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好到改变三观的修行之路

  至于认为有一本初光明之自性,只须不妄分别,即可显现之思想。

  一是把自身估得太高。

  二是把不妄分别说得太易。

  最近某人说懂般若,引用一公案。然而我察找之下。

  此公案居然是改编过的。经询问。是其师言。

  而此人犹反抗曰:佛说切勿信汝意!

  意思是我妄想分别了。

  这里有个问题:公案记载书中,己是物质。即色法。

  我的想法是名法。

  根据书来找印证,反而证明了对方是改变了原初之意。

  修须有证。证须以经文,道理为依据。

  细密之极,岂是容易。
  然而己之行为犹须细密。若不自觉。

  只会察书。也不可能观察到真相。

  所以先贤云:勿苟且。

  即是说:见贤思齐,见不贤思惧。而临事若失德。即知亏欠。切勿自欺。切勿遗忘。不可自辩自解。

  若忘则良知失矣。承担去矣。无自承担者因果者真相何谈?
  某人见一友人,友人吃素,但不知他也不吃肉,遂点肉一盘。

  某人曰:既然你不吃,就不必点。不过这个因果我来背。

  说这个话,就是不信因果。

  因果那哪是由人想背就背。想推就推。
  有些放生仪式中愿众生如何其实是要身体力行去做的。经文出口。总要应点。

  否则你之愿只在此一事上吗?
  一个真实案例

  有著名作家某人,多受世人议论。

  台湾某大师告诉他:“受世人诽谤,是替众生承担因果”

  于是心下大舒畅矣。

  此即为将佛法做人情。被谤者不可能完全无前因。
  有一些庙宇,将亡人牌位与地藏王并列一起,那么人拜菩萨至于对鬼行礼。损其福。

  而且牌位与骨灰入庙,对于地府甚是不便。

  易引起怨灵聚集。
  在神佛时,点上电灯当蜡烛。电灯属寒。没有那种温暖,所以无益有损。

  至于现代附体多,许多医疗方式刺激无形。比如按摩电疗。都会有问题。

  所以医者须知附体及业因,及时劝善化解。

  免得反伤自身,涉入因果。
  武侠和修行的区别

  年青时想行侠仗义。是正常的。

  修行与行侠仗义的区别是。行侠仗义是主张对抗一个外来的强盗。然后不惜一切去主持正义。许多人都把这个叫修行。想啊。有神通在江湖上行走——

  修行是先向自己看。想知道自己在干嘛。从自己的真相再看到世界的真相。力量先是向内的。

  先是怀疑自身在世俗的追求,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最终了会发现自己原来己如此地屈服于各种乌七八糟。

  然后通过长期修正自己的冷漠,暴虐。无耻。圆滑。阴谋来达到光明坦白。

  用这个直白与自己相关的人与因缘对话。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纵然许多人会怀疑。至少你可以良知平安。

  能修正自己是根本。外界能做多少做多少。

  至于具体的比如公益环保之类,就当成了结因缘来做。
  自然无得无失。

  只能说这是最有益已与他人的做为。

  既无须无私的社会高帽,也无须争夺个人的对错名誉。

  既要了缘,都是不得不如此去做。也必须去做的。

  难道你想让恶缘上门来不成?

  相信有因果,就尽心于细微。
  经常有人想发菩提心,达到慈,悲,喜,舍。四无量的境界。

  也有许多人当时兴奋。以为已达到感触。为众生热泪直流

  结果老修行的说:长远心难发!

  很多人不能稳信证因果于心。且平时不爱重己之德行。

  随着发心仪式念诵。为众生发心。一时而已。无根之树。到时或化为贪欲求权势还说方人众生犯戒。

  或烟消火灭。

  有几个坚持二十几年的。

  有些人居然发愿无量劫渡人。虚夸至极。自欺到肉麻的地步。然后与同修们说说笑笑。乐于集体之生活。只像是参加了一个交友社团。

  藏传有知母念恩发心说,认为一切众生于轮回中的过己之父母。此论甚异。不知有几人信之。

  大约是以坤土生金。补自性之不足。所以藏传修士多土性。
  对于自身的“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提醒。许多人制服不了“杂念”。

  但并不是一定要制服了才叫修行。有时候是良知不安在说话。只有弥补了。

  才会稍安宁。然后换一种“提醒”。

  这也是修行的复杂性之一。既不可过放纵。也不可以充耳不闻。只是要正确地理解。

  比如淫欲重就是杀业重。所以可以消杀业消之。

  感情重就是亏负重。可多方弥补之。
  太上感应篇云:欲成天仙,立一千三百善。而时人以大量金钱修庙等事,可成仙吗?

  这是个问题。要看发心。欲成仙者成仙。

  其余以钱买福上的不成。故古来忠臣孝子可以为神。

  据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记载:正直聪明为神。

  正直者知已之过。聪明者不掩。

  战场杀伐,世间工程。有益于民,但也有害于民。

  有功亦须重修!

  何况发心不端,为名为利者,迷于弄势。不光明坦白,玩人丧德者。岂可以功上云头?

  纵有福世福耳。有些财物名利足以偿之。何必令之成仙。

  这也是仙之德与世行不同之处。
  修行向神仙学,勿要向江湖客学。江湖之人。其德有亏。

  比如乔峰能不能成仙?

  坦荡豪放。然而终不自爱。迷于情伤。

  虚竹能不能成仙?虽有忏悔,魔女侍房。

  杨过能不能成仙?情缘深远。世世互偿。

  令狐冲能不能成仙?虽有同情,放纵无度,好贴的迷世。转世重来。

  ————有感于某些弟子行走江湖,完成师命,以侠自居,终失德好权而浪费一生。

  修仙不读七真传。却向人间阅闲书。气血冲头青春事,无奈心地不返还。神权天赐多势力。一生到头总惘然。
  那么离开了神通这种对修行者的特权追求,会怎样?会一无是处吗?

  其实不会。有人说修行后各方面会变好。

  其实是各方面都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从日常的孝顺到理解自身承受的天命。要做的事。

  从性格的转变认识到往世的过失。

  从行善认识到自心的本不完美。从而驱除傲慢的恶习。
  嗯各有缘法,各人重点不同。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人道之始。必与习气相反。才可以得之。

  得之之后。胎膜乍破,先天善恶一时涌出如沸泉。

  修士无善功。自然道心崩而退于俗。

  佛家讲:翻种子。即此。

  此时应知:我本有先天之黑业冷恶,而非本自觉悟。本来朗照。

  过此关才可以知真先天所在。
  到此一步。没有七八年磨砺不能为。

  然而,至此时,一日不勤退功十年。

  此时,修士心中涌出三念:

  一,我想另找一种更适合我更快的修行方法。

  二,我就是这样想的。

  三,一切都是假的。

  这是人心诡作自欺之言。人心虽敏捷诡作伪百出。

  实可怜,因不识真道。

  有善方才认有恶,认善证明心有伪。

  此时之辩证。

  若以恶为空。无非找理论之借口减压。是误用佛学。
  修炼如起炉,绝无减压而可以成之理。

  而胎膜坚韧。以往世之过恶,一时出之不尽。反复炼之。其性渐纯。

  三还九返。方可谈真性。

  昔日丘组嶓溪洗心。历经七载。后辈天赋远不及之。无十数年不能成。

  求真岂易事?

  记录一个说法,作为人性的观察:

  我什么都不懂,是按照自己认为的对错在做啊?

  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我当然也可以。
  讲一点世界的本质。这个世界是什么?包括三界在内。是一个容器。

  至于这个容器是哪个造的。是哪个的一部分就不谈了。

  只谈一点。容器最重要的要有什么?一个底。

  这也是有根性的人必须坚守的一点。

  有些事有些人是不能出卖的。卖了等于卖掉了生命本身。

  所谓无价。指的就是自身出于世界的本质。金
  求知跟坐电梯有点类似,你想上就按上,想下按下。一切从自身出发。

  而不是看着境界高的按下。全不管自己要去哪。

  所以大家若要我写得丰富,应多提供自己的观点。我就可以针对性评点发挥。

  这样贴子就会更为有益于你,有益于有缘者。
  你施予要无悔。知因缘。无论人骗不骗你。有悔则无功有过。

  放生要随缘。勿固定在哪家。以免人为你捕捉。不要选大小。任老板捞。若鱼跳出也就买下。以免众生生嗔

  施食要在室外。水要凉。勿在中午做。应日光不盛时。如树荫。加一点奶和稀饭。
  我记得其人有个规具

  一,不谈撮合离散人家婚姻感情。

  二,不谈人家生不生小孩。

  三,不谈国事。反正谈也无用

  这都是不触因果的良方
  记得某道友,上世纪,别人让他帮忙找个好医院打胎。他无所谓。朋友之间有忙帮一下嘛。

  结果事办了。自己也受到惩罚。惨

  这事里两个人,要人帮忙的无聊,自己不知死活,要干嘛自己不会去。就怕的就是这种人。把人拉下水,帮人忙的人情太重。把一些禁忌不当回事。

  人世艰难,许多都出自为所欲为,为了也没得到什么的人。
  所以别人一张嘴。自己要把稳。

  伤人之事莫帮。

  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学雷锋。

  有时候别人也觉得你帮个忙没啥大不了。

  因果律可不是这样计算。有一些文人,自以为在鼓吹人类解放,反正献祭的不是自己的家人。

  青年们都到哪去了?割韭菜
  比如某人做一个项目,朋友间问一下,你觉得如何啊?

  你回答他可以,那么好,他挣了钱不会给以一分。你难道好意思向他要顾问费?

  他赔了你跑不脱,背地里人家说:就是某某让我干的。

  反过来你说不可以,结果别人挣了钱————

  你还会有这个朋友吗?

  有人问感情。同样的道理。人两口子合协了叫贪于世俗。

  不合协了叫你搞黄了叫拆散。百般无趣之事。

  居然乐此不疲。所以给人牵红线非智者当为。

  别人跟你谈爱国。同意吧那也得同意站到某一阵营。

  可是为什么要加入羊群?

  不同意吧修行本是华夏文化至高无上的领域。是内涵哪能和口号比。爱一种文化,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

  岂能算不爱国呢?逻辑颠倒,到处不宁。

  只不过对于奥运上升旗并不激动罢了。

  一般人砸车爱国只是自己有暴虐之气。对于中华文化长远传承何益哉?
  给大家分享一下。别看说得无味,多少人倒在这几条之下。
  补充一下最后一条。

  应当把自己的责任

  与自己利益受损后的愤怒分开。

  责任是传承。社会上无论中国外国社会团体造成我个人的损失。这叫共业。

  劝善是最终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从而有向善的共同选择。以改变这共业。

  可以有各种诉求手段。但不能制造新的问题。

  比如明知股市已成赌场,是可以劝人勿去的。因为甲方己玩过头。导致一切失去了平衡。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当今天下淤滞,过度之处甚多。

  比如环保。

  宗教信仰的老化。

  人民没有价值观。没有方向。

  教育理念非人性不健康。

  这个历史过渡期要承担之公义很多很多。


  听前辈说过,干什么都要点钱,无论是走天下还是维持家庭。

  但股市的钱不是劳动所得。

  修士不取也。
  十年前,佛教论坛还兴盛,见到有佛弟子们发贴:

  只要心性清净,发愿赚的钱用于修行,就可炒股。

  于是发心持某咒,运某法。

  而且还甚有感应,自云登顶清仓有赚。

  其实信因果可知:钱乃福报。

  若非劳动所得,即先世福业。

  就算你掌握某法,也是福报一种。

  那么你赚了是支取往世之福,赔了是补上前生之欠。

  若你知自己有什么清静心。你早已修成正果矣。

  知己之心,何其之难。非历经生死大关。
  若是修行,很多事难以自欺,比如买酒类股。这叫赞助饮酒之业。

  买食品屠宰类,叫赞助杀业。

  买娱乐类,叫赞助淫业。

  实环保股,叫想赚钱。这个判断在起心动念。
  老师说过一句话,今转赠给它们:

  死人与活人同在,死人比活人更伟大。
  关于儿童教育,是个大功德(想起来流口水),唉有人说:现代的所谓创意教育实质是让人忘记,一切都有原因。

  而舌尖上的中国表现了食。

  相亲节目表现了色。

  孔子曰:食色性也。

  而举国以淫杀为乐。有何面目排外呢?

  外人再恶,也口头上虚伪地讲讲生命可贵。中国人一张嘴:这鸽子可以吃么?
  到底如何入门?

  其实,每个人自带“意伏藏”。

  什么是伏藏?就是隐秘的修行方法。

  我以前阅百家之言。见过佛学《因明》系列之书。

  而有人从未阅因明逻辑。修到一定程度。说话,立论,居然按专业的“共许”“他许”丝毫不差。

  这是往世宿慧发动。

  但是。自己心中。也可能埋下祸根。

  如孔子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认识某佛坛版主。坛上若稍有异议,即组人围攻。

  而且坛上主张放生,己居然从未做过。

  谈个女朋友,每天玩小嗳昧,玩个十几年。说是当心动。

  像这样不负责任不走心的后天。先天是不会向他打开大门的。打开了只会浪费资源。可千万别以为先天是无限供应的自助餐吃到吐。

  先天也是要维持平衡的。

  以前某人问我:“前世到底什么罪,我才会受罚?我只是想知道。这个要求不高。”

  对看事要求是不高。但对于修行自己这一世不能好好待人。脱过往世。打开先天是无益有害的。

  因为打开管道,必须处理垃圾。打开又不处理。马上臭不可闻。

  许多人从打坐入手,却不知打坐是为聚神气。

  往世之中,俗事少可以培养精神。今之世,俗务多。而正面信息本少。布施持戒一概无有。

  遇事大吵怨恨。情绪伏于五脏。更对父母训斥。先天之本不通。

  仁不施而魂不畅。所聚之炁大半为阴。

  然后闭目,把一身阴浊闭于体内。还希望入玄关。知自性。
  这类人,常常失去信用,或对别人托办之事拖延。小信不成。丹田何在?

  所以易入魔。

  有那一种人,想让自己没有念头。以便轻松

  这都属于妄想。往日造业有欲有求于世俗时,身口意都上,激动得很。

  一但修行,调个念头足矣。口德不修。不能对修行说恭敬语,一味求快。

  对众生不能说柔软语。心念不开。所以杂想不断。

  舍本逐末,又想灭念轻闲。如此岂知念是诸业报信之人?

  却不知德行全时五行齐备。远快过常年枯坐。
  要聚神炁。一般还是从一日之内精神最佳时入手。聚一钟头。若少于四十分钟为无效

  然后以此一钟头为基础向一天慢慢扩展。日日坚持,自有所得。

  若某人一生之中,反复间断。那么他的基础就会被自己糟踏完。以后想爬起来重修。是几何级数的,难过登天。

  聚神并不止打坐一种,佛家般舟虽苦,效力却大。行走苦行之故也。

  聚神聚在何处?在正心上。若此时此心是敬畏天地,明
  信因果,知惭愧者可以有方向。

  古人说自然,空,是建立在他们习以为常的戒律。信仰之上。

  像贾宝玉喜欢庄子逍遥,是为不负责任找借口。

  庄子岂欲托身富贵人家?国君请去做相国都不理会。

  岂是“儒商”之类可以梦想。商最终逐利而已。世上不多一个这种人。何必拿修行说事呢?
  据南传阿含经上说:若心收缩时,不可以习定。当修观分别

  苦掉举(想法多)时修舍。

  按日常话讲也就是不想去因果承担责任时。别入静。

  想法多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贪。

  反者道之动也。
  可以看看王善人著作,于家庭之关有解说
  无形的魂魄与物质世界一样有不灭的因果律在起作用。

  古老时代,印度的瑜珈师创立了无想定,也即让念头没有的修法。

  佛观察后说:此非解脱。命终后生无想天。福尽变为弱智。

  所以化为乌有是不可能的。

  无非你不自爱。来世更易被人操纵。

  所以人当积福以自强。忏悔以消业。修行有成。逝者亦受益。利己利家。

  初修布施。其中法布施即劝人勿淫杀。因淫杀损福。

  劝人守五戒以积福。法布施多做开智慧。

  若乐于公益事业不为名利。是力布施。可以增进健康。

  令众生安乐不扰。是无畏布施。

  可以看《十善业道经》。

  修行按次序。

  多布施后自控力好,易持戒。然后才是忍辱精进禅定。最后是智慧。

  所以修行并不图快。也不是知多。只是自利而利他。

  若知因果之网贯穿三世,则知意识无有消失之理。

  凡认为可逃者。下世很可悲。

  我见过有修无想无念者。智力。自控力均弱。
  至于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法。

  实际上。对于因果的良知来自反复训练。而非本已有之

  要首先对圣贤自认不及。然后对有缘者自认亏欠。为惭愧。可以打开因果渠道。

  然而行为必不可少。修行,即一种改变过恶的行为是也。
  恒的,其实他若坚持三年,已有道基。可惜几月不督促。竟然自废。以后数世难以挽回一上善念了。
  狠?民国时。徐志摩对自己不狠。写点什么“自我剖析”。貌似检查。

  再写上“梵宇钟声”什么。貌似一点宗教情感。

  夺人之妻对人狠。结果摔死在在山上。叫梁思城给他做个铁花圈。

  梁思城对自己狠,抓着铁链子爬塔尖测量,差点被雷击。手都松了。终成一代大师。

  周作人一代文宗,对自己不狠。日本人一诈。吓得合作。一世名誉扫地。

  讲一下磨人的问题:这个分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

  如果某人没有自己所坚持的原则,你去磨他。

  那么只会对他有损伤,对你也有。因为亏欠之故。

  从实践上讲:若某人有原则,你去磨他,成全了他而你以后必受损伤。

  若其本无原则,只可帮其建立。切不可以聪明兴趣更扰乱之。

  此即在道而违道。

  这个兴趣,在理论上讲是前世因的苗头之处。
  然后,对方冒似修行的样子就转为对你的娇嗔。至于你理不理会。自性清净不清净。

  因果律是不会管的。

  对方这一念要转,或许是无量劫。
  盖因凡人之心,本自散碎如细叶拥在一巢。令其乱易,而还原难。
  即使你成了罗汉,入了涅磐。登了等觉。一样要还。而且还之不完。人家还有亲戚朋友。牵枝带叶。

  轮回几世,酒桌上几翻应对。疏忽之下,又欠几盘。

  往来人情,吁寒问暖,承诺口实。处处沾沾。更且对天盟誓。互换币帛。天可怜见。无以逃焉。

  至于家室。关爱有缺,垂怜若少。更被生活迫贪钱。

  习之为常。余生奉之,再无甚出念。

  资材乏少情渐去。抱怨错嫁妇心寒。

  只余热些稀饭。送至老伴跟前。

  却又是何苦。本是琼台一念——
  分享某人的言论。问者是我。答者是彼:
  问:你对女子八十四态怎么看?
  答:我怎么不觉得厌烦呢?
  问:哪些不厌烦?
  答:有心机的吧。有害人之心的要远离。
  问:喜欢的呢?
  答:漂亮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问:美的就没有心机么?
  答:男的潇洒,女的漂亮。天生丽质。没什么错吧?
  问:天生丽质?哪个天生丽质不化妆?
  答:那威仪、仪表对道人是应该的吧?
  问:三丰祖师的外号叫什么?
  答:邋遢道人。那庙堂里神的都是很漂亮的。
  问:这跟女人漂亮有什么关系?
  答:那道家对美怎么看?
  问:你不记得了?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
  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丑恶从这里开始了。
  答:那国色天香,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问:什么叫倾国?什么人闭月?什么人羞花?

  答:让全国男人爱她。闭月不懂。

  问:倾国,倾覆国家。

  貂蝉闭月,杨贵妃羞花

  答:杨贵妃没研究过,以前看三国。貂蝉为了义父对抗董卓吕布。

  问:你想做她这样人的男人吗?

  答:当不了啊。

  问:心态问题,你想着美丽姿容舞态就好了。

  答:那爱美没错吧?

  问:美是什么?需求。你需求什么?

  答:没想过,开心呗。

  问:大长腿你最喜欢了,繁衍后代基因好啊。不过你喜欢不停地追求多有后代就行。追求什么长生啊?

  答:那女人爱美很正常吧?

  问:爱美为什么呀?

  答:虚荣心呗。

  问:为什么要一个虚荣啊?

  答:我再想想



  一厂
  这种就是人肉包子,观念上与世俗高度一致。
  问:你去观里逛师傅们没教过你不要杀生,别犯淫戒?

  答:我知道不好,但是忍不住。

  以前我很重感情的。失败了几次,后来色欲上忍不住了。

  问:你可知感情是对他人的亏负?

  答:不知道。

  问:说太远了,就从你知道的入手。太上感应篇谁教的?
  答:自己在网上找的。

  但是一看要守的规矩太多,没看下去。

  问:那样吧,自己一条条对照。把自己错的一条条写下来。

  答:修道要修佛家的吗?我喜欢道教。

  问:你要修心,就要知道十二因缘。比如最明显的:爱缘生,生缘死。

  你对异性有爱,自有生,然后有死。

  比如取缘有,有缘爱。

  最为根本的是无明,无明分十九种无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
  就是不知道前生,后世。

  前世黑业一无所知,自然有行为身口意的乱动,有乱动的游戏性学习在人世社会上获取经验,于是有混乱的意识。就是识支。

  而若想返本,这些岂能不知?

  起心动念,刹那转变。不能把握。一切从何谈起?
  答:我写的时候直流眼泪。

  问:我见得多了,要改。

  答:写这些是为了忏悔吗?

  问:是要你记着不忘记。

  答:以前的事就象影子在眼前闪过。

  有人给我篇文章,说只要自然地念念无住,不执着。烦恼就会离去。

  问:那是鸡汤文。啥叫烦恼?贪嗔痴。你不信因果叫痴。

  平常人那会把这个叫烦恼。

  啥叫住?就是认定一个可以靠得住的东西:钱,房子,感情,土地。国王。

  啥叫自然?不是随便。自然指原初乱动之前的本来状况。

  也指心意将往事因缘理顺处置好。




  我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这是为不断玩票似地没有毅力,换方法找一个借口。

  看不惯某人虚伪————是指我至少很真诚————不管我的行为多不顾忌他人感受————多么不负责任————甚至看到恶发生而无所做为

  我真诚————指的是我————不加掩饰地去做我想做的————或不加掩饰地去不做应该做的————而不必向自己解释————也不必对别人负责————更不必解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