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那点事:一人一梦一生不悔,揭秘王莽篡汉真相

  王莽一直在军中任职,又是前任大司马和成帝的托孤大臣,自然是大司马的不二人选。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主要基于四个原因:
  一、王莽是她的亲侄儿,她作为皇室正统绝不能给人留下扶植自己人的话柄;二、让大家去想,更容易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把董贤之死的负面影响尽可能消除;三、借机试探大家的忠诚,以便日后驾驭;四、她有绝对的自信,她坚信任何人都无法撼动自己的意见。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公大臣们却是不知,不由极为费解。正因为费解,便没有人抢着说话——枪打出头鸟,反正又轮不到咱,咱何苦要徒惹一身骚呢?
  王莽虽然对大司马一职志在必得,但毛遂自荐终究有点难为情,所以,他也不说话。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他在想:“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咱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再说了,咱有太皇太后做靠山,自问也还有些人缘。更重要的是,这些王公大臣们做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起码的眼力劲儿应该还是有的。咱且不说话,只管让他们去说,咱正好看看风向。”
  太皇太后话出口之后,便在留心地观察,见大家虽不说话,却分明已在按照自己的提示去思考,暗自高兴,想:“好啊,哀家须得再推他们一把。”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想着,道:“众位爱卿都是国之重臣,想必平日也少不了思考,今儿又思考了一段时间,看众位爱卿的模样,定已成竹在胸,怎么样,都说说吧。”
  朝臣们闻言,纷纷低了头,还是没人肯说话。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这是啥意思?这岂不是在蔑视哀家吗?”太皇太后的好心情登时被一扫而光,不悦地把目光转向了孔光。
  孔光是大司徒,掌管全国的行政大权,他不说话,自然没人抢先。孔光早就想到了王莽,但孔光总觉得王莽有点怪,至于怎么个怪法,却又说不清。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孔光是大司徒,掌管全国的行政大权,他不说话,自然没人抢先。孔光早就想到了王莽,但孔光总觉得王莽有点怪,至于怎么个怪法,却又说不清。
  他一向都谨小慎微,他认为谨小慎微算不得坏事,自己之所以能历经三朝不倒,岂不是正凭着自己的谨小慎微吗?因此,他虽认定了这人选非王莽莫属,他还是在斟酌着。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他斟酌,当然不是为了在朝堂上不举荐王莽,而是他必须要把王莽这个人搞清,以便于确定日后该怎么与之共事。分明地,他已完全投入了,太皇太后的目光扫过来,他竟全然不觉。
  立于他一侧的人却看到了,立于他一侧的是彭宣。彭宣是大司空,掌管着全国的监察大权。他一向唯孔光马首是瞻。冷不丁地见太皇太后在看孔光,唯恐他长时间不搭理失礼吃亏,悄悄地扯了扯他的朝服。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孔光一个愣怔,瞄了彭宣一眼,见彭宣不停地冲自己努嘴,知他意思,慌忙抬头去看太皇太后,恰跟太皇太后那冷冷的目光相遇,心里暗叫失礼,匆忙上前一步道:
  “启禀太皇太后,臣举荐新都侯王莽,理由是,新都侯人品高贵,能力超凡,又是前任的大司马和成帝的托孤大臣,只是不幸遭了小人暗算,理当官复原职。”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他的话音刚落,大司空彭宣立即上前一步,道:“启禀太皇太后,臣彭宣附议,理由是,新都侯做人俭朴低调,为官一向清廉,正是国之柱石,大司马的合适人选哪。”
  按照惯例,这两个人若是说了话,只要太皇太后不反对,应该不会再有人反对。王莽悬着的那颗心总算落了地,他长舒了一口气,不自觉地挺了挺胸,静待太皇太后做最后的决定。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太皇太后见这两个人表了态,知事儿基本已经定了下来,心里当然高兴,更不急于做决定,她必须要给王公大臣们留下公正的印象。因此,她笑了笑,道:“好,大司徒、大司空都表了态,其他爱卿还有啥意见,只管说。”
  因为放了心,王莽的思路变得空前顺畅,自然能懂太皇太后的意思,但他还是认为太皇太后在画蛇添足:“不是吗?万一有人出来反对咋办?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从未有过不等于没有,一旦有了,岂不麻烦?这个时候,可是出不得任何差错的。”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莽在胡思乱想着,其实,太皇太后也在高度紧张着。但她始终都在微笑着,两眼看似不经意实则洞若观火地盯着诸位王公大臣们。
  王公大臣们显然马上就要出来附议,因为他们此时都已抬起了头,在仰视着她。这既是附议的前奏,也是必须的礼节。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但她更多关注的已经不是这些,而是他们的表情。表情似乎也没啥异样,千篇一律地都是微笑。她认为,这些微笑的后面应该还藏着更深的东西。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即便再英明神武的君主也不可能让所有的王公大臣都满意,更何况她不过一介女流。
  她在尽力地扑捉着,她不想让这些原本就极难捕捉的东西遗漏。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蓦然,她见前将军何武和后将军公孙禄相互扯了一下,心下大怒:“这算什么,这算挑战吗?”想着,她不想让自己失了威仪,脸上努力地保持着微笑,嘴上也尽力淡定柔和地道:“两位将军是有话要说吗?”
  前将军何武和后将军公孙禄,虽也懂得太皇太后的意思,但两个也想做大司马,自己不好说,便决定相互推荐。两个正相互推让,要对方先说,不想让她瞧见了,不由一愣,相互递着眼色:你先说,我后说。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两个还在推让,太皇太后已催促道:“两位就别再相互推让了,这样吧,前将军何武先说。”
  何武无奈,上前一步道:“启禀太皇太后,臣想举荐后将军公孙禄做大司马,理由是,公孙禄行伍出身,懂得治军,本人也有这方面的愿望。”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太皇太后“哦”了一声,道:“后将军公孙禄有何话要说?”
  公孙禄上前一步道:“启禀太皇太后,臣举荐前将军何武做大司马,理由嘛,跟前将军何武所说的一样。”
  这两个人!王公大臣们闻言,纷纷手指着两个,哄堂大笑。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莽懂得,这是极为不屑的笑,这两个的相互举荐无疑不仅影响不了最终的结局,反倒会落下笑柄,但王莽还是心中愤怒:“他妈的,狗东西,竟敢跟你家莽爷抢桃子,不想活了吧?”想着,恨恨地盯着两个。
  太皇太后却笑了,道:“两位将军愿为皇家出力,这是好事。两位将军都颇多建树,原也当得大司马一职,但大司马作为全军的统帅,光有军功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能运筹帷幄,镇服全军。”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说着,顿了顿,才又继续道:“依哀家看来,大司马一职,还是由新都侯王莽担任更合适一些。众位爱卿,不知还有异议否?”
  王公大臣们齐声道:“太皇太后圣明。”
  太皇太后道:“众位爱卿既再无异议,传旨:令新都侯王莽就任大司马一职,即时就任。”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太皇太后道:“好,新都侯官复原职,众位爱卿快去向他祝贺吧。”说完,手向王莽一指。
  这是一个之前从未有过因此也绝对出人意料的决定。太皇太后自然知道,她之所以做这个决定,除了高兴,还有她感到了疲惫。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显然地,她已经不是可以连轴转的年龄了,她必须要籍此喘一口气,以让自己在王公大臣们面前保持精力充沛。她知道,这是至关重要的,若是自己流露出哪怕是丝毫的精力不继,都有可能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
  王公大臣们不由一愣,但见有的人已微笑着转向王莽,嘴里程式化地说着“恭贺恭贺”,唯恐落到别人后面,不及细想,忙跟了上去。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莽也是一愣,转而暗喜:“这是何等的殊荣?看来,咱已赢得了太皇太后的信任。现阶段,要想有所作为,离了太皇太后的信任还真不行。”
  正想着,王公大臣们已围了过来,王莽只好把喜悦强行埋进心里,愈加谦恭地道:“多谢,多谢。”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公大臣们纷纷赞道:“怎么说人家大司马人品高贵呢?看看,人家才真的叫礼贤下士宠辱不惊。”
  王莽知道,凭这些人的智慧,赞美的话一旦说起来,便会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王莽喜欢被人赞美,但王莽也知道现在还不是他可以专心听赞美的时候,他必须要设法巩固自己的地位。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咋巩固呢?太皇太后的信任已经取得了,下一步,便要增强自身的实力。现在这个时候,实力才是说话办事的资本。”
  念及此,他又记起了前将军何武和后将军公孙禄:“这两个小人,胆敢公然跟咱争?显然是活得不耐烦了。对了,剪除他们无疑是壮大自己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咋剪除呢?当然不是现在。若是现在,岂不显得咱气量太过狭小?”
  虽如此想,王莽心里却还是发了慌似地急,他在暗暗地劝着自己:“不急不急,待咱进一步取得太皇太后的信任,剪除他们还不是易如反掌?”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另有一个声音却在说:“不要再给自己找理由了,还不就是实力不够吗?若是实力足够,尽可以随心所欲。”
  他反驳道:“可这大汉朝除了皇上,有可以随心所欲的官吗?显然没有。”
  另一个声音道:“是,现在没有,为什么将来就不能有?”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如此不停地自我辩驳着,王莽突然心里闷闷地,忍不住用目光去搜寻何武和公孙禄。
  何武和公孙禄原本对大司马一职并不抱有希望,但心底里突然莫名其妙地泛上了一股渴望,这渴望让他们忍不住不约而同地想:“大司马一职出现了空缺,咱又长年治军,若是能够再进一步,岂不是天降的福分?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人哪,逢到了千载难得的机会,为何就不能争一争?争了不成,咱无怨无悔;倘若不争,万一这机会就是留给咱的,岂不要悔死亏死?咱宁肯争不到,也绝不能悔死亏死。”
  正盘算着,孔光和彭宣两个居然举荐了王莽。两个也知道孔光和彭宣说话的分量,无奈心底里的那渴望因为盘算竟也变得固执起来,让他们继续想:“与新都侯王莽相比,咱指定不行。但人家新都侯一惯淡薄名利,或许人家还不想争呢。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怎么会呢?他现在可还没有官职呢。怎么就不会呢?官职还不多得是,人家想要啥不成,非得跟咱争?再说了,即便他想要,咱争一争也于他无损。”
  显然地,至此时,两个仍认为自己的行为没啥过错:“本来就没错嘛,太皇太后不是也表扬咱了吗?只是觉得咱不合适,不合适就不合适呗,能有什么?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那么,他们笑什么?虚伪呗。难道这朝堂上居然连句真话都不敢讲了?太皇太后不是说要拨乱反正吗?就是啊,指不定咱们因为讲了真话而大受青睐呢。
  别做梦了,你没见新都侯那把咱吞了似的目光?别总把人往坏处想,人家或许那是虎威呢。既如此,太皇太后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又是啥意思呢?能有啥意思?不过让大家放松一下,这一连串的变故真的快要把人的神经给绷断了。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可是,咱们毕竟跟人家竞争过,该不该去给人家祝贺呢?当然该,人家毕竟成了咱们的上司。再说了,不过是争一争,都被他们当成了笑话,能有什么?”
  两个拿定了主意,待要上前,王莽已舍了众人,笑吟吟地过来了。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他这是啥意思?故作大度吗?或者要向咱显摆吗?不是,肯定不是,人家就有这样的人品,不要总往坏处想人家嘛。”
  想着,两个的心里登时清明了,忙一齐躬身道:“恭喜新都侯,贺喜新都侯。”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早晚让你们为此付出代价。”王莽恨恨地想着,却哈哈大笑。笑毕,道:“两位将军真性情也,日后还得多多仰仗两位。”
  两个闻言,心里愈发再无杂念,齐声道:“大司马但有吩咐,水里火里在所不辞。”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水里火里在所不辞,我用得着你们吗?我难道非要用你们这两个白眼狼吗?”想着,微笑着,待要说话,已听纷纷跟过来的王公大臣们感叹着“将帅和,大汉之幸”,唯恐被人瞧破了,忙一手一个抱住了他们。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这时候,太皇太后的精力已经恢复如初了——人哪也怪,郁闷的时候越闲越累,一旦心情好转,即便疲惫不堪也不过是瞬间的事儿——闻得王公大臣们感叹,忙转身去看,见状,暗道:“这个巨君,当真是个人才,居然有如此的气量,王家幸甚,社稷幸甚。”
  想着,已然高声道:“着啊,将帅和,大汉之幸。”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公大臣们听她说了话,忙各自归位,躬身异口同声地道:“太皇太后圣明哪,为大汉选了一位杰出的大司马。”
  太皇太后没有去接大家的话,正色地道:“好,众位爱卿,下面咱们接着议一件大事。”说着,拿眼扫视了一圈,见大家都专注地看着自己,提高了嗓音以示强调道:“便是关于皇嗣的事儿,众位爱卿请发表意见。”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她连个大致的方向都不说,就要咱去说,咱咋说?万一咱说了,她不中意,岂不又要落不是,何苦呢?再说了,皇家的事儿关咱屁事,谁做皇上,咱还不照样做奴才?”
  王公大臣们有了前面的教训,纷纷如是想着,均低了头故作沉思状,就是没人肯说话。
  王莽倒是猜出了太皇太后的意图,不,应该也不是猜,太皇太后曾不止一次地向他透露过,但他也不说,他在想:“时下反正大局已定,与其咱先说,倒不如让别人先说。
  让别人先说,可以回避风险且不说,别人说错了自己再去更正,岂不更能烘衬出咱?万一别人也说对了呢?那也不打紧,咱尽可以说得更详细一点儿,同样也能现出咱比他们心思更缜密。”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太皇太后却急,因为这事儿实在太过重大,还是由王公大臣们先说出来由她最后做决定为好。因此,见大家不语,她无奈地转向王莽道:“大司马有啥意见,且说来听听。”
  王莽的盘算落空免不了要失望,但他转而又想:“人得懂得变通,她既问咱,说明她重视咱,或许她不想再听到违背她意愿的声音。”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想着,王莽讨好道:“既立皇嗣,必尊正统。按照承前启后的原则,原该选下一代,但已逝的哀帝没有后嗣。臣已数过,晚他一辈的尚且没有,如此只能从他的平辈中去选。
  或许这就是天意,天意要对他无所作为进行惩罚。他的平辈中倒有一人,名刘箕子,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为卫姬,乃元帝孙辈中的佼佼者,臣建议由他来做成帝的后嗣。”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这无疑正是太皇太后之所想,太皇太后心里高兴,唯恐有人反对,立即道:“就依大司马所奏,但‘箕子’之名太贱,不堪为皇,哀家赐名‘衎’,称孝平皇帝吧。”说罢,转向王公大臣们问道:“众位爱卿,还有异议没有?”
  王公大臣们见她已经决定了,哪里还会再有人反对?又实在太累了,只想着快些结束,几乎异口同声道:“太皇太后圣明,但请太皇太后圣裁。”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太皇太后客气道:“好,既然众位爱卿抬爱,哀家就不辞劳苦决定了,传旨,令大司马王莽择日派人速速迎接中山孝王刘衎进京继位,散朝。”
  王公大臣们闻言,各怀心思地转身欲去,但听王莽又道:“启禀太皇太后,臣王莽还有本奏。”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太皇太后王政君已起了身,闻言,重又坐下道:“大司马有本只管奏来。”
  王莽毕恭毕敬地道:“启禀太皇太后,安阳侯王舜为人严谨,积累仁孝,臣王莽保举王舜担任车骑将军,前往迎接中山孝王,以示朝廷和太皇太后的恩典。”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王舜是王莽的堂弟,素来跟王莽交好。不过,王莽保举他并不单纯因为他跟自己交好,还因为王舜深受太皇太后的信任和喜欢。奉迎中山孝王可是大功,这大功给了王舜,太皇太后指定喜欢。只要她喜欢,对王莽的信任自然也会因此进一步加深。
  事实果如王莽所料,太皇太后心里喜欢,道:“这事儿本是大司马份内之事儿,勿需请旨,但大司马既然请旨,哀家照准就是。”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欢迎各位好友来访指点。
  王莽见目的达到,心里暗喜,颤声道:“谢太皇太后,左将军光禄勋甄丰忠信仁笃,臣想保举他跟王舜一同前往,共同完成这不世奇功。另,保举甄邯为侍中奉车都尉,以增强宫廷护卫的力量。”
  甄邯乃大司徒孔光的女婿,而甄丰则是甄邯的哥哥。王莽保举这两位,除了这两个一直追随王莽左右之外,还看中了孔光。
  《王莽那点事》已完本,敬请关注。http://book.tianya.cn/book/89225.aspx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