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从电影《霸王别姬》说起,聊聊京剧妆束的奥秘

  谢谢前面的各位朋友哦!拉拉小手儿!欢迎一起来分享京剧那些事儿!

  最近几天有点忙,可能会更新得比较慢。前天好不容易找时间跑去看电影了,《大鱼海棠》,大伙儿看了没?我写了观后感在这里:《大鱼海棠》:讲故事的套路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96144920298758 欢迎交流~~个人觉得这片子制作上还是相当用心的,就是故事实在差了点。怀念小时候看《大闹天宫》《九色鹿》《小蝌蚪找妈妈》的日子。

  其实国产动画可做的资源实在很多,老祖宗给我们留下太多宝藏了,但是业内貌似想不到去利用,或者就是不懂得怎么去利用似的,让人捉急。《大闹天宫》其实就是高度参考了传统戏曲里的东西,大量运用昆曲和京剧元素,所以才能做得那么美那么地道。就连《大圣归来》,里面也用了不少京剧的东西,应该说也是它成功的要素之一吧。传统戏曲的美值得无穷无尽的欣赏与发掘。

  前面有朋友问起昆曲哈,关于昆曲是不是昆明的地方戏曲。这也是个很好的问题,在这里详细说一下。
  昆曲之“昆”,指的不是昆明,是江苏昆山。昆曲只是一种泛称,作为一个剧种来说的话,应该叫“昆剧”。昆剧的成熟大约在明代后期,本来只是昆山一带的地方戏,后来逐渐扩散,到清代差不多就是全国第一大剧种了。

  现在都说京剧是国剧、国粹,其实京剧的历史很短,许多地方戏的年纪都比它大,真正要说国粹的话,昆剧可能更有说服力些。康熙朝以前,上流社会看的都是昆剧,称为“雅部”;京剧要到徽班进京之后才逐渐成熟,当时称为“花部”或者“乱弹”,属于不入流的俗玩意。京剧真正占据国剧地位大约要在慈禧听政以后吧,老佛爷是京剧的脑残粉,所以大伙儿都跟着看京剧。但是昆剧的地位一直也不低,前面说了,民国时候的名伶还是都要兼擅京昆的。电影《霸王别姬》里有句话:“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两出都是昆剧。

  大连京剧院武生杨程的《夜奔》。

  

  我对昆曲不够了解,说不出太多名堂,当年看《霸王别姬》的时候根本还不知道里头的《牡丹亭》其实不是京剧。后来开始看戏了,花了好多功夫去分清昆曲和京剧。总结了几个简单的区分昆曲和京剧的方法:

  一是看伴奏。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胡琴。

  二是看唱。昆曲是曲牌体,唱牌子,什么《小桃红》《皂罗袍》的,词句长短不一;京剧是板腔体,什么“西皮快板”“二黄慢板”,基本都是规整的七字句或是十字句。

  三是看舞。昆曲是载歌载舞,一边唱一边做身段;京剧的歌舞是分开的,唱的时候就站着干唱,一动起来就不唱了。

  以上。不过很多京剧里也会出现笛子伴奏、唱牌子、载歌载舞,那它到底是不是京剧呢?答案是:它是从昆曲搬过来的京剧。像京剧《夜奔》《挑滑车》《闹天宫》,都是,虽然按照京剧程式做了改编,基本上也还是昆剧演法。

  大连京剧院武生杨程的《挑滑车》。要唱全套曲牌子,很难的一出戏。是讲岳家军抗金故事的,电视剧《大宅门》里用过。

  
  写点东西真难,哈哈哈,又该吃饭去了……

  昆曲非常非常美,强烈推荐大家去欣赏。我个人觉得,比京剧更能表达传统东方的典雅之美。尤其昆曲的唱词,那都是旧时代文人墨客的精心创作,跟传统京剧大多都是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的本子不同。比如说《夜奔》,都不用看戏,光看唱词都够陶醉的了,强烈推荐一下: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秋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最后这句耳熟不?电影《霸王别姬》里关师父临死前念的)

  【新水令】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

  (这是小石头小癞子他们学戏时候背的那段戏文)

  【驻马听】凉夜迢迢,凉夜迢迢,投宿休将他门户敲。遥瞻残月,暗度重关,奔走荒郊,俺的身轻不惮路迢遥,心忙又恐怕人惊觉。吓得俺魄散魂消,魄散魂消,红尘中误了俺五陵年少。

  【雁儿落带得胜令】望家乡,去路遥,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她、她那里生死应难料。呀!吓得俺汗津津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似火烧。幼妻室今何在?老萱堂恐丧了。劬劳!父母的恩难报,悲号!叹英雄气怎消?叹英雄气怎消?

  【沽美酒带太平令】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哎呀哭,哭号啕,急走羊肠去路遥。且喜得明星下照,一霎时云迷雾罩。忽喇喇风吹叶落,震山林阵阵虎啸。又听得哀哀猿叫,俺呵!走得俺魂飞胆销,似龙驹奔逃。呀!百忙里走不出山前古道。

  【收江南】呀!又听得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角断渔樵。忙投村店伴寂寥,想亲帏梦杳,想亲帏梦杳,顾不得风吹雨打度良宵。
  先说到这儿哈,头面什么的只有下次再说啦。谢谢大家!
  @风中的黄树叶 2016-07-14 05:02:07
  京剧行当简介不对。青衣主要是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性格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上世纪20年代以前青衣、花旦行当创立后,王瑶卿大师、梅兰芳等大师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又发展成的新的旦角类型——花衫(花旦+青衫)。昆曲的行当和京剧也不一样。昆剧的旦角有老、正、作、四、五、六、贴七门之说;其中以正、五、六、贴为主体。《牡丹亭......
  -----------------------------


  关于京剧的行当简介呢,我应该是没说错的。“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就是京剧旦角演员可能归工的四种行当,其它的都是下级门类,并不是独立行当,没有一个演员是专工“刀马旦”或是专工“花衫”的。当时为啥没有再细说呢,因为我觉得圈外人能分清这四个行当就已经足够,说得太细了反而把大家弄糊涂啦。

  比如“刀马旦”,只是武旦中的一种,就像武生里有“长靠武生”一样,指的是扎靠的武旦,表演上以工架为主,与短打扮的武旦表演有区别。“花衫”是把青衣、花旦、武旦的表演融合在一起发展出来的新画风,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行当,例如四大名旦都演花衫戏,但说起行当,他们仍然是青衣和花旦,不会说他们归工花衫。

  关于杜丽娘的那句呢,我想说的是“程蝶衣是青衣,不是花旦,他在戏中饰演的三个人物都是青衣才演”,而不是说杜丽娘就是京剧青衣,但文字上没有表述清楚,谢谢提醒。同意您的说法,京剧和昆曲是两个不一样的剧种,行当体系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谢谢大家的热情支持!抱抱上面各位老朋友!热烈欢迎各位新老戏迷!还是喜欢老论坛这种边讲边聊的方式呀,比微博亲切多了,天涯这个简洁的界面也一直都很喜欢。可惜就是时间太紧张,说着说着就得下线了,嗯,争取晚上过来把“头面”讲完!握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