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道德经的理解,陆续整理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为什么说二生三而不是二生四?
  道生一是区分的开始。能量和物质是相通的,一切感知最终不可避免地基于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老子称为恍惚,也就是马甲所谓的生灭。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能量的变化如果是没有最小单位的,那么世界就失去了区分的基础,感知也就陷于混沌而不能实现,恰如计算机软件系统没有了1和0的区分就不具有存在的基础。正如量子物理学最后发现的,能量变化的区分是有极限的,最小单位就是量子。而能量变化有最小单位,和测不准定理及波粒二象性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波是象,粒是物,波粒不过都是区分带来的不同解读方式。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一生二,区分必然带来两种解读。但这两种解读都是片面的,不能单独阐释道的全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所生的二又内含了统一的隐喻,道生一,一生二,但二者皆不是道,所以与道本身又合为三。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爱,或和谐,或道家所谓的“冲”,说起来令狐冲的爱情倒挺合乎于道家精义)三位一体也是类似的表达。
  三生万物,万物都是区分与和谐的统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翻译一下:
  德就是对道的认识,在认知的最小单位上,认识就能反映道。
  能量变化最小单位的存在是认知万物的基础,又表现为波粒二象性。宇宙始于极小极黑的奇点,黑洞中是浓缩的宇宙,其中包含着今天整个宇宙的信息。从奇点膨胀到现在,宇宙的区分基础也没有改变,我们借此才能了解万物的起源。(既然奇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是怎么知道宇宙万物是这样起源的呢?正是借助于此。
  恍字,左右结构,形声字,左边竖心是形旁表意,右边光字是声旁表音。光即光亮之光,光明之光,“正大光明”的匾,常悬挂在官府的大堂里,大家在电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
  心中有光,就能明事理,那叫“恍然大悟”,心中无光,就会一片迷惘。

  光的明灭不定,是为恍惚。

  可见老子把道之为物概括为恍惚,含有存在与认知不可截然而分,甚至终归于一的意思。
  格物致知,明心见性。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区分,区格,探究之意。

  区分是知识的起源。

  如何理解“区分”的主客观一体性?

  存储在电脑上的一幅画,它看起来线条是连续的,形状是柔和的。但当我们不断地去区分它,分到分辨率的极限时,会发现它其实只是一个个像素的组合。在电脑系统里,一切都被以0和1标示,0和1的区分就是整个系统的根本基础。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区分也就是我们的感知,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摸,但这些都只是形式。我们仍以计算机系统为例,它也可以摄影,也可以麦克风录音,也可以触控,那些都是输入信息的接口区别。最终进入系统的仍然只是0和1的区分。对计算机而言看、听、触摸等等所输入的数据是有共同的基础单位的。而这个共同的基础单位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构建基础。

  那么计算机系统是不是有0和1的区分就可以产生和运行了呢?当然不是。0和1只是基础,只是存储系统(知识)和输入输出系统(感知)之间的接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运行是基于0和1但又不同于0和1的“基本算法”。对计算机系统而言,基本算法是系统中的“道”,数据和程序就是系统中的“万物及万物的运动”。

  对我们生存的世界而言,同理,如果没有输入输出系统(感知)共同的基础单位,我们的世界也就陷于混沌而不能建立。我们的感知,不论是看,听,触摸,以及其他一切直接间接的方式,最终归结于“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必须有最小的单位,否则理性世界就像没有0和1的计算机系统一样不能存在。
  这个变化的最小单位从整体上看难以通过认知反映出来,需要穷尽至区分的极限才能变得明显,就像电脑的图片,越是盯着细节到接近极限分辨率,越能看出它的实质是不连续的、断裂的、有最小单位的。
  那些连续的变化中总结出的规律,到了区分的极限就变得不再适用,于是“德”(对“道”的认识)在认知区分的容量极限上(“孔德之容”),就弃掉了那些非基础的、近似的成分,“唯道是从”了。
  物理学从“格物”的线路,也走到了这个极点,最终发现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是有最小单位,这也就是量子物理的根本基础。

  能量的最小单位是什么?正如你问计算机,那“1”的内部是什么呢?计算机只能回答说,区分不出来,没法定义,我只能当它不存在。
  这就是所谓“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上面不亮,下面不暗,这就是说量子之内已经不能再区分出亮与暗,能量的区分到了极限之后超越了认知的基础,极限之内连绵不绝却已经没法定义,对系统而言就只能说极限之内没有系统所能定义的“物”了。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量子是什么呢?在这个基础级别上它是不能用形状来定义的形状,是不能区分于物质的现象,量子就是认知的基础,老子把它定义为“惚恍”。恍是“心里明亮”的意思,惚恍之间,也就是能量的变化和传递,用它来定义基于能量变化的认知的基本单位那是非常合适的。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惚恍是能量变化和传递的基本单位,它有什么特征呢?既然一切感知基于能量的变化和传递,那么“速度”这类基于“时间”的概念,其感知其实同样基于能量的变化和传递。也就是说,感知所能定义的能量变化和传递速度,在上限方面同样是有极限的,你的感知不可能比能量的变化和传递的极限更快。最快的就是没有质量的光量子(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在真空中传递的速度。既然你的感知基于能量的最小单位,那么你的感知就不可能比能量的传递本身更快,所以你跟着光追不到它的过去,迎着光超越不到它的未来,你不能穿越时空,因为你感知的时空本身就是你的感知极限--量子所定义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所以过去和现在的“道”,在同一个宇宙中是一样的。
  正如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算法,从电脑开机的时候就内设而没有改变,改变了就不是这个计算机系统了。
  按照这个道,就能管理系统中今天的万物,也能够逆运算出系统初始状态是什么样子。
  这就称为“道纪”。纪是法度、规则的意思。用计算机系统比喻的话,道纪就是世界的基本算法。

  道家中专注于“区分”的支流衍生出刑名之学,也就是法家和名家。
  其中名家的公孙龙有“坚白论”(道家逍遥派庄子的最佳辩友、名家的惠施也持类似观点)。
  一块石头,白色是看到的,坚固是摸到的,
  如果一个天生的瞎子,你说石头白,他是不明白的,
  你说它坚固,它一摸就知道了,
  对于一个没有双手的人,你说石头白,他一看就知道了,
  你说他坚,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明坚白是不能一起感觉到的,
  那么“坚白石”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呢?
  所以人一定有一个总机关在把各种感觉统一起来。
  这是关于感觉和知觉的认识。
  看起来是不是和庄子的“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感知,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齐物论”在背道而驰的同时,有着某种内在的统一关系?

  待我们回顾一下前面说过的一段: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区分也就是我们的感知,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摸,但这些都只是形式。我们仍以计算机系统为例,它也可以摄影,也可以麦克风录音,也可以触控,那些都是输入信息的接口区别。最终进入系统的仍然只是0和1的区分。对计算机而言看、听、触摸等等所输入的数据是有共同的基础单位的。而这个共同的基础单位也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构建基础。

  也就是说,“坚白论”和“齐物论”其实是统一在感知的极限上的。

  感知的极限在现代物理学中的描述就是能量变化和传递的最小单位,也就是量子。


  19世纪末期物理学家汤姆逊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讲到“物理学大厦已经建成,以后的工作仅仅是内部的装修和粉刷”。但是,他话锋一转又说:“大厦上空还漂浮着两朵‘乌云’,麦克尔逊-莫雷试验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这两朵乌云,一个对应着光速的极限问题,一个对应着能量传递的最小单位问题。


  188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化学家莫雷利用光学干涉仪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著名实验来测量所谓的“以太漂移”。“以太”是根据牛顿经典力学观点所设想的用来传播光的介质,经典力学认为以太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在牛顿力学中,任何机械运动都是相对于一个参考系进行的。地球相对太阳运动,必然能测得所谓的“以太飘移速度”。迈克尔逊和莫雷经过不懈努力,也没有找到“以太风”或地球相对于“以太”漂移的运动迹象,于1887年12月宣布实验测得以太“漂移速度”为零的结果。这一否定性的实验结果说明地球和以太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这就是物理学史上有名的“零结果”,人们曾试图从各个角度对此作出说明,但都难以自圆其说。

  另一朵乌云与绝对黑体辐射的实验有关。热辐射是普遍的自然现象,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量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由于绝对黑体在受光照达到热平衡时将会把能量全部以热辐射的形式发送出去,黑体的热辐射要比相同温度下其他任何物体的热辐射强,所以黑体是研究热辐射的理想模型。德国物理学家维恩依据热力学,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找到了“维恩公式”,用以说明黑体辐射谱。发现这个公式在短波段(高频辐射部分)同实验吻合,但在长波段(低频辐射部分)却系统地低于实验值。以后,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根据经典统计物理学推出另一公式,它在长波段(低频辐射部分)与实验相符合,但在短波段(高频辐射部分——紫外光区)完全不能适用。按公式计算的预测值在紫外一端辐射应趋向无穷大,而实验数据的结果却趋于零。这显然是荒谬的。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在这里陷入困境和危机。这就是有名的“紫外灾难”。


  两朵乌云的问题,分别对应了
  感知的区分极限(能量的最小单位)和外延极限(光速不可逾越)。

  1900年10月,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经过不懈努力,应用娴熟的数学技巧,借助内插法,得到了一个与黑体辐射实验无论在短波段或长波段都吻合得非常好的新的辐射公式。在导出这个公式时,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和“经典物理学关于能量过程必定是连续的”结论截然相反的假说,即能量的交换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能量的交换只能是hν的整倍数。h是普朗克常数,ν是组成黑体的带电谐振子的频率,hν为能量交换的最小单位。称为“能量子”。1900年12月14比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他的这一工作。从能量子假说出发,普朗克成功地解释了他自己提出的辐射公式,解决了“紫外灾难”的问题。

  1905年的夏天,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完成了一篇名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这篇论文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中,针对经典物理学同新的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批判了牛顿力学的超距作用观点,坚持电动力学中电磁场的近距作用观点,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两个基本假设,从而导出一系列重要结论:同时性的相对性、时缓效应、尺缩效应、光速不可逾越以及物体的质速关系式和质能关系式等。从此,单独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存在,代之以时间和空间的四维统一体。在狭义相对论中,光的传播不需要以太,自然地解决了以太“漂移”实验零结果的难题。狭义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突破了牛顿绝对时空的旧框框,把空间、时间和物质的运动联系了起来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革命和整个物理学的革命。


  质能关系可以说是狭义相对论追重要的结论之一。质量与能量相互转化,消除了物与象的最后界限,使人们理解老子所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成为可能。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 物 。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阅 众 甫 。
  吾 何 以 知 众 甫 之 状 哉 。 以 此 。



  我们再回到前面翻译的文字,可以发现老子的这两章,
  前一段正是对于量子物理和相对论的精要概括,
  后一段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与感知的关系”、“宇宙的起源”这些哲学问题的推论。

  看来,提出“互补原理”并集量子物理哲学之大成的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和总舵主,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 爵士,了解到中国道家的著述之后,大生“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慨,并将太极图作为授勋的族徽标识,并不是像世人所想象的那么娱乐八卦。人家很可能是认真的。


  
  前面引文漏了个字
  应该是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不过其实物也好,无物也好,在这个极限上是一回事。
  “绳绳”,形容连续不断。
  “绳 绳 兮 不 可 名”,意味着世界的连续性在区分(感知)的极限这里已经到达了终点。感知的极限也就是量子之内,无法去定义了。

  道德经与黑客帝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系,其实道德经虽然论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整个过程,但老子正好是周朝末年旧系统的图书馆馆长,处在周礼巅峰已过、旧系统开始无可避免地衰落的时期。所以道德经其实从立场上看是“纠偏”为主,也就是强调和谐并警示扩张背后对道的背离。而对于上升期扩张的部分,其他如儒家、法家、墨家各有描述,老子这边就较少叙述了。

  黑客帝国第一部反映的是新系统的上升期,也就是新系统“无中生有”到扩张到达均衡之前的过程,这段时间是系统的建构期,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应运而生,在西方就是基督教新教,在东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黑客帝国里就是ZION的扩张和“超人”象征的升起。这段时期,“爱”是超人式的“救世主”。

  黑客帝国第二部末尾反映的是新系统的平衡期,也就是系统在扩张中消耗其势而放缓脚步开始“大曰逝、逝曰远”的时期。辩证法开始取代一元论的主导,道德经的思想从其立场上看,大致对应的是这一时期。

  黑客帝国第三部末尾反映的是新系统的衰亡期。主导思想其实已经潜藏了由道入佛的影子。当系统的势无法自我维持而进入逐步解体阶段时,如果认识到整体上确实无可挽回,正如衰老时想到“人终有一死”,则唯有选择接受并通过自我意识的消解逐渐化解走向终点的痛苦。佛家常被视为一种带来消极思想的、逆向而行的哲学,这是与道家“修长生”的倾向不同的。其实不是佛家带来了消极倾向,是系统本身处在衰亡期时,人们为了寻求面对无法抗拒的终结的思维方式而选择了佛家这种“向死而生”,“以死为超脱”,以涅槃为归宿的哲学。

  黑客帝国第三部其实并不是什么大团圆的结局,MATRIX照样在那里,ZION也照样在那里,人类还是困在系统的两种不同的控制中,ZION对MATRIX中的人的所谓“拯救”也失去了自命的“正义”。

  “桶中之脑”的反思最终得出的唯一确实的结论就是:你不可能真正超越你的思维基础,MATRIX还是ZION都不能被证明是真实的,所以哪个算是真实,终归只是一种选择。


  意识与存在的归一性导致人道与天道的背离,背离是喜怒哀乐的根源。

  哲学生于人的意识与存在的分裂,是人愈合其精神分裂症所带来痛苦的努力中总结出的药方。耶稣如此,老子如此,乔达摩悉达多也是一样。

  诸君大可自己对症下药,无需拘泥于表相上的是非曲直。
  你如果觉得自己过得挺好,哲学就只是预防针,先跟你说清楚,以免哪天你乐极生悲时受不了变精神分裂。

  你如果觉得自己很痛苦,那你一定已经精神分裂了,黑客帝国是个十全大药铺,可以翻找翻找哪个方子适合你自己。当你平静下来觉得好起来了,那哲学的作用也就达到了。

  一切在于选择。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本来就是因为发现自己的想法古人似乎已有言简意赅的表述,所以查阅道德经并发现这表述还贯穿始终、逻辑一致且与自己的想法甚合,所以援引古籍以示对前人思想的尊重。

  至于靠断句断出什么新的意义对马甲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区别胡闹和求解的是全篇思想是否逻辑上能成体系。为了标新立异而不惜断章取义、弄得全篇自相矛盾的这种伎俩实在没意思。
  前述参照量子物理学翻译的两章,
  考究字源,比对全作,思想逻辑皆能前后呼应,
  言简意赅,浑然一体,所以马甲才拿来共享。

  如果只是胡乱断句、断出些零乱颠倒的玄虚之术,那就没啥可看的了。
  一些不通物理的国学家喜欢拿通假字说事,
  通过强行换字和非常规的断句硬解出自己想的意思来。

  前面这两段一字不易,仅按正常断句和标准字源理解
  就完全可以精确对应量子物理学的基本思想,且和全篇思想浑然一体,
  可见这并非偶然巧合或后人附会所能解释。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选择可以不同,这本身就是道的内涵之一。
  有人可能会说,老子数千年前的人,牛顿都还没出世,实验手段如此简陋,用量子物理的语言去翻译老子道德经中的哲学是否有穿越之嫌?
  马甲认为不然。须知物理学中基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所谓思想实验提出的公设,万有引力和微积分如此,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亦然。而思想实验是不需要依赖于设备技术的。无非是后人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为某些思想实验的公设提供了证伪检验的工具而已。
  对于那些古今皆存的东西,今人并不比古人聪明多少,比如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远不如商君书说得清晰和露骨。今人学科日益分隔离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比较普遍,人与自然的对立也日益严重。
  老子云,知愈盛而道愈衰,就是这个意思。
  引一段《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的影评

  影片主旨:"按你想要的样子去看(并塑造)这世界"

  从一开始主角表现出的"多宗教共存" 观念 到后面"两种故事(动物版漂流和食人版漂流)的不同解读" 都其实在表达这个意思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线索就是主角遇难的这艘轮船的名字Tsimtsum

  Tsimtsum (又写作Tzimtzum) 是十六世纪犹太卡巴拉教派的其中一个概念 指的是

  "神从无生有的过程"

  具体来说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神使用它无限(infinite)的光来允许一个概念化的空间(conceptual space)的存在, 这概念化的空间是有限的, 也能支撑起独立的世界.
  这个概念化的空间, 或者说, "空的空间" 的形成就叫Tsimtsum

  希伯来语中"世界" 或 "宇宙"一词的根源于"隐秘" , 意思正与Tsimtsum这一概念吻合----物理世界之下隐秘着创世的精神

  Tsimtsum之说 应用于本电影 则是Pi的"将世界调整为我能接受的样子"的作风, Pi信仰多种宗教 并认为可以同时吸取它们的benefit, Pi在遇难后也把可怕的食人故事想象成了动物世界 都是这个思想的体现 。

  在道德经的语言中,“Tsimtsum”就是认知的过程,就是从"隐秘"(道)中划分出“一”,并从“一”的划分所产生的“二”又复归到“道”的过程,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产生过程。
  由于“理性认识”基于区分,导致随着认识的深化,人道与天道日益背离。而背离正是喜怒哀乐的情感根源。
  宗教和哲学都是生于人的大脑在本能地努力愈合认知过程中精神分裂之痛苦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自我调整的药方。
  耶稣如此,老子如此,乔达摩悉达多也是一样。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密教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然也不例外。
  少年派的故事背景(RICHARD PARKER案)
  1884年,英国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海难食人案——“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这是一起影响深远的刑事案件,它涉及在IGNONETTE号船遭遇海难后,船上幸存者中3名正式海员为求生而杀死并吃掉另一名幸存者,见习海员RICHARD PARKER的行为,能否依据海事惯例进行辩护,并最终确立了一个普通法的先例——危急状态无法构成对谋杀指控的合理抗辩。

  注意到该片一个小小的细节:第35分43秒,画面从作家和中年的派坐在长椅上,面对海边的船只聊到“Tsimtsum号沉没于马里亚纳海沟”时画面的切换,派的头部正对的那艘船船名就是MIGNONETTE号。
  mignonette [植]木犀草
  可百度“木犀草号”
  道德经开篇中,
  道经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德经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是关于道和德的概述。
  而道和德的特征和关系何以如此,这就涉及到最为根本的世界观(道)、认识论(德)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所以本贴先以《道德经》中对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阐述入手,有助于理解开篇的这两句概述。

  既然认识是基于区分,而区分又是有极限的,而且认识万物正是因为区分有极限才成为可能,因此认识必然是有局限性的。这是一种认识本身所产生的、内在的局限性。

  对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即相当于已经蕴含了皮亚诺公理系统的世界,库尔特·哥德尔于1931年证明并发表了两条定理。
  简单地说,第一条定理指出:
  任何相容的形式系统,只要蕴涵皮亚诺算术公理,就可以在其中构造在体系中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的命题(即体系是不完备的)。
  把第一条定理的证明过程在体系内部形式化后,哥德尔证明了他的第二条定理。该定理指出:任何相容的形式系统,只要蕴涵皮亚诺算术公理,它就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容性。
  这个结果破坏了数学中一个称为希尔伯特计划的哲学企图。大卫·希尔伯特提出,像实分析那样较为复杂的体系的相容性,可以用较为简单的体系中的手段来证明。最终,全部数学的相容性可以归结为基本算术的相容性。但哥德尔的第二条定理证明了基本算术的相容性不能在自身内部证明,因此当然就不能用来证明比它更强的系统的相容性了。

  翻译一下这两条定理,就是在道德经的世界观(蕴涵皮亚诺算术公理)中,
  1.逻辑上不存在“普遍适用于一切”的绝对真理,
  2.“绝对真理”不能合乎逻辑地证明自身的绝对性。

  人们虽然可以合乎逻辑地表述世界的根本规律,用基于区分定义的表述(蕴含皮亚诺公理)构建一个符合数理逻辑的公理系统,但所表述出来的肯定不是“普世的绝对真理”,因为公理系统本身是不完备的。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德,从其字义,是指“目、心不偏”,即不偏离于“道”的认识。

  上德,就是符合这个字义标准的、不偏离于“道”的认识。
  因为前面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普适的绝对真理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不偏离道的认识首先承认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蕴含了皮亚诺公理的世界中,不存在“普适的绝对真理”,所以不会设立一个公理系统来当做“普适的绝对真理”予以标榜。而正因为“上德”不以“不偏于道”的“普适绝对真理”自命,所以认识才得以不会偏离于“道”。

  下德,就是偏离了“道”的认识。下德不失德,就是抱着一个设立的公理系统当做“普适的绝对真理”不放,结果反而“不德”,也就是偏离了对“道”的认识。

  偏离下去会怎样呢?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
  上德,就是德的极致境界,是不偏离于道,不创设公理系统当做宇宙真理,所以不会自以为是地企图创造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下德,就是德的低等境界,已偏离于道,创设了公理系统后自命为掌握了宇宙真理,但还算谦逊,并不企图拿这个宇宙真理去创造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仁,就是仁的极致境界,比如孔夫子之类的,不自命为掌握了什么宇宙真理,但试图去创造一个能够顺应人性的理想世界。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就是义的极致境界,创设了一套公理系统当做宇宙真理,并试图去强行创造符合这宇宙真理的世界。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就是礼的极致境界,实在创设不出一套说得通的宇宙真理,就拿没有道理可言的行为规范去代替,试图去强行创造符合行为规范的世界。这样走到极端的礼谁愿意去响应它呢?当然谁也不会响应,大家一抡胳膊就把它抛弃了。(想想王莽改制,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嘛)。
  认识偏离于道,会怎么发展呢?

  失道而后德。
  第一步就是搞出一套公理来自以为是普适的绝对真理,结果首先偏离了“道”

  失德而后仁。
  这样被当做普适的绝对真理的系统就算一开始管用,迟早也会偏离实际,结果弄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地步,搞不下去了。怎么办呢?体谅一下人性吧。于是就出现了“仁政”这种凭对人性感觉的东西来继续维持。

  失仁而后义。
  可是人性并不是天然地“不偏于道”的,人性贪婪,资源却有限,贪污腐败盲目发展就开始在仁政的怀抱里滋生了,最后想体谅人性也没有足够的资本来体谅了,这仁政也无以为继了。那怎么办呢?梁山泊好汉出来啦,他们创造出一套关于正义的公理系统作为自己掌握的普适绝对真理,要凭着侠义替天行道创造理想世界了。

  失义而后礼。
  这侠义管不管用呢?当然也跟任何自命为普世绝对真理的公理系统一样,要碰壁的。金庸写武侠,写着写着到最后发现充满自相矛盾,武侠演变到最后成了韦小宝,缩到通吃岛不出来了,可见这个义也是创造不了理想世界,要破产的。那怎么办呢?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不跟你讲什么真理了,我不需要证明我掌握了宇宙真理才来创造理想世界,我只要指定行为守则让大家按着守则做就行了。这个就是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既然不去研究什么公理系统,也不需要合乎逻辑的宇宙真理,只靠规矩就行了,那不太简单了吗?遗憾的是规矩是死的,世界时活的。莫名其妙的规矩越来越多,什么忠心啦,诚信啦都渐渐淡薄了,靠边站了。“礼”到极点,就是整个社会不稳定的根源!王莽改制的结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所以说那些自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就去凭借这自命为绝对真理的认识来预判未来、企图创造理想国的,只是懂了点道的皮毛,其实乃是人类愚蠢行为的起源。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因此真正得道的伟人不会迷惑于这些浅薄外表的表相,能够顺应本质实在的道,所以不会自以为是地搞这些花样。



  也可以说某种真理只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是有效的,当环境发生变化了,这种真理就失效了,而环境是在不停变化的,也就没有永远有效的真理。
  ========
  这里不完全是这个意思。语言是基于定义(由“名”所划分出来的“一”叠加组成,蕴涵皮亚诺公理)和表达规则(形式逻辑)的,这样的系统具有内在的不完备性和不能自证相容性的性质。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内都既不具有普适性,也不能够自证逻辑上绝对正确(即逻辑自洽,或称相容性)。
  因此不是说在某个时刻存在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下一时刻存在另一个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而是任何时刻都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
  前面说了德经的开头一、二章,对于其中涉及的认识论问题,道经的开头一、二章对于世界观的描述与之是相对应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开篇这句前面解释过,不重复。需要注意的是这句是通行王弼版的,由于名讳问题,其实“常”是用同义词替换了原文的“恒”。所以这个“常”不是“平常”的意思,而是“恒”的意思。原词“恒”其实更近于前面所说的“相容系统的普适性”。道经第二章的“前后相随”后面本来有个“恒也”,王弼版由于名讳原因干脆把它删了。但这里其实原词是有含义的,不是可有可无的。后面详述。
  这里有个重要的词,就是“名”。诸子百家里有个“名家”,研究的是定义、区分和形式逻辑,也就是理性的认识论。“名”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划圈圈设边界来定义。边界范围内的定义为某某,边界范围外的定义为非某某。有个词叫“名分”,定义和区分本身是一件事的两面,“道生一”的定义必然产生的“一生二”的区分。
  第二章中将阐述“名”与万物万象的关系:万物万象都是定义和区分的产物,后面详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世界一开始是没有“名”的,没有定义和区分,没有边界和界限。万物是有了“名”才产生的。“名”成为可能,正是基于“有”,也就是基于“道生一”。“有”,是区分的极限和基础,也是万物成为可能的基础。

  所以要感悟天地变化的奥妙就要跳出“有”的区分局限,要观察万物的区别就要基于“有”的区分。这是认识的两种定义不同的方式,但实际上出自相同的本源,就把他们一起定义为“玄”。两种认识方式的交叠,是认识万物变化的途径。

  徼,就是边界。边界是划圈圈来区分这一条认识线路的产物。形形色色的“边界”,就是从“无”中所划分和定义出来的“名”。而这种种的“名”在区分的极限上又归结为“有”。“有”是什么呢?是最基本的区分。用名家的话说就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前面说到“道生一”的时候我们也曾提及老子的观点:道所生的这个“一”其实就是区分的极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表述的正是量子不可分和光速不变。而这正是当年牛顿时代物理学晴空中两朵乌云蕴含的、现代量子物理和相对论的基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正如德经里面一样,第二章就是第一章的演绎。
  老子首先拿“美、善”开刀(为什么不用“真”呢?因为第一章讲的就是世界和认识的起源,已经讲了对物理和哲学层面的“真”的理解,“善、美”则是涉及社会学的二级概念了)。
  什么是美呢?美就是天下人对“美”划圈圈的交集,也就是天下人共同对于“美”下的定义。如果天下人划的圈圈都一样的话,这个圈圈里面的就被定义为属于“美”的了,于是相应地,圈圈外面的就被定义为丑恶的了。
  什么是善呢?善就是天下人对“善”划圈圈的交集,也就是天下人共同对于“善”下的定义。如果天下人划的圈圈都一样的话,这个圈圈里面的就被定义为属于“善”的了,于是相应地,圈圈外面的就被定义为“不善”的了。
  这么重要的“美、善”原来是如此,那其他的区分呢,其实也是从不同的角度下定义划圈圈的认识观察的结果。于是老子又举了些例子。

  这里说下,“相”是“观察”的意思,比如《诗经》云“相鼠有体,人而无礼”。延伸为观察得出的“表相”。帛书版的《老子》这里略有不同,用的是“有无之相,生也”这样的表达,说明这里的“相”不是相互的意思,而是观察和表相的意思。

  有和无,是从什么角度观察和区分的呢?是从“产生”的角度。
  难和易,是从什么角度观察和区分的呢?是从“成事”的角度。
  长和短,是从什么角度观察和区分的呢?是从“形状”的角度。
  高和下,是从什么角度观察和区分的呢?是从“倾倒”的角度。
  (这里帛书版使用“盈”,即“注满”的角度,其实是同义,即倒水注满容器的过程中,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这样就观察区分出了高下。即使你整个人倒立着注水,“高下”的方向也是不变的。分不出高下时不是还有个词叫“水平”嘛。)
  音和声,是从什么角度观察和区分的呢?是从“应和”的角度。
  (古人把自体发出的叫“音”,把与之共振、应和的叫“声”。区分“音”和“声”当然是从“应和”的角度来观察的。到现在不这么严格区分音和声了,所以都混起来叫“声音”了,以致这句很多人弄出一些狗屁不通的乱解来。)
  前和后,是从什么角度观察和区分的呢?是在一个“恒定”的坐标系下,从“跟随”的角度观察的。
  (这句帛书版是说“先后”,意思相近。有前有后,前后怎么区分呢?是从“跟随”的角度观察的。但这里又涉及到观察运动时常常出现的坐标系不恒定导致错乱的问题。比如你坐在火车上看另一列火车,到底是他在离你而去,还是你在离他而去?所以从“跟随”的角度还不足以区分“前后”,还得有一个恒定的时空作为坐标系和参照物,才能得出确切的“前后”区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字“为”。老子从基于定义区分和形式逻辑的公理系统内在的不普适性和不相容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发,对“有以为”(自以为掌握了绝对普适真理)、“有为”(想按自己的意愿把世界改造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都认为是背离“道”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有为”无异于对自然的强奸。用《侏罗纪公园》中混沌学博士的说法就是“你们叫它DISCOVERY,我叫它RAPE OF THE NATRUAL WORLD”.
  既然万事万物基于万千定义,万千定义都是认识划圈圈区分的产物,则我们必须认识到“基于区分的认识”本身的自定义性,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公理系统的内在不完备和不自洽性。正如本章开头所说,善、美的区分和万事万物一样只是认识划圈圈的产物。所以自以为掌握了“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并想去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是荒谬的。 真正理解“道”的人,做事不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理想世界,而是顺应自然;教化万民也不企图搞出一套普适的绝对真理来用语言阐释,而是通过顺应自然使人民自发达到和谐状态。万事万物兴起时不去推辞和排斥,产生了不占有当做自己的专利,做事时不拿来当做自己的倚仗,做成了也不当做是自己的功劳。不执着,才会不离于“道”(这里“居”有很多含义,停滞、占据、占有,但相通之处都在于“执”。“去”本义为离开,按本义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