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达生九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这个关于游泳水平特别高的人的故事,讲的还是养生。他说他之所以能水性这么好,是因为他完全顺着水流的自然规律,而不与激流搏斗。对于自己生长在高地这件事认命,对于自己现在在水边生活这件事也认命,不与之抗争,没有自己主观的诉求和愿望,就能在这个水中的环境下很好很安全的待着了。



  这里以水为喻,其实我们的小环境,大社会,以至于存在于的整个宇宙,都是水,我们都是在水中游泳的人。养生也好,修行也罢,需要我们做的既不是努力改变这个环境,也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标准和环境搏斗,而是不带任何自己想法的,顺应着环境的发展而发展,顺应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主观意愿,也就没有好坏标准,就好像他在水里游泳,自己的身体就好像是水本身的一部分一样,我们在这个环境下生活,如果能做到让自己真的就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世界的一部分,宇宙大道的一部分,什么东西又会主动伤害自己的一部分呢?总而言之四个字,顺其自然。说来容易,我的体会是,做起来太难了。因为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一念发动,就不如法。所以,真正的顺其自然,也就不要执着于是否有念想发动了。和自己是否动念这件事搏斗,不也是和环境搏斗吗?

  达生十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这是一个高明木匠的故事,以斋戒为手段,让自己达到专注的状态,脑海中连自己都忘记了,才从选材开始制作鼓架的步骤,这些和前面的内容并无特别之处,特别之处在于,如果他去山林中选材的时候,没有遇到合适的木材,他会放弃的,他会允许接受自己空手而回这种可能性的。也就是说,他作为一个木匠达人,已经连自己是否能够做出,做成一件器物这件事,都放下了,没有执著心了。应该说,这种境界又要比前面提到的那些更高。这个逻辑走到极致,就是我写过的,当我不怕死的时候,才有可能不死,当我不想成仙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仙。

  达生十一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子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非常善于驾驭马车的人,因此得到庄公的赏识,于是庄公就刻意以表演和展示为目的让他驾车,颜阖看到了说他的马会累垮的。然后果然累垮了。因为他发现马已经很累了,但是还要刻意让它拉车,所以一定会累垮。这个简单的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度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叫一个火候的问题。我们生活中也好,事业中也好,修仙也好,都要注意,不要让自己,别人,周边的环境达到极致,因为物极必反,反,往往意味着失败。所以假如拿捏不好火候,不妨欠一点,也不要过度,欠一点,哪怕欠的多一点,无非是不成功,但是只要不到极致,也就很难失败。其实,这也是我讲的任何环境,状态,生活的剧烈改变,都不是好事。

  达生十二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屦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这里讲一个工匠能徒手画圆画方,比用圆规矩尺画的还好。说白了还是因为他足够的专注,不受外物的干扰,这种外物的干扰,包括我要画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这个念头的干扰。接下来引申到,当你有一个标准的时候,就存在适合和不适合的区别,但是如果自己没有标准,那就没有适合不适合的分别了,就没有什么情况,是不适合的了。没有不适合,其实就是广义的适合了。这和活着,不死,死了,的概念是一样的。我们要找到左边的极致,右边的极致,然后待在中间,这个中间,在很多概念上就是那个不死,没有不适合,之类的状态。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一切觉得不好,不理想,根本的原因都在于自己有标准,所以不是环境的错,是自己的心性不到位,心性到位了,没有标准了,自然一切家庭都是不坏的家庭,一切工作都是不坏的工作,一切配偶都是不坏的配偶,不坏的,往往也就是可以接受的。当然,这只是从逻辑上来讲,我了解你们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状态,我没有打算让你们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直接拿这个要求往自己身上套,这对于你们要求太高了,对我来说也是。我们讲了这么多,一个反复强调的原则就是,永远从自己最容易做到,最容易想明白的那个点,那个细节入手,然后第二容易的就会变成最容易的,要筑金字塔,不要筑柱子。而且,这个最容易的事情,是可以无限粉碎,无限分割的,不一定要是一个宏大抽象的理念,而应该是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



  打个比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练不辩,似乎已经是比较容易下手的了,那么难道说就应该从不再在任何场合,就任何话题,和任何人争辩吗?不是的,这个要求还是太大了,我们可以先从具体人开始,练习,不再和老婆争辩。再细分,不再和老婆就自己的收入问题争辩。再细分,不再和老婆在吃饭的时候就自己的收入问题争辩。等等等等,无限粉碎,直到自己可以比较容易的做到为止。修道是一辈子的事,那么急于求成干嘛呢。
  达生十三



  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休居乡不见谓不脩,临难不见谓不勇;然而田原不遇岁,事君不遇世,宾于乡里,逐于州部,则胡罪乎天哉?休恶遇此命也?”

  扁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今汝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孙子出,扁子入,坐有间,仰天而叹。弟子问曰:“先生何为叹乎?”扁子曰:“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王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

  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平陆而已矣。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鴳以钟鼓也。彼又恶能无惊乎哉!”



  这是一个高人对境界低下的人讲了一大堆完全和他能理解和接受的境界相距甚远的道理,然后自己又后悔了,觉得对人家未必是好事的故事。这应该令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家所有人引以为戒。虽然我讲庄子,写了这么多,各种境界从低到高,这两个月从庄子的世界中抽离出来,过了一段很久没有过的纷纷扰扰的世俗生活之后,回头再看自己写过的文字,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以前是能有这样的领悟的啊,那为什么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处处犯规,甚至完全背道而驰。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更加明白了,我讲的东西是捆绑在整个逻辑链条中的,所以我不需要都能达到,就也能想到,写出来,所以并不是我以前就有多高的境界,后来退步了,这是个错觉,而是我本来就是如此,距离大道就有这么远而已。你们也是如此,不要看到一些文字,一些境界,觉得自己相距甚远就非常气馁,挫败,失望。如果刻意追求那个距离自己很遥远的状态,长期欲得而不可得,那才是应该气馁的呢。所以,不妨忘掉那些遥远的不接地气的东西,脚踏实地,从自己最容易做的做起,现在就让自己想那些至人的事,无异于让老鼠拉车,给小鸟听钟鼓之乐一样。


  山木一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这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其中庄子吃的东西,有的版本写作雁,有的版本写作鹅,其实这两种动物就是一种东西,家养的就叫鹅,野生的就叫雁。所以我曾经很奇怪一件事,道教有四不吃,牛狗乌鱼大雁,那道士能吃鹅么?我问了很多人,都表示没有问题,能吃,哪怕我告诉他们这是一种东西,依然觉得没问题可以吃。所以我就。。。。


  文中的大树,以没有用而得以生存,雁却因为不能鸣叫而惨遭杀戮。庄子的弟子就觉得很矛盾了。也不知道到底该有用还是该没用。其实,老庄之道追求的,不是有用,也不是没用,也不是简单的介于有用和没用之间。而是追求自己没有标签。有用是一个标签,这种标签在大多数时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灾难。其实没用也是一个标签。一部分情况下,没用这个标签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灾难,比如这只不会鸣叫的大雁。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什么标签都没有,那么也就不会遭遇任何麻烦和灾难,如果做不到,那就选择麻烦和灾难概率比较小的标签保留。有用和没用都是相对的概念,世界上哪有完全没用的东西呢,只不过是对什么范围的人,有多大的概率没有用而已。所以,你们千万不要为了没用而没用,刻意追求让自己成为一个没用,或者不发挥作用的人,这种执念和刻意追求有用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维持现状,别再追求更多的,更大的用途,即可。
  山木二


  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且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这是一个和上一篇达生最后一段一样,对境界低下的人直接用极高的标准讲至高的道理的故事。鲁国国君仅仅是对自己的修身齐家产生了迷惘而已,而市南宜僚直接告诉他,鲁国本身就是阻碍他修行的最大障碍,就是因为他还关注着鲁国这个国家的好坏安危治乱,才使得自己的心性无法更进一步,建议他抛弃现有的国家,地位,财富, 到达所谓的由修道的人构成的环境中,放下自己的一切需求,撕掉自己的所有标签,就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了。这个道理讲出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对于一国之君的鲁侯来说,一点建设性都没有。不过,这话也不好说,下一篇田子方中最后就有一个一国之君凡侯,似乎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下面有一段我经常引用的文字,讲的是如果你在河上划船,有一艘船撞上了你的船,回头一看,假如是一艘空船,那么自己往往不会起情绪,而如果对方船上有人,那么起情绪是一定的,发恶声也很正常。为什么事情是一样的事情,对自己内心的投射却不一样呢。我认为受到外界影响而得来的情绪,就像前面说的礼仪一样,是需要有一个对象才能存在的,也就是说情绪需要出口,才能叫情绪,如果没有出口,也就没有情绪了。我们被自行车撞了会有情绪,自己崴了脚却不会有情绪,一样的道理。那么减少情绪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可以当作对象的人,给齐物掉,只考虑自己本身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影响,不要考虑之外的一切标签。这一点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在没有其他任何机会和可能性的前提下,被一个老头踩了脚,和被一个美女踩了脚,有的人的反应是一样的,有的人却差距很大。这就是在这项修行上层次不同的表现。而最高境界还不是把一切都看作空船,而是把自己看作空船,让别人面对自己的时候能够不起情绪,这时候不但自己不会有任何情绪了,而且由于没有情绪,没有标签,也很难受到别人的伤害。因为别人没有伤害你的动力。我们有时候会听到有宗教信徒说,在某某大师身边,自然而然的就会感觉到安静。我理解的是这些大师在这方面有很高的修为吧。
  山木三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王子庆忌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之设?"奢曰:"一之间无敢设也。奢闻之: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萃乎芒乎

  ,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傅,因其自穷。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这个故事是北宫奢帮卫灵公向老百姓筹钱造编钟,三个月就做成了上下两层架子。王子庆忌以为他会法术。他说我只不过是用自然之道募捐而已,我对老百姓谁捐款多少没有要求,无论是否捐款,捐款多少

  ,都不带任何情绪,没有任何想法,老百姓自然就愿意捐款,而且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更不要说懂得宇宙大道的人呢。大概在春秋战国时代,老百姓对于捐款帮国君造编钟这件事的理解会和我们

  现在不一样吧。可能他们觉得是件好事,会愿意捐款。不过我们二十几年前似乎也曾经有过为申办亚运会募捐的事。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捐款这件事,如果老百姓愿意,那么最好的结果是让他们仅仅以自

  己对这件事的态度和自身的状况来决定捐多少钱。一旦带入了其他的因素,比如会不会被贪污,政府和身边的人对于捐多少钱的看法,如果不捐的后果怎么样等等,就一定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要么是导致捐

  款数量不足,要么是影响百姓的生活。这一段讲的还是黄老之道,而黄老之道的社会,一定要是由相当大比例的真人组成的,而且,领袖的格局非常重要。所以我可以直接判断,在可预见的将来,真正,极

  端,理想的黄老之道治理下的社会是不可能再存在了。只能用理念和方法朝着相对接近黄老之道的方向改善而已。
  山木四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翀翀,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这个故事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被乡民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仅仅因为孔子长得很像贼人阳虎,而被乡民误会,差点丧命。大公任就告诉他怎么能不死。简单说就是什么都不追求,才是安身立命之道,避免危险之道,而孔子的毛病在于他想要用自己的所谓德行来拯救世界。自然会遇到危险了。后面孔子听了这段话,说善哉,然后改行修道了,这当个笑话看就行了。反正下面还会再反复提起这个故事。
  山木五


  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异日,桑雽又曰:"舜之将死,真泠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这一段话的名句和关键在于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纽带,如果是建立在外物之上的,比如利益,名望,甚至包括情感,都是不会长久的,关系会随着这些外物的变化而起变化。而真正牢固的关系是建立在人的天性之上的,天性决定这个人想要和另外一个人保持一个什么程度的关系,天性不会变化,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会变化。可能我们现在理解到底什么叫做天性,不太容易,那么简单一点的办法是先排除那些明显是外物的东西,然后觉得对这个人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需求,还愿意保持某种关系,那么这大概就接近天性了吧。道理是这样说,但是我们都是红尘中人,不可能仅仅和以天性为纽带保持关系的人保持关系,我当然不希望大家因此就开始慢慢排斥那些以外物为纽带的关系,而是要内观其心,自己心里明白,无需告诉任何人,我和他的这种关系,是因为某种需求。那么这样既利于实现和满足自己的这种需求,有朝一日关系改变了,自己也不会在情感上太过于波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