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恶气难消的刘稷非常不留情面地断然拒绝,打发乞丐啊什么的骂个不停。这下更是火上浇油,局面立即失控,刘玄的杀人计划也立马水到渠成。
因为刘稷这不顾后果的不肯拜受,等同于违抗君命的谋逆行为(以刘玄梁山王伦式的劣币驱逐良币,甚至于刘稷反叛也情有可原,但毕竟其还是帝王),如果不乘机收拾他,那么刘玄这帝位肯定坐得更加不稳,于是刘家军与绿林军的战局便一触即发。
其时,怒气冲冲的刘玄便借机以抗命为由,亲自带领众将和数千士兵前来刘稷的驻地,当着众人面将“反贼”刘稷收系,并准备诛杀,以观察刘稷的后台老板刘縯的动静,一并发落,斩草除根。
这真是有点欺人太甚了,当我老刘家死绝了没人没血性啊,看到自己的爱将遭此横祸,历来就光明磊落、风风火火的刘縯,也不顾后果抄家伙就冲了上去。
一场惊天动地的群架,不可避免,更加不可收拾。
不过,关于这场群架是怎样打的,史书没有怎样展开来谈,可谓是惜墨如金,寥寥几笔,只说护兄弟心切的刘縯急匆匆地上前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刘玄把爱将处死,反而让自己成了殉葬品,呜呼哀哉。
而按照影视的演绎,那当然是刘縯威风凛凛地站在傀儡皇帝刘玄面前,挥舞着那把所向披靡的指挥刀,指着刘玄大声说,你想砍他先来砍我,问问我的剑答不答应。本来就对刘玄无本万利夺了原属于他的皇位颇有微词,这回还因为一点不敬而以谋反罪要杀自己的得力干将,即使是最懦弱最能忍的人都会怒发冲冠,更何况是性格刚烈、说一不二的猛将刘縯,他不冲出来护犊,就不是他了,根本没有回旋余地,刘玄他们算的也是这一步,刘秀的话就另当别论。
当然,对于刘縯当时的强烈反应,史书虽然讳莫如深,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们还是能一目了然想像得出,在那时分里刘伯升肯定是气极了,他娘的我在前方打仗,你们在后方谋我人头,今天跟你们拼了,谁怕谁啊,于是一场群架水到渠成。
而正是这“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刘縯风风火火很有担当像个男人地勇敢站出来时,却差点连刘秀都成了牺牲品,葬送掉了200年的华丽东汉,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
因为早就有心让刘縯死的李轶、朱鲔们,正巴不得不会隐忍的刘縯站出来争一日之长短呢。
本来让刘稷抗命就是他们设计的阴谋,最终目的就是打掉他身后的庞然大物,也就是李轶、朱鲔们政治之路的最大绊脚石刘縯。之前刘玄因为顾虑重重放过他,让他们心里拔凉拔凉的,这次又一次趁机建议把刘縯一并做掉,最终让愤怒的“猴王”刘玄首肯,一并诛杀。
于是刘縯和刘稷同日而死,为更始政权建立殚精竭虑奠定基础的一代枭雄从此香消玉殒,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甚为可惜,直到刘秀建立东汉把他封为齐武王得到充分肯定为止。
而其时余怒未消的刘玄,不仅没有怜悯之心,还炼心如铁,在刘縯尸骨未寒时,让其堂兄光禄勋刘赐迅速上位,代替已经去世的刘縯当大司徒,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也才有了前文提起过的刘秀匆忙从父城前线赶回做表演帝,以求自保的尴尬事。不然的话,下一个要死的就是他,居然也让他表演大获成功并蒙混过关了。
公元23年,绝对是刘秀兄弟不平凡的一年,可谓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对于刘縯之死,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是其“性刚毅,慷慨有大节”个性太张扬太不会隐忍给害的,37岁的当打之年就死了,没学会能伸能屈的结果,于是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死亡境地,还连累兄弟,差点挖个死坑把刘秀给埋了,故“伯升之不忍者,亦妇人之仁耳。”可谓是一针见血。
论带兵打仗的意气风发、快意恩仇刘秀比不上他,但刘秀的韬光养晦、深谋远虑,却又是刘縯拍马也赶不上的。正是刘秀宽阔的容人之心让他有了团队凝聚力,更有领袖风采,终得天下。所以,如果把刘秀比做刘邦的话,刘縯却更像项羽,冥冥之中,早已是天命所归,才有人怀疑刘縯是故意去死,是为了实现刘秀的天子梦减少阻力。
不然两兄弟一起争,那情形更加不堪设想,不说也罢,历史通常是不能假设的。
第二篇 借刀杀人:刘秀咋除掉害死其亲哥的插刀教主李轶
上篇我们扒了刘秀曾经的“好兄弟”李轶处心积虑地要害死刘秀两兄弟的事,接下来,便到了前文曾提过的刘秀轻易不用的一招“阴谋”,那就是用离间计巧妙除掉害死他大哥的“反骨仔”李轶。
话说刘秀在河北狂扫各路贼军之时,刘玄也派朱鲔、李轶率30万大军镇守洛阳,以防赤眉和刘秀军队的袭击。
作为应对,刘秀也派铁哥们冯异统领河内、魏郡兵马抵御玄汉军队。其时冯异探知朱鲔、李轶这两个野心家不和,很善于动脑筋的他立马想要分化瓦解敌人,于是便给李轶这个三心两意的家伙写了一封劝降信,信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为其陈述利害关系,认为玄汉政权已经岌岌可危,而刘秀部队却蒸蒸日上,劝其及早“觉悟成败,亟定大计”,归附老东家。
对此,心思很活泛的李轶,却陷入了两难境地。李轶当然知道长安难以固守,但回归老东家又谈何容易?想当年,自己趋炎附势归附了绿林军,还处心积虑地搞死刘縯,让自己与刘秀曾经的革命情谊化为血海深仇,此时又吃“回头草”,即使刘秀不追究,自己也深感“不自安”,当然是左右为难。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本与刘秀兄弟同谋起兵,情深义重,目的也是要匡复大汉。目前我守洛阳,你守孟津,都是战略要地,这也是千载难逢的复国良机,你我同心,其利断金。如萧王能摒弃前嫌,我也能肝脑涂地为其定国安民,助其早日复国。”李轶在给冯异回信时也表达了与其交好,并通过他斡旋能与刘秀重归于好的心愿。
于是,李轶这个心猿意马的投机者,自从与冯异互通书信后,也从此不再与冯异交兵,高高挂起了“免战牌”。
借助李轶的暗中放水,冯异立马利用这个宝贵时机,迅速组队北攻天井关,立下上党郡两城,接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以东的十三个县,扫平了这些地区的豪强割据势力,归降者达十余万人,可谓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军事大丰收”。
此后,更始朝将领武勃率一万余人讨伐叛变投敌者,冯异渡河救援,遂与武勃在士乡(今河南洛阳市东)恶战一场,大破武勃军,击杀武勃。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李轶,当然是紧闭城门,作壁上观,不予救助。
经此一役,冯异也知道了自己的劝降信已经奏效,便把分化瓦解敌人之计一五一十地向刘秀作了专题报告。
刘秀一听,心中大喜。为了进一步激化李轶、朱鲔之间的矛盾,加快瓦解敌人的步伐,他还决定把李轶与冯异互通书信的内容故意泄漏出去,让朱鲔等人知道。
“李轶此人一向诡诈多端,一般人不知其想些什么干此什么,所以现在你最好把他给你的信,转给应警备的各郡太守和都尉,让他们自己判断李轶意欲何为。”刘秀如此回复冯异说。
刘秀一贯是最讲阳谋不玩阴谋的,他的这一有点出格的“大嘴巴”,把大家全都搞懵了,很是奇怪刘秀为何要泄露李轶与敌军勾结的书信。当然,知道刘秀与李轶有深仇大恨的,也会理解刘秀的这一“私心”,反正李轶这个反复无常没有担当的“反骨仔”,也是养不熟,利用他来搞乱敌军,也未尝不可。
果然,经刘秀这样一种借刀杀人式的“广而告之”,李轶通敌求荣的“光辉事迹”,便传遍大江南北,他不想有难都难,几乎是尽人皆知,插翅难飞是也。
可以预见的是,更始朝大司马朱鲔一听说了这件事,必是勃然大怒。
这还得了,一个帝国的高级干部公开叛变投敌,大家都有样学样的话,那玄汉政权不是要玩完了?哪还有凝聚力?
所以朱鲔立马派人刺杀了李轶(这个害人精也被人所害,果然是报应不爽),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也间接为刘秀报了仇雪了恨。
看到李轶这种王爷级别的都死于非命,大家更是感到胆寒,兔死狐悲也。这样一来,洛阳城中的很多将士都离心离德,甚至有不少人投奔了刘秀部队,政治副作用立现。
而朱鲔杀了李轶之后,瞅着刘秀大军北上远征,冯异的河内驻军势单力薄,想搞一个突然袭击,于是派讨难将军苏茂领三万兵马渡河进击温县。
与此同时,朱鲔亲率数万兵马进攻位于洛阳西北的平阴,以牵制冯异军队,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篇 才不配位:更始帝刘玄被叛将和赤眉军联合缢杀
公元25年六月己未日(二十二日)这一天,刘秀在鄗县(今河北柏乡县北)之南即皇帝位,用燃柴井烟祭天,诚心享祭水火等六宗之气,并虔诚望天致敬群神。
然后是宣读即位祝文。刘秀在祝文里说:“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群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这简直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革命回忆录。大意就是说,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关怀天下苍生而降下大命,嘱托黎民百姓给我刘秀,作为天下人的父母官,刘秀愧不敢当。但部属事前没商量却意见完全一致,不约而同地说:‘王莽篡汉,刘秀发兵,大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灭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让四海之内蒙受恩泽。上可当天地之心,下可安抚黎民百姓。’谶记曰:‘刘秀发兵捉拿无道之人,卯金修德应为天子。’刘秀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极力推辞。于是文武百官都说:‘上天交付的重大使命,不能久拖不办。’刘秀不敢不敬奉天命。”
于是,刘秀改年号,立帝号为“建武”,大赦天下,改鄗县为高邑。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刘秀又定都洛阳。为表匡复大汉之意,刘秀仍用“汉”之国号,史称后汉(而唐末五代之后,史家根据都城洛阳位于东方,便称刘秀所建之后汉为东汉),刘秀即为汉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六月一称帝,为了凑热闹,赤眉军也拥立刘盆子为他们的天子,作为一种政治抗衡。
有了号令天下的主公,将领们打起仗来更加得心应手。
早在这年正月,刘秀手下猛将邓禹就越太行、出箕关攻打河东,大破守军,却在围攻安邑时数月不能攻下,处于十分尴尬的僵持状态。
正在此时,更始朝大将军樊参率数万军队从大阳渡河,要攻打邓禹。邓禹却在解县南迎战,大败玄汉军队,斩杀了樊参。
看到樊参战死,不甘心失败的王匡、成丹、刘均又纠集十余万军队,共击邓禹,誓死为樊参报仇的劲头,因为兵力相差悬殊,邓禹军初战不利。当时有人建议邓禹乘夜逃走,邓禹认为敌军人虽多战斗力却不强,所以不愿一走了之,而是想等待时机再战。
次日,也就是六月二十六日,因为迷信的原因,王匡等人不是乘胜追击而是闭门不出,只为当天是六十甲子记日的最后一天,也给作战失利的邓禹有了喘息机会,得以整编并重新部署军队。
甲子(二十七日),王匡才全军倾巢出动攻打邓禹,邓禹先是下令军队不得轻举妄动,而是严阵以待,固守不出。直到王匡军进逼营前,才迅疾传令各将领,合师击鼓反扑,让敌方猝不及防,并由此大破敌军。
而被击溃的王匡等人全都逃跑,邓禹率轻骑追击,此次大捷斩杀了敌方大将刘均以及河东太守杨宝,缴获甚丰,河东遂定。定国公王匡狼狈逃回长安。
经此一役,刘秀军威大盛,斗志昂扬。七月,兴致很高、心情很好的刘秀大封诸将,任命前将军邓禹为大司徒,野王县令王梁为大司空,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偏将军景丹为骠骑大将军,大将军耿弇为建威大将军,偏将军盖延为虎牙大将军,偏将军朱祐为建义大将军,中坚将军杜茂为大将军。邓禹可谓是实现了当初追随好同学刘秀建功立业、扬名史册的宏愿,大司徒的高职不是浪得虚名。
其时,刘汉宗室刘茂自号“厌新将军”,率军前来归降刘秀,也被封为中山王,刘秀出手果然阔绰。
“排排座,吃果果”地封官许愿之后,刘秀旋即派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屯驻五社津,防备荥阳以东地区。同时派吴汉率朱祐和廷尉岑彭、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等十一位将军进逼洛阳,包围朱鲔的军队,要决一死战。
八月,刘秀大秀祭祀礼仪,在怀宫祭高祖(汉高祖刘邦)、太宗(汉文帝刘恒)、世宗(汉武帝刘彻),又巡幸了河阳县。
其时,气势大盛的赤眉军已逼近长安,看到难以抵挡,玄汉那班贪生怕死的将领立马想弃城逃跑。
“势力强大的赤眉军早晚要攻入长安,长安已成危城,不久我们也将被打败。与其让赤眉军占便宜,不如我们先下手抢掠长安,再向东逃回南阳。即使事情办不成,我们也可以再回到江湖重操旧业,做江洋大盗也好过坐以待毙!”坏点子特多的张卬对众将道。
看来在劫难逃,保住生命成了第一顺位,于是众人鱼贯而入,一同晋见刘玄,说服他逃离长安。
过惯了长安大都市纸醉金迷生活的刘玄,一听到部下花容失色地要做逃兵,立马气不打一处来,怒气冲冲地一言不发,大家看到皇帝没发话,也只能干耗着,不敢再乱嚷嚷,不然可能脑袋会先搬家。
等怒气渐消,缓过神来的刘玄便命令王匡、陈牧、成丹等人屯驻新丰,同时命宰相李松屯兵掫城,以抵御赤眉军的进攻。
而看到刘玄油盐不进,自己又危在旦夕,铤而走险的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便与御史大夫隗嚣合谋,准备借立秋那一天皇帝杀牲畜祭祀宗庙之时,出其不意地强行用武力劫持刘玄,逼其接受撤出长安避难的计划。
然而,这劫持主公的计谋却被侍中刘能卿得知,便密报了刘玄。刘玄一听说,立马惊出了一身冷汗,也迅速部署了反制措施。刘玄先是假托有病出不了宫,然后下令召见张卬等人,准备对他们大开杀戒。
不知事已败露的张卬等人一进来,刘玄就想动手把他们全部干掉,只是因隗嚣称病没到,不能一窝端,关键时刻刘玄便有点犹疑不决,于是令张卬等四人暂到外面的房子里等候,却由此失去了扑灭政敌的最佳机会。
警惕性很高的张卬、廖湛、胡殷三人看到事有蹊跷,风头不对,怀疑有了变故,连忙夺路奔逃,来不及冲出宫去的申屠建,即时被刘玄杀了。
好一部精彩的宫庭杀戏,胜过后世电影情节。
话说比较鬼精灵的张卬、廖湛、胡殷三人冲出鬼门关后,立马率部大肆烧杀抢掠,连宫门都被他们烧毁了,然后他们又趁机再杀入宫中。一阵混战之间,居然把刘玄军队杀得大败。此时,被刘玄下令包围的隗嚣,也趁乱突出重围,成功逃回了天水。
吃了败仗的刘玄,第二天一早,只得逃离皇宫,率妻子车骑百余辆,向东投奔在新丰屯兵的赵萌(刘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