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身边三十年未破的悬案

  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青春痘长在哪里你不着急?答案是:长在别人脸上。
  大概是十年前吧,我们这座城市有个电台的深夜谈话节目,主持人是个男的,声音非常好听,特别象是大提琴那种舒缓、轻柔、很撩动人心。深夜节目都是22点以后,但是收听率还是非常高的,至少我身边好多人都爱听。
  那时,我们公司正好赞助了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之前也说过,电台和电视台一直在一个广播大院里办公,电视台的业务员每个月来我们公司结账。和大家闲聊天就提到了这个男主持,说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见过他。于是,大家就问,这个男的是不是长得特别帅。那个业务员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电台主持人但凡长得稍微正常一点的,都想办法往电视台钻。”潜台词似乎说这个男主持不是一般的丑。
  不过,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喜欢他的节目。主要内容也是和情感有关的,恋爱啊、分手啊、移情别恋之类的,有热线电话打进去说自己失恋之类的,这个人劝人说得特别好,入情入理,偶尔就有打进电话的女孩问他:“那您有女朋友吗?”这个人也没有正面回答,别的话带过去了。
  过了有两年,忽然这个节目换人了,新主持人说这个男的去留学了,有一段时间要听不见他的声音了,当时,还有点失落。
  可是那个电视台的业务员说根本不是,那个男的自杀了。原因好像是失恋了,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事情,他不知道。
  正好那时电视台播出一个美国的电视连续剧,是个探案剧,不过视角不是侦探,而是刑事辩护律师。
  有一集,一个男的做朋友车出门,结果由于朋友错误驾驶导致翻车,朋友没事,但这个人最后双目失明。
  但是,这个男的很坚强,不仅从新开始学习适应盲人的生活,还在当地电台开设栏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那些因为意外事故而导致残疾的人。一时间成为了大家非常尊敬和喜欢的主持人。
  过了两年,当年造成翻车事故的那个朋友卷入了一场杀人案中,而且他的嫌疑最大,面临死刑。于是请了辩护律师帮自己。
  这个辩护律师最后通过调查发现其实那个盲人才是整个案件的设局者。他是要陷害这个朋友。
  水落石出后,律师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这个人就说:“我们现在是在五楼,你可以试着闭上眼睛从五楼走到一楼,然后就明白我问什么这么做了。你不了解我的世界,真的不了解。”
  有些事情,劝的了别人,劝不了自己。
  楼主的舅舅不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吗。他有个同学,后来留校任教了。
  1988年,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年份,因为很重要。这个人告诉舅舅,学校出了一桩大案。
  1988年的10月,国庆节刚过,某一天,很正常的一天早晨,同学正准备上第一节课,老师来了以后看见黑板没擦,是昨天学生自习时候写了满满一黑板的东西,就有些不高兴,现在学生都上大学了,怎么还这么懒,都不知道把黑板给擦了。
  一边发着牢骚一边拿起板擦准备擦黑板。也就在这时,这个老师看着黑板有些发愣,进而后退了几步,站在教室中间位置死盯着黑板,一帮学生不明就里,也盯着黑板,但是看不出什么异样。
  这个教师忽然跑了出去,临出门时还叮嘱:“谁也不要动这个黑板。”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教师准备擦黑板的时候,突然发现黑板的上面有几句话,夹杂在昨天自习时写的一堆文字中,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那几句话是恶毒攻击时任党的 的国家领导人。
  事情非同小可,公安局、国安局都去人了,现场拍照、痕迹检验、调查一同进行。调查人员在现场的纸篓里发现了不少鼻涕纸,说明当时上自习的人有人感冒了。学校找同学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昨天在这间教室上自习的同学,可是询问过后都排除了可能。因为这几个人个子不高,而那几句话是写在黑板的最高处,而且笔迹鉴定也不是这几个人。但是,这几个人都没有感冒,所以,那个感冒的人有重大嫌疑。可是,几个上自习的同学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那天谁感冒了。
  学校之所以很重视这件事情,是因为当时学校的领导层正在帝都找关系,谋求这个领导人给学校题写校名,此时出现这样的反动标语,说明学校有人反对这样做,明着是攻击国家领导人,暗着是对校领导有意见。
  可是,查了一溜够,也没查到谁有嫌疑。整天不是找这个问话、就是找那个调查,时间一长,老师和学生都有些烦了,甚至觉得当初报案的老师有点多事,你把黑板擦了,不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
  转眼就到了1989年,那一年的夏天发生了什么,我不说大家也知道。
  但是,事情也来了,这个案件立案是因为他攻击党的领导人,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是这位领导人出了问题了。反而从侧面证明当时写标语的那个人有先见之明。那么,这个案件也就没有调查的必要了。
  于是,这个案件就不了了之了。
  倒是他们学校,后来那个领导人还真给学校题写了校名,那块牌匾最后被劈成小碎块,扔进学校锅炉房烧了。
  楼主在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曾经在学校里流传过一阵“杀人狂”的事情。
  内容是有个“杀人狂”,是个男的。专门杀女人和小孩。每天晚上半夜出来,跟在人后面,然后猛地一拍你肩膀,正常人都是要回头的,然后一刀封喉。
  传闻有鼻有眼,男的多高的个子、经常穿什么衣服、总之女人就不要太晚出来。因为当时是夏天,空调在那个时候还是个奢侈品。晚上经常有人坐在外面纳凉。
  不过,传闻传了一阵就完了。都是捕风捉影的东西。周围也没听说谁家出了什么事情。学校老师还特意把两个课间休息时给大家讲“杀人狂”的男生训了一顿。
  等到楼主上了中学,初二的时候。楼主父亲单位有几个年轻人,同样是夏天。他们单位后面有个野湖,夏天天气热,几个人就趁着午休去游泳了。
  有个男的水性很好,也是不止一次去那游泳了。就站在岸边说:“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跳水啊!”这个人之前也表演过。大家看着他纵身一跃,跳进水里。然后一个个伸长脖子等着看他从水里冒头出来,等得脖子都酸了,这时才有人意识到:出事了。
  单位保卫科去了人,因为是个野湖,也不知道归谁管理。最后只得找了警察。警方再找人实施打捞。活人是别想了,能找到尸体就不错了。
  保卫科的人就和分局的两个警察站在岸边等着。期间还给警察买了两包好烟。那个警察一边抽烟一边说:“你们单位这人估计是让水里的女鬼给招走了。”保卫科的人不明白,就说:“什么女鬼呀?”
  那个警察就说:“头三四年吧,破过一个案子,有个小兔崽子看完黄片忍不住,就把一个晚上独自出来的女的强奸后给杀了,那男的就住在这附近,结果把女尸给绑上石头扔这湖里了。干了一次,后面就刹不出车了,接连又作案三起,一共四个女的都沉湖了。后来是有一个绑的不结实,尸体的一部分漂了上来,被一个钓鱼的人发现报案了。”保卫科那人就接着问:“那怎么找到那小子的呢?”警察就说:“当时发现部分人体残肢,就到这来打捞其他部分,倒是捞上来了,可是一对不是,这才发现不是一个人遇害,就接着捞,最后把捞上来的东拼西凑是两具尸体。让水一泡,什么指纹都没了。一开始还想对外征集线索,后来怕引起社会恐慌,还是自己调查。那时候听说过“杀人狂”的传言吗?保卫科那人还真没听说过。不过觉得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野湖就在单位后面,他居然不知道。
  那个警察说:“是联防队晚上加强巡逻,发现一个小子鬼鬼祟祟的。就盘问他,可是这人的眼神很吓人,而且身上带着一把刀。就带回派出所。结果看见警察他自己就全都说了,所有细节全都对上了。这案子破的,没费力气。不过,他交代作案四起,我们打捞上来只有两具尸体,另外两具尸体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定罪也是按照两起命案算的。那两个死不见尸的都是没结婚的小女孩,你们单位这人也没结婚吧,两女鬼抢他一男的,够他受的。”
  保卫科的人回单位把这话原封不动一说,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去那野湖游泳了。
  有个词叫做“祸从口出”。
  通俗一点说法:你这张嘴太招祸。
  楼主的母亲一说到这个词就说起胡同里胡家二姑奶奶的事情。
  北京人管结了婚的女儿都叫姑奶奶。大女儿就是大姑奶奶,二女儿就是二姑奶奶。
  胡家住在胡同的最里面,胡老太太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丈夫后来去世了。二女儿结婚的时候就很不吉利。不知道在中国其他地方风俗如何,在当时的北平,女性结婚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生理期错开,如果新婚当天来例假,俗称“红马上床”,大凶之兆。很不幸,二女儿结婚那天就是这样。
  可能是应验了这句话吧,结婚两年多,她的丈夫就急病去世了,留下她和几个月大的儿子。不过,丈夫生前是在电话局工作,这电话局在什么时候都是个好单位。看她们孤儿寡母很是可怜,就让二姑奶奶在电话局做个勤杂工,做卫生、帮着接线员小姐倒水、买饭等等。算是有份收入养活她和儿子。
  电话局里二姑奶奶的领导是个刘科长。这个人也是喜欢使唤便宜人。就让二姑奶奶电话局忙完了到他家里,帮着扫院子、洗衣服什么的。
  二姑奶奶这个人干活不错,也不会偷奸耍滑,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嘴不好,什么话都喜欢添油加醋说出去。
  正好那年中秋节,有人送了一篓螃蟹给刘科长。她们两个下人就往锅里放,但是有一只螃蟹掉了出来,在院子里爬,二姑奶奶和另外一个老妈子就在院子里抓这只螃蟹。很简单的一件事情。结果回来和邻居闲聊,二姑奶奶就说:“哎呀,中秋节给科长送礼的人太多了,那送的螃蟹满院子爬。”这事后来让科长知道了,二话不说就找个理由让她回家了。胡老太太知道女儿这张嘴,就带着她去给人家赔不是,求了半天,最后算是同意她回去上班了。
  到了49年初,冬天外面黑的早。二姑奶奶还是象往常一样在电话局干完活去科长那干活,每天晚上到家也就6点。可是那天一夜未归。胡老太太就急了,找了大女儿和儿子一起去了科长家,刘科长说她昨天干完活就走了,而且科长家里另外一个保姆也说看见她走了。结果就这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找不到了。
  解放以后,这个电话局的刘科长算是留用人员。可是到了51年,有个电话局的职工找到胡老太太,说那个刘科长给政府抓起来了,是不是和你女儿有关?
  胡老太太就去问,刘科长确实抓起来了。但是不是因为她女儿,而是他在日本人统治期间做了汉奸,给了日本人不少情报。国民党的时候他是花钱买了平安,现在共产党来了,把他的问题翻了出来,所以抓起来了。
  这个刘科长最后判刑是枪毙。胡老太太就天天去看守所央求见他一面,主要是问问自己女儿的失踪是不是和他有关,最后也见到了,但是刘科长不承认,说自己一个要死的人了,没必要隐瞒,那天他女儿就是走了,至于为何失踪,他也不知道。
  二姑奶奶的儿子是胡老太太给抚养长大的,很有出息,考上大学,专业是俄语。可是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俄语也没了用武之地。后来,单位开会,主要是控诉苏俄的罪行,可是二姑奶奶这个儿子非但不说苏俄罪行,还说不应该这样,苏联帮了我们很多等等。这下闯了祸了,被单位轰出去,下放到一家工厂车间当工人去了。好好一个大学生,就在工厂当工人,心情一直不好。那时胡老太太和邻居说:“这孩子怎么这张嘴随了他那个妈了呢!”
  到了文革结束,她这个儿子一直为自己的问题到处找。有一天早晨,骑车出门,结果在马路上突然连人带车倒在那就再也没起来。那时虽然没有什么监控探头,但是人还是比较单纯的,都作证说没人碰倒他,是他自己倒下的。
  胡老太太女儿和外孙子都走在了她前面。但是这个老太太倒是很坚强。在她过90岁生日时,有人说:“您一定要长命百岁啊!”老太太就说:“什么长命百岁啊,这是我女儿和我外孙子的阳寿都给我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