在西部和成都不相上下。
  重庆为什么敢搞房地产税,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政策支撑,你以为重庆的黑社会在全国就第一吗?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是重庆有了尚方宝剑,可以根本不在乎黑黄二行业对经济的贡献,你再看看最近几年,国家对重庆的投资和优惠政策有多少。加上重庆由于三峡工程,迁出了一批贫困人口,由其它富裕省市背负,这么好的事,其它省市就别琢磨了,一个特区你拿出来说什么事,脑子明显短路。
  靠,美国3亿人口,美国多大?比中国小5%的土地面积,两面靠海,北面就是原料基地,南边就是贫穷的后花园,金融系统继承大英帝国的遗产,大量吸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的优质移民基因,有钱有物资有土地有人,还有四边不靠的天时地利,200年前就把老大赶跑了,它天生就是一个强国的范。
  中国和美国,基本没有可比性,有可比性的是被灭绝的印第安人,楼上好好读读历史先。
  在货币流动性大幅宽松的条件下,只有硬资产可对抗货币贬值,目前把资产配置在房地产上,尽管有风险,但两害权衡取其轻,作为稳健的防御手段是可行的,转型期间,P民不要轻举妄动,大手笔搞什么转型,往往是百害仅得一利,但你要时刻关注经济转型进程,就像一块巨大的冰陆崩溃,现在裂成了无数块,你不知道那块能浮到最后,所以只能站在看起来最大的那块上,如果发现新大陆,就得赶紧跳上离着新大陆最近的那块浮冰,因为那会要的不是防御,而是登上新大陆的船票。
  至于现在那块浮冰最大,那就是资产量最大的那块,无疑是房地产。
  成都是一个消费基础非常好的城市,成都的发展方向在短期内仍然是在工业方面承接东部产能转移,如果有小企业的机会,就是为大型企业做配套服务,长远的看,整个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向本地化消费转移,这种本地化消费不以虚拟消费为竞争对象,非输入性商品可以替代的,虽然短期内会受到人均收入提升缓慢的制约,长期看,则是趋势性的,不可逆转。
  中国的二元化体系的布局,对社会的影响有明显烙印,那就是一部分人的稳定高收入,必须建立在大部分人的不稳定低收入基础之上,不论是从阶层分布,还是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它的形成机制,不是稳定发展的共赢模式,而是吸取大部分人的利益向小部分进行长期化的,政策化的,机制化的补贴。我们讲经济问题,首先不能排除竞争因素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这些竞争性的差异导致了阶层之间贫富差异,西方以高税收反哺,垄断限制消减这种竞争因素导致的贫富不均,当贫富达到均衡时,他们即可保持稳定。这些竞争因素的实质是资本占有,智力和教育占有,能力和社会背景的较量,更贴近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源,所以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强调个人发展,个人能力,个人奋斗,因为个人上限就是社会允许的所有上限是吻合的。
   中国的贫富不均,则绝非个人因素直接造成,从法律,法规,政策,行业,阶层诸多方面首先进行限定,你的个人奋斗是有上限的,把你严格的限定在一个圈子内,如果想实现个人理想,首先要进入另一个阶层,行业,体系,首先需要进入另外一个圈子,否则将事倍功半。这也是当代人最大的苦恼,我的努力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合理的回报,因为你的圈子决定了你不可能得到另外一个圈子的回报,你想得到合理的回报,继续首先进入那个更高的圈子。
  不鼓励买入二手城中村房产,因为它的价值在你买入时,就已经一步到位的实现了,可是同时产生的所有风险都要你来承担,你可以先看看合同约定,是个人卖给你的,还是街道办事处或者政府卖给你的。如果是个人卖出的,那么你杯具了,如果是街道办事处等政府组织卖给你的,恭喜你,你赚了便宜。
  现阶段民营体系崩溃将是上天赐予中国P民最大的仁慈,因为如果民营体系此时崩溃,就需要国家承接这个负担,P民则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即可实现公民权力上的均富,如果民营体系继续苟延残喘,依靠体系漏出的一点点养分维持苟活,体系内同时进行的改革会将改革开发三十来的积累缓慢向体系内个人加速流动,等到体系内因为体系外的承接能力枯竭时,体系内的养分已经被消耗殆尽,那时,即使均富,P民也均不到什么汤汤水水。所以,我坚持认为,对于P民来说,今后几年将是钝刀割肉的经济走势,缓慢等待民营体系耗尽自己最后的油脂,民营体系黄金十年的成果最终将一无所有。
  楼上: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任何一级政府是不会给你的房产转让背书的。如果在你的那个城市可以,那么这种转让背书存在,那么你可以放心购买。
  晕,城阳还叫靠近城市中心哦。那种位置,还是考虑别墅吧。
  哦,原来如此。对于国内开发区房价跟随主城区一起飞速上扬,我认定是一场时装秀,来的猛,将来一定也去的快,开发区才沉淀了多少年的财富积累,政府以财税补贴和地租补贴支撑的新经济模式,是要经过岁月和多次经济周期的检验和磨砺才会有结果,主城区则已经起码经历了几十个上百个周期的考验,有历史检验的结论才是真实的,令人信服的。
  央行加息0.25至3.25,距离加息极限5%和存准率25%上限仍有相当距离。
  趋势从来都不是轻易形成了,趋势也从来不是可以轻易结束的。民营体系陷入危机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拐点),现在只是初步付出水面,民营体系目前大约有资本金25----30万亿左右。你觉得会一下就消耗殆尽吗?你觉得民营体系就不在临死前挣扎吗?你觉得这个去民营体系的过程会有多长时间?按照趋势理论,民营体系的消减过程按照其发展的黄金期是对应的,就是衰落10年,自2007年开始至2016年附近结束,这就是自然的力量,还早着哪。
  首先:各位相信36个月内人民币能升值到3.5-4比1美元吗?如果相信,就可以随时兑现房产利润,这都是逆向思维,都是假设的前提,中国没有可能在3年内使人民币升值到这么高的汇率,所以也就没有兑现的需求。谁能准确判断未来中国5年的趋势方向,那它一定是巴菲特和保罗灵魂附体。我不是巴菲特,更不是保罗,楼主只看现实中货币流量和流向决定自己的投资,其它,一概不予理睬。
   第二:楼主不是死多头,更不是死空头,楼主是对货币没了信心,其次是无从准确判断中国政策变化的节点,更无法判断政策的连续性和正确性及确切走向,我想不仅是我看不清,中国根本没有人看得清,包括管理层。判断楼主是多头空头的人,我想它一定没有做过实业,楼主的最终目标,仍然是实业方向,可惜,短期内都没有这种机会,于是楼主只能做傻子,傻到比别人更傻,因为楼主知道,想做聪明人的那些人,比傻子聪明不了多少,他们会面临更高阶层的激烈竞争,以目前P民-------事倍功半的水平,对抗人家事半功倍的内力,胜负已定,结局已定。房地产再差,你能看到它,货币再好,那也是人家的符号,管你P事。
  看了楼主帖子有些时间了
    但是在这个段时间,很多都不能贷款了
    全款买房只是很少人的
    在不停的加息情况下,是不是观点有些变化?
  ----------------------------------------------
  
   持有房产并拉高房租水平,同时拒绝向保障房提供补贴,保持观望。我前面讲过,只要把房地产放入你的长期资产池,买入,卖出,持有,观望,都是有效投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