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深扒历史上那些大人物神秘之死

  晚安
  徐阶虽然是官0场老0油条,但此时还保持着一种正气,对亲家的胡0作非为更是看不惯,所以在心里也盘算着怎样“为民除0害”,可怜得意0忘形的严嵩就倒在了不设防的亲家面前,被“自己人”大0义灭亲了。

  众所周知,徐阶是一个很有城0府的人(从户0籍迁移策划“老乡0工程”就略见一斑),那一年俺答突然现身明朝京0城附近烧0杀抢0掠,让炼丹炼得不分白天黑夜的皇帝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忙问退敌之计。试0药试得经常口吐鲜0血的首辅严嵩这回还得再“吐0血”,一脸懵0逼地答非所问,只有徐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用一简单的“文字转换”,略施一点缓兵之计就解决了俺答“求贡0书”之燃眉之急,皇帝自然眼前一亮,进而对其另眼相加。
  晚安
  当然徐阶的城府还不止这些,就比如前文所提严嵩建议皇帝迁0宫被皇帝猜0忌一事,徐阶却以三大殿工0程余料来重建被焚0毁的永寿宫,既可保证重点工0程建设,又能物尽其用两全其美,皇帝当然十分高兴,在挂0起严嵩之后又重用徐阶。

  从此以后,严嵩一天0天弱下去,徐阶一天天0强起来。那时候,已经老0态龙钟的老严,早已失去了往日风采,自己脑子进0水建议皇帝入住南宫不说,连自己赖以成名的青词写作都越来越水,再也没有生0花妙笔让皇帝和神0仙惊0艳,昔日“忠0勤敏达”的光0辉0形象早已荡然无存,有点江0郎才尽的他只好借助也善于写青词的独0眼儿子来应付补缺,果然也能蒙0混过关,而且小严虽然矮0胖形0象不佳,但脑子灵光,最擅长帮老爹揣0摩上意出色办理皇帝交办的最难办之事。
  晚安
  可以说老严这个大丞相晚年是靠有“小丞相”美名的严世蕃撑住局0面的,其时就有“皇帝靠严嵩,严嵩靠儿子”之讥。

  但担当肥0缺官职工部侍郎的小严又太0贪,左右宦0官、圈0养皇帝、公开卖0官,甚至恬不知耻地在朋0友圈狂晒富0可敌国的证据,怕别人不知道他比皇帝还富的款式,不知收敛的结果,这些罪状自然便归到他老0子0头上,成为了大臣们攻击的绝佳靶0子。屋漏偏逢连阴雨,到了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严嵩老婆欧阳氏去世,作为儿子的严世蕃按惯例被迫“丁忧守0孝”,离开如0鱼得水的官0场,不再随时为父亲理0政议0事,票0拟写词之事又因儿子守0孝也要纵0情0淫0乐而受阻,失去得力助手的严嵩,每日老眼0昏花、反应迟钝地应付皇帝,很不得体,自此“积失0帝欢”,加上推荐至亲接替致仕的吏部尚书吴鹏遭到弹0劾,又被皇帝警告并免了其亲戚之官0职,严嵩便由此被推进了万0劫不复的人0生深渊。
  晚安
  看到严嵩逐渐被皇帝边缘化,徐阶雄起,一些很会来事的御史道0士便趁机要搞0垮陷0害0忠良、坏事做尽的严嵩,而御史邹应龙、林润的弹0劾奏章,便成了摧毁严家的重型炸0弹。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五月,御史邹应龙以 “贪0污误国”为名弹0劾严嵩父子,列举了他们贪0污卖0官、祸0国殃0民的许多罪状,此间又有由徐阶引荐的山东道0士蓝道行“神0补刀”,利用扶0乩时把在场的严嵩暗0讽为奸0臣(“今日有奸0臣奏事”),还显示了“分宜父子,奸险弄0权”之神奇字样,大家合力推0墙的结果,最终让曾经权0势滔天的严嵩被革职罢0官,赶回老家并老死荒野。
  晚安
  而对于严嵩的败亡,除了天怒人怨,他自己的贪婪成性、不知收敛便是重要“介质”,换句话说是他自己把自己给打败了。

  试想一个已经年逾八旬的垂垂老者,体力与脑子都大不如前,连应付日常皇帝奏章都得假手更是贪得无厌的混蛋儿子,青词也是有赖别人代写,脑子糊涂到如此地步还要死死抓住首辅的权柄,让底下人没有活路,谁会容忍一个滥竽充数、劣迹斑斑的老混0蛋整日窃取高0位盘踞不去在自己头上撒尿?被挡了升迁之路的他的“好亲家”徐阶就第一个不答应,并扮猪吃老虎处心积虑要把他拉下神坛,好取而代之(果然后来做了首辅的阶哥比老严还贪,史料显示其“田产高达四十余万亩,严嵩家财不到其的十五分之一”,贪出天际的老徐还因打垮老严而历史风评超好,尤其是影视上的形象十分正面,全然不顾民间给其赠送“权0奸”的这顶大帽子,所以不要被历史表面给骗了,我们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护短也不极尽美化之能事)。
  晚安
  加上儿子不知好歹的兴风作浪成为众人泄愤的靶子,最终不见好就收的明朝大贪严嵩被扫地出门也是可以预见的,何况作为“权0力游戏”主家的嘉靖帝,本来就是利用这位运财童子敛财补充内帑巨大空缺的“财富游戏”也到了收官时刻,毕竟废除了丞相的明朝内0阁制度是临时机构,没有真正的相权超越皇0权的实力,首辅就很难觊觎皇0权,即使联合权宦把持朝0政,也是在皇帝怠0政懒0政“打盹”的时候能蒙蔽一时,基于此种机构设定,皇帝几时“幡然醒悟”基本都可以即时收回权柄,何况嘉靖帝又是那种十分精明的政治人(看他在“大礼仪事件”中与大臣们勇不可当的搏斗就知道了,还以为他只会炼丹误0国啊),基本上想什么时候将死老眼昏花的严嵩都是分分钟能搞定的事。

  本来皇帝那罕有批评老严“一念纵爱悖逆丑子,全不管教”就是一种明显信号,可惜贪污惯了的严嵩根本停不下来,便只能自取其辱了。
  晚安
  当然,徐阶也是很讲究斗0争哲学的,对于盘踞政0坛几十年在官0场根深蒂固的老严,他还是很乐意耐心玩一下“猫捉老鼠”的把戏,以免用力过猛适得其反被人家反咬,这些年被老严阴0死的官员不计其数啊,冤假错案一大箩,至少当年不大理会老严的徐阶,差点因为严嵩在皇帝那里上其眼药而身陷死境,不得不防也。

  于是,城府很深的徐阶并没有对被赶回老家的老严“落井下石”,还亲自到亲家那里秀忠心。此时成无牙老虎的落魄严嵩对亲家这种“以德报怨”的高风亮节,感动得泪水哗啦啦地流,甚至收起了一惯骄横的嘴脸,反过来对徐阶三叩九跪以示感谢,而面对严家要其代向皇帝求情,徐阶也满口应承,对此连徐阶的儿子都“看勿懂”,认为父亲一定是得了瞬时失心疯,不然怎会帮助害过自己的人,不乘机起飞脚报仇雪恨都算是有修养的了。为此,徐阶还假意臭骂了儿子一通,训诫他说做人不能太忘本,没有严家哪有我今天的地位,现在人家有难能帮就帮,不然会被人耻笑恩将仇报,那就不好了。
  晚安
  经徐阶一番老谋深算、入血入肉的政0治表演之后,连警惕性很高一肚子坏水的严氏父子都信以为真了,不再提防徐阶。

  而徐阶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横霸大明官场二十年的老严虽然暂时下野,政治上按了暂停键,但影响力还在,除了朝中广播羽翼,其众多爪牙还在四处活动寻求政治翻盘(当年其干儿子赵文华都能假冒严嵩名号献上百花仙酒骗过皇帝,什么事干不出来呢)。最重要的是,作为皇帝首席“忠臣”、曾为天子藏私房钱的内库和炼丹试药事业贡献良多的严嵩,不是说倒就倒的,皇帝自然念旧,而且不喜欢坐班的“神龙教主”嘉靖帝,神龙见首不见尾地经常玩一些食言而肥、反复无常的把戏,今天能听信蓝道0士免了严嵩的官职,明天可能又听信白道0士的谏言起用严嵩,徐阶自然不能掉以轻心,以免被反噬。
  晚安
  果然,用惯了严嵩这个最贴心“试药童子”和“运财童子”的嘉靖帝,后来突然对其表示眷恋,甚至心血来潮还想召回严嵩再侍候自己,即使有点打脸的况味也不管不顾,关键时刻是徐阶这条政坛老狐狸及时劝阻天子打消此种念头,才避开大明官场的又一次腥0风血雨。

  最终贪鄙奸横、误0国误民的严嵩没能咸鱼翻生、东山再起,并被钉上历史耻辱柱。随着老严那不争气的儿子严世蕃从流放地私自潜回老家,因花天酒地、胡作非为,被当地官员检举揭发,皇帝大怒之下,下令将严世蕃收监,案结之后严世蕃被判斩0首,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全部没收,一半用来充边饷,一半入内库,时为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
  晚安
  此时的严嵩,没官、没钱、没面子,一下子成了“三无人员”,自是一番形影相吊、无人问津的人生困局。想起儿子把数不清的白花花银子埋于地窖时的心花怒放,以及此时被抄尽财产两手空空的窘迫,不禁悲从中来。

  原来,这么多年工蜂般为他人辛辛苦苦“采花蜜”,也只赢得一个瞎忙的“工蜂王”头衔,到头来却是空欢喜一场,“贪字得个贫”也,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于连脑袋灵光的宝贝儿子的宝贵生命都被搭了进去,回想起儿子被问斩时的万众欢呼,以及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这一辈子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呢?以至于临老才过不下去,“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的结果,居然就是既无挡风遮雨的房产,又无安身立命的钱财,更没有前呼后拥的威风,唯有在祖坟旁搭一简陋茅屋,以捡拾贡品寄食其中,晚景无限凄凉,正所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烟花绚烂过后必然是冷寂。转眼生不如死的两年一过,写完了人生感悟的诗句之后,他便孤独地面对死亡。死时没有掌声、没人送别,甚至没有棺材,有的只是人生臭名,苍天对大0奸的惩罚也不手软,时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在一片唾骂声中,贫病交加的严嵩把生命定格在八十七岁,还被后世的很多戏剧影视定格为奸臣的典范,戏剧舞台上的“大白脸”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成了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呜呼哀哉。
  晚安
  口蜜腹剑的盛唐奸相李林甫死后被剖棺薄葬

  在正式讲李林甫伟0大人生故事,包括其艰苦卓绝之“感人”奋斗史以及惨淡收场之前,我们先援引《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的一段记载: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大意就是说,李林甫为了独揽大0权、蔽塞言路,欺骗逐渐蜕变为昏0君的李隆基,造成“一言0堂”的局面以兜售其奸,曾专门召集中书、门下诸路谏官来训示道:“现在明主在上,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形势不是一般的好,大家要歌0功颂德都来不及,哪还有什么意见、建议可多提?量你们也见到了殿门外面的仪仗马了吧?它们每天规规矩矩地站立,不多嘴多舌乖乖听话就有三品草料吃,如果不听话乱大0鸣大放,那么立马下岗贬斥拉走,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这比喻得分啊,果然是流传古今的剽悍“马料论”,简直就是捧为至宝的做官箴言,和成语“口蜜腹剑”一样,李林甫又轻而易举地拥有了“马料论”的正宗版权。人其实和马一样,至少对于揣度主人之意是相似的,听话就有好草料吃,大家都是人主豢养的马啊,明天的午餐捏在主人的口袋里,哪能乱鸣乱叫呢?不想活了不是?
  晚安
  反正,李林甫用这一辣招,略施小计就摆平了那帮鬼哇乱叫的谏官们,从此天下一片和谐(甚至连皇帝都乖乖呆在他设定的小圈子沉缅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李林甫做宰相近二十年,可以说李隆基后期那么荒0淫无度军功章里也有他的一半,当然没有昏0君哪有佞臣,这个首先是李隆基先想腐0败,牛不吃草不能按其头让它吃也),再也没有不同声音了,高,实在是高!

  难怪李林甫的粉丝说老李是“一个务实的政0治家、精明的行政官0员和制度专家”,说他的行政组0织能力和对朝0廷的支配远比姚崇等人全面,李隆基的盛唐气象能够保持“军0功章里也有其一半”,云云。

  李林甫弄权手腕如此之高,难怪桀骜不驯又十分得宠的安禄山都怕他三分了。

  要说李林甫的奸佞,估计唐朝没人能出得其右,不然的话怎能称为奸佞界的“旗舰式”人物呢?不是浪得虚名也,他最值得称道的妙招就是害人不知不觉中,有时候甚至被他害的人,都反过来鸡啄米般点头感谢他呢!这就叫做“食脑一族”,卖了你还让你乖乖地一个劲为他数0钱,一点脾气都没有。
  晚安
  史载,李林甫有一次对他的本家李适之(李世民废太子李承乾之孙,时为左相)动情地说:“听说华山有很多金矿,如果能派人进山开采出来,国家的财力就会大0大增加,据我所知陛下还没有知道这件事,贤侄有机会给陛下捎一下信,当是为国家立功也。”也活该李适之倒霉,他家三代都是倒霉蛋,祖父废太子李承乾被好兄弟挤兑陷0害最后死于非命,父亲在则天0朝做官备受白眼,他自己又被好族叔李林甫构陷于贬地饮毒药自0杀,谁叫他也是开元名相还会饮酒写诗呢。

  不过虽然他嗜酒,一次喝一斗酒都不醉,有时通宵达旦地喝酒,到了第二天照样能裁决公务,绝不耽误公事,很有趣。这么精明强干的人,当然是李林甫的强劲对手欲除之而后快。

  总之,不0学无术的李林甫最嫉恨的就是这些人,后来还没法要一网打尽,文武双全的汉人边将也让他差点全换上了蕃将,安史之乱和他结下不解之缘。然而这个嗜酒如命、大0大咧咧与李白在饮酒界齐名的“饮中八仙”之一李适之,却不知道是族叔要害他,不就是让皇上挖金吗?一加一都没这么简单,文人的浪漫当然不会察觉到老奸巨滑的李林甫玩的“一石二鸟”的把戏的深意,在这方面李林甫是畸形地发达,谁都玩不过他,果然上当的李适之以高度的革0命觉悟和负责精神,立马给皇帝汇报了这件事,一不小心可能还立大功为国家作贡献了呢。
  晚安
  李隆基一听倒也龙颜大悦,有金啊老兄,这个谁不喜欢?于是皇帝也立马询问李林甫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这个正中下怀,想找借口砍人已经很久的李林甫,马上喜形于色地对曰:“臣知之久矣。然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不可穿凿,臣故不敢上言。”(《旧唐书•李适之传》)大意就是说,我李林甫早就知道此事,不过华山是陛下王气龙脉所在,不宜开掘,所以臣子哪敢上言啊。

  呀,这话得分也,做皇帝嘛当然最怕别人败了自己的风水、伤了自己的王气、夺了自己的江山,核0心利益啊,李隆基一听到李林甫一阵拿腔拿调的表白,也认为李林甫最爱护自己了,于是立马疏远了想挖了自己“本命”的“歹人”李适之,很快就不让他参与军0国大事,最后还贬死他乡,和他的倒霉蛋爷爷承乾同志基本是一样的悲惨下场。黑白如此颠倒,唯叹世界的诡0异了,很多时候死都不知什么回事。
  晚安
  总之,李林甫是一个诡0计多端的奸人,尤其在排斥异己弄0权方面实力超群,简直可算是独步古今的那种,他的发迹正是基于此种能力。只要他朱唇一启,便可四两拨千斤,轻轻松松于谈笑之间政敌灰飞烟灭,谁说语言不是行动力,简直还是生产力呢,战国时的少年政治家甘罗就凭三寸不烂之舌收人五座城池,简直就是勇过三军。

  李林甫语言魅力最厉害之处,就是表面上拌上蜜糖,明是一把火、暗里藏把刀,当面讲好话、背后下0毒手,看似和颜悦色却是歹毒无比,故谓之为“口有蜜,腹有剑。”政治术数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人防不胜防甚至于从来没有防过这个十分和蔼的“好人”(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只是这老李装得太逼真以至于能以假乱真,连老0奸巨滑者有时都看不出啊,如何防?涮你没商量),以至于很多被他狠狠阴过的人还浑然不知,因为他对人太能装了,总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友好相,却不知他是一只最狠毒的“笑面虎”,及他死后被另一个著名奸相杨国忠如法炮制诬陷他与蕃将阿布思谋0反,以至于全家被流放,他自己的官号全部剥夺废为庶人,还有很多人为他喊冤呢。
  晚安
  据《新唐书》记载,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大陈伎乐于勤政楼。此时正好兵部待郎卢绚重鞭按辔、风度翩翩地经过楼下,正在左顾右盼对美感应很敏锐的艺术家皇帝唐玄宗见到卢绚风度翩翩,于是随口赞赏了几句(这个与他用人总是问“有张九龄那么有风度吗”大致相似),做个谈资而已。谁知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被李林甫安置在皇帝身边的间谍探知,迅速飞马报与他听。李林甫听到皇帝对卢绚的赞美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出色的国0防部副部长得到皇帝青睐那还了得,谁知他几时爬到自己头上夺取自己的高0位?于是越想越醋意大发,寝食不安啊,立马起了害人之意。

  第二天他立马找到卢绚的儿子假传圣旨说:“令尊素来有威望,所以皇上想让他去管理交、广两州的事务,如果你父亲害怕路途遥远瘴气难顶,那就先辞职吧,这样才好解甲归田告老回乡。”卢绚后来果然中了李林甫的奸计,立马从了他,怕到岭南不毛之地受罪,只好上书说自己年老多病不堪大用,于是卢绚先是被降职到地方去做华州刺史,到任不久李林甫又诬其有疾,不务正业州事不理,后来又转做了个太子员外詹事的闲职,基本也算是一个政治0废人了,不能给老李以威胁了,这一政治潜力股潜在“竞争对手”也立马灰飞烟灭。

  可怜卢绚被人玩得团团转没口好饭下肚还不明就里,直把老李当恩人来拜,以为如果不是李林甫说好话,可能他会死在岭南瘴气地呢,这招还算高吧?
  晚安
  此外,与诗圣杜甫相善的严武的父亲中书侍郎严挺之,因为和直相张九龄私人关系很好,都不服李林甫,所以也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

  这一年的某一天,李隆基突然想起他,于是对李林甫说:“严挺之现在人在哪里?朕记得这个人很有政治才能,堪可大用。”

  严挺之当然是有才之人,是开元贤相张九龄的好朋友兼好帮手,可惜不能被奸相李林甫所容,正被贬在外地,皇帝问起当然也算是老严的福音,甚至于是人生的转折点也,可惜他碰到妒贤嫉能只想一心保位的“害人王”李林甫,注定他输得更惨,因为如果皇0上重新起用他的话,多多少少会动摇老李的专宠地位,这还了得,干坏事转数特别快的老李立马有了整垮他的对策。

  退了朝后,心里有鬼的李林甫,立即心急火燎地召严挺之的胞弟严损之到府上一聚,几杯热酒下肚之后,李林甫首先口蜜腹剑地恭维了严损之才可大用什么的,还像好朋友一样拍着他的肩膀装做亲热状给他封官许愿,喜得严损之一阵心花怒放、飘飘欲仙,不知今夕何夕,反正所有的如城防意全都解除了,也让他全部敞开了心扉,无话不说的样子,悲就一个字。
  晚安
  接下来,李林甫立马走上正题,老李还亲热地拉着严损之的手说,皇上很关心你哥哥的工作生活情况,弄得好的话必能重用。

  “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正好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李林甫假惺惺地对严损之说。

  严损之见李林甫这样关心自己的哥哥,当然十分感激,于是连忙讨教对策。

  “这个很简单,反正就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给皇上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看病就行了,到时再说。”李林甫神秘兮兮地说道。

  这有何难?没有提防心的严损之立马按计给兄长写信,严挺之接到弟弟的信之后,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谎称得了风疾,求皇上开恩让其返京师就医云云。严损之又顺手把信交给了包藏祸心的李林甫。李林甫一拿到奏章,如获至宝,立马去面见李隆基。

  “这个也真是太可惜啦,我正想重用严挺之,他却得了重病,看来不能委以重任了,唉。”李隆基有点心痛地说,嗟叹良久。

  最后李隆基不辨真假只授给严挺之一个员外詹事的闲职(与卢绚如出一辙),命其到东都洛阳安心养病去了,政坛又一潜力股被李林甫整成股市泡沫。

  “奸人中的轰炸机”李林甫就用此种神不知、鬼不觉的小人伎俩,毫无痕迹和后遗症地算计掉了自己的潜在的竞争对手,简直就是中华厚黑学的超九段高手。

  那么李林甫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害死严挺之呢?这个说来话长,此前他们就已经有了很多恩恩怨怨,在此还是从李林甫的发迹史从头说起吧。

  基本上大家都知道,李林甫是通过拍最受李隆基宠幸的武惠妃马屁,以及不遗余力打击开元贤相张九龄起家的。
  晚安
  其实,李林甫的社会关系也十分复杂。李林甫是唐朝初年长平肃王李叔良(李渊的叔伯兄弟)的曾孙,也算是李唐宗室子弟了。

  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关系过于疏远,所以李林甫家世代承袭的爵位早已过期作废了。正所谓一代至亲、二代老表、三代完了,按照鲁迅的“转折亲理论”,李林甫已算是皇室过气人物,基本上已经不是核0心阶层的人,何况唐朝又是一个讲究贵族门阀制度的朝代,李林甫绝对不可能接触到核心利益,潇洒地做人见人羡的“官二0代”,说白了也就是捞不到什么油水,反正歌也有唱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于是李首辅李林甫的奋斗人生从此开始。当然也由于是皇室远亲这个关系(转折亲有时还是有用的),他得以进入宫廷禁卫军中做个千牛直长,算是他在官场掘到的第一桶金吧,关系当然也是一种特殊生产力。

  何况,我们脑筋活络、十分善于钻营的李首辅,天生就是一个交际大师,他“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毕竟内廷的宦官妃嫔靠近权0力中心,往往成为通天人物,所以李林甫不惜重金贿赂他们成为他的眼线,等于是他安插在皇帝身边的间0谍,李隆基在宫里讲什么做什么他都了若指掌,因为他得到了事先的线报,所以李隆基找他商量事情,他都能对答如流,好像是窜进皇帝肚子里的一条蛔虫,皇帝想些什么,他都猜得八九不离十的样子(这个当然了,有人考试泄题嘛),每上奏都合皇帝旨意,这个当然很得李隆基的欢心,这人多机灵啊,又有才又听话,简直是一个心理按摩大师的款式,让人看着听着都十分舒心,简直就是皇家最佳外交人员和跑腿专家,比只会固执己见与皇帝顶牛的政0治“硬骨头”张九龄强多了。皇帝一高兴,谁都挡不住,李林甫的官运也开始亨通,唐玄宗开元初年升为太子中允。
  晚安
  再说李林甫背后还有一个密如蜘蛛网般的强大关系网,他舅舅秘书监姜皎又特别喜欢栽培他,当时的宰相源乾曜和姜皎联姻,朝0中有人好办事啊,何况还是上面有人,有时候会少奋斗三十年也。

  正嫌着太子中允官职太小的李林甫,又苦于自己不0学无术,诗文理论上的东西一窍不通(所以他非常仇视有才学的官员,并在发迹后不遗余力地进行残酷打击来报仇雪恨),不能登科入仕,于是便削尖脑袋利用舅父的姻亲关系,极力巴结当朝宰相(侍中)源乾曜的儿子源洁,通过源洁向其父代求司门郎中(相府中的办事官员)。源乾耀倒是一个知人善任的长者,认为有才望的人才能担当郎中这个官位,不0学无术的李林甫当然不是这块材料,不然就贻笑大方了,为大唐名誉计还是不冒这个险为妙。最后碍于亲戚情面,还是安排他当了主管规谏太子的谕德,继而升迁国子司业(即国学中的行政事务官),那是比较有油水的教育官僚(还是最高教育管理机关里的),还算是飙升得比较快的官场新0贵了,连升三级都不为过。

  不过野0心勃勃的李林甫当然不甘心默默无闻地管理一群学生,他的最高理想就是不是皇帝胜似皇0帝,于是继续艰苦钻营往上爬。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通过与“刮户英雄” 司法界大佬即御史中丞宇文融联合搞倒政坛老鸟张说,被感恩图报的宇文融引荐同列御史中丞(相当于中0央级副总检0察长),正式进入朝0廷权0力中心,成为中0央大员,最后成为位极人臣的专0权宰相,完成了最后的人生图腾。
  晚安
  总之,研究李林甫精彩绝伦的官场升迁图,简直堪称一部最经典的官场“葵花宝典”,他绝对是一个古代厚0黑大师。尤其是他对做了近五十年太平皇帝的李隆基的绝0对控制,堪称一绝。李隆基以为驯服了一只最好的走狗,殊不知自己却成了别人最可悲的玩物,直到“安史之0乱”的隆隆炮声才幡然醒悟却悔之晚矣。所以历史大家范文澜也有曰:“能否纳谏是封建时代区别明君与昏0君的标准,帝王愈是能虚心兼听,择善而从,朝0廷的权力也就愈益坚强。反之,帝王独断独行,形式上权力似乎无限大,实际是堕入奸佞人的术中,权力下移而不自知。”(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

  这个基本说到了点子上,李隆基的人生悲剧就是这样造成的。

  而说到李林甫封相,还真是曲折离奇,经历了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困兽犹斗呢。

  大家知道,开元后期的李隆基由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做惯了太平天子的李隆基逐渐怠于政事,恶于纳谏,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史曰“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通鉴纪事本末》)反正艺术家出身的皇帝李隆基,认为天下也没有什么要让他操心的了,总之形势不是小好、不是中好而是一片大好,一心想过声0色犬马的娱乐生活(还由此引来了一段轰动古今中外的古代爱情故事,比任何明星都更具生命力的爱情传说也),基本不喜纳谏的李隆基便基本从明君向昏0君直接一步到位地过渡了,这个也导致了唐朝第一奸相李林甫的横空出世。

  其实没有昏0君哪有佞臣,这两者之间基本上是并行不悖的,换句话说就是通常所说的相辅相成是也,何况我们的哥奴(李林甫的小字)大人虽然对理论不是很在行,但却“善音律”,说白了就是很会吹拉弹唱,是个不可多得的音乐天才,落生在现代也该是宗盛大佑级的音乐教父吧,所以哄起要娱乐的皇帝来说更加近水楼台先得月,本钱大0大的,也活该他引来了一段光0辉灿烂的星途,连天都帮他啊。
  晚安
  晚安
  话说李林甫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官场腾出空位,帮助与宰相张说有隙的宇文融扳倒政坛老鸟十分骄傲自大的张说之后(张说一开始是小看哥奴他们的的整人天赋了,他不知道骄傲会使人落后使人搞不清状况,他的对手可是名垂千古的“搞人专家”李林甫也,最后被成功弹0劾罢相),便当机立断和宇文融划清了界线。

  因为他知道司法界大佬宇文融太过锱铢必较,没有容人的度量,也得罪了很多人,迟早会搞出事。

  其实善机变和见风使舵,且凡事低调不太显山露水的他,只不过是把宇文融当作交换筹码和一块跳板而已,权钱两清之后,便迅速撇清和宇文融的所有关系,不再留在宇文融的贼船上,这招相当高,最终使他摆脱了宇文融的朋党牵连洗清了底,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了政治“漂白”,后来又钻进了主管行政的尚书省,历任刑部,吏部二侍郎。吏部是古代主管选拔官吏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组0织人事部门,肥差也,官员留京或外任都由吏部调度,当然能趁机积聚起很广泛的人脉,事实上李林甫一钻进吏部当了副部0长,就已经把之当成了官场交易所和升迁筹码,做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某些贪0官污吏的座右铭包括但不限于李林甫之流,而且是古今同理也,从此他也积聚起了足够在官0场耍大牌的雄厚资本。
  晚安
  史载李林甫曾无条件满足对李隆基有恩的宁王李宪(让太子位的李隆基大哥)徇私任人的要求,为了给人以一种公正廉明的假象,李林甫假装把宁王开列的十个入官名单中的一人绌出(经请宁王同意),说他拉关系走后门作风大0大有问题,这样的人当然不能当官,原来是徇私舞0弊的李林甫,还因为这星味十足的官场表演,而赢得了一片喝彩声,既不得罪权0贵又有了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美名,骗取了声望,一箭双雕也。

  高,实在是高!官场手腕如此圆通,当然不枉他在官场发得稀里糊涂,雄居相位近20年,果然是一个金牌伪君子。不过,李林甫的雕虫小技当然不能骗过有识之士,他的拙劣表演,自然遭到了刚直不阿、火眼金睛的宰相张九龄的诟病,从此结下梁子,进而发展成了水火不相容的两派政治势力,由此进入了势不两立的组0织博弈。

  当然,李林甫上面有人,有恃无恐也。因为极力支持当时十分得宠的武惠妃,并不惜得罪太0子党,来拥护推动武惠妃的宝贝儿子寿王李瑁上位为万0岁计(也就是做皇帝),所以常得到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的武惠妃的美言,在皇帝面前吹“枕头风”大赞李林甫能干什么的,也保证了李林甫的足够出镜率,最后还经常能像现在的某些贪0官一样“带病”升官,不久擢为黄门侍郎。
  晚安
  这样还不够,李林甫为了继续往上爬,还煞费苦心地大耍“美人计”(也就是泡妞),利用“不正当”的男0女关系来做向上爬的通天阶梯,既能爽又能升0官发财,何乐而不为?李林甫这厮真他娘的太有人生想象力了,难怪他做了那么多伤0天害理的事还能拥有粉丝无数,果然是食脑一族,凡人只有膜拜的份。

  据《旧唐书》记载,他曾经私通侍中(宰相)裴光庭的夫人,大搞地下情的那种。裴夫人是武则天侄儿武三思的女儿,武三思虽然已死但经营的势力还在,至少皇帝最宠幸的宦官“二 皇帝”高力士就出自武三思家,当然说得上话,不然李林甫当然不会煞费苦心来泡大姐级人马,这不是浪费青春吗?凡事都有因缘际会也。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被人偷了老婆还不知的倒霉蛋裴光庭死了,他的不在编制的襟兄李林甫既想谋他的老婆又想谋他的官位,于是他便出面求自己的老相好裴夫人去求一言九鼎的二皇帝高力士让他填补空缺。

  尽管裴夫人在武家旧人高力士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为李林甫苦苦哀求相位,不过高力士却是一个十分有政治头脑的人,而且为人谨慎,这选相大事当然不是儿戏,虽然也想还一下人情债,不过还是不敢即时向皇帝提起,唯有一拖了之,等待机会了。
  晚安
  原本李林甫的相位看来有泡汤的迹象,还算是李林甫命好,经常如安禄山一样走狗屎运。其时李隆基让中书令萧嵩择相,萧嵩经过长期考察推荐了正直的韩休,李隆基也同意了,于是令人起草诏书要任用韩休为相。高力士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而且很多事务他也有权决断,所以他第一个知道了这个消息,作为报恩初衷便告诉了裴夫人这个重要的人事变动(内幕消息值钱啊)。于是裴夫人让李林甫去告诉韩休(一说是叫李林甫上奏书推荐韩休为相),让韩休误会是李林甫的功劳加以感恩戴德,然后搭上关系兜售其奸,这当然又是一高招,相当于有内幕消息买原始股发得不清不楚的那种。

  果然韩休当上宰相之后,对李林甫十分感激,因为他确实不知道是萧嵩推荐后皇帝才任命他做宰相的,他还以为是李林甫慧眼识珠大力举荐自己的,所以对老李十分感恩戴德。其实萧嵩推荐韩休为相也是怀有私心,目的是想在韩休那里谋取好处费,不料正直的韩休却不买萧嵩的账,连报点假账都卡住的样子。萧嵩当然心里不平衡,暗骂韩休这个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假正经不得好死,反正最后两人闹僵了,既而反目成仇,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阴差阳错啊,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李林甫超强的“政治能量”也。
  晚安
  韩休与萧嵩交恶,当然受益者就是善于投0机倒把、拉0帮结派的大0奸似忠的李林甫。他的“地下0情0人”裴夫人不能鼓动权倾朝野的二皇0帝高力士推荐其为相,急于“报恩”的韩休倒成了李林甫通往相路的最佳引路人,说李林甫非常有才很适合做宰相,国家不任用这么有才、这么胸怀坦荡、想为人所想的的人总00理国事,简直就是一种最大的损失。
  最后在武惠妃的暗中帮助和其他人的推波助澜下,李林甫果然先被任命为黄门侍郎,随后便升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再进兵部尚书,总之李林甫做梦都强烈要求要当的宰相一职,终于从梦想变成现实。最重要的是,李林甫拜相居然是做的一笔皮包公司的空头买卖,不费一兵一卒,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动动嘴皮而已,羡慕嫉妒恨也。
  晚安
  那是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火红五月时节,李林甫终于跻身于唐朝权0力中心,离掌控皇0帝,把李隆基变成圈养的没了政0治免0疫力的“超级种0马”还有一步之遥。

  谁说关系不是生产力?只要有合适的政0治土壤,比如说在中国这种“酱0缸文化”流行的国度,关系往往成为十分神奇的官场敲门砖,胜过十万雄兵啊,要表述这种关系的正确概念或含义,有时候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甚至语言本身都已经不是虚拟的,而成了一种最强劲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当时朝中宰相共有三人,中书令张九龄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大学者,持重守正很有声望,侍中裴耀卿也是朝廷重臣,是老资格老革0命。只有李林甫初出茅庐资历尚浅,加上只会吹拉弹唱溜须拍马,灰溜溜的悻悻样,所以常对这两人又妒又恨,密谋阴0害他们,当时的一些政0治观察家偷偷说此三人是“一雕挟两兔”,果然不出所料,后来这两个正直善良不会耍宝的兔0子,硬生生被李林甫这只啄人不留痕迹的恶雕给啄死了,正合那时观察家的形势判断。
  晚安
  当初李隆基接受韩休提议将要提拔李林甫为相时,为了慎重起见,李隆基曾咨询过一向敬重的贤相张九龄有何看法,原本皇帝以为张九龄也会附和几句,说皇0上英0明什么的,因为皇帝自己也非常喜欢办事圆通机灵、极有人缘的“中规中矩”的李林甫,这个本家子弟绝对是相国之才,妥贴得很,这样的人才在大唐打灯笼都找不出几个,量张九龄也不敢反对吧?

  然而,张九龄正是最激烈反对的那位,简直是怕什么来什么。

  “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九龄对曰。

  大意就是说,张九龄是一个阅人无数的政治老手,他一眼就看出特别会装模作样的李林甫骨子里有股遏制不住的邪火,如果给这个两面三刀,心中只有自己的小九九,不知国家民0族为何物的佞人上位,那么大家就全跟着这个狠角色受罪,所以张九龄便直截了当地谏阻说,任用宰相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如果陛下拜李林甫为相,恐怕将来大唐社稷要遭受灾祸,国0无宁日啊!
  晚安
  这话当然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虽然没有点明李林甫坏在何处,其实也是明白无误地告诉皇帝说,你的好本家不是正路人,你还是趁早与他划清界线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这话通过李林甫安插在皇帝身边的密0探传到他的耳里,恨得他牙痒痒要咬人的样子,从此认定张九龄敬酒不吃吃罚酒,是自己的超级政0敌,必在残酷打击之列,成了势不两立的敌0对势力。

  当然,当时李林甫刚爬上相位,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到足够一口端掉根深蒂固的张贤相一派的地步,所以虽然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一脚把张九龄踹到太平洋去浸死才解气的款式,最终很会装的李林甫还是得曲意逢迎一番,也难为了李林甫啊,对不喜欢的人还得陪上笑脸,果然原始积累都艰难,尤其是官场上的事。

  反正李林甫有足够的时间和这帮政0坛老鸟耗下去,因为他知道这班书呆子迟早会碰个头破血流,这当然是政0治形势已经邃然不同了,做了几十年太平天子的李隆基要娱乐,基本上早就心不在朝廷,好玩的事多着呢!说张九龄是书呆子也就是因为这个,他没有预见天子的明显施政的转变(或者说是不愿正视),还用以前那套火星撞地球的简单直谏方法,来规劝不早朝的娱乐皇帝,这个绝对会碰钉子,不会变通的结果,当然是自己在政0治上一败涂地了。
  晚安
  所以早就洞若观火的李林甫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也等着看这帮政坛老鸟出洋相,死都不知什么回事。史曰:“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0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

  总之,李林甫终于用时间来证明了自己的胜利,用的就是曲意逢迎、投其所好的法宝。你想想,一方是事无巨细和皇帝争得面红耳赤,一方是嘴巴拌蜜巧伺上意,皇帝的政治天秤倒向哪方当然是不难猜出。那么老成持重以才学为皇帝所倚重的张九龄是如何倒0台的呢?

  这个说来话长,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也。

  话说太子李瑛因母亲失宠使皇帝动了换太子的念头,张九龄为了国家政0体的稳0定曾出面干涉,虽然在高力士等人的劝阻下没有换太子,但因为李林甫这个唯恐天下不0乱的搅屎棍的作梗,说谁都没有权力干涉皇帝家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嘛,所以在李林甫的煽风点火、多方中伤之下,早已一肚子气的李隆基也加快了打击这帮不知好歹的政坛老鸟的步伐,此时已经怠于纳谏,并避之如瘟0疫的李隆基,因为没有找到正当理由也碍于共事多年的情面,才放过张九龄,只是把气闷在肚里,寻找一个最佳的倾泻机会而已。
  晚安
  俗话说不怕贼只怕贼惦记,终于在一心想专0权而排斥异0己的李林甫的推波助澜、多方挑0衅下,李隆基终于找到敲掉张九龄相位的突破口,那就是所谓的“九龄朋0党”事件。

  这个原本就是一种子虚乌有的事情,说起来还蛮曲折的。话说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月,李隆基兴致勃勃地巡幸东都公0费旅游之后,便想班师回京。因为时值三秋农忙时节,爱民如子的张九龄、裴耀卿认为皇0上回京沿途接待的负担一定很重,考虑到要影响农时耽误秋种秋收,所以从这方面建议皇上回京的日期推迟到冬天,这原本也是合情合理的,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可惜这事却被处心积虑要打击政0敌的奸佞之王李林甫,作为重炮来攻击张九龄的口实,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也,防不胜防啊。

  和皇帝告别之后,李林甫因为想阴参张九龄一本,所以装作脚痛跛行的模样(学姚崇诓张说那招啊?可惜李林甫也只会这种害人的下三烂招数,却没有姚崇的那些治理方略和正直品格),以便等那些大臣走后独自面圣以兜0售其奸。

  果然,李隆基一眼就看出了李林甫的异样,于是忙问其故。
  晚安
  “其实我也没什么大碍,只不过是有些事想和陛下单独谈谈而已。我总感觉张九龄有点小题大做,有意出皇上的洋相,什么怕误农时都是无稽之谈,他们有意阻挠陛下回京是真。你想想,长安、洛阳两都本来是皇家的东宫和西宫,皇上御驾巡幸,兴起便来兴尽而归,为何要等待什么时机呢?这简直就是瞎扯,假使如他们说的怕妨碍农事,这个也算是一种理由的话,那么就单独赦免所经过地方的租赋不就结了?一加一都没这么简单。这不是小题大作是什么?”李林甫阴阳怪气地说了一通,既给皇帝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指桑骂槐地阴了自己的政敌一下,一石二鸟也。

  李隆基一听,立马龙颜大悦,还是本家林甫体谅我的难处啊,简直就是我肚子里的一条蛔虫,等到农忙结束朕早就闷死发霉了,还有那么多的娱乐等着我,国0家大事还办不办?于是不管张九龄等人的反对,立即车驾而西返回长安。总之李林甫这个马屁拍得十分巧妙高明,也更加赢得了皇帝的信赖,认为只有他为自己着想是也。 
  晚安
  如果这种有史书记载的“鸡皮蒜毛”小事,还没有使皇帝对张九龄的信任倚重尽失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件大事却使李隆基和张九龄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化为泡影,便是老张不会与时俱进察颜观色,而且做事太坚持原则,不会变通甚至近于呆板而惹的祸,因为以他的聪明才智,居然不知道李隆基已经变了,已经不是以前刚刚通过政0变上台的励精图治、闻过则喜的精明皇帝,而是一个喜欢声0色犬马腐朽生活不思进取的皇帝,再用以前那套直谏的方法,简直就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迂腐做法,当然会适得其反。

  话说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目不识丁、不0学无术,不过在边境带0兵治民却有自己的一套,他还是一个理财能手,说白了就是在搞钱方面很有办法,如果落生在现代至少也是一个股市的著名经纪人吧。就凭这一点,李隆基蛮赏识他,准备给他实际的封赏,也就是提拔为宰相什么的。张九龄知道这件事之后,高度的革0命责任感促使他要阻止皇帝的这种荒唐行为。他激动地对李林甫说:“封赏要给有大功于国家的名臣猛将,难道一个边将某些具体工作做得出色点就能马上封赏吗?所以你一定要和我在皇0上面前据理力争,阻止这事的发生。”李林甫假意答应下来,其实是想让张九龄在皇帝面前碰钉子,不知张九龄当时是不是老糊涂了,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奸臣信得过母猪也会上树,愚不可及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