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逆向思维让你找到真实

  非常不安全,适合黑白两道跨市场操作,这个牛,人不牛别玩。
  一顿大雪把粮食减产的预期扫成浮云,郁闷的不是投机资金,而是管理层,又是一个两难,近来全国各地拍地不顺,频频流拍,许给农民的4000亿水利资金到底给不给,给就得抽财政肋条上带血筋的大钱,不给就会再次透支剩余的那点公信力。现在买房的确是爱国人士,既支持了廉租公租房,又支持了水利建设,那一定是雷锋叔叔的转世传人。这就是游资,顺利的把体系内的资金赶到效率最低的行业,赶不赶是你的事,下不下绊子是我的事。
  写字楼投资,关注定向用户,特别是在位置非核心地段上的,你的写字间最好针对某类行业,比如我们这里的开发区,写字间在2005年时,整层买价格才1800左右,它针对的企业就是要享受三免二减的企业,现在价格已经今非昔比,2008年手贱给卖了,也没办法,这写字间不卖给个人,是大家注册了空壳公司卖的,我只有400平股权,大家都要卖,只好跟着卖掉了。所谓卖掉就是把公司卖掉了。明白了,各位,以后可以用空壳公司操作房地产。但是也牵扯到多人投资,有时你不能全说了算。这种地产,在国家鼓励的行业,鼓励的位置,享受政策优惠,是不用缴纳房产税的,虽然法律规定公司持有房产是要缴纳房产税的,但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投资,是不收的。
  %2008年的卖出是基于当时房地产行业开始下滑,并且三免二减的政策即将到期,愚昧啊,哪个房子到现在也没有收过房产税,都已经满租了,综合回报率15%左右,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虽然赚了钱,但不愉快。
  楼上朋友,目前增持房产,保值毫无问题,短期大幅增值比较难,建议买一卖一,卖小换大(先买后卖,不用等待),这样既可以提高自住的舒适度,又可最大限度降低货币风险,前提是你想保值。如果想投资,暂等几个月,看看房价走势再定。一线城市最好的投资窗口早就过去了(现在都是风口浪急的调控聚焦之地),如果房价不涨,炒作都难,一线城市想要通过炒作降低持有成本,又不依靠货币杠杆,需要如下条件:起码有2-3套全款的操作资金,起码有25%可预见的中短线涨幅。如果今年的货币新增贷款超越8万亿,很快就会导致资金再次杀回楼市。
  今天中午就琢磨一个事,就是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到7%,对于实体经济的最终影响,现在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了,那就是首先会导致大幅降低企业资金的周转速率,本来资金一年转6圈的,会降低到3-4圈,为了维持绝对利润,价格会上涨,这是体系内的企业,体系外的企业如果降低资金运行效率,就得通过技术上手段提高附加值这类的手段,总体来说就是通过提高各类门槛,降低企业的存活率。体系外面临的问题会比体系内更多,更复杂。能活到转型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是强者,剩者为王。
   中国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这个结论早在20年前就有结论了,通过降低周转速率,将严重挤压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如果同期利率不给力,那么货币贬值速度将不会低于这几年。如果利率同时发力,将导致IPO无以为继,金融系统面临巨大的坏账损失。总之,还是个两难。为什么这么多两难?因为中国经济平铺式的发展方式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惯性,突然刹车,所有即已养成的商业规律都将被甩出了轨道。
  所谓跨市场操作,我下面一个图表可供参考,就是如果股市在一波大幅上扬后,开始确定调整,那么马上就会引发房市的一波上扬,屡试不爽,从07年的530后房价飙升,再到09年7月见顶后的房价飙升,大家可以找到这个脉络。这就是平衡投资加锁定的操作方式。
   但是也有例外,就是房价先失控,股市同时跟随失控,可知:房价是股价的基石,股价是房价的二波补涨。

  房价是股价的基石,房价是股价的二波补涨。
  楼上,家居行业还是能撑的,房子在前期积累的很多,就是消化也得消化2年的。之所以销售不畅,可采用多渠道走货,1.和大卖场合作 2.自己的零售要下工夫,比如买一送一,让别人心动,定价也得比着淘宝来,便宜东西很容易就把运费的差额加上去了,如果你的价格不如淘宝,就得和你的上家商量。采用同地区协同上货,可以以量来压低进价 3.专业市场走货较快 4.开展一部分网销业务 5.激发销售人员的销售热情 6.不妨采用以货换货,和同行多多合作,有时自己的货反而不如炒的货利润高 7.积极寻找大客户 8.开展向更低端市场的批发业务 9.加快销售速度,争取厂商的销售扣点 10.针对你的产品结构,向前一个装修链条寻找利润,比如你可以多认识一些家装公司或者施工队的包工头,他们多说一句话,比你跑断腿更有效。
  
   但是,绝对不要扩大规模,可以把自己的实力和经营做实,等待机会。
  再有就是更深层的问题了,你得研究客户一次性投入的金额,客户投入的最大区间,就是你的销售目标,把你的产品做成套装,针对客户的年龄的喜好,选择你的经营品种,针对目前装修风格,针对家具款式,针对颜色搭配。形成你的家居风格,这就比较牛了,不过可能对你要求高了点。这是现在家居体验行业的模式,形成了这种体系,就可以搞自己的连锁了,呵呵
  经适房的上市年限?周边房价?这有个对应关系,还得看郑州的经适房建设量,获得途径,才能决定到底赚了多少。3000块不贵,周边的商品房价如果5000以上,就可以买。
  房子是缰绳,一条限制政府充当快马的缰绳,后面套着P民的脖子,到什么时候P民推着政府跑时,缰绳就没用了。也就是暂时的失效,缰绳套在政府脖子上的时候,缰绳又有用了。
  楼主,说一下小产权房的前景与发展
  
  REP:小产权在以前对于投资地产的人来说是不屑的,因为产权没有保证。近来本地拆迁(涉及国家和城市的重大工程),对于拆迁到的小产权房视同70%的产权房一样处理,前提是:入住率高。所以小产权有两个问题:1.入住率提高前被拆的风险 2.未来重大工程拆迁的规划。 如果你能控制住这两个风险,小产权房的投机收益比任何房产都高。
  
   针对这两个风险,你可以买二手房,这样损失一点期房价值,但规避了最大的风险。第二,你上边得有人啊,得了解未来的重大规划。比如:地铁建设,铁路建设,省市级的重点工程。这是政策给你的溢价。
  
   如果没有拆迁的可能,那么小产权房只有在极其便宜时才能买入,我曾经在03年买过一套小产权,也得便宜了,因为是街道办事处(最底层的政府组织)给签的合同,基本就是70%产权了,现在出租,出租回报率10%。
  苹果不在国内大规模销售,自有其原因,最主要就是国内销售环境复杂,销售不规范,加上需求量非常大,它供货也有问题。如果它保持自己的销售方式,那么即使不对中国销售,中国的需求也会承接高价倒卖,这样的销售既可以平衡产能,也能造成国内的饥渴式销售,按照中国变态的消费模式,这样卖最符合苹果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它想打击水货渠道也非常容易,今天这一下就把水货打疲了,原因大家也知道,最近三星和摩托罗拉势头很猛。苹果已经感觉到有压力了,下一步很快就会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了。
  笑话,中国,日本,美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美国,日本的房产是有产权的私有制经济,我们是地权租用的公有制经济,宪法怎么写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日本,美国是土地全民共享的社会,美国和中国基本无可比性,日本稍微有点可比性。日本敢打压房价,是因为他的工业创新能力已经可以支持经济,虽然有点撑不住,但还是能撑一下。我问你:你先找到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再来探讨房地产问题,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最大的就业工种就是建筑行业。虽然农产品价格在涨,一旦房子没需求了,那点粮食收入能养多少农民。所以:中央的政策也无法避免不搞房地产,只不过现在是政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但更不要忘了的是:没有高价的商品房,廉租,廉价,公租,拆迁补偿,都属于胡扯,一群张着嘴的大胃口。没有东西给他们吃,谁来出这笔建设,维护养护费用。房产的价值,并不是他的满住率,而是财富的聚集效应,房产的价值不围绕财富运行,就是中国建国后30年搞的完全福利制度,本周开始,全国的房产销售量已经开始明显萎缩,萎缩总量高达65%左右,这是我开始的预判,萎缩极限可深达80-85%。福利制度一旦没有营养输入,就得拿财政和养老基金添补。结果自现:货币继续毛着发,只不过不向社会流动了,这叫地方政府债或者国家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债的抵押就是地方税,民营企业等着挨刀时就知道狠了。或者政府决定压缩自身开支,那叫胡扯。就这两个结果,你二选一,哪个可能都不大,结果必然是调着调着一定会走调,这就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如果国家执意推行大建公租房,最终的结果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将来参与这些廉租房的社保金,信托基金将低价承接产权。这叫什么?这叫掠夺。除非中国在2年内经济转型成功,这纯属意淫,国内研发能力怎样,研发,开拓市场的环境如何,你们都有耳闻。想在短期解决经济转型,无疑是痴人说梦的想法。
  参与廉租房的资金是社保资金?如何低价承接?香港的廉租房就是公屋本就在政府手里,何来承接
  
  RE:香港廉租房是港府自己出建设费用的,我们是需要社会出建设费用的,这就是政府很难成为廉租房长期持有者的原因,中国的行政费用之高,你可能不曾想过,廉租公租房目前还没有管辖单位,一旦设立了管辖单位,OK,如果房租低,它就入不敷出,如果房租高,就足不出去,如果刚好平衡,就养不起直属单位人员和行政费用,到了费用他自己搞不定时,就会把公租房转让给债主。
  谢谢楼主,说得透彻。不过我是准备做小产权房开发商。还有什么风险要防,再次谢谢楼主。
  
  RE:抓住国家的政策漏洞,出售的房子和真正的旧村改造混在一起,比如一栋楼,80户,你给村里解决40-50户,其它的用来出售,不可一整栋都卖。可规避一部分风险。在路边的住宅楼底商,谈好协定,“自持”出租商铺(代持代租,收益高的同时,也有风险,就是拆迁时,商铺可能无法得到补偿)。开发要有针对性,针对城市扩张的位置(产业园,新城,地铁,轻轨的开辟位置周边或者直接占道),提前下手。即使如此,风险也很大,主要是基层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有用地矛盾,搞不好盖了一半给拆了,这就是最大的风险,所以,你最好在市一级政府也要运作一些关系。
  最近听说政策放开搞单位的合作建房,你要是有资质,可以做这种项目,没有风险,利润薄一些,但是竞争性低,大开发商看不上这种项目。
  关于中国在09-10年对汽车的大规模促进,目前恶果匕现,石油市场波动将成为未来常态化,在当初出台政策时,我想政策制定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国情因素,能源价格因素,一榔头敲下去,发现搞砸了,内需倒是拉起来了,发现利润走掉了一半(外资),恶果自己留下了,就是大幅提高了能源需求,降低了能源使用效率,本来买私车的人,要么是高收入阶层,要么是商务用途,现在倒是人人开车了,可惜一没停车位,二少行车路,三拉高了偏远位置楼盘。没一样是省油的灯,本来核电也是这个结果,科技人员争气,把核原料使用期限延长了几十倍,你烧油的,有这个本事吗?
  国家现在又有新说法,就是拥有权可以有,限行也是必须的,提高油价水到渠成,当年148美元的油价,零售汽油价格才不到6.1,现在石油103,汽油价格7.4,一年跑不到1.5万公里,就亏了,等到这次石油价格再跑到148,国内油价不上10块都难。
   什么东西都是有代价的,当年的大哥大沦落到人手一只时,也就不是什么身份标识了,汽车人人都有时,一定是停不起,养不起,开不起的结局。
  这是北京早期经济适用限价房的翻版,国家投资不足,需要吸引投资。如果这种房子很快可以上市,将对房价构成打压作用,开发商的积极性将受到直接影响,地方土地财政将无以为继。如果长期不能上市流通,就吸引不到足够的投资,同样是两难。
  上面的政策比较适合重庆,而重庆则未大规模采用,它是利用国家政策积极吸纳东部产能转移,力图摆脱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西部其它城市有这些国家支持政策吗?没有,它搞的是特事特办。对于东部大型城市,转型能力差的,基本是没有指导作用的。
  刚刚听到新闻,意思是设立不可上市交易的自有产权房,呵呵,好笑吧,如果不能上市,谁去买哪?除非房租收益比稳定在7%以上。
  集资房早晚是要上市交易的,中国最终会解决土地产权问题,要等建国100年以上,等着解放前的地主后代放弃诉讼权,估计会在2050年以后。一旦土地私有权确立后,这些房子不上市,就失去了立法基础。
  小城镇的地产机会,仅限于功能性地产,比如风景怡人的度假房产,比如过冬的海南小城市房产,北海附近类似的地产。或者没有消费淡季的旅游城市商业地产:比如: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这一路的。度假的高档别墅:庐山,屯溪(黄山),九寨沟,这种要走经营性的酒店或者别墅的积极运营模式。
  现在很多人对未来抱有过高的期望,纷纷探讨新经济的机会,其实这种新模式并不是革命性的技术进展,转型期的经济弹性差,大规模可扩散的标准化技术没有充分的市场承接力,大家的任务都是把实力做实,于是你看到苹果是目前经济+技术的唯一亮点,苹果使用了先发技术吗?没有,它依靠强大的设计能力,把很多准新技术集成起来,软件是谷歌的,平板电脑最早的研发公司是夏普和惠普,电容屏不是新技术,动力感应早被索尼任天堂使用的如火纯清,陀螺仪早在GPS上得到应用,但苹果就是依靠这些次主流技术,把自己的产品做的出神入化,时间留给苹果大约5-8年的利润享受期,这期间,苹果无敌。因为它做的是非标准化的东西,你学到手,他就搞更新的组合去了,依靠其它公司在上一轮经济发展期培育好的市场基础,利用自己的特长,逐一攻陷,并赋予新的内涵,这是一个刮胡子刀吗?NO,这是一个电吹风,这就是苹果的无厘头逻辑。苹果是一个内部开放,外部闭锁的超“日式”企业。他很难迈出自己的思维,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超越自己的公司,但却能在经济转型期获得最佳效益,因为通用技术领域在上一个发展期积累了太多的成功公司,他们在睚眦必究的在通用技术领域里像耍太极般的互锁起来。我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上一轮技术发展期的起始端,也是苹果引领的,也垄断了PC的头牌,但在技术成熟期,最终被IBM+微软+英特尔以标准化所取代,因为那会面对的是一个初步展现的巨大市场容量,在IBM卖出PC事业部后,其实已经标志着标准化的阶段已经结束了,标准化市场面临强烈的价格竞争。苹果一直能坚持20年,他的基础打的很好,一整个标准化时代过后,他还活着,活着就是强者,现在的时代属于苹果。大家也要有这种认识,活着永远比死了好。
  事实上,苹果的灵感来自于宏基的EPC,只是中国人的思维狭隘,走不出PC的禁锢,更没有主流软件的支持,他的EPC很快就遭到笔记本小型化的强烈冲击,一个新的领域被旧技术的改款按死了。
   同样,平板电脑日本人也一直在做,索尼的小平板技术含量仍然是目前最好的,但东亚人的思维定式都是有延续性的,死板,缺乏想象力,不能对各种技术之间进行横向的组合,结果也是无法迈出标志性的一步,这一步,苹果迈过来了,它利用头几年对小型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经验,IPOD,ITOUCH都不是最新的东西,但他做的扎实,出色,并组合了大量的准先进技术集成经验,在IPHONE上一炮走红,在IPAD上打了翻身仗,苹果的下一个东西是什么?游戏还是电视机,鬼才知道,但他的产品一定是有新功能利用,这是永恒的。
  目前搞高端技术缺很多条件,并不全是钱的事,1.知识产权保护执行不力 2.地方政策搞的地方保护主义泛滥 3.急功近利的市场行为抑制了踏踏实实做研发的耐心 4.产品专利和技术专利在市场经营中保护力度不够 5.知识产权的产权归属模糊 6.必须净化科技领域的腐败,抄袭,投机取巧行为 7.取消科委,建立全新的高效的廉洁的可监督的由科技研发人员所信任的--------科技促进组织 8.鼓励科技人才搞研发,不鼓励从政或者从教(可以作为辅助工作) 9.中国的市场经济并非合理的规范的市场经济,科研成果一旦进入市场,就陷入混乱,头8条就是解决了,市场不规范,也会导致科研不能顺利的转化为生产力和实际竞争力,这才是最危险的。
  
   所谓新能源汽车,都是不节能,不经济的,比如大力促进小型汽车拥有率,极大的降低了能源的使用效率(我一直非常质疑管理层的智商),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比搞节能汽车经济100倍。对于城市的大规模发展也是急功近利的,城市化是提高资源配置的较佳手段,一旦城市无节制扩大,效率反而变低了。城市多点结构才是现代城市的最佳解决方案,多点之间发展快速节能高效的公共交通为主,私车为辅,这样才将经济性和高效性结合起来。
  我举个例子,中国的军事工业,虽然比不了美俄,但是相比其它技术来说,还算是距离最尖端科技距离较近的行业,问题就出来了:那个行业根本就没有施行市场化,也不能全算作商品,为什么效果反而好?就是军工行业经过一次整合后,不相关的配属企业被剥离,效率提高了,没有混乱的市场干扰,可以踏踏实实的做些科研工作,科技转化能力超强,有了成果,立刻就可以转为产品。这从逆向证明了我们目前的市场经济之混乱程度了,中国的科研体系根本就不是为科技发展所配套的,他是一个官僚体系,用二元论来讲:就是中国的最优科技资源集中于体系内,但最需要科技技术的确是民营体系,二者被彻底割裂了。
  “软件是谷歌的”
  ---------------
  
  这个说错了,苹果活到现在,有一条信念,就是一直坚持自己的操作系统,从WINDOWS 3.0发布后,微软和苹果有一小段时间是合作的,最后微软分庭抗礼,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WINDOWS 95,开始垄断的霸业。但OS系统一直静悄悄的活着,虽然气喘吁吁,终于还活着,苹果的崛起,也有赖于中国低廉的组装工业能力,这让苹果的产品价格从最高端一下就变得平易近人了(对欧美国家)。他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是 IOS,目前遭到安捷系统的强大挑战,结果是在三大系统的夹击下,把前手机霸主玩垮了,只好投靠微软。未来的消费IT工业,将是三大三小的天下。苹果+微软+谷歌,摩托+三星+索尼,英特如果不搞出节能的ICU,很可能被逐出这个市场。至于中国的山寨技术,偶无话可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距离已经拉大至二代技术等级以上了。
  开发商对这次限购政策,已经出了2.0版本的应对方案,就是如果20层的楼,11-20层以住宅卖,9-10层按照商用公寓卖,对外宣称,不受限购影响。事实也是这样,有本事你把0-10层拆掉,11-20层像空中阁楼一样悬浮,这好像不可能吧。
  总结: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性。 (GDP发展速度仍然是重中之重,积极寻找新发动机)
  2.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须相机抉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同时,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强调国营体系的调节作用)
  3.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稳妥应对风险挑战,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展。(受外界影响的可能性逐步增大)
  4.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突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集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继续推进了改革)
  
  展望:12“五”的官方展望
  
  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作为战略性支撑)
  解读:
  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都没有变化,城市化变成了城镇化
  
  2.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解读:转型宣言,政府将承担转型的一部分成本
  
  3.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解读:转型方向,A.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 B.城市化规模提高9%---6000万人口继续进入城市(放缓城市化步伐,国家建设2000万套公租房,正好解决6000万人口) C.服务业对就业的促进 D.不会放弃大型项目建设
  
  4.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解读:
   提高科研投入至9000亿/年投入(关键问题是给谁,怎么给)
  
  5.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解读:节能环保行业机会增大
  
  6.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解读:劳动力成本将会有大幅上扬,商品属性房地产投入减少,保障房比例大幅增长,医疗保险投入量增大。(建筑领域继续火爆,国家自己玩房地产了,同时企业成本会有大幅抬高)
  
  7.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
  
  解读:以上这段非常重要,A.环保成本将大幅增加(环保税将把由企业控制的资金转往政府控制)B.中国的各种体系前面均加了“社会主义”,可理解为国营体系为主导的 C.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孕育着垄断行业的涨价将形成机制化(更紧密的和国际市场价格联动)D.资金价格将市场化(利差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关注银行股的投资机会)
  
  
  
  
  %2011年政府对各项事业的预测
  
  1.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解读:审慎积极的快速调控(可理解为钝刀的源头)
  
  2.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解读:GDP 8%(不变的GDP),CPI 4%(提高了1个百分点,要求社会容忍4%的通胀,同时利率会进一步走高),国家重点关注于转型(容忍经济发展减速,同时提高通胀的预期,事实上形成了滞涨的基础,这是割肉的内容),连同上条,符合我的预测:钝刀割肉,对于民营体系来说,就是压缩规模,提高效率,夯实基础,等待机会,增加虚肉的企业难逃一刀。
  
  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解读:这条比较恐怖,体系内的预算不增加,体系内的人就会加大寻租的力度,做公司的人,今年要格外注意,不要轻易让人攥住你的小辫子,攥上就会被狠扯一把,连毛带肉,血肉淋漓。继续倾斜农业投入将极大的降低资金使用效率(根据整体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工业和服务业的效率必须提升,否则无法对抗农产品刚性上涨带来的压力),但粮食风险降低(涨价由农民的增收欲望引导,游资炒作不会充当主要推动力),民生领域承担的热钱威胁降低,热钱的阻击目标将锁定由国外生产,国内需求(仍然是资源类)这个链条的薄弱环节。
  
  4.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
  
  解读:我一般把货币供应量M2减去GDP增长量之差,视为绝对的CPI,今年货币实际贬值8%,加上外币供应量(顺差+非经常项目盈余)释放的货币,货币贬值压力事实上比去年压力更大,这一条构成了房产投资的无忧性。关键是国家通过限购,已经将这条路堵死了。今后重点研究的是:如何寻找政策漏洞,继续坚持将投机利润锁定于房地产的问题。
  
  后面不用解读了,都是细节,战术性问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