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逆向思维让你找到真实

  今天中午去物业办公室举行的车位转让,7户抢1个转让车位,最后成交价213720.
  很多企业都把总部搬到北京,这本身就不正常,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必须把总部设定在北京,1.人脉圈子,权力圈子,审批圈子,资金圈子在北京,所以不得不搬。 2.人力人材在北京,只能搬到北京。 3.市场在北京(销售核心),只能搬过去。这里面有足够的问题让管理层思考。
  养老行业试探了很多手段,都失败了,不妨这样搞,政府在比较良好区域的地方建立老年公寓,同时配置各种医疗康复生活设施(必须位置优越),注意问题就在这里,谁持有公寓的产权(商务属性的住宅)。要由养老人持有产权,不对外出售,老年人可以用自己的产权房进行置换。老年人退出时,可由新的加入者用产权房进行置换,从而盘活一部分商业地产,但不能搞成泛滥的模式,让老年人接受这种养老模式。从而解决房产保值,养老,商业,消费,消费升级多种矛盾。这就叫创新,做加法的创新。
  自从腐败成本计入社会成本后,整个市场风气就不正了。正经企业也必须依赖各种不上桌面的手段做生意,也无法过度谴责这些企业,它们也得生存。国内大量的工程项目都是政府甲方,你不围绕这些单子转,早就关门了。需要反思和检讨的东西很多,市场规则怎么建立,政府又怎样保障政策上下通达,同时又避免直接插手项目。

  
  这收入太不正常了,怪不得各类工厂全都招不到人了,大学生反而极度过剩
  
  【北京沦陷】----------转帖

  1-10月份的北京的经济数据已经出台,毫无好转迹象。十大重点服务业的利润整体下降6.2%,而1-9月份的数据还只是下降5.2%。一个月下来,又下跌了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对北京的广大小清新影响最大的,当然是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即设备租赁业和广告、策划、会计、律师行业),行业利润从9月份的下跌12.9%恶化到了10月份的下跌13.9%,这个行业的88万从业人员不知作何感想,下一步,当裁员的铡刀落到他们脖子上的时候,他们会不会从岁月静好的幻梦里醒过来呢?

  作为北京门面的文化创意产业,截至5月底还有117.8万的从业人员,同比增长0.9%。文化产业是北京提供了最多就业岗位的产业,甚至比北京制造业的89.8万的从业人员还多。然而到了8月底,这个行业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终于萎缩到必须整体裁员的地步,从业人员首次出现下降,117.5万,较5月底减少了3千人。随着北京经济的逐步萧条,这个行业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员,相信还会继续大幅度的减少,而每年从北京各大院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的小清新学生们,又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呢?

  此外,即便是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北京小清新学生们尝试去练个摊,开个饭店,理论上都已经不可能。前三季度,批发和零售行业里的中小微企业利润整体下滑3.6%,从业人员减少1.7%。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中小微企业则直接扑街,根本不要谈什么利润了,甚至整体亏损4.4亿,从业人员减少3.1%。你都没法想象北京的那些胡同里的小店主们有多么绝望。与这组数据相印证的,是1-10月份的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同比只有5.2%的增幅,对比全国10.3%的增幅,只相当于全国水准的一半。

  --------------------之所以不看好津京冀的原因就在于北京的经济非常不均衡,利润分布集中于围绕权力运行的央企,围绕权力运行的外资,围绕权力运行的金融,围绕权力运行的各类科技企业和服务行业。很难产生外溢,从流通角度上考虑,北京是商品输入地,北京是最像美国的城市。有人发大财,有人饭也吃不好。
  原油压着的这条线,是长期压力线,如果突破,石油价格就初步逆转了,盯着这条线,如果逆转,是标志性事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