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来到北京已经16年了。回想在北京漂泊的日子,庆幸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北漂在他乡的艰辛。
时光回溯到2002年的冬天,那时我们二十七八岁,老公作为业务开拓者被指派到北京,开拓北京市场。怀有身孕的我跟着他扛着行李来到北京,一场大雪非常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就像那首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里写的,我对那场雪记忆深刻。来到北京后,我住在老公公司租的房子里。因为怀有身孕,不能上班,在家闲待着。老公公司是做安防产品的,面对的是基建工程,可想而知,在北京开拓市场的压力何其大,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压力,老公经常晚上睡不着觉。
女儿刚出满月,婆婆过来帮我们看孩子。我开始马不停蹄地出去找工作。因为在北京压力非常大,我初来乍到,找工作并不是那么顺利。只要是正规的公司,人家肯让我上班,我就去。即使这样,在2003年那个人才过剩的年份,找工作也找了两个月。最后找一个做销售的工作。现在想想,那时刚从学校出来,本来就是死读书的我,也不那么聪明伶俐,缺乏社会经验,不怎么会修饰外表,自然不是公司想要招聘的理想人员。也许上天眷顾,也许是我天生长着一幅善良的面孔,在公司的认证咨询销售工作中,客户非常信任我,市场开拓得非常不错。想想自己在工作中,也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每次从北京去外地谈一个客户时,总要思前想后,一晚上睡不着觉。拜访京津冀的客户,一般一天往返一次,有时回北京的车晚了,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到家,对于一个女孩子,确实不容易。
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勤劳的人。过了两年,我终于有了几万的积蓄。2005年,购买了亦庄一个3000元1平米的小区的房子。当时手中的钱只够付首付,但好歹结束了在北京的漂泊,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小窝。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09年,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需要社区开流动生育证才允许上学。那时办得还算顺利。后来生了儿子,一家人生活过得还算不错。但是到女儿上初中后,回不回户口所在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随之而来的还有儿子的幼升小,正赶上外地孩子在北京上小学的严控阶段。为了去社区街道审核,早晨五点多就要到社区门口排队。心里忐忑不安地排着队,不知能不能通过审核,只有五证俱全的,才能通过审核。而我们不是这个资料不行就是那个资料有问题,有问题意味着需要回去修改,意味着改好后得一大早晨重新排队。反复几次排队把我们的意志消磨得荡然无存。我想着算了,回老家上吧。可是第二天早上,依然早早爬起来去排队递交资料,等待审核。因为我们不想一家人分开。孩子的教育就这么几年,父母陪伴孩子也就这么几年,真的不想分开。大人也不愿意就这样放弃拼搏了这么多年的工作,陪孩子回老家上学。最后的结果是美好的,经过反复不断地努力,儿子终于成功在北京上了小学。我们一家还特地庆祝了一番。
女儿到了上初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她的学籍转到天津。幸运的是可以住校,每个周末,我们就要去天津陪伴女儿。因为孩子学习压力大,每周从天津回北京的话,学习时间基本没有了。工作日上班,周末北京天津来回跑,我们这些家长真的怕了。光孩子上学就要这样折腾,更不用说家里老人生病或者有什么事情,那更是不知道怎么去面对。
2018年迎来了积分落户。由于我们社保比较短,才80分多一点,不知等到何年何月。但愿我儿子能等到我把户口落到北京,不用再天津北京来回折腾了。毕竟积分落户是我们这些北漂的一个希望,让我们一起祈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