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采]不懂英语闯荡美国东西海岸

  有好些日子没更新了。一来最近事情多了些,二来一位画家朋友在沈阳开画展,要去捧场,就借机到北京、沈阳、通化转了八九天。在此向朋友们说声抱歉。
   继续写我的黄石公园七日游。
  
   离开魔鬼峰,我们的旅游大巴沿着90号公路向西北飞驰。一路上依然远处是山,近处是草,虽然不见人影,但却是一种有着美感的荒凉。美国西部景色,好就好在并非全是蛮荒之地,而是有着浑然天成的宁静,有着彰显自然的简洁,只要努力寻觅,就会发现美之所在,对我这样的异国来客更是如此。
  
   走了大约2个,2个小时,我们在一处有着绿色草地的建筑旁停下。旅游社给我们的行程表说这里是“西部文化博物馆”,但从规模和展品看,这里不过是一个经过点缀的访客中心。因为这里的展品并不丰富,而且有点拼拼凑凑的感觉,又没有什么系统的介绍,就像是一盘大杂烩。不过我们都是些对美国西部不了解的人,即使是大杂烩,只要心情好,必有可看处。何况好像这是一个不收门票的地方。
   不过如果把这里当做“西部博物馆”就大错特错了。在美国西部有很多主题各异、货真价实的博物馆,绝不是这里免费大杂烩可相提并论的。
   第一眼就看到建筑墙边的旧车轮,有点意思。
  
  站在博物馆门前远眺远方,起伏的山影和近处的公路、旷野,组成一幅变化万千的美景。游美国西部,我的感觉是:好就好在远近组合的多姿多彩,以及没有人迹的自然气势。
  
  这张也不错。乡村气息很浓郁
  
  这个西部文化博物馆如果改名为“西部农业博物馆”可能更贴切。除了四周的乡村风光外,里边的展品也是以与农业有关的居多。大量的各个时代的农具让我看到,美国昔时农业的发展。
  
  旧汽车也成了展品
  
  在美国,凡是有树的地方,都是绿意盎然,这里也一样
  
  一座小火车站被搬到这里,很有趣,但显得不协调。团友们纷纷爬上车厢找乐子
  
  这个所谓博物馆没有围墙,大得很,在别人玩火车站的时候,我快步往里走,发现一个棚子里有一辆很漂亮的老式马车
  
  和美国很多地方一样,这里原来也是印第安人的家园。访客中心里只有图片可以唤起人们的记忆
  
  时间紧迫,我们又要出发了。
   这是我们的大巴司机,很帅的年轻人。孩子好像只有一岁,他的老婆和孩子跟了我们两天车。年轻人专门准备了几箱瓶装水,乘客可以向他买水,每瓶1刀,用导游的话来说让他“赚点小钱”。这个旅程只向他买过2瓶。贡献太小了
  
  继续上路,向蒙大拿州奔去。一路上山峦起伏,人迹稀少,又见一处煤矿,
  
  傍晚,我们到达当天的宿营地毕令市。
   我们当然是住在市郊,但竟是有名的假日酒店。
   这一家三口很可爱,他们来自广东,先生在休斯顿做访问学者,母子俩是到美国探亲的。20天后,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我老婆与他们又不期而遇,彼此感叹世界真小,这是后话了。
  
  毕令市之夜,拍了不少,再发几张
  
  毕令市是蒙大拿州南部的城市,这里离黄石公园北门不远了。一夜过去,我们将进入被称为人生必游的景点黄石公园。经过3天的铺垫,终于将一了夙愿,但愿黄石公园别让我们失望。
  @wstqm 2011-12-7 18:33:00
    "在酒店无所事事,带着相机出来拍落日的余晖。但美国日落快得很,到后来变成拍夜景了。"
    
    -----日落速度也有地域国家之分吗?
  -----------------------------
  哈哈,只是感觉而已。可能是纬度或者空气清晰度的原因,美国的落日余晖很漂亮,也很清晰、通透,亮度高,八点多了天还没黑。但随着日落,晚霞变化的很快,感觉天黑得也快。
  谢谢关注。
  早早离开毕令市的酒店,我们向南面的怀俄明州奔驰而去。从毕令市到黄石公园北门,大概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快到黄石公园的时候,感觉地势平了许多,路也好走。听说每到冬季,黄石公园有好几处入口是封闭的,只有北门是开放的,而且只有带防滑链的车辆可以通行。而冬季好像也没有旅行社经营团体游。
  
   有关黄石公园的介绍太多了,这里也不用我再次重复。有关黄石公园资料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美国人对公园的保护过程,二是黄石公园火山即将爆发的传闻。
  
   黄石公园占地面积8956平方公里,除了地下取之不尽的地热,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19世纪七十年代,有位科尼利厄斯法官提出“这片土地应该是属于这个新兴国家全体人民的国宝”,这一创议必然妨碍了许多人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的反对。但是《黄石公园法案》仍在国会通过,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生效。于是,黄石公园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1978年,黄石公园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88年,伐木工的一只烟头造成一场大火,烧掉41万英亩的植被,36%的公土地被波及。黄石公园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为了摘掉“濒危”帽子,美国人做了很多努力,1996年克林顿政府以6500万美元收购了公园边上计划采矿的私人土地。如今人们得以看到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应该感谢所有为此做过努力的创议者和执行者。
  
   黄石公园北门附近的地貌,远处是起伏的山峦,近处是草坡,荒凉而安静。导游说,草下边是危险的沼泽地,吓唬人的吧。
  
  黄石公园北门的标志性建筑--拱门,这个并不算美的建筑竖立在旷野上,好处是让驾车人有了一个地标。
  
  过了这块木牌才算进了黄石公园,这块木牌在西门和南门也有
  
  进入公园,车行15分钟便到第一个景点。这是一处石灰岩和硫磺交织出的石壁。
  这一对石头造型让我对大自然的力量深表钦佩。
  
  这是一处巨大的石灰石峭壁,硫磺水流出的痕迹让峭壁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黄石公园也是许多美国人向往的旅游地。
  
  停车场有不少车子,说明已有更多早行人
  在这样一块土壤里溢出毒汁的地方,植物依然不屈不饶的生长着。这种树叫做扭叶松,美国西部的山头上,都被这种扭叶松覆盖着。透过粗糙的树干、稀松的树叶,可以看到一种与逆境搏斗的精神。
  
  在苍凉的景色里寻找别样的美,应该是游历黄石公园的主旨。
   外国旅行家是这样评论黄石公园的:“在不同的国家里,无论风光、植被有多大的差异,但大地母亲总是那样的熟悉、亲切、永恒不变。可是在这里,大地的变化太大了,仿佛这是一片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地方。。。地球仿佛在这里考验着自己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宽阔的水面,但是它的颜色让我们无法把它想象成湖或者池塘,因为这里没有绿色,也没有涟漪,有的是恐怖和危险。
  
  再发几张
  
  站在黄色水池边上,闻着空气里的硫磺味,感觉到了大自然的无敌力量
  
  都说白色象征着恐怖,在这里黄色更可怕
  
  只有这几棵树木,才能唤起美好与希望
  
  离开充满着硫磺味的山崖、泥塘,我们乘车十几分钟,来到访客中心。访客中心里除了随便取阅的资料外,还有一个大模型。从模型上看,黄石公园不仅只有火山温泉、荒山枯树,同时也是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这里也有湖泊、河流、瀑布,而且正是这些丰富而反差巨大的自然景观组成了独具一格的美丽风光。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模型,蓝色的是湖泊和河流
  
  这里也有一块黄石公园门牌,说明附近也有出口
  在特殊的环境下,黄石公园的树木枝干很细,树皮斑驳,多了一种沧桑感。但透过树林看到的水流,穿过峡谷,迎面而来,又呈现无限生机。 我觉得自然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压抑和坚持在这里得到极大的体现,这正是黄石公园吸引人的地方。
  
  峡谷里的水流远看平静,到了眼前却是激流飞溅
  
  
  难以相信这是是与硫磺石壁为邻的水流
  
  
  水流冲激着岸边石块,溅起高高的水花
  
  
  很漂亮的画面
  
  
  河边的道路平坦而安静,路的另一边,透过稀疏的树枝,又见“硫磺断壁”。
  
  给它们起个中国名子:硫磺谷。
  
  书上说,这种生命力特强的树叫“扭叶松”。
  
  
  走到峡谷边上,为它的险峻与色彩而惊叹。
  
  
  一线白水谷中来。
  
  
  很多美国人选择自驾游到黄石公园玩。树林和湖边是他们最喜爱的宿营地。当然只能在专辟的地方宿营。
  
  
  黄石公园的景色不论是温泉、峡谷,还是湖泊、间歇泉,他们的共同特色就是地热形成的奇观。
   整个黄石公园共有温泉3000余处,间歇泉300处。整个黄石公园的道路有500英里,也就是800公里。从地图上看,黄石公园的道路像一个阿拉伯数字“8”连接着各个景区,而总共1600公里的小径可以把人们引向很多神秘的地方。我们是跟团游,大巴当然只能在那个“8”上转了,而且只能拣方便的地方看。
   我看过一部有关黄石公园的纪录片,说黄石公园实际上是一个长72公里、宽48公里的火山口,而且还是活火山。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每60~80万年喷发一次,而上一次喷发至今已有64.2万年了,也就是说,这个活火山已进入喷发期,一旦喷发,别的不说,火山灰的厚度就有千余米,那可不是美国的事了,很可能是地球的末日。电影《2012》的猜想,也去变成事实。
   实际上,世界上的科学家以及各国政府,都很关心黄石公园的地质变化,美国政府一直在做测量。有几个数据很值得引起人们警惕:
   1、黄石公园“西拇指”的地方,地下岩浆库离地表最近的距离只有8公里。
   2、1923年至今,黄石公园部分地面上升了70厘米。
   3、2004年,黄石公园有4头美洲野牛吸入 有毒气体而死亡。
   4、1872年以来,已有6000万人来过黄石公园。
   5、。。。。。。
  
   反正黄石公园这座活火山总要爆发,而且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两三年前曾传说黄石公园要封闭,这可能是谣言,但不能排除在地壳变动加快、太阳活动频繁的情况下,这里真的会谢绝参观以防不测。
   面对这些人们能做什么呢?除了关心外,还是赶去看上一眼吧。我就是抱着这种心情去的。当然,还因为这里是“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壮观的美景”。
  
   大巴行走了不到半小时,经过一处大湖也不停车,我们被带到一个泥浆池旁。池底不断地冒上气泡,空气里散发着硫磺的臭味。大家都离得远远的,好像随时会掉下去似的。
  
  
  
  远远望去,就是一个小池子,臭鸡蛋味扑鼻而来
  这处泥浆池更可怕。我当时就想起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个回去报信的女战士在沼泽地里没顶的镜头。
  
  景点远处,景色不错
  
  黄石公园的大小道路一般都很安静,在车上有时还会看到野牛。
  
  我们又上车出发,车窗外的景色毫无人工痕迹。到这里就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车停了。看到群山环抱中有一位“骑车勇士”。很羡慕也很钦佩这样的年轻人。
  
  我们来到黄石公园最有名的景点“老忠实喷泉”。
   老忠实喷泉的得名,顾名思义是因为它的喷发时间可以预测。200多年来,每隔60~90分钟喷发一次。每次根据喷出的水量,可以预测下次喷发的时间。老忠实喷出的是95度的热水,水柱高32到56米,每次喷发时间5分钟左右,水量16800升到38000升(3700~8400加仑)。实际上“老忠实”并非黄石公园最大的间歇泉,因为它的喷发规律性才更受人欢迎。我们的导游就是通过电话知道了喷发时间,提前15分钟到达,减少了等候时间。
   我们的车子停在老忠实旅馆门前的停车场。这家旅馆设计精妙,材料全由当地出产的原木建造。这里最便宜的房间也要三十百美金一晚。
  
  旅馆二楼可以看到老忠实喷泉喷发
  旅馆里边原木结构错落有致。
  
  来自加拿大的团友老教授夫妇
  远处的老忠实喷泉冒着一缕热气
  
  游客们已在长凳上坐好,人也不少。
  
  好像就要喷发了,热气似乎大了起来。
   照相机显示的拍摄时间为纽约时间2011年7月19日18:30(当地时间16:30)
  
  18:31,热气反而小了
  
  
  18:35,地下冒出一股水柱 由小到大,并发出嘶嘶声
  
  还是18:35 水柱越喷越高
  
  
  
  水量在减少
  18:37,水量继续减少,水柱已是强弩之末,矮了许多
  
  游客们开始散去
  
  我跟着游客进入了访客中心,发现如果隔着这扇玻璃窗拍一张老忠实喷发照片一定很有意思。
  
  访客中心已有很多图画资料介绍间歇泉。
  
  拍好照片,走出访客中心,忘记上车地点了。心想沿着旅馆转一圈总能找到。谁知旅馆好大,只好再往回走,再从旅馆里穿过去才找到大巴。按照时间已迟到六七分钟。车上有人拍起手来,不知是欢喜还是批评。导游有点“毒舌”,六七分钟里肯定说了不少难听话。但是我的迟到妨碍了一车人,错在自己,怪不得别人。难为老婆了,导游的难听话由她代听了。
   从那次以后,再也没迟到过。
  告别“老忠实”,我们再上车,20分钟后来到一处河边。这里的河水是蓝色的,在不算强烈的日光下显得有点深沉,可能是水底沉积了什么东西。在河边不远处,是一大片冒着热气的沼泽地。黄石公园的地热奇观在这里演绎成一个大蒸笼,要走近才看得清楚。
  
   深蓝色的河水让人产生一种神秘的感觉。
  
  
  过了小桥,通过木制栈道人们才能看到这里的地热奇观。
  
  沼泽地里的水流进河里,我想这水的温度一定很烫。
  
  
  看地热还是远一点有气势。人们在栈道上好像走进大蒸笼。
  
  我们又上车,十几分钟就来到一个泥浆湖边,这里热气较少,水也很浅,但更可怕。零零星星的枯焦树根既像劫难后的的废墟,又像是生命的墓碑。
  
  
  这里还有不少深坑。坑里的水是蓝色的。
  
  这些颓败阴沉的景观就在路边。路上不时出现的骑车人让我的压抑感一扫而空。
  
  黄石公园的景点到这里算看完了。一天时间也只能走马观花了。
   我们的大巴开了一个多小时,出了黄石公园的西门。西门外的小镇是我们当天的住宿地。看到这样既热闹又有美景相伴的小镇,一车人都兴奋起来。我和老婆一进房间,扔下行李就来到街上。
   小镇还是很有特色的。
  
  
  这里毕竟是游客的集中地,酒店、饭馆、酒吧、商铺、超市应有尽有。而且还有与其他区地方一样的草地、树木。也许一整天看的都是焦土、枯木以及黄色的断壁、灰色的地下泥浆,闻的是热气里的硫磺味,所以对眼前多彩的宁静印象分外深刻。
  
  站在镇上的路中央,视野十分开阔。
  
  
  小镇的街道很有点西部特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