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深扒历史上那些大人物神秘之死

  晚安
  当然,作为浙东集团的头面人物,很有智谋的刘伯温是不大可能完全隐退的,那只不过是他以退为进的“政治障眼法”,因此他也积极准备各种后着。



  临走之前,心明眼亮的刘伯温不忘给当时有点头脑发热的朱元璋一些醒脑汤。针对朱元璋其时正在营造中都,要建都在老家凤阳以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同时组军强力远征还有相当实力的北元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对此,保持清醒头脑的刘伯温不敢苟同,于是好意劝道:“凤阳虽是陛下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轻视。”结果虽然朱元璋没有定都凤阳,趾高气昂地做凤阳朱皇帝,不过却没有认真准备讨伐王保保之事,轻率出兵的结果,不久之后便导致了定西之役失利,让王保保顺利逃回大漠,从此成了大明边患,让明朝吃尽苦头。此外,很有前瞻性的刘伯温,相信不久又会被朱元璋启用的他,便秘密安排自己的亲信占据有利官职,进行必要的人事布局。比如推荐浙东集团得力干将杨宪接任御史中丞,利用司法手脚搜集李善长结0党营私、作奸犯科的有力证据,然后有理、有利、有节地在朱元璋面前上李善长的眼药,让十分善于猜忌的朱元璋猜忌这已封无可封的第一功臣李善长,在他回京之前,提前打响对淮西集团的反击战。
  晚安
  果然,在朱元璋征北元失利之后,自然而然便想起了看人做事都有一套的刘伯温的好,国难思良臣啊,再加上对头脑逐渐膨胀的李善长的逐渐不满,甚至打算撤掉其丞相的职务,朱元璋最怕的当然是善于结0党营私的李善长谋大明江山,于是立马修书一封,追回正在家乡度假的不会“结党搞事”的刘伯温。刘伯温不结0党这事朱元璋曾与刘伯温的儿子提过,原来也是被深藏不露的刘伯温给骗了,这官场很少有不结0党的,是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单纯地一厢情愿“调皮”了,刘伯温确实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最后死得蹊跷也是事出有因,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是也。

  于是这年冬天,朱元璋亲自下诏,大表刘伯温之功,不仅追赠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还赏赐多多,此外还想给刘伯温加官进爵,甚至于把露出了狼子野心的李善长的相位拱手相让,让刘伯温取而代之,刘伯温权衡利弊之后却固辞不受。毕竟头脑清醒的刘伯温知道自己还没有足够资本与根深蒂固的政0坛“巨无霸”李善长硬磕,小不忍则乱大谋,说不定被可怕的“政0坛巨兽”淮西集团反噬,输得连内裤都被扒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晚安
  所以,基于此种认知,在朱元璋因事要责罚李善长并撤掉其相职换上刘伯温时,刘伯温还违心地力挺李善长,说老李善于协调官员保证政0权运转且德高望重功劳很大,是国之栋梁,并以房屋贸然换了顶梁柱容易倒塌为比喻,说换相万万不可。朱元璋一听刘伯温为多次加0害老刘他自己的李善长说好话,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人品没得说的。

  所以,随着朱元璋对刘伯温的青睐有加,李善长在朝中的日子更加不好过,浙东集团慢慢压过淮西集团,后来还导致了李善长被迫辞官归家,浙东集团渐与淮西集团鼎足相立。

  然而,花无百日红,时间节点最终还是到了让刘伯温倒霉透顶的换相谈话,刘伯温的人生噩梦也悄然而至。
  晚安
  因为朱元璋有意换相刘伯温却不想当,坚拒多次,所以这回朱元璋改了策略,那就是要刘伯温荐相,而因此次谈话涉及到了后来成为丞相的胡惟庸,便导致了刘伯温的非正常死亡。

  刘伯温此次与朱元璋论相,一开始还是相当融洽,大家就像朋友一样拉家常,但善于猜忌的朱元璋怎么也猜不透刘伯温为何舍弃丞相这种肥缺职位,此中必有猫腻,这个确实有点违背常理,于是警惕性很高的老朱便开始试探刘伯温的真意。

  “如果你不想取代李善长,那么谁最有资格做丞相?”朱元璋突然袭击般地问刘伯温。

  “关于谁是最佳人选,这个当然只能是陛下自己做决定,我无权过问。”跟了朱元璋那么久,本身就知道其性格乖张反复无常,刘伯温哪敢唐突表态,不然吃不了兜着走就不妙了,于是便也机智地把球再推给朱元璋。

  “杨宪如何?”朱元璋又单刀直入。
  晚安
  “杨宪有相才无相量,没有出色协调能力,不能一碗水端平,容易剑走偏锋,pass(免了吧)。”杨宪是刘伯温的人,如果公然在不喜结党的皇帝面前推荐自己人,很容易让朱元璋猜疑,所以立马把杨宪否掉,自保要紧。

  “那么汪广洋呢?”

  “汪广洋气量与平衡能力还不如杨宪,不行。”刘伯温答道。

  “那胡惟庸呢?”朱元璋又问。

  “好马配好鞍,好犁配好牛,胡惟庸却像是一头不听使唤的小牛犊,很容易拉破犁,不建议。”刘伯温果然很有政治眼光,后来对胡惟庸的鉴定也算是对了,因其谋反差点坏了明朝大事。

  然而,尽管刘伯温看人很准,却因为太过心直口快,欠缺沟通能力,最后这评价胡惟庸的真心话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让其听到了,才有了报复心强的胡惟庸害死刘伯温的坊间传说。

  这还不打紧,最后朱元璋不知是真心还是无意地对刘伯温埋怨说,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那看来先生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晚安
  “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明知是陷阱,但有点自负的刘伯温一听到朱元璋言不由衷的一通戴高帽式赞美,不觉也心花怒放地找不着北,瞬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在颇为猜忌的皇帝面前臭美一番,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不管是高贵者还是卑微者都看不穿,人性使然。

  大意就是说,我行是行,但太过嫉恶如仇了,又总想像诸葛亮式的摇扇献谋,不大热衷处理繁杂事务,勉强上位的话,恐难让皇上满意。天下有才的人多的是,陛下就慢慢物色吧,言尽于此了。有才的刘伯温居然不经脑子这么臭美一番,顺便为自己挖坑坑死自己了。

  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想想朱元璋是何等猜忌之人,你不仅不在其面前夹着尾巴做人,还得意忘形地炫耀一番,还嫉恶如仇,说谁呢?
  晚安
  所以有才之人也容易骄傲自满并由此出错,想当年大名鼎鼎的关羽关二哥因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二流战将”陆逊的一番别有用心的恭维戴高帽子,最终大意失荆州,这回号称看穿世间一切的明朝神算子也没逃过宿命,发起昏来照样口无遮拦,最终被朱元璋猜忌甚至弃用,也不能怪谁了,祸从口出啊,说好的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呢?

  从此,朱元璋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刘伯温,甚至于估计因为权力平衡的需要,把论相对话中关于胡惟庸的部分主动通传给了胡惟庸本人听。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才有了胡惟庸对刘伯温恨之入骨毒死他的动机,不然刘伯温得病,派去探望的为何偏偏是与其有仇的胡惟庸呢?这不成心恶心人吗?这怎么看都有朱元璋假手胡惟庸“定点清除”刘伯温的嫌疑,还不用担当历史责任。

  高,实在是高。
  晚安
  所以,把帝王术玩得如此炉火纯青,居然自命神算子的刘伯温还没有测到此中凶险系数,也说明刘伯温的神功有一些吹牛的成分,或者是后人牵强附会式地造神,不然也不会肆无忌惮地在凶狠的朱元璋面前装逼,我相信在朱元璋听到刘伯温自吹自擂有当丞相之才却偏偏不当时,朱元璋脸一定绿了,一肚子气无从发泄的款式。

  年轮悄悄转了几轮,此间明朝两大政0治势力此消彼长,到了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逐渐提防且不再信任刘伯温的朱元璋,又故技重施把老刘赶走,说他老了,也应该回家取“老婆孩子热炕头”式地享享清福了,何苦再陪朕受罪呢。
  晚安
  皇帝如此一发话,聪明绝顶的刘伯温当然也是一点就通,那么说走咱就走吧,反正那时与自己极不对脾气的汪广洋、胡惟庸早已走上前台,成为帝国大丞相,进入了明朝的权0力中心,当时与朱元璋论相时自己却不经大脑地多加挑剔并阻拦,原本是朱元璋在阴险地套话,挖坑让自己入坑,所以怕汪广洋、胡惟庸之流打击报复的刘伯温,便只能取谢0主隆恩状,急流勇退第二次返乡,且想从此彻底退休,淡出凶0险官场,连当地知县求见都不敢接待,学范蠡“朝入青山暮泛湖”,流连山水之间饮酒赋诗,与官场完全切割,不再过问其中恩怨,连慕名前来的访客都拒绝接待,以免被人举报结0党营私,保命要紧。

  然而,不再惦记官场的老刘,却有人时刻惦记着这个官场失败者,而对于官场失败者,命运对其的惩罚也是不遗余力的,斗败的公鸡也只有被狠啄的待遇。
  晚安
  首先,惦记他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本人,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怕足智多谋的刘伯温在自己管束不到的地方阴0结力量寻0衅搞0事,而最惦记刘伯温的,当然就是被刘伯温“阴”过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

  尽管很有那么一点预知能力的刘伯温,在死前就预测咄咄逼人、锋芒毕露的胡惟庸会败亡,且自己的冤屈会被朱皇帝重新审视,但他却是真真切切被胡惟庸阴死了。

  那么,胡惟庸为何处心积虑要刘伯温死呢?这个当然是历史纠结和积怨使然。除了刘伯温想阻止朱元璋封其为相,还因为当年刘伯温无视胡惟庸的苦苦求情,一心把与其关系也很好的李彬处死,一点情面都不给。最重要的是,胡惟庸还身兼淮西集团大0将角色,是老刘的主要政敌。
  所以,在刘伯温二次下野丢官之后,尽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过日子,也以为自己的谨小慎微会逃过杀0身之祸,殊不知不怕贼只怕贼惦记,果然很想把头号政敌浙东集团首脑刘伯温将死的胡惟庸,还是没有放过可恨的刘伯温,誓死要痛打落水狗的款式。

  关键是那时刘伯温早已无权无职,就一无业游民,放个屁都没力气,胡惟庸会用怎样的方式把“无牙老虎”刘伯温闷棍打0死呢?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搞阴0谋诡计可谓“大爷级”的胡惟庸贼脑筋一转,立马无中生有想到了赏给刘伯温一个“谋朝篡0位”火锅吃,这个可是死罪,聪明的看你如何接招。
  各位小年快乐
  晚安
  于是,说干就干,胡惟庸旋即暗中下令手下构陷已经下岗的刘伯温说,老刘在其家乡一块有“王气”的风水宝地上为自己建坟,目的就是想争夺皇0权,有谋0逆的不臣之心。

  这一招虽然有点捕风捉影,却是十分歹毒,毕竟大臣谋0反是皇帝之大忌,何况那时听风就是雨的朱元璋早就有点失去理智,在关系江山社稷安0危的重大问题上绝对也不含糊,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免去了刘伯温可怜的退休金,算是解恨。

  看到天子盛怒,聪明的刘伯温也知道会祸及自己性命,于是为了保命便自动自觉回朝,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晃悠,以便自己接受天子的监督,减少猜忌。
  晚安
  刘伯温的这一见招拆招虽然也算是高招,至少是真切地减了朱元璋的猜疑,不过老朱却从此对他不理不睬,甚至于敬而远之,这哪像是曾经并肩打天下的亲密战0友?对于朱元璋的既不治罪也不安抚的策略,这爱理不理的款式连号称明朝第一谋士的刘伯温都有点“看勿懂”,每天疑神疑鬼、忧心忡忡之间,“温0水煮青蛙”式的心理煎熬,硬是把自己折磨得忧郁成疾,一病不起。

  看到曾经那么生龙活虎的神算子刘伯温,硬生生成了一个没有多少政0治威胁的病猫,连东山再起的雄风都整没了,朱元璋的提防心也没了,于是又一次把刘伯温送回家乡。
  晚安
  话说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正月,刘伯温偶感风寒,作为天子的朱元璋得知之后,自然要做戏做全套,有点惺惺作态地表示一下关怀之情,派人带御医前去诊治。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老朱正儿八经派去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与刘伯温有很多过节的胡惟庸,而且在胡惟庸“殷勤”前去探病之后,刘伯温因吃了御医开的药方而使病情迅速加重,“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苦不堪言。所以,后来胡惟庸案发,矛头所向之下,便有了胡惟庸毒死刘伯温的合理怀疑和定性。

  不过,也有很多人怀疑是好猜忌的朱元璋假手胡惟庸做掉刘伯温,毕竟以刘伯温这样广有影响的帝0国重臣,处于瓜田李下的胡惟庸是不可能蠢到公然动手的,给他一百个胆都不敢,因为弄不好就会惹火烧身,得不偿失。如果他做了,也一定是得到了朱皇帝的授权或默许,不然胡惟庸恨之入骨的刘伯温,也不能在其眼皮底下晃悠几年之久,早就制造了那种“突然死0亡”。

  鉴于此种合理怀疑,所以千百年来毒死刘伯温的凶手可谓是猜测不断、莫衷一是,因为种类繁多的说法哪种都难以服众。
  晚安
  唯一可以解析的是,胡惟庸应该不是史书断定的对御医授意毒死刘伯温的真正凶0手,那不过是一种拙劣的政0治障眼法,掩耳盗铃的拙劣政治表演而已,顺便给造0反失败的老胡多加一条罪状,对于失败者怎样蹂躏踩上N脚都不为过。从朱元璋谁都不派就单派与刘伯温有仇的胡惟庸前去慰问,不难看出朱元璋的险0恶用心,而且结合后来朱元璋对功臣的大开杀0戒,这种嫌疑更是昭然若揭,换句话说可能就是朱元璋对功臣全面清算的前奏曲。所谓的“伴0君如伴虎”,即使聪明如料事如神的刘伯温都不免受到蛊毒侵害,也只有智商和情商全部在线的顶尖人物才能全身而退、保全性命。所以,从这方面来考量,朱元璋也是难逃干系,对于刘伯温之死,他是负有很大的历史责任的,只是主犯和从犯的身份比较难以界定而已。

  就这样,一见惟庸误终身的刘伯温,从此一直在死亡路上狂奔。其实,自从与朱皇帝论相开始,死亡的阴影便一直笼罩着他。
  晚安
  所以,刘伯温这么一病,基本上一只脚已经跨过了鬼门关。到了二月中旬,看到病情没有起色,也有点怀疑胡惟庸搞小动作的刘伯温,便在抱病觐见朱元璋时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怀疑,毕竟他的身体是在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开药之后迅速恶化的,正常人谁都想到老胡动的手脚,但朱元璋听了之后不为所动,也没有向胡惟庸问责,只是轻描淡写地要老刘安心养病,不要胡思乱想把自己累坏了,对此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搪塞,老刘感觉相当心寒,一下子掉进了人生冰窟的那种。由于忧虑过度,到了三月下旬,病情加重,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基于刘伯温长卧不起,朱元璋只好又派人把他送回乡下等死。回到家乡的刘伯温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来日无多,于是甚至把药都戒了,只吃点东西维持生命。

  果然,在家乡静养不到一个月,刘伯温的身体便每况愈下,走到了生命终点,当年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一代军师从此轰然告别历史舞台。
  晚安
  而对于一个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美誉的神算子,他临死时的预测也是可圈可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善于测算的刘伯温便命自己的两个儿子前来听他交代后事。他神秘兮兮地把一本让其助朱元璋一统江山的天文书交给皇帝,并嘱咐子孙后代以后不再学此种神秘文化。然后对儿子宏论一番国0家治理与修身养性的学问,最大的亮点就是他的临终遗言预测不可一世的胡惟庸必身败名裂,自己也会被老朱重新记起(后来嘉靖皇帝也为其重新正名了),之后果然都应验了,为其增加了不少传奇色彩,不愧是朱元璋智囊团的首席智囊,明朝神算子,不是浪得虚名也。
  晚安
  总之,刘伯温的暴0毙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在那种皇0权垂直统0治之下,有点功高震0主的他的不正常死0亡,既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在固0权为第一要务的善忌朱元璋面前,作为浙东集团的头0子,他早已深陷老朱那不动声色的“一石二鸟”定点清除政0敌的毒计之中出不来,即使没有胡惟庸,也会有李惟庸、张惟庸让他不得善终,把他送上人生不归路,一句话,他必须得死,躲不掉的人生宿命。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死,他都会死得难看,那是一种皇0权社会之下十分刺激的死亡“鱿0鱼游戏”,于是他死了,然后胡惟庸也死了,涂节、汪广洋等人都死了,很多人都死了,最后只剩下一个高0高在上的朱元璋好好活着,就这么简单。

  所以,历史很复杂,历史也很简单。
  虎虎生威,毒虫断尾。昔日重来,任玩不羁。祝新春快乐,万事顺意。
  晚安
  明朝大贪严嵩缘何死无葬身之地

  严嵩,作为中国四大权奸之一(另三个是李林甫、秦桧、贾似道,不是标准答案),还跻身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可谓是遗0臭万年。这个曾经不可一世富可敌国的明朝大贪,前半生居然还是一个爱惜羽毛、声名不错的才子型官员,只不过尝过权0力的甜头之后,最终自己黑化,生生把自己折腾成了家破人亡且死无葬身之地的可怜虫,权力确实是一把最厉害的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让自己被千刀万剐,呜呼哀哉。

  虽然严嵩贵为史上排得上号的大奸人,但这并不预示他是一个不0学无术、一无是处的草0包,还是一个出名趁早的最佳“考试机器”,资料显示他“五岁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以全国第五中二甲第二名,被选为庶吉士”(比起写出名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唐朝诗人曹松古稀之年才中进士,绝对是早了很多年),一生留下1300多首诗,其早期的诗也相当清新脱俗,什么“千峰积瑶素,寰宇映空明”的,颇有田园诗鼻祖陶渊明的恬淡仙气,连明史都赞美其“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杨廷和、李东阳等名相都曾盛赞其有才,是明朝有名的“青词宰相”( 青词即道士设坛上奏天神之表章,因用青藤纸书写,故名。
  晚安
  又因嘉靖帝热衷修道炼丹,常与上天“沟通”联系,会写联系上天的天子青词的严嵩便由此显贵成了宰辅,毕竟是人肉“通神天梯”啊),也是他晋身官场的金牌敲门砖,那可不是盖的。有人还曾以“写得一手好字,吟得一口妙诗,做得一纸美文”来形容严嵩的才高八斗,即使是以八十七岁高龄在贫病交加、饥肠辘辘中悲凄地独自离世,甚至死时没钱买棺木,更没有吊唁者,但临死前,他还是诗意盎然地写下了“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的诗句,可谓是才子本色。

  据说他的墨迹千家难求,后朝顺天府乡试大殿匾额上的“至公堂”三个字,便是严嵩的珍贵墨宝,写得虎虎生威,唬得有点爱惜名声也很会附庸风雅的乾隆大帝看后很不爽,立马叫人把大奸人的字迹弄掉,像丢烫手山芋一样,不然大0清的红脸往哪搁?简直是笑话一桩。
  开年大吉大利
  而尽管是人见人厌的大奸大恶,但严嵩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坏种,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初入官场一身正气的“小鲜肉”严嵩,还曾因狂喷大奸人刘瑾而被迫辞官,大骂 “奸人当道,在下不堪与之为伍” 什么什么的,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款式。

  他还曾多次批评弊政,抨击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荒0淫好0色,甚至对他的“恩主”嘉靖帝朱厚熜为其父追赠帝0位也曾表示强烈反对,其时可谓是正能量爆棚。直至他45岁当了明朝最0高学府的最0高学官,才慢慢变了,且这政0治变脸来得很猛,后来人们都不认识那个曾经正义感满满的士大夫了。
  晚安
  这里面既有他的贪念作祟,还有皇帝不怀好意的纵容和设计,不然他也不会在重用自己的皇帝还没死、没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换血时刻就轰然倒下,如同乾隆之和珅,十分悲凄地以“奸臣之名行忠君之事”,既是行事阴毒的古代“炼丹大王”嘉靖帝平衡权0力的背0锅侠和牺牲品,也是皇帝的运财童子和“利0益收割机”,更是天子的通仙引线和仙药小白鼠,确实是悲剧一场。

  那么,善操帝王之术的嘉靖帝,是如何让“很傻很天真”的严嵩操控权0柄二十年后成为官场悲催弃子的呢?
  晚安
  说到因前任天子明武宗无子嗣而以堂弟身份出任皇帝的嘉靖帝,本来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精明阴毒之人,而且很善于玩政0治平衡术,他的“大礼仪事件”旷日持久,只因追认生父的虚拟帝位就让明朝官场阴风阵阵,死伤无数。而冒着酸气的才子型官员严嵩,在完成读研读博学业“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之后,却不觉在功名利禄的引诱下,成了好玩弄权0术的嘉靖帝的官场最佳“制衡砝码”和最利砍刀,最终在“伴君如伴虎”的官场角斗中干脆利落地败下阵来,连棺材板都输个精光,原本他就是皇帝弄0权计划中的大反派啊,他自己知道吗?

  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似乎就是自以为得计的严嵩,这世道谁比谁傻多少,谁更悲催?
  晚安
  严嵩1480年出生,江西袁州分宜人,三岁识字、六岁读经、九岁以优等童生入县学,妥妥一枚古代“神童”,更是科举场上屡战屡败的父亲实现其“学而优则仕”的最好介质,可谓是下了血本的。果然小严嵩不负父望,成了一架所向披靡的“考试机器”,让他少年便成名,且一出道就不费吹灰之力斩获殿试二甲第二名,以牛皮哄哄的全国第五名入选翰林,成了庶吉士,从此有了进入最0高0权0力核心的金牌“敲门砖”,人生开局相当不错。

  然而,在皇0权垂直统0治的封建官0场,严嵩的品学兼优并不能保证其最初的官道行得顺畅,甚至还因为太正直敢言、爱惜羽毛而让自己吃尽了苦头,此间还因父母去世及自己生了大病,辞官回乡隐居了几回,即使是朝廷爱才摧他出来做官几次,但其时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的他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除了不屑与刘瑾、江彬等奸人为伍,最重要的是心中还留存那份难能可贵的正直良善,也在等待自己真正飞黄腾达的最佳时机。
  晚安
  都说“女人变坏就有钱,男人有钱就变坏”,在经历了残酷的“宁王之变”与“大礼仪事件”煎熬之后,发觉“慈不掌兵,善不当官”真理的他开始改变自己,诚如现代潮语所表“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他一丢掉良知与正直,也立马发觉自己的官0场之路走得顺畅多了,因为善于巴结当首辅的老乡夏言,终于在45岁的时候甩掉了当人下手的辅助类文书工作,官0场一路高歌猛进,从可有可无的编修、侍读到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太学校长),之后便是担当礼部侍郎、尚书,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终于登上权0力顶峰,那时候他的官0场“拦路0虎”刘瑾早就被铲除,他的人生恩主兼苦主嘉靖帝也早已登极。

  从此,一改往昔风格善于拍马屁和歌0功颂德的严嵩,除了改变官0场境遇,也顺便把自己推向不可逆转的人生深坑,直至死无葬身之地。
  晚安
  正因为曾经的清纯脱俗、一尘不染是自己升0官发财路上的最大拦路虎,那么开悟之后的中年聪明人严嵩便在油嘴滑舌、尔0虞我诈上狠命使劲、油门大开,属于基本停不下来的那种,人一狠起来,那是九条牛都拉不回的。

  所以,后来曾经纯情的神童严嵩拼命对天子和直接领0导温顺听话,活成了他自己都不曾认识的一条只会摇尾乞怜、一意媚上的哈巴0狗,舔功不是一般的好,不仅敢于跪拜首辅夏言,还敢于戴上连夏言都不屑戴的炼丹天子赐予的道士香叶冠,甚至不惜以命相搏无怨无悔地做天子的仙丹“试药童子”,而且不惜火力全开攻击扶他混到部0级干0部的大恩人夏言,正是他那“歌德”式的屁话连篇的《庆云颂》和《大礼告成颂》赢得了皇帝的青睐(这一点可与唐朝大奸李义府相媲美,李是硬生生把《国恤礼》从新修订的礼仪典籍《显庆礼》删除来讨好皇帝),成了他后来飞黄腾达的文字密码与政0治神操作,此后就在官场“春风得意马蹄疾”,52岁成了大明部0级高0干,62岁进入内阁,68岁那一年又一跃成为首辅大人,爬上了权0力顶峰,并开始了将近二十年权0倾朝野的腐0败生涯。
  晚安
  这一路过山车式的官场图腾,原来巨奸养成计划就是从扭曲自己开始,当然你要吃了咸鱼抵得渴。努力黑化变坏的结果,不知道当他临死时面对举目无亲、老死墓舍无人理的悲惨人生画面,是不是也在大叹现代人说滥了的那句话:“如果有一天我变成流0氓,请记得我曾经纯真过”?毕竟在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权0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有点脏了,你要人生突围,必须自卸天真。

  就这样,严嵩这位曾经纯真的政0治老流0氓,通过不遗余力的自污与污人,一变坏就有权钱,一有权钱就更加坏,还顺便带坏了他的独眼儿子严世蕃,误了其卿卿性命。

  具体来说,他入阁二十三年,领衔内阁十七年,在此期间私相授受、排除异0己,通过大力打击曾对他有恩的夏言等一干重臣,然后扶植以他儿子严世蕃为代言人的“严0党0集团”,他负责前台侍候圈养皇帝,包括但不限于溜须拍马、练好青词、制造冤0案(著名的有杨继盛等冤0案),很多帝0国重臣都倒在严嵩的枪口下,包括推荐他执掌礼部的夏言。
  晚安
  夏言本来就有一副傲骨,不大听皇帝的话,有时傲慢到连阴人不露相的嘉靖帝要他戴道士冠都不戴,相比于为了服侍好主子可以泡在值班室一周不回家的言听计从的严嵩,你自己也知道皇帝更喜欢哪个了。后来,胆大的夏言还因议复河套之事被0杀,与其争首辅之位的严嵩自然上了很多眼药,很多史家都认为是严嵩极力陷害的结果。

  当上首辅之后,对严嵩非常放心的嘉靖帝,更是放心去赴神仙的约会,痴心炼丹二十年,几乎不上朝,做“甩手掌柜”的款式,任由严家父子把持朝0政、发号施令。换句话说,是严嵩成功地把皇帝“圈养”在了炼丹炉旁边,一如唐朝奸相李林甫把后期的李隆基成功圈养在了娱乐场。

  高,实在是高。
  晚安
  在成功把皇帝圈养之后,露出了青面獠牙的严家父子,便由此胡作非为败坏朝0纲,大封其官、大敛其财,把大明当成了自家钱库粮仓,大贪特贪,连后来贵为天子的裕王都曾被严世蕃敲竹杠,不进贡就扣岁赐。为此严世蕃曾嚣张地对外宣称自己家的银子比国库还多(“朝0廷无我富!”)。甚至于连严嵩看到儿子埋入地窖的银子之多,都差点惊掉下巴,简直是有点目瞪口呆啊。这么多钱不知如何花,难怪严世蕃娶了二十七个妻妾来帮忙花钱。这还不够,他还在外面花天酒地,且专门制作一种“淫0筹”(绣花方巾),每玩弄一个女人,就留下一个作纪念(想起了现代贪0官专门收集睡0过的女人的阴0毛,恶趣相同也),一年之间放出的此种淫0筹竟然近千,花出的钱不计其数。
  晚安
  正所谓天要灭亡某人必先使其疯狂,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看似糊涂其实心里贼精的嘉靖帝,给看似精明其实贼笨的老严高的局,目的就是利用严嵩(明朝和珅)父子的贪欲为其搜刮民0财,成为其的最佳运财童子,然后让嘉靖这个明朝的真正“户部尚书”随便找个理由,把富可敌国的严家财富充公,最终是“贪字得个贫”,瞎忙一场还落个家破人亡。如果时光倒流能从头再来,估计曾经的“纯情哥”严嵩绝对不会那么疯狂敛财,又是设计收卖皇帝身边近侍监视皇帝当皇帝是傻子,又是拍卖官职、大兴土木、滥用公帑,钱袋瞬间肿涨成猪0头,即使被人弹劾也有皇帝包庇。自以为得计之时,不料老板一个截胡,就把老严打回原形,除了皇帝最佳运财童子、“试验仙药的小白鼠”和顶雷高手的名号,甚至连渣都不剩下,只留住了千古骂名,儿子死了,自己也悲惨地老死墓舍,成了同样花钱如流水的嘉靖帝的甩锅好材料。
  晚安
  其实,看似对老严纵容有加的嘉靖帝,把他当成官场“制衡砝码”使用并随时甩锅给他的事例也不少见,把他推到未来天子裕王的对立面,就是有意把他往火上架,他还表演得那么投入,不仅掺和了皇帝家事连亲王的婚礼安排他都能与天子争个面红耳赤,甚至连皇帝给自己儿子的岁赐都敢截留,当自己是正主了。

  所以,有点看不过眼的皇帝,便决意给傲慢得不似人形的严嵩一个下马威(得意忘形之际他忘了自己前任夏言是怎样死的),一个十分辣的“政0治火锅”,因意外失火皇帝的住处永寿宫被毁,皇帝假意询问他对自己如何安排,居然很会揣摩上意的傲慢老严脑子严重入水,让皇帝暂住曾囚禁过被蒙0古人掳去又放回的明英宗的南宫,这“逊0位受锢之所”给现任0皇帝来住,你什么意思啊?要废了我吗?于是气不打一处来的嘉靖帝,差点就想当场废了他,鉴于他曾经对自己的好,以及还有用场,所以后来便把他打发回家赋闲挂起来(勒令退休),面壁思过冷静一下再说,留了一条命。
  晚安
  汤圆甜甜,好运连连,祝各位元宵快乐
  最终,他还是栽在了此种工0程建设之上。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低级错误,让后来的首辅徐阶抓住机会把他扳倒的。

  说到徐阶,也是严嵩式的政0坛老狐0狸,玩起钻0营手段一点也不比严嵩差,甚至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他在打0倒前任的功力方面比他的前任还多了一点技术含金量,不是一味地造0谣中伤、卑0鄙陷0害。

  无独有偶,正像当年严嵩由前任首辅提携一样,徐阶也是由前任严嵩提携,而最终两前任都被自己提携的后辈给阴0死了,不知是不是一种宿命的安排。
  一如严嵩因为善于写通0天的青词而受到皇帝青睐一样,徐阶也是写青词的好把式,都是能搭天0梯之猛人。当年,严嵩为了得到前任夏言的提携,曾厚着脸0皮俗不可耐地大0包0小0包去老乡上0司夏言那里套近乎,折0杀了有点“大0器晚成”的老严(比夏言虚长十几岁)。

  而徐阶为了得到严嵩的欣赏提携并看重(当然也曾得到夏言最初也最重要的提携,让其进阶国子监祭酒和礼部尚书,就是夏言的大0手笔),所耍0手段就比严嵩高明得多,即使不是老乡也可以做现代“高0考式移0民”,以避倭0患为名让自己“移0民”江西,以便“老乡0见老乡,两眼0泪汪汪”地套近乎,同时把孙女嫁给严嵩孙0子,喜气洋洋地结成了亲家,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他对老严的言听计从和阿谀0奉承都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朝中群臣都曾讥讽他是老严“最听0话的一条0狗”(虽然此中也有龃0龉),很少有反0对意见。

  既然做了亲家,你好我好0大家好,严嵩便减少了对他的猜0忌,官职自然也为其保着(已经不是夏言式的“异0己”了嘛),有时甚至还说点体己话,放松了革0命警0惕性,最终被自己人“捅”了才最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