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逆向思维让你找到真实

  对于长期持有房产的投资,你的目标客户是谁?是花几百块租房的穷人吗?反正我的目标客户不是,我的房租估算算法,我的客户是接受的,因为他们也在平衡计算,是自己买房合算还是租房合算,当然他们的算法是现在的价格,我的计算是过去的价格。
   花几百块租房的需求,那种房子价格不可能超过2500块,这个房价是03年以前的价格。我的目标客户,绝大部分是商业用途,即使是住宅,也是商业用户,他们的计算以现在的房价做依据,我的计算依据是过去的,这就是房地产的机会。我有一套房改房,目前在租,租用者自己有房子,不过位置不佳,在邢村立交桥,他还是选择了租房,而他的新房目前空置。这就时间是成本效益。也许有人说,这是房改房,不具参考意义,那你去算算,97年的房价是多少,那会这种房子价格也就1000块,现在出租一样有很好的出租收益比。长期持有,等待市场市场交易,货币内在价值,持有成本等诸因素耗尽货币的价格,交易量越大越频繁,持有人的心态越浮躁,越有利于长期持有人。
  上升趋势线已于昨日早盘被击破,反抽时已离场,等待低吸机会,今年我只做白银股和建筑及运输股。
  在强调房地产泡沫的同时,我们应更加关注货币的泡沫,我从来没说过房地产没有泡沫,但是货币的泡沫更大,对比房地产泡沫的负效应,货币的泡沫是灾难性的,在我国历史上88年,93年两次货币泡沫中,由于百姓手中根本没有对冲工具,这种损失是刚性的,无法回避的。而在房地产行业逐步完善后,我们清晰的发现,07年10年两次货币泡沫,被绝大部分百姓对冲掉了。货币政策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利益就这么多,百姓回避掉的损失,就会从其它部分获得补偿,央行举起的屠刀被坚硬的钢筋水泥弹回去了。
  你说到货币泡沫,那好,我说货币没有泡沫是不行的。就像美国的货币宽松,就像2009的4万亿。没有钱,你办不成事,货币就是会有泡沫。
     但你有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货币的泡沫是不是就一定是楼市的泡沫?这个你肯定也知道不是一定的,对不?
     货币必定有泡沫,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人都会犯错,任何尝试都会造成某部分财富的灭失。货币的泡沫是货币的前导特性决定的,他必须有泡沫。
     一个国家的强弱,不决定于他有多少钢筋水泥,而取决于他有多少技术储备。货币的泡沫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这个泡沫变成钢筋水泥的泡沫。美国的钢筋水泥泡沫在2008破裂了,2年过去,她没回过神。同样的泡沫在2002的互联网也破灭过一次到达低点。但两年多过去后的2005年,美国回过神了并进入了引领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期。这就是不同!
     我们的今天,也是一样,对于一个已经提供了足够居住空间的居住解决行业,不能再注入更多的泡沫了,我们的泡沫需要注入的领域很多,但不会再是楼市了。
  -------------------------------------------
   不要混淆美元滥发和人民币滥发,美元滥发是全世界承接,大部分美元是国际化的美元,美国国内可以享受发钞权的好处,却不承担滥发的坏处。人民币滥发只能留在国内,而且滥发的即为定向,那就是向国家投资项目,向大项目集中发,这些项目都是体系内行业把持,所以体系外承担双倍的滥发后果,有这么的流动性,而由无对冲手段,体系外亟需获得超越权力的权威,权力---------就是经济的发言权,发言权可视为货币发行权及各种经济政策制定的权力。偶的这个帖子最核心的问题就一直在阐述:房地产过热不是引起中国经济失衡的原因,而是中国经济失衡导致了房地产过热这个结果。
  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结果是人人有房住,互联网泡沫导致网络信息行业风起云涌,极大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结果是没房住的人还是没房住,互联网泡沫导致公司名称都要加科技,都要触网。相同的名字,不同的结果。只看表面是找不到问题本质的。
  我勒个去的,刚才手痒,买了些豫光金铅,今晚美联储议息,如加息,明日竞价离场。不加息,反弹个3-5%止盈。
  是个泡,只是个灯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只晃眼不招灾,阳光消失了,这个灯泡才会发光发热,试问,没了阳光,什么不是泡沫?
今日观察中国新闻报道可是有意同情利比亚反对方,这是国家实用主义所导致,中国的利益在于快速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建设,谁当权主政都无所谓,只要偶的银子安全,还能有赚就最好。
美国的利益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就是让利比亚一直打下去,用足这张牌,至于大国博弈谁能如愿,还要看形势走向再定了。
关键是中国又犯错了,要是实用主义,就一直用,不要联合国里授半个权,让美国找到理由不出动陆军,到时候还能把结果推给中国,这事办的不爽,政策摇摆不定,肉疼了才知道让刺给扎了。
  唉手脚不利索,又打错别字了。
  “近日观察中国新闻报道开始刻意同情利比亚反对方。”
  中国的失衡是全面的失衡,并不是不让你的问题,各种政策配套,资金来源,政策优惠,准不准你进入,这是表面的现象。本质是体系内已经构筑了自己高高的门槛,对于民营资金,并不全是缺资金,而是市场容量有限,比如我的实业,2007年前从来没有过经营资金紧张的情况,而是市场需求被隔离的问题,大型项目从招标技术指标标定就被把持了,资金下拨都是带响的,指定哪个国企做,让你投标和你能中标(我指的是经营和资金实力在这个项目下不次于国企前提下),这和国家准许你进入但你进入不了是一样的道理。这是属于利润比较高的项目,谁都喜欢做,如果你做不下来,好,你去拼个人终端市场,哪里可是私营部门云集之地,只是算算做了半天,收益还不如去买国债。去给国企做配套,那就是孙子当定了,压款时间长不说,利润还被砍的比纸薄,我想大部分民企都有此类感觉。
  你说的这套,可以买,太便宜了,要是我也买,可惜这种房子在我这边大概要45-50万。
  关键是钱拿出来做什么?如果还是放在银行里,那就不要卖。要是有可预期盈利性高的项目,可卖,房产归根到底是主动防御手段,主动寻求长期的稳定的高收益才是进攻手段,如果可以在运营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那就是上上之选。
   对于房产价格的波动,无需太在意,自从2000年开始投入地产,经过的事太多了,有过难熬的房产空置期,有过按揭高企的资金压力期,有过负收益的养铺期,期间不下几十次几乎所有人都说房价要跌价,风归风,雨归雨,坚定信心,一定要相信货币熬不过地产,建议将房产在家庭成员内部分散持有,规避未来可能开征的物业税。
  本城市公务员开始广泛加薪,具体幅度尚未调查清楚,估计提薪幅度大约15%左右。
  基础工资不是提薪的大头,职务工资和奖金和补助才是大头。
  我计算的真实通胀率是15%,所以各种提价行为均会围绕15%进行波动。央行要是想处理通涨而又不影响经济,应该大力回收流动性,就是提高准备金率,而搁置利率提升,如果降低回收力度,就会辅以加息。体系内的弱点就是对回收速度敏感,对利率相对不敏感。
  知道股市为啥又疲软了吗?就是有2D的选项,实物可以做多,虚拟可以做空。二者对冲,享受实物的升值或者说租赁收益,什么东西有租赁收益哪?比黄金更好的选择,无疑是房产。你知道蔬菜为什么价格就降不下来?因为资产已经成为了实体经济中的一环,无可回避。你不是让超市搞对接吗?你问问超市的房子是不是需要成本,就算是超市的自有资产,你看它敢不敢不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你看它敢不敢不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回报。
   你如果知道期货市场是个神马玩意,你就知道那是厂商对冲商品波动在里面是做空的主力。结果就是:实物做多,虚拟做空。比2B好一点的选择。
  有人在别的坛子里问偶,为什么白银持有的顺序是实物银条,白银股票,纸白银。因为这不是我得到的结论,早有人统计过这样的操作,在期货市场上持有黄金或者白银期货多单,通过不断的移仓,最终保有的价值仅为实际价值的75%左右。期货市场是个零和市场,这说明期货的空单移仓,赚了多单的亏损。所以正确的选择是持有现货,同时在期货市场持有不断移仓的空单对冲。货币的贬值将给你实物的升值部门,多单将补贴给你出租收益。房产则更直接一些,升值补贴货币的兑水,出租收益补贴利息。
  以上贵金属操作仅适合于波动市场,不适合单边市场。
  我分析了房地产和中国股市自1996年开始商品化对接的15年走势,基本可以概括成这样的特点:股市走熊,房地产不旺。股市走牛,房产会小幅拉升。股市由扭转熊的节点,房价会狂拉一下。房市开始调整,股价会暴跌。所以,感觉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空单,对冲房价的小幅波动性下滑。
  崇拜楼主 。请教下 ,楼主说社区商铺有风险,我上个月刚买一套,天津万科,40平米,好地点,买一层送一层,价格13000,现在民住宅都17000了,社区住宅5000 户,是不是风险太大了,本人不懂房地产,跟风,请教下楼主,小女子是不是该把它卖了,以后租不出去咋办啊,怕怕呀。
    希望楼主指教。谢谢。
  ---------------------------------
  房产投资,极具个性,整体上来说,今年我居住的城市,提供出大量的商铺,这在以前,不构成绝对的风险,可惜你同时观测零售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出现重大的变迁,管中窥豹,估计全国都这样。如果你的房子可以做餐饮,物流,真对社区的服务业,可以保留。我说的这些行业,都是可以规避区域差价的品种,未来的普通零售商业,中小规模的很大一部分将被挤入电子商务这种虚拟的模式(降低销售成本),实体店会做的非常集中(商业繁华地域),规模很大的单体(大型超市,大型市场和奢侈品牌店),这些是可以继续生存的商业零售模式。另外一种可存活的模式就是我说的本地化服务行业。所以,你的房子一定要针对这些商业模式做契合。位置不佳的新建商铺,风险会变得很大。
  万科的房子都是大盘,位置不是很好的地方,所以我估计位置绝对不是核心位置。加上面积偏小,只能供小型企业使用。又是三楼,还要受到环境影响。所以,感觉不是太理想。
  有了这个图,估计大家就理解实物做多,虚拟做空的对冲避险了。

  这个过程房价不会跌,房租也不会跌,只是受益人会通过种种形式转换掉。就像挤对民营资本一样。楼主的分析是中肯的,但是帖子中也明显有煽动的意思,妄想拉拢其他人走自己的思路。房产处理,股票上都露出这种痕迹。
  ---------------------------------------------------
   任何经济体都是有利益循环链条的,偶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是最低层,所以,损失会尽量向后传递,当传递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由最顶层接住,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崩溃,还是需要用逆向思维。这个社会崩溃不了,所以,链条会继续运转。偶是善意想象这个链条的,虽然我们认为上一个链条对我们的索取太多,无可奈何只能向下一个环节索取补偿,这不是阶级斗争,更不是对立,而是财富游戏。所谓偶煽动,偶从来没有煽动别人去做什么事,我只是把事实说出来,然后用我的理解,去揭开问题的表面,直接去看里面的最简单的核心问题。布局地产并非自2007年,真正的布局都是最早的投资,那些出于最简单的经济思维,高度也没有现在这样高度,因为那会房租是我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与其交给别人,不如交给自己,这样起码最后我会得到一堆砖头瓦块。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写字间的房租水平事实上到目前都没有回到2000年或者更早的收益水平。我们只是把剥夺我们高昂房租费用的体系内链条给踢跑了而已,我相信:他们可能哪天还能再回来。目前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就是商用地产,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都采用自持方式来经营,而不是将其出售。
  下面我列一个数字,我97年租的写字间房租是:2块/平,2000年租的写字间房租是2.5元/平,这些写字间根本就不入流,丙级都算不上。现在我出租的写字间。2元/平(还是按照实得面积算),等级为甲级。我租的门面,97年15块/平,这些出租主体都是体系内的三产单位或者政府部门。现在我出租的商铺价格:最贵的也就7块/平。我们用较低的利润率把他们赶走了,除非他们能接受更低的利润率,可惜,他们从来不靠市场化竞争,行政方式的垄断是他们回来的唯一手段。
  楼主,你说得确实是你自身的感受。我直白的表达我的观点吧,现在有钱再去做房产是等着被洗牌。已经拥有房产的无非出租或者卖出,但是只要你的资产在国内,是没有保障的。你说寻找下一个链条,没有的话最上层来接,我觉得下一个链条有,但是行政手段会让你无法传递下去,这就是调控真正的目的。不是房价或者租金,而是掠夺资源。资产国外循环是唯一保值的方法,对于体制外的人来说,因为你不在中国经济循环体内,体制内都要到美国去循环,何况别人?
    
    你所说的提高租金,停止交易,中断向财政输血是不太现实的。财政收入是一种权利,只要这个社会还有钱,就能收上来,无非效率高低的问题。要让这个社会真正变化,就是资本出逃,加速经济向计划倒退。这样改革才能有新的思路。现有的改革在基础上就是有缺陷的。
    
    不过我更倾向于国内100年不动摇,维持在低劳动力,中低生活水准,创造的价值输入体制内或者体外循环。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如果能保持在计划-改革-计划这样的循环中,社会也算稳定,世界也获得了好处,就是国人将永远无法真正发展。所以,有能力,有理想的人,与其国内想办法积极防御,不如为了后代出去开创真正的天地。加速人才,资本的逃离,才能将国内推向变化的边缘,只是结果很难预料。
  -----------------------------------------------------------------
   房地产可以说是国家对民营放开的为数不多,门槛不高,带有资源属性的行业,我们用逆向思维验证一下,如果没有房地产行业,老百姓的日子更辛苦,在货币飞速贬值的当下时局,没有房地产的庇护,百姓的财富将死无葬身之地。对于海外投资,我只把当做一种规避政策风险的对冲,绝非主流。如果中国人都跑到美国搞房地产,同样用逆向思维,美国人也不会答应的。媒体已经有这种反馈,美国已准备对中国移民进行限制了,更狠的是对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债征收特别收益税。
   我在本贴开篇已经阐述过这样的主线,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已经逃了5000年,这个国家有我们一份,打起120分的精神,也要把本应属于我们的拿回来。
  本周,本人居住城市一手房位置较差地段(4-5类地域),房价有所松动,折扣由3%左右,提升至7-8%。新房有陷入调整态势,相反,位置较好地段,房价仍然坚挺,房价小幅走高。至于房价的是否整体陷入调整,目前还需要采集更多样本。正在等待鑫苑名家(3类地域),金光旺角(1类地域),中建文化城II期(2类地域)的5月份开盘价。以前此三处新盘,预期开盘价为:8200,13000,11000,应为正常的平衡价位。
   同时提示:如证实房价陷于中期调整,股市将会首先崩塌,宜降低仓位同时对股指期货短空应对。
  人民币一次升值到位,一次升多少,是按照美国人的说法一次升值30-40%,还是中国自己的说法每年5%,不知道升几年。或是两者中间打个折扣,谁也不清楚。如果每年都一次性升值5%,外贸加工型企业没有多少行业可以忍受,就别别说一次性升值更多了,中国对外依存度目前是40%左右,如果一次性升值打击了60%的加工业,将影响GDP起码3-4个百分点,别说保8了,连6都无法保证。
  2008年的危机,你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大部分国企在囤货,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大部分国企没有囤货,而在期货市场大量做空期货锁定风险。目前通胀主要是外部材料进口涨价推动的通胀,国内通胀已经传导至人工成本这类末期的涨价因素,这说明08年的危机教训已经被体系内牢牢记住。同时,体系外企业以高融资成本,高生产成本,很高的企业关闭来强行降低经济增速,通胀已经呈现强弩之末。国内的经济对策2008年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08年是步步快速紧闭,现在是小步慢跑。就像我前面说的,历史绝不会简单的重复。这次通胀应类似于2004年的途中紧缩。
   再来说房地产,2008年是什么态势,分别在06年和07年两次加速后,已经存在预期的阶段性调整,紧缩只是加速调整的周期和加量了调整力度。现在是什么态势,强行冷冻市场,即是我说的把存量放入保险箱的调整。周期将变长,调整幅度有限。
   关于人民币和美元问题,你要找问题的主线,谁在掌握主动,当然是美国,你只能把人民币放在被动地位考虑。美元要挟的对象是中国经济,揪住的小辫子是中国的美元外储。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外储消减美元外储,怎么消减?或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或者把美元变股权变资源。前者对中国不利,后者对世界不利。你以为中国拉高汇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中国拉高汇率,世界贸易中的资源产品就会同步跟进涨价,结果会导致拖垮其它的原料进口国。因为大部分世界性资源都是针对中国定价的。
  
  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学不了日本那样的脱亚入欧,更无法照搬欧美的发展道路,向左的道路并非是管理层的主观之举,对于不同的经济体,相同的产业和价值链条,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源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有可能不是对目前链条的修补,而是存在重大变局的价值链核心的再造。
   如果降低对外依存度,把重点转回国内,将产生两个路径:1.转回计划时代。2.价值核心再造和重构体系。不论走哪种模式,最大的阻碍都将是中国的官吏制度。把未来推进改革的希望寄托于目前的官僚本位体系上,要么原地绕圈,要么回归计划时代,别无出路。把希望交给公民,那么现在的公民有能力和秩序处理好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制度建立上吗?反正我没有信心。这就是中国的改革一直在绕圈的主要原因。如果国家主动培育公民的这种自信和能力,秩序将来自公民的自我需要。可惜,这个前提不具备,欧美是通过宗教实现公民秩序及向善的主流文化。我们目前的文化则充满革命,暴力,崩溃这种语言,并深入公民骨髓。
   由此反推,中国无法走公民社会之路,只能徘徊于重点对内或者对外,对内则会向左,对外则会向右,一个有着中庸文化传统的国家,却始终无法做到平衡和稳定,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就像市井俗语所说的:标语口号都是喊些做不到的,就像今天的网络语言,哪个不是一个传奇浮云神马。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谈什么政治,根本就没有什么公民基础,还谈什么政治,中国只有统治,没有政治。只谈经济,也别谈的太远,谈远了还是统治。关注与短期趋势变化,这是我们可以暂时拿到的东西,至于更长远是不是还要得而复失,谁也没这个能力控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