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先回答楼上朋友samu105的问题。
有一句话首先送给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销售,但是却有各种各样的人在做着销售。
为什么呢?因为销售做的好坏和性格脾气能力等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他更多考验的是人的信心,语言,逻辑,勤奋等情商类的东西,外加一些运气成分。
所以你前面两个问题我想不用我多说了,你已经能明白了。
第二个问题,做销售是不是飘呢?这个问题有些难回答————假如有一百个做销售的人,排名前20的肯定说做销售特别稳定,客户多,生意好做钱好赚。排名后20名的肯定说做销售太没安全感了,吃了上顿没下顿,1年换了4份工作还没定下来。但是如果是100个做技术的,可能100个人都说特别稳定,从没考虑过会被炒掉。于是有人就说,做技术的稳多了。
可是事实是,那做销售前20名的,到哪里都可以稳定。可见,是否稳定更重要的在于你自己的抗压能力和业务能力,职业的影响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后,要说建议的话,你如果实在不想做销售,其实也有很多好位置可以做的,市场部,医学部,商务部,生产部等等。这些工作和科研不一样,也都要和人打交道的,但是比销售压力小,接触面少,相对也安定一些,硕士毕业可以考虑一下。
我在X公司呆了2年半,这2年半时间里的跌宕起伏,可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从初进公司时跟随Z总打拼创业,开拓天下,到中期Z总离开以后的沉寂和等待,接着跟随K总重操销售旧业,随后带领团队达到销售的另一巅峰,最后因为市场的客观原因以及个人的心情疲惫而结束工作。这一过程象抛物线一样,把我折腾的够呛,总让我想到锦江乐园里的过山车,可是过山车是有心理准备的,有保险带的,我在这过程中却没有预警,并且被各种突变冲击着心脏。等下了过山车,心就真的有点累了,想休息了。所以在没有任何下家,没有任何后路的情况下,我仍然选择了离开,选择了休息,选择了享受生活,哪怕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从X公司辞职以后,我成了一名无业游民,不过适逢春节,于是我带领我新婚妻子,回老家过了一个极其轻松极其自由的春节,那也是我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业务电话骚扰的春节。新婚燕尔,走亲访友,觥筹交错,恍惚桃源。似乎世间的一切烦恼,一切丑陋,一切黑暗,一切利益都和我无关,只有亲情包围着我,我热爱我的家人,热爱我的亲人,热爱我的家乡。
可是,在那时即使有心理准备,也无论如何猜想不到我接下来那段找工作的过程也会如此跌宕起伏,充满波折,与我春节时的愉快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短暂的春节结束以后,我回到了上海,在认真准备了近2个星期以后,我开始出发找工作了。工作5年半以后,我又和大多数的毕业生一样,背上包,带上简历,周旋于各大人才市场。由于原来收入还不错,而且自我感觉销售经验丰富,又是大学本科毕业的,所以当时给自己定下了几个找工作的基调:
1、 外企优先,大型国企次之(我就是特想看看外企到底是个啥样子?)
2、 待遇不少于8K-1W
3、 工作性质稳定一些,市场部和销售部都可以,
4、 职位主管以上
我知道工作难找,可是真的没想到有那么难找,铺天盖地的人才市场,就有铺天盖地的人,大学扩招的后果带来的就是人才市场的繁荣,满大街都是找工作的,招工的却总那么几家。
期间,有朋友老板介绍工作的,有自己投简历去应聘的,有人才市场直接谈的,也有人家公司打电话过来询问的。可是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待遇太低我不去,要么是产品太烂谈不拢,要么是人家要求太高看不上我,要么就是嫌我开价太高回绝我。真没想到,我一个做了5年半的老销售,一个在原来公司做过销售冠军的人,竟然连找一份简单的销售工作都这么困难。
其实面试机会是不少的,当时几乎上海所有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和我面过,有的面试了三四轮,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满意。时间在一点一点流失,存款在一点一点减少,心也开始一点一点往下沉,我甚至一度怀疑我自己的能力,怀疑我原来那么风光那么潇洒,难道真的只是靠运气?我真的是一个能力很差的人?那些辉煌真的只是我的过去了?难道真的就只有到小公司混个小职位到退休了?心态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也开始变的越来越糟糕起来。
每每现在看到天涯上发表的讲述自己艰难的找工作经历的贴子时,我都特别有感触,也特别同情他们,我曾经经历过和他们一样的苦痛,一样的彷徨和茫然,一样的对自己全盘否定。我想和所有正在找工作的失业的朋友们说:你们辛苦啦!请别怀疑你自己!你如果是千里马,就一定会有伯乐出现的!明天一定可以好起来的!!!
在经历了大约2个月的找工作历程后,工作仍然没有一点着落,妻子也开始为我着急起来,她的收入也不高,一个月工资加奖金只有三四千,我供房一个月就需要1800,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生活很快就要撑不下去了。为了家庭的考虑,为了生存,我开始考虑降低要求,我只得开始向民营企业投简历。这下,工作就来的容易一些了。大约在4月底的一天,上海本地一家著名的制药企业S公司约我面试了,并且开始了一段有趣而极富戏剧性的找工作经历。
回答楼上“什什么”朋友的问题:
仪器销售比较特殊,你们公司是做二三级代理一点不奇怪,成立2年多的小公司是没有实力接总代的。压货都可以把你们公司压死。
问题并不在于你们公司如何,而在于你如何来做。大多数的地级公司都是二三级代理公司,而业务员只需要重点盯住某几个客户就可以了。
仪器销售是做大单的,所以找单养单比成交更重要,今年指标如果是5百万,你手头务必要捂上1KW以上的意向单。否则肯定失败。其次,平时要注意多结交圈内朋友,仪器销售不比药品和耗材。信息比什么都重要,你连信息都没有,怎么做单?马上要年底了,你可以吧广州主要高校明年的采购计划,免税清单都去打听打听了。
要想把自己锻炼的外向一些,就请客户吃饭唱歌旅游去,可以先从自己关系好的客户开始,慢慢习惯吧。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祝你成功!
谢谢中国3G的建议。男人的确不能缺少闯劲!
我只是描述我每个阶段不同的感受而已,不是销售的总结,而我每个阶段想法都不大一样。
05年底到06年初,由于长时间一线销售以及腐败的生活以后,我希望能有安稳一些的工作,心有点累了。
欢迎继续关注一下哈,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前面就提过),永远别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度过余生。当又有新的机会来临时,我仍然象飞蛾扑火一样扑到了一线销售中去了,而且一直在医药行业领域里不停的学习,进取!
斗胆回答楼上朋友的问题:
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啦!
培训行业是个好行业,而且猎头介绍你去的公司是专门给500强做培训的公司的话,专业性和业务量应该不用太担心,我相信这是个好公司。但是我认识一些培训行业的人,基本上培训为辅,卖产品为主,否则光靠培训很难养活自己。这也是这个行业现在比较杂的原因。
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做什么职位的?如果你是去做推销培训材料的,那么后续发展空间不大,毕竟行业小,生意不一定好做。培训是软性需求,不是刚性需求,客户会比较挑剔,对你的要求很高,压力会比较大。
而且以后跳槽可以选择的范围小,你的价值也会跌很多。想办法,能进去做个培训师,哪怕是助理培训师也可以,那就不错了,让猎头帮你联系联系,看能不能转个职位?培训师在未来肯定是个好行业。
跳槽的成本很高,即使那里能比你现在一年多个一两万,实际上你也是亏了。所以要慎重!
跳槽成本其实很高
1、新公司有三个月到半年的试用期,试用期内你随时可能因为各种理由离开公司,此为风险成本
2、新公司的工作环境不熟悉,同事不认识,不了解公司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后台支持不能很好到位的话,开始业务开展会有困难,连发个货收个款都找不到人帮忙。此为公司资源损失成本。
3、行业不熟悉。做销售的特别重视客户关系,换新公司了,很可能换新行业了,一切业务要重新做,一切客户要重新认识,此为交际成本。
4、换新工作,你可能损失双薪甚至三薪,你需要花更多钱在和客户沟通上,花更多钱在业务拓宽上,此为收入成本。
可能还有一些,我暂时不多想了。总之,以上成本不是可以完全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这些成本确实存在。因此,跳槽如果收入不能增长到20%以上的话,跳槽是很不明智的。尤其是对于职业生涯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说。
对于刚毕业不久的人,可能相对好一些。毕竟刚入社会不久,收入本身也不高,环境换换也没什么坏处。
接到S公司的电话我还是很高兴的,毕竟S公司是上海有名的医药企业,自己有工厂,有专利产品,有销售团队,属于上海市高科技企业。这是我降低要求打算在国内企业找工作以后,找到我的第一家让我有点心动的企业。有趣的是,在接到S公司约定面试电话的当天下午,我意外的接到了上海一家著名医药外企B公司的电话,而且和我约定的面试时间正好是S公司面试的同一天。S公司上午面试,B公司下午面试。之所以接到B公司的电话感到意外,是因为我投简历已经过去了三个星期了,才刚给我回音,我还以为我的简历早就被碎纸机碎掉了呢。看来外企的工作真是有够慢的!
接下来就是面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S公司初试还是很顺利的。初试的人很多,不过我当时面试的是市场部产品经理的位置,属于相对竞争不激烈的岗位,大多数人是面试销售的。尽管面试官也希望我能做销售,他觉得我销售的功底要远好于市场部的功底,不过我也实话实说了,心态有点累,做销售恐怕没有太大激情,希望做市场部稳定两年再看。人事也没有表示过多的反对,基本上初试算是通过了。
B公司的初试也还算可以,我应聘药品部门上海地区的销售主管,面试我的是华东地区的大区经理,一个看上去非常干练的女职业经理人。她告诉我,由于原来的主管怀孕了,半年以后就要休产假,所以需要紧急招一个主管备用。短短15分钟面试,我心里基本也有谱了,大区经理对我还是很满意的,她期间说了至少4次“不错,说的好!”,而且她还特别关照我,如果来复试的话,一定要穿质量好一点的正装!(结果复试前我还专门跑我一个哥们那里,借了他一套五六千块钱的西服穿上。)
在过去了大约2、3天以后,我接到了S公司和B公司的电话,都告诉我初试通过了,约我准备复试的时间。我想反正初试也在一起了,干脆我把复试也都安排到了同一天。同样的,S公司上午,B公司下午。
复试:S公司复试照旧顺利,复试的考官是公司几名副总和人事财务领导,复试基本可以说是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短短20多分钟的复试,大家就象老朋友一样,开始聊工作的部署问题了,我知道这份工作非我莫属了。尽管官方语言仍然说的是:回去等我们的通知!其实我知道是句废话了,基本就这么定下来了。
B公司的复试就有点悲凉了,复试的考官是药品部门的全国总监,结果那位总监上来几个问题就把我问的有点结结巴巴的,具体问题我现在想不起来了,只能回忆起当时的后背冷飕飕的,自己都不知道在回答什么了,我知道我完蛋了。20分钟的复试结束以后,总监问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面试过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就是面试官在下逐客令了,告诉我面试结束了。当时我脑子已经冷静下来,知道这个职位基本与我无缘了,但是我决定死也要知道怎么死的。所以我还是很客气的问道:我知道这份工作可能与我无缘了,感谢你们能给我两次面试的机会,你们可否告诉我,为什么不打算录取我的原因呢?总监楞了一下,说:一般人面试结束以后没有这么问过的,不过既然你问,我就告诉你也无妨,我们觉得你缺少外企工作经验,可能对于外企的运作方式和文化不是很适应,而且你年龄大了,我们重新培训你可能比应届生困难一些,你应该到国内企业去做,一定是个好销售!我心里暗暗骂了一句,MD,还是嫌我背景不够,不就是嫌我在民企干过嘛,势利!不过仍然致感谢词,提包走人!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在家里睡觉的时候,我接到了S公司人事部的电话,告诉我被该公司聘为产品经理了,年薪全部算在一起基本在8万左右。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果,从S公司本身和国内公司产品经理的价值来讲,这份工作还勉强过得去了,国内大企业,全国产品组经理,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可是由于所有的面试过程都是S公司和B外企在PK,最终仍然是S公司要了我,多少让我感到有点伤感,我仍然是一个外资企业看不上的娃,屡次外资企业面试都是以失败告终,尽管我是那么想进B公司这样的世界知名外企,可是他们还是向我关上了大门。我对进外企开始心灰意冷,我想这辈子我大概都进不了外企了。。。
算了,挥一挥手,继续上路。打点行装,踏上去S公司上班的路。复试结束正好恰逢五一,所以五一长假一过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就来到S公司报到了。看着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和给我预留的位置,我心里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
接到S公司的电话我还是很高兴的,毕竟S公司是上海有名的医药企业,自己有工厂,有专利产品,有销售团队,属于上海市高科技企业。这是我降低要求打算在国内企业找工作以后,找到我的第一家让我有点心动的企业。有趣的是,在接到S公司约定面试电话的当天下午,我意外的接到了上海一家著名医药外企B公司的电话,而且和我约定的面试时间正好是S公司面试的同一天。S公司上午面试,B公司下午面试。之所以接到B公司的电话感到意外,是因为我投简历已经过去了三个星期了,才刚给我回音,我还以为我的简历早就被碎纸机碎掉了呢。看来外企的工作真是有够慢的!
接下来就是面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S公司初试还是很顺利的。初试的人很多,不过我当时面试的是市场部产品经理的位置,属于相对竞争不激烈的岗位,大多数人是面试销售的。尽管面试官也希望我能做销售,他觉得我销售的功底要远好于市场部的功底,不过我也实话实说了,心态有点累,做销售恐怕没有太大激情,希望做市场部稳定两年再看。人事也没有表示过多的反对,基本上初试算是通过了。
B公司的初试也还算可以,我应聘药品部门上海地区的销售主管,面试我的是华东地区的大区经理,一个看上去非常干练的女职业经理人。她告诉我,由于原来的主管怀孕了,半年以后就要休产假,所以需要紧急招一个主管备用。短短15分钟面试,我心里基本也有谱了,大区经理对我还是很满意的,她期间说了至少4次“不错,说的好!”,而且她还特别关照我,如果来复试的话,一定要穿质量好一点的正装!(结果复试前我还专门跑我一个哥们那里,借了他一套五六千块钱的西服穿上。)
在过去了大约2、3天以后,我接到了S公司和B公司的电话,都告诉我初试通过了,约我准备复试的时间。我想反正初试也在一起了,干脆我把复试也都安排到了同一天。同样的,S公司上午,B公司下午。
复试:S公司复试照旧顺利,复试的考官是公司几名副总和人事财务领导,复试基本可以说是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短短20多分钟的复试,大家就象老朋友一样,开始聊工作的部署问题了,我知道这份工作非我莫属了。尽管官方语言仍然说的是:回去等我们的通知!其实我知道是句废话了,基本就这么定下来了。
B公司的复试就有点悲凉了,复试的考官是药品部门的全国总监,结果那位总监上来几个问题就把我问的有点结结巴巴的,具体问题我现在想不起来了,只能回忆起当时的后背冷飕飕的,自己都不知道在回答什么了,我知道我完蛋了。20分钟的复试结束以后,总监问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面试过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就是面试官在下逐客令了,告诉我面试结束了。当时我脑子已经冷静下来,知道这个职位基本与我无缘了,但是我决定死也要知道怎么死的。所以我还是很客气的问道:我知道这份工作可能与我无缘了,感谢你们能给我两次面试的机会,你们可否告诉我,为什么不打算录取我的原因呢?总监楞了一下,说:一般人面试结束以后没有这么问过的,不过既然你问,我就告诉你也无妨,我们觉得你缺少外企工作经验,可能对于外企的运作方式和文化不是很适应,而且你年龄大了,我们重新培训你可能比应届生困难一些,你应该到国内企业去做,一定是个好销售!我心里暗暗骂了一句,MD,还是嫌我背景不够,不就是嫌我在民企干过嘛,势利!不过仍然致感谢词,提包走人!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在家里睡觉的时候,我接到了S公司人事部的电话,告诉我被该公司聘为产品经理了,年薪全部算在一起基本在8万左右。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结果,从S公司本身和国内公司产品经理的价值来讲,这份工作还勉强过得去了,国内大企业,全国产品组经理,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可是由于所有的面试过程都是S公司和B外企在PK,最终仍然是S公司要了我,多少让我感到有点伤感,我仍然是一个外资企业看不上的娃,屡次外资企业面试都是以失败告终,尽管我是那么想进B公司这样的世界知名外企,可是他们还是向我关上了大门。我对进外企开始心灰意冷,我想这辈子我大概都进不了外企了。。。
算了,挥一挥手,继续上路。打点行装,踏上去S公司上班的路。复试结束正好恰逢五一,所以五一长假一过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就来到S公司报到了。看着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和给我预留的位置,我心里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
S公司和L集团一样,都是典型的国内企业,比较注重形式上的培训。虽然我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是公司的市场部人员,但是仍然要求我参加所有新员工都必须参加的军训和车间实习。想不到我在社会上历练了6年以后,仍然回到了起点,重新跟随一干学弟学妹,带上被子毛巾,踏上了去崇明岛的军训与实习之路。
军训为期一周,是在崇明岛一个小镇上的消防中队进行的,吃住训都在那里,也是封闭式的。这是我人生迄今为止的第三次军训,如果说大学的第一次军训是新鲜,工作以后的第二次军训是历练,这第三次军训基本就是快乐。熟悉的作息方式,熟悉的军姿,熟悉的食堂饭,熟悉的军体操,熟悉的宿舍环境,我就象熟悉家乡一样的熟悉部队的生活了。
军训结束以后,是为期一周的车间实习,同样的,又是熟悉的厂房,熟悉的车间,熟悉的压片机,包装机,熟悉的原料粉尘。
说句心里话,做惯了销售,偶尔到部队,到车间这样比较简单纯净的地方呆呆,心情真是无比的开心,绝对赛过旅游度假。即使是枯燥的看着机器,也觉得浑身轻松。终于体会到做技术搞生产的舒服了啊!
在车间实习的第三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足以改变我一生的电话。在我人生旅途中,很少有这样能一下改变我一生轨迹的电话。电话原版大致如下:
对方:你好,请问你是XXX吗?
我:我是。您好,请问您是哪位?
对方:你好,我是B公司医疗器械部门市场与销售经理X。我收到了你的简历,你应聘我这里的销售主管,我想约你明天上午9点来我公司面试,不知道是否可以?
我:。。。。。。。。。。(#$%#$!^*%&¥#*$)
对方:有什么问题吗?
我:有。我现在已经在S公司上班快两周啦。
对方:哦,这么快找好工作了?那你不打算改了吗?
我:当然想。B公司是我梦寐以求的公司啊!你们能给我机会我当然要来。
对方:那你可要想好,一定要尽快做决定!
我:不用尽快,我现在就可以决定。如果你们愿意要我的话,我立刻可以从这里辞职。
对方:OK!那你明天上午9点过来面试,有问题吗?
我:有。我现在在崇明岛车间里实习,过不来啊!
对方:。。。。。。。。。(#$%#$!^*%&¥#*$)
我:X经理,不好意思,我真的很想要这份工作。您看是否可以让我在下周一上午过来面试呢?非常抱歉,但是确实我这个星期过不来。
对方:。。。。。。。。。那好吧,下周一上午9点,你确定能来吗?
我:放心!我一定准时到达!非常感谢X经理给我的这个机会。
对方:好!下周见!
我:谢谢!再见!
放下电话,心脏开始狂跳,血压也上升。赶紧找车间主任请个小假,溜到车间外墙角,点了一根烟,狠狠的吸了两口,心里说:MD,什么事到我这里都要来回折腾几次的。开始么B公司不要我,当我开始准备在S公司认真干的时候,B公司又再次找到了我。
冷静了一下,我想起来了,当时投B公司简历的时候,我在简历上写了应聘两个职位,一个是药品部的销售主管,一个是医疗器械部的销售主管,没想到药品部的销售主管我应聘失败了以后,我的简历又被送到了医疗器械部门的经理那里,人家又再次叫我去面试!真是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诡异!因为当时写上应聘医疗器械部主管时根本没报太大希望,只是该公司有这个职位招聘,我就顺便多写了一个。没想到就是这个顺便写的职位,从此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
谢谢sandeva的回复,你的回答非常好,我就不再多写啦!谢谢!
也希望“什什么”能在这个公司好好做下去。希望你能明白,跳槽不是你逃避的选择,而是你职业发展的手段。如果你在这个公司销售做不好,在另外一个公司一样也做不好。还是先学本领要紧。
回答easy216的问题:对不起,你这个问题我没有本领回答。这个问题估计连国内顶尖医药企业的老总都很难回答好,更别提我们这些一线销售人员了。我们都是改革大浪里的小船,只能随着波浪调整方向,却无法预知风浪和控制风浪。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目前还没有很明显的感觉有多大影响。生意一样在做。钱一样在赚。作为一线销售,别考虑太多,即使因为某些客观原因使你失业,船小好调头,换个公司换个产品继续做,对你的影响并不大。
另外,向很多给我留E-MAIL和加我好友的朋友说声对不起,我真的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一对一的沟通销售问题。不过大家发在贴子里的问题我会尽量抽时间回答。请大家谅解!谢谢!
从崇明实习回到上海以后,我为面试作了充分准备。周一上午一大早,我就来到了B公司。X经理很准时的和我开始了面试,面试过程我就不多作介绍了,和普通面试没什么区别,只是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后面聊了不少岗位职责与产品知识。其实当时我真的是一头雾水,尽管X经理和我很缓慢的很笼统的说了该职位需要负责什么产品,产品的重点和卖点基本在哪里,以后面临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我虽然听的时候面带微笑,频频点头,但是心脏已经紧张的要跳到胸口了――――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面对的行业?我怎么什么都不懂呢?我能做的好吗?这和做药品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初试顺利的通过了,3天以后,X经理再一次电话给我,要求我准备好复试,基本就是过来谈谈待遇以及工作情况,他几乎已经告诉我定下来就是我了。复试过程非常快,待遇谈好,基本年薪大约在15万左右,负责整个华东地区医疗耗材的销售。最后X经理问我,你在S公司的离职手续什么时候能够办好?我告诉他,最多一个星期!于是X经理说:那好,一个星期以后,你带着退工单,劳动手册等相关材料来我这里报到!OK,一切搞定!
2006年5月26日上午9点半,一个我永远难以忘记的时间,我从X经理那里复试出来,走出浦东陆家嘴B公司所在大楼下的门,长长的嘘了一口气,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涌上心头。工作近6年了,近3个月的求职,近40场外企面试,却屡屡被外资企业拒绝,我曾经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如今,一切都成为过去,我坚持想到外企学学看看的愿望终于要实现,我终于即将成为著名欧洲医药企业B公司的一员,但是这个转变有点让我郁闷的是,我做了近6年药品,却没有一家药品外企要我,却被一家医疗器械外企招进去了,讽刺!我终于用了6年的时间,将中国医药行业内的国企、民企、外企都挨个尝试了一遍。
其实我一直都很纳闷X经理为什么要招我进去,包括后来我私下也问过他,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第一、我从没外企工作经验,而且年龄偏大。第二、我是做药品出身,医疗器械完全是个门外汉。第三、我已经在另外一个公司开始上班了。这三条无论哪条,对于想进外企工作都是致命的硬伤啊!!!
可是X经理还是坚持把我招进来了。他一直都微笑着告诉我:我招你进来自然有我的道理,我觉得你是一块好料,我相信你将来不会差的。但是原因他从来不说。不管怎样,X经理是我人生中的大贵人,其实在进B公司以后,他很快就和我分组了,不再担任我的领导。但是的确是他,把我领进了外企的大门,把我领进了医疗器械的大门,这个极大的跨越,如果没有他的相助,我也许至今仍在S公司里混着那个小小的产品经理的位置虚渡光阴。
个人体会一:人总会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贵人,有的人在关键的时候点拨你一下,有的人在你失落的时候拉了你一下,有的人在你转折的时候指点了你一下,等等,这些人,如果你没有发现,你没有珍惜,那么,他们就永远在你身边默默无闻,甚至慢慢远离你。所以,人这一生,尤其是销售,平时要接触到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客户,观察任何一个人!善待任何一个人!也许他就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你因他而改变,因他而发达,因他而顿悟。比如象我前面提到的L经理,Z总,特别是X经理等等,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的人生旅途因和他们的交集而精彩,真心谢谢你们!
个人体会二:跨行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痛苦的,对于销售尤甚。我在经历了近6年的药品销售以后,在X经理的提拔下,猛然跳入医疗器械的圈子,变化不可谓不大,转变时的心理斗争非常强烈。因为那意味着我要抛弃过去大多数的客户,抛弃我过往那么多的经验,抛弃我对药品销售那么熟悉的掌握。可是,在我考虑到我对药品销售已经厌倦,激情消退的时候,毅然选择另一个行业,不失为一种重新挑战自我,重新奋发,重新燃起销售激情的好方法。所以,对于很多做销售厌倦的人来说,重新选行业也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有激情的销售远比枯燥的按部就班好!
个人体会三:面试充满了变数,同一公司不同的面试官看你也是不一样的,只要你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找到你想要进的企业和工作岗位。不要因为失业而失去方向。如果随便找份工作凑份子,3年以后你的价值就比其他人低了。所以宁可当时多花半年时间找份好工作,也不要花1个月时间找份烂工作。这个好和烂的主要区别并不是钱,而要看是否是适合你自己的工作。
很快,我回S公司办理了离职手续,其实离职手续简单的惊人,因为我到了人事部才知道,S公司还根本还没有把我的劳动手册退工单等交到社保局办理社保和拿取劳动合同,所以我压根就不用和S公司谈什么解除劳动协议,直接拿回我的东西就得。反正也就是混了2个星期的军训和实习,工钱我也不打算要了,只要他们别为难我放我走,我就谢天谢地了。在此,我真诚的和S公司说声:对不起!虽然我这样做的确有点对不起你们,但是为了我个人的发展考虑,让你们白白为我付出一场了!希望你们现在能有比我好的多的产品经理。
回答刑天子墨:
谢谢你的回贴。说实在的,我销售生涯波折很大,公司和岗位都换过不少,属于比较曲折的。但是的确有不少领导和朋友一直都很帮忙,看得起我让我赚点钱过过日子。所以我写出来看上去好像机遇都不错似的。
关于刚开始在上海做销售的时候,的确很苦,即使是在01年中期开始,我销售节节攀升的时候,也是很辛苦的。
我帮客户搬过家做过搬运工,帮客户买水票饭票饮料时当过快递员,陪客户打牌搓麻将的时候当过服务生,陪客户上夜班熬通宵做过外卖,陪客户旅游当过导游兼拎包的,陪客户下乡当过厨师。。。。。。。。。。。你要我想,我能想出一大堆来。我之所以不想写太细节了,是因为那些都是大多数销售所经历着的,我是希望写些销售这么多年来的心理变化以及处事之道。
等我这次文章结束以后,再慢慢在后面补上一些吧!
2006年的6月初,我带着相关个人材料,来到了B公司报到,由于外企的人头计划,所以人事部告诉我,我的正式入职需要从6月16日起计算,我又回到了家里过了近半个月的闲云野鹤的悠哉生活。
期间,也就是6月9日,我接到了X经理的电话,让我陪同他参加上海地区总经销商的季度销售沟通与培训会议。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即以厂家的身份参加手下经销商的销售会议,也是第一次医疗器械的销售会议,会前我一直都惴惴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和下面的经销商面对。幸好X经理很体谅我,会议一直都是X经理主持和培训,只让我用眼看,用耳听,用心记。我体会到了医疗器械销售的独特和操作方式。如果说药品的销售是一对一前线作战的话,那么医疗器械一线销售则更多了一些管理的责任(当然,我指的是厂家的销售),不但要面对医院客户,还需要面对手下那么多的经销商,不但要做销量跟好终端,还要管好渠道。如果说我做药品的时候是做点的话,那么做医疗器械开始,我开始做面了。
在接下来的3年多时间里,我在B公司里学习着,挣扎着,生存着,隐忍着。我见识了外企里的错综复杂的办事程序,适应了外企里复杂的人事斗争,感受到了外企里人来人往的冷漠,领教了外企权力与级别的差异;当然,也享受到了外企良好的福利待遇,优质的产品质量,优秀的市场推广方式。真是酸甜苦辣尽尝遍。短短3年,经历了太多变数,送走了太多同事和领导,辉煌过也逃避过。基本上可以把这3年多的时间分成以下几段:
初进外企
朋友可贵
风云突变
新的岗位
市场整顿
崭新一页
新的巅峰
何去何从
老板空降
抢钱计划
最后一岗
接下来我将把我在B公司至今这3年多时间的丰富经历按上面所写段落和大家分享,我想在外企工作着和工作过的朋友一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同时,希望这些感受能给打算进外企做销售的朋友一些心理准备――――外企其实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