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逆向思维让你找到真实

  中国以前是农耕社会。经济除了粮食,盐还有什么?
    结局怎么样也不用说.给日本就打的屁滚尿流.
    土地有限论也是荒谬。中国土地是国有而且有期限,外国的是私有的,没有期限。那么日本美国的房子和土地应无限上涨.买一点少一点。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说东你说西.而且自己也是自打嘴巴。一面说实体经济不行,一面又说房租轻松上涨.体制外的要穷死,然后体制内的人又可以继续发展。请问吃草的全死了,老虎还能生存吗?
    你首先把中央为什么这次要这么调控讲清楚。08年为什么这样讲清楚。
  -------------------------------------------------------
   楼上,你要好好读读书了。你并非仅仅欠缺经济知识,而且还欠缺历史和人文的知识。
   中国是什么文化,中国是内敛的文化,内敛必有其形成了历史,这来源于数千年的政权更迭,今日之繁华明日之凄凉,看透了几千年的经济和政权繁荣与枯萎的变迁,必然形成的一种文化,内敛必然注重于形成经济的本质,归结于土地文化。你说的农耕社会,一切的基础就是土地,无论是粮食还是食盐都来自于土地,而非资本主义强调的交换。大家都清楚清朝是怎样的渊源,它事实上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文化,虽然它在入关后的统治超越了所有封建前朝,但必定他是落后嫁接于更先进文化之上的一种再生,而非理念上的重生,所以他必将被更先进文化掌握者所击败。扩且,明朝并非由清朝所灭,明朝事实上是被“失地”农民搞残废的。
  再来谈中国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朝目前经济发展基本延续了历朝的经济政策,着力点仍然对内,依靠出口完成了工业化,同时对外的资本扩张并无起色,这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难以理解,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工业化后的中国,应该的进程是对外扩展,为本国资本的衍生开辟更大的生存空间,利用工业化发展强大的军事能力,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资本输出提供硬实力。中国的发展事实在走一条西方认为的新路,就是工业化后的国家资本主义可以走不同于二战德国,冷战苏联的另外一条路。对于我们自己则非常清楚我们自己要走的路,因为我们的文化内敛,束缚了我们去走一条西方的路(西方国家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符合其国内资本的要求相符合的),我们仍在走我们自己的路,我们积累的国际资本只能放在美国买国债,而不是利用这些资本开辟自己的新疆域,视角对内造成了这一切,因为我们的文化使然。
  关于08年经济危机和目前经济形势,我引用写在另外一个坛子的发言,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它不是预测的学问,先有经济活动,然后才会有总结,最后形成了理论,虽然有些活动是可循环的,通用的,但大部分经济现象是更新的,创造历史的,所以你会发现: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理论,它们有这样的关系,情理之中的推演,意料以外的结局,创造更新是经济的精髓。我们都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我们学习经济理论的原因是不要犯前人犯过的错误,所以意料之中的推演都将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被各种力量对冲掉,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只有不可预测的一股力量会最终书写出新的结局,这个结局将会被写成理论,再下次经济活动中避免发生或者意图得到更好的结果,这就是经济。
   08年的危机会再次发生吗?也许会,也许不会,但路径和结果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人们牢牢记住了08年危机,在各种调节手段上去对冲08年的走势,肯定不会去走老路,所以路径会更复杂,我用了四个字来比喻:钝刀割肉。损失可能还是那些损失,体验则是另外一种体验,该来的总会来,何时来,怎么来,怎么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你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基础:
    首先,中国体制内的永远发展。永远没问题.
    房子永远不愁卖.
    买了的永远不降价卖,而且继续买,不断的买.手里有大把的钱可以买.因为是体制内的人.体制内是永远发展的.
    老房子永远不愁出租.房东根本不在乎出租。钱多的是.空着就空着.
  ----------------------------------------------
  关于我不看好经济,我从来都没说过不看好中国的体系内经济,中国的体系内经济掌控了全局,是经济核心,我看淡的是体系外经济,事实也证明了这个结果,中国的经济基础不在体系外,对经济的运行也不起主导作用,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对于中国主体经济影响非常少,我们的体系内经济提供了全社会总利润的6-7成,中国有40%的经济份额是直接掌握在财税部门手里的,这些数字决定了体系内才是经济的主流。而主流经济非完全市场化的经济,它的意志是国家政权直接掌控的,这些话我在这个贴的第一页都写过了,楼上一定是没看过,好好看完全篇再来谈这个问题。
  不好听的说法,你可以把中国的二元化解释成为:资本主义下的本土经济和殖民地经济,这样说虽然有点歪曲,但这样解释,楼上应该明白的。
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决策执行系统,最大的问题是中间可能被添加的链条,在法律和制度设计层面,这个链条是没有的,也无法向这个链条征税,由于在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缺乏了关键的一环:谁来监督政府,谁来审计和追诉政府这个环节,由此形成了一个灰色的链条:由权力决策导致的权利寻租。在经济产生效益的同时,有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并未进入正常的实体经济。而且来无影去无踪,就像这张图一样。

通常在正常经济活动中,任何由于自然或者政策导致的垄断或者超额利益,都是被广泛的经济参与者所通常察觉的,可以被征税,可以被抑制,可以被自由的新加入的资本所稀释其权益,最终达到合理的社会平均收益。而在权力为主导的经济链条中,无法解决灰色链条问题。

  图

  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政府操作,某地产公司会提前和政府达成所谓的投资协议,提前决定投资额度,然后通过招拍挂走程序,政府再将超出协议投资部分返还给地产公司。又如:政府在招拍挂条款中附加各种保障房建设协议,很多建设项目,并未按照规划要求执行,导致容积率超标等各种侵害最终购买者的权益。这都是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利进行利益输送和利益转移的案例,这只是表面现象,暗地里却是更卑鄙的个人权利寻租。这只是房地产行业中的灰色链条,在更广泛的经济活动中,凡是有政府参与的活动,由各种大经济集团主导的经济活动,无不参杂了众多的权利执行人的利益截留。
  大家对税收有严重的误解,税收的本质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部分,公民向政府纳税,交换维持自己权利的保护,而不是交税来限制自己的权利,房产税收了用来做什么?这是大家最要关心的,如果用来兴办社区教育,维持社区治安,让你的房产更有价值,OK,我带头第一站出来交税。如果是为了让我的房产贬值,那么我绝对不赞成。
  如果把事实说出来,我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地产税,你就说:天下是我的,你站在这块土地上,就应该为我朝纳土地税,我无奈的只能接受,谁让我是子民。如果说收的税是所有人的,但是管理权不在你,也不在所有人,而是权力的授权人掌握,那我只能无奈的不接受,因为我不懂太极,绕来绕去,莫名其妙的好处归了你,人可以装傻,但不可以把人当傻子耍。
  土地有限论也是荒谬。中国土地是国有而且有期限,外国的是私有的,没有期限。那么日本美国的房子和土地应无限上涨.买一点少一点。
  -----------------------
  我已经通过历史告诉你了为什么,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它传承的是英国文化,对外扩张的经济体系,美国在实现工业化后一直都在扩张,全球都是美国的利益。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全面在经济体系效仿欧洲模式,提出了脱亚入欧政策,从此上百年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日本的房价在此之间涨幅不大,一直到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外扩张(指的是在军事支撑下的扩张)被美国死死按住,只能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国内,走上了中国的历史之路。西方对外扩张的经济体系,是金融资本为主导下的体系,财富是动态的,土地和房产被视为动态财富,不作为财富的主要储值手段。你要注意的是,为什么日本在工业体系完善后,在对外扩张被按住后,房地产才会大幅升值,你看不到本质,只在乎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掉了,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掉后,日本人有没有抛弃他们的房产?日本的房产对于日本人,仍然是最重要的储值手段,日本的技术虽然比不上美国,但比中国还是要强很多,为什么在日本经济转型成功后,在日本大大强化了国民收入后,在大幅刺激消费后,日本人还是觉得失去了20年。这20年不是日本人失去了,而是被美国拿走了。因为一个不对外扩张空间的经济体,必将被别人的扩张所覆盖。
  70年代的时候美国经济危机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08年美国一危机.我们为什么出政策比美国还大还急忙?
    08年房子是怎么跌的,那时候是什么准备金,什么利率?什么房贷政策?
    09年房子怎么起来的?那时候什么房贷?
  -----------------------------------------
  7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促使美国放弃孤立中国政策,以此换取中美关系缓和,从而在战略上对苏联形成了夹击。中国利用这个良好的机会,在冷战后时代,果断放弃军事对立,大力对国内工业体系进行升级改造,以外贸换取工业化,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08年经济危机,来源于我国过度的自由化经济,当时虽然我国有广泛的商品经济基础,但缺乏广泛的商品经济的附庸品,比如完善的市场化经济法律,和各种行业自律机制,完善的信用体系,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由此,08年的危机是真正的危机,一个搞了商品自由经济,但又缺乏自由化制度下的管理和掌控能力。这次危机是空前的,因为体系内的操作已经明显的自由化,管理层站的位置无疑比P民高,知道在这种背景下的经济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性。只能利用政府的超经济能力介入经济进程,在组织了经济下滑后,同时也给予中国的市场化经济巨大的打击。因为按照市场化机制处理危机的体制外企业,已经在收缩了,体系内经济则在政策刺激下强行扩张。体系外收缩后留出的空间迅速被体系内企业占领,这是管理层没有预料到的,一种趋势在形成后,不会马上停止的,只有体系内主动收缩,把这块份额让出来,或者由管理层出面主动降低体系外成本,使二者达到平衡,所以,你看到了管理层出台的对民营体系的政策松动,但这时已经不是喊喊口号就能阻止趋势的走向,要拿出真金白银,目前,我没有看到真金白银,所以这个趋势还在按照既有的指向运行。
  关于08年房产的走势:在一线城市的确是有下跌,在我这个城市,没有下跌,或者只有非常小幅的折让。政府之所以最先刺激房地产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带动能力,刺激一个行业,可以相当于同时刺激50多个行业,间接提振疲软的经济下滑。09年房产开始启动,真正的上涨是下半年到年底。由于政府刺激主要针对体系内行业,体系外企业在体系内的竞争和压迫下,丢盔卸甲,大量实业资金溢出,这段时间民营体系对策思维产生了巨变,我非常清楚。那会我也加快了投资房产的速率和资金占比,实业经营成了投机,对地产投资成为主导。
  09年的贷款政策是相当优惠的,首套2成首付,基准利率7折,二套3成首付,基准利率最低可达75折到8折。
  油价不降,东营的房子不会落到普通市民可以轻易购买的价格。
  GCD走过苦难的路,也能过苦日子,所以能撑过去,关键是很多人都在蜜里泡了很长时间了(不管是私营还是国营的高管他们愿不愿意过,这还在其次,私营不愿意过可以撤资移民,代价可能要扒层皮,国营不愿意过也得过,这些都不构成中国未来的变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党如果要过苦日子,百姓其实是欢迎的,因为百姓一直都比较苦,可惜那些官老爷是不是愿意过,这才是中国未来的变数所在。
  海尉广场:2006年发售,起售价,4500,公寓4100
  历山名郡:2005年预售,2006年正式销售,一期,起售价:6100,二期:8300.
  那会大家纠结,嫌贵,因为那会的价格一下比头年涨了1000多,的确不便宜,不过现在更贵,现在的价,偶飘过,只问价,不动手。
  目前央行对货币发行的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移,就是国外热钱对体系内资金造成挤压,央行回收的流动性是体系内的流动性,体系内的流动性同时又对体系外形成挤压,使体系外实体营运资金溢出。美国的国家利益在于收割你的三万亿外储,两个步骤:1.依靠战争制造市场恐慌,来维持美元的国际支付硬通货权威,依靠提供流动性导致国际美元缓慢贬值,致使国际美债贬值,压迫中国的超额外储。2.通过国际美元流动性过度宽松,拉高国际资源价格,同时利用其国内宽松拉抬其资产价格,导致中国外储出于保值目的,购买国际资源和西方高估的资产,但是其具有价值的资产通过法律限制中国购买,比如国际资源大鳄的股权,拥有先进技术产权的公司股权,同时通过战争导致中国向不稳定地区的投资处于风险动荡,变向降低不发达地区资源的投资收益率。总之,三万亿外储像一块肥肉,已经被恶狗盯上了。
  这两天股市跌幅不小,楼主对年内行情怎么看?
  -----------------------------------------
  早有阐述,克隆1994年后的行情,不会有暴跌行情发生,跌多了会有中央资金护盘,因为政府今年的货币重点任务是:直接融资替代间接融资。从技术上讲,600日均线向上,不具备大幅下挫的基础,但也不会涨很多,因为中央希望热钱参与IPO(不是不投实业吗,我来帮你投),而不是炒作二级市场。
  房地产攻防战中,以广大P民和体系外资金为代表的坚定持有一方,最近获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房价跌了没有?没有。地方政府的房地产相关税收和土地转让金减少了没有?大幅减少。实体经济是否跟随房地产调控政策被掣肘?
  这还用说吗,经济已经开始走软。管理层开始着急了吗?哈,那是当然,不但开始把房地产攻防战视作中国经济的主战场了。看看国家的对策,今天连反暴利规定都出来了,以后国家定价不是梦了。坚定持有并向租赁方转移成本收益,有效果没?有,还不够,需继续施压,加大压力提高地方政府兴建廉租公租房的建设速度,迫使体系内资金转向低收益,负收益资产和行业,对于支持公租房的保险公司,基金等金融部门,抛出其股权和份额,不支持其商业产品,迫使民营部门远离。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围魏救赵,但目前不要给开发商托盘,让开发商知道,降价只有死路一条,大家共同努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停止向体系内供血的窒息对策,等待为乱动付出代价。
  
  动乱发生在89年,在经济方面由于价格双轨制导致的财富分配失衡,一部分人生活水平极速下滑,一小部分人依附于体系内向体系外兑现权力收益,那会最流行的一个词是“官倒”。那时中国改革开发在初期,和国外经济联系并不密切。造成国内局势动荡的主因是政府和党内存在意见的分歧,引发局势失衡并不是89年,而是更早的1987年,以胡耀邦同志逝世为起点,矛盾开始激化,通胀只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触发因素。
  楼上你要了解当时为什么要把房地产拉出来做支柱行业,就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历史形成的储蓄习惯,从1996年开始到2003年,这六年都是以商品价格指数下滑为主的,即使解决了教育,养老,医疗问题,中国的储蓄率仍然会很高,拉动房地产 就像捅了老百姓的肋条,稀里哗啦,分流了大量的储蓄资金。老百姓即使在房价这样高的速度上涨前提下,仍然习惯于储蓄,房产投资的思维,只进入很少一部分人的视野,就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接受这种投资模式的人越多。自2003年末,房价开始加速上扬,储蓄率上升速度才开始走稳,不发展房地产,中国的国民储蓄风险将更大。如果把这个储蓄率保持到现在,中国物价将形成不可控的万马奔腾之势,目前仅仅是可控的较高的膨胀,有房地产的功劳。我们国家经济的最大问题,不是房地产的问题,而是经济基础缺乏厚度的问题,发展模式是铺摊子,花架子,重规模,轻效益,重速度,轻质量,强调集中,否定充分竞争,为什么要搞规模,因为出于国际竞争的目的,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强行整合,非市场自然形成的,不是真实产业需求的那种整合,官方语言叫拉郎配,事实上都是权力主导的集中。
  体系内外的对立程度已经超出你的预料,因为体系外资金最有效率的一部分,我暂且叫它反应速度最快的资金,已经撤出了实业范畴,资金是流动的,在循环与交易中获得增值的可能,这种以交易为目的的获利手段,是管理层不容易控制,且于管理层调控意图是相悖的,体现为体系外资金的推波助澜而非稳定寻求驻点获利,比如最近的菜价问题,产量少,就冲进去炒一把,产量高,就不会关注,听之任之下滑。结果是:政策要求稳定价格,结果是稳不住价格,因为能稳定价格的资金已经因为利润微薄而退出了,剩余的博弈资金就是这样的操盘。要来稳定菜价,你国家自己来搞吧,对于蔬菜行业,驻点经营的实体资金已经视它为鸡肋了。国家不要把利润微薄的行业都推出去,自己去搞利润最高最稳定的行业。你不对市场盈利预期有个合理的指导,谁去认真的经营哪?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