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不正,土法不土,苗疆有蛊,谓之瘟瘴。

  中医治病也就分这几个大类。

  一是治脾,脾胃是后天之本,我们常说的胃病,其实大多都是脾的毛病。治脾有清脾汤,醒脾汤,温脾汤,归脾汤,健脾汤,还有各类的民间单方,象治胰腺炎,脾脏炎的那就是毛栗子壳与鲜人掌,芦荟等。如腮腺炎,淋巴结肿大,上火发炎,都可用这二三味民间单方加清脾汤治愈。

  胰腺,脾脏管的可是内分泌的津液,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指的就是这个胰腺脾胃。所有后天的一切都可从这里医起,因为补脾生津之后就能滋肝润肺,让病变的身体重回健康。故学医之人,首先得需学脾胃的医治。

  其次就得学肺,肺病除了伤寒,温病,肺痈,痰阻,肿瘤,结节外,还有一个尘肺,石肺。象烟肺,肺气肿,肺大泡,纤维化都可理解为是尘肺,石肺的变种。而中医能化石的中药却不多。石韦,鸡内金,海金砂,等。因为尘肺可以理解为是石淋,而化石通淋的中药却很少。但还是能够逆转一大部份的。

  能逆转肝硬化的只有一味金钱莲,而能逆转尘肺石化的也只有这个石斛与石韦的组合,也就是说,只有这二味药才能治尘肺,烟肺。其余的都是排痰清肺,拔毒消肿的,对于已经石化硬化的肺,只有这二味药的组合才能医治,却效果也并不能够完全都逆转。

  医尘肺,也就如医肝硬一样,有把握,但却不能完全恢复,只能让你稀里糊涂的活着,却不能够再轰轰烈烈的干重活。

  而肝与心是连在一起的,更与血密不可分,故活血化瘀就是治心肝的基础,你要把心肝医好活血化瘀是少不了的,同是在活血化瘀下气多血少的肾部就立即出来问题了。心肝肾这三者在血瘀的牵扯下,往往都是同有毛病的。故这三病都可用活血化瘀来医治。

  最后就是脾肾一体,补肾就是在补脾,就是在滋阴。抓住这些个脉络,大部份的毛病都能治愈。就算现在的癌,在拔毒消肿,化痰散结,排邪排毒的配合下也大多都能自愈。

  尤其是癌,更需补阳气,一剂姜附艾甘汤,都能让患者感到元气满满。
  回楼上的。

  你这是三高加肝郁,并且还伴随着血钙血浊,所以骨质增生。根源是肺不好,大便也不正常。

  肺不好,肺气不宣,不仅有鼻炎,肺气还推动不了血液,肃降无力,从而使得血瘀肝郁,脾胃补津不足,更有劳累,血液浓缩,血钙增高,极易诱发骨质增生。血钙这个毛病啊!不是结石就是骨质增生,劳累所故。

  治疗当是补脾生津,补气暖肺,活血化瘀,温阳燥湿,排邪排毒。至于睡眠,鼻炎,脱发,乳腺结节,肝血有瘤,颈椎骨质增生,脸上还有老年斑,都只是副作用。

  只要阳一温,脾一补,气一生,肺一宣,血一化,肝一柔,痰一散,湿一燥,毒一排,诸病自消。也是个大方。
  干姜6,制附子8,艾草10,生甘草6,香砂仁6,芡实12,葛根8,大枣8枚辟,枳壳8,生黄芪15,麦冬20,南沙参8,桔梗6,丹参12,桃仁8,红花6,水蛭3,川芎4,桂枝2,赤芍8,蒲公英6,鸡屎藤3,垂盘软肝草10,炒白术6,补骨脂10,杜仲8,生鳖甲6(打粉),鹿角胶6,四块瓦4,麝香0.2,醋乳香4,炒没药4,萆薢10,车前草10,石韦6,玉米须15,泽泻10,双丑6,大黄4,巴豆0.1(约二颗)。共40味。先吃三剂,后需再吃七剂。
  现在,我来说一说上面这方的用药思路。

  熟悉我用药思路的人,现在恐已经能看清楚了。这不是伤寒方,追求的是用药精炼,我是讲究通调通治的。

  药都是很普通的常用药,医得也都是很普通的常见病。复杂的毛病,我也不会医,我都是把复杂的毛病简单化的。那有什么复杂,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个寒结。血结叫做瘀,痰结叫做瘤,浊结叫做石,结于脏腑的是结石,结于骨骼的是增生,痛风,我就是这样的简单粗暴。

  先是劳累过度,导致津血亏损,后是肺气不宣,寒气入骨,从而结石,骨骼增升,血液,痰湿瘀结。所以开头就是一剂姜附艾甘汤。这个姜附艾甘汤,我很欢喜用,因为补阳气,温经通络,非它莫属。我下面的用药全要靠此经络调节。

  然后补脾生津,香砂,芡实,葛根,大枣,枳壳,后面还有个补骨脂,这些个药,其实就是醒脾温脾甚至是健脾,助消化的,只有消化好,才能吃啥补啥。同时这里的枳壳也就是桔子皮还能温肺降肺气暖肾升肾气的作用。

  然后就是润肺的。补脾生津的作用就是滋肝润肺。因为脾主管着这人体的内分泌,脾好,就能反过来促进肝好肺好。生黄芪,麦冬,沙参,桔梗,又是些很常见的常用药,但就是常见,说明功效显著。几千年的中药方,反来复去的就是这几味的常用药。可见润肺宣肺的功效显著。

  有了气,那么就可以活血化瘀了,丹参与黄芪是第一组,化瘀药,化的是大血管内的瘀血,桃仁,红花,化得是脏腑内的瘀血。配合川穹,水蛭,桂枝,引血向上,就能化脑血管之内的瘀血,桂枝发汗排邪,就能把头部的瘀血以汗的形式排出一部份,同是还能化消老年斑。

  另一方面,赤芍,蒲公英,鸡屎藤,垂盘软肝草,在柔肝的同时,还能柔乳腺结节,再配合炒白术祛湿,祛脂。脂肪肝,痰结,都能被柔散,溶消于血液之中被带到淋道。

  如果没有颈椎病,那么此方,就可直接通淋,利尿,排邪,排石,排毒收尾了。可就是因为颈椎有病,故才有下面补督脉温经散寒的药物。杜仲补气,鳖甲归经,鹿角胶温经,麝香引气向上,四块瓦,消肿止痛。乳香,没药再把这寒气通过微血管带到大血管,从而排出体外。

  后面就是,排邪排毒的常见套路了,我用药就是喜欢多用排邪药的,因为只有排得干净才能好的彻底。萆薢,车前草,石韦,玉米须,泽泻,双丑,大黄,巴豆。40味草药,也是8个排邪药。

  随你们咱说吧! 我也不想再多解释,好与坏,简练与多余,各有理解的不同。我认为排邪药要多,有人认为多余,那就让疗效来说话吧。

  这里不得不说说巴豆这味药。这里是0.1克的巴豆,也就是约二颗的巴豆。巴豆的大小如绿豆,比黄豆要小。二颗绿豆大小的巴豆,却能事半功倍,排邪的效果提升。可是药房却是禁药,一般很难配出来。

  说啥好呢?都用了几千年了,现在却是禁药。要晓得尿毒症患者,只有巴豆这味药可治。只有以肠代肾,才能将尿毒症患者身上的血毒排出。现没了巴豆,仅靠剩下的七味药,排邪不畅啊! 但也只能如此,多吃几剂吧!如你能从私底下搞来巴豆,那么每剂二颗,这是最好的。三剂下来,你就能知晓此方的药效。
  我就这三板斧,先温阳,补脾生津,后补气,活血化瘀,然后化痰散结,最后排邪排毒。

  这跟洗衣服的道理是一样的,温阳,补脾生津就相当于是在加热水,补气就是振动,相当于是翻滚搅动,是个动力源。活血化瘀药就相当于是在加洗衣粉,将污垢邪气与身体分离,溶入血中,然后过滤血液排邪排毒,排出污垢,那么这件衣服也就能焕然一新了。洗好后,最加些滋补品以整理,大功告成。

  大道至简,化繁为简,我就是这样的简单粗暴,扶正祛邪,洗衣服。
  而伤寒呢,走入了误区。温阳少,水不够热,补脾生津少,水不够,血液不充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洗衣粉到加了不少,同是排邪排毒的排邪药也很少。那么这种的治病洗衣服的方式,能治啥个毛病?

  就算治好了,那这件衣服也都有些损伤。凡是伤寒方治过的人,病愈后必虚,就是这个道理。看似药方很少,很简练,很便宜,其实成效如何,明眼人就能高下立见。

  大方与小方,在这里就体现他们的治病理念不同了。
  回萌宠医生

  艾草8,西洋参4,丹参6,生黄芪8,郁金4,赤芍4,仙鹤草4,蒲公英2,白毛藤2,叶下珠8,山萸肉8,金线莲8,麦冬6,南沙参6,连翘3,桑白皮2,葶苈子2,橘红6,香砂仁3,葛根6,芡实10,大枣8枚劈,补骨脂8,桃仁4,红花2,杜仲6,熟地4,怀牛膝3,玉米须8,萆薢4,车前子(包煎)6,双丑4,大黄2。共32味。

  在原30味守方的基础上,又加了西洋参4克,以辅助血液心脏的跳动。还加了一个橘红6克以暖肺。同时稍微加大了一些,排痰化结的治肺药,与治肝炎,肝硬的药。别的不变。相信心率又会到60左右的。

  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需待肝好后,这个心脏才能平复,这样才有利于心瓣的自我修复闭合。
  回萌宠网友。

  你父的病症,现在非常明确,就是一个心瓣磨损缺失,关闭不严实的风湿性心脏病。这个病,西医除了做手术,修心瓣或换心脏之外,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这属于实质性的心脏受损。

  此时的中医就是在挑战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要靠人体的自愈能力修复这个心瓣。成功的医案不是说没有,有,但时间会很长。

  心瓣为什么会磨损,就是因为肺与肝都出了问题,同是血液中也多是血浊,既有风湿的尿酸结晶,也有高血脂的湿。血液不干净在通过心脏时与心瓣的磨损加剧,使得自我修复的能力,跟不上磨损的速度。

  其次,肝硬,肺衰,血管中不仅有淤堵,还缺少了肝的柔和缓冲疏泄,使得这个心脏中的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充满了湍流振动,高频共振的震颤很厉害。

  心瓣在这二个因素的夹击下,加速磨损。一个是血浊冲刷,一个是自身震颤。不要说是心瓣了,就算是金属都会因共振震颤金属疲劳而加速损坏。
  治疗,就是先,回阳救逆,用四逆汤,人参,制附子,干姜,甘草,或姜附艾甘汤,艾草,制附子,干姜,甘草。二者的差异就是一个用人参,一个用艾草。

  然后补脾生津,因为脾肾一体,故补肾也就是在补脾,目的都是为了生津。要自愈心瓣,这个补是少不了的。

  用黄柏苍术二妙汤祛风,用黄芪白术汤祛湿,把风湿血浊降下来。再然后还需暖肺润肺宣肺化痰散结,肃降肺气。现在是靠这个西洋参,黄芪,这个参芪汤的小心脏在辅助供血,而以后还是要靠自身的肺气供血,故治肺也同样的重要。

  还有肝,这个柔肝与补血同样的不可少。肝是消除震颤的唯一途径。所以还要逆转修复肝组织。前面的治肺也是在逆转,现在治肝也是要逆转,接下来还要逆转心瓣。

  当肝,肺,血,脾与肾都照顾到了之后就要逆转心瓣了。心为任脉,除了宁心安神之外,还需滋补温通任脉,使之心肾相交,这里就又出来了一个中医名方交泰丸。交泰丸就是治心肾不宁,心肾不交的。不过也有人把心肾不宁,理解为心神不宁,失眠多梦,任脉不通,心胀闷塞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并不正确,因为交泰丸,其实治的是任脉。

  交泰丸的药很简单,只有二味,黄连与肉桂。黄连,苦以凉心泻火,肉桂,温而暖通心阳,一凉一热,一阴一阳,交泰也就这个意思,交泰以为和。其实就是三焦不通。

  逆转心瓣的意思就是要三焦通畅,任督周流。给心脏以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除此之外中医也没啥好办法。除了补些任脉的药之外,剩下的就是时间。

  面对这个实质性,器质性的心脏病,心瓣缺失时,中医的理念就是温通任脉,三焦交泰,静以养心,期待自愈。
  回萌宠网友的,调整后的新方子。

  艾草4,制附子6,干姜3,生甘草4,肉桂2,生晒人参4,丹参4,苦参3,生黄芪8;连翘3,麦冬10,南沙参4,百合6,五味子4,橘红6,桔梗4,桂枝1,桑白皮2,葶苈子2,枙子3,罗汉果1颗;仙鹤草4,蒲公英2,鸡屎藤3,郁金4,赤芍4,柴胡2,垂盘软肝草8,叶下珠8,金线莲8;黄柏2,生苍术2,生白术2;香砂仁2,降香2(因降香较贵也可用广木香替代但疗效不如降香视情况可自行决定)芡实8,大枣8枚劈,龟板胶6,鹿角胶6;桃仁4,红花2,水蛭1,川芎2,杜仲4,怀牛膝3;萆薢8,泽泻8,车前草8,双丑4,大黄2. 共50味。分六个小部份,用分号隔开,便于理解组方的用意。先吃三剂,后看效果。后面我会来说说,这个组方思路的。

  药虽多但剂量都不是很重,就怕药店的工作人员要哭晕在柜台了。

  我说一说上面方子的用意。

  首先是个四逆汤,回阳救逆,然后用三参汤,泻心火,补而不燥,交泰丸,阴阳调和,心肾相交,最后是个参芪汤,生脉饮,助气血运行。九味药化裁出了四个方剂,为第一个部份。

  连翘清肺热。麦冬,沙参,百合,五味子,润肺生津。橘红,桔梗,桂枝,暖肺生宣,宣肺开窍,把毛囊打开。邪之来路也是邪之出路,这里是汗与痰这二个排邪通道俱用,却又不是主要,目的只是宣肺,增加肺活量。桑白皮,葶苈子,肃杀,化痰散结。枙子,罗汉果通三焦降肺气,便于升肾。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肾相交,降肺生肾。

  治肺,清,润,宣,肃,降,为一个组合,缺一不可哦!这治肺的12味药,对大部份的肺结节,甚至肺癌,尘肺,纤维化,烟肺,都是有效的,为核心主方。虽然还有别的很多草药不同,剂量不同,但清润宣肃降的基本原则不会变。这才是中医的核心组方思路与理论应用。

  同理,后面治肝的也差不多。清肺热是仙鹤草;化痈散结的是蒲公英;拔毒消肿的是鸡屎藤;郁金,赤芍,柔肝柔脾;柴胡升肝阳;垂盘软肝草,叶下珠,金线莲,修复逆转受损的肝组织。治肝还有很多的药,但大多也都是这些的套路。

  黄柏,苍术,是二妙丸,再加牛膝,薏苡仁是四妙丸,这里虽没有薏苡仁,但却有芡实,药效比这薏苡仁还要好,这个四妙丸是治风湿痛风关节炎的,这里是作为磨损心瓣的血浊祛风在治理的。配合后面的黄芪白术汤,祛湿祛脂,就是在降三高,为心脏减负。

  补脾生津,用药不是很多,因为病人胃口好,这里只用了一个香砂,芡实,与大枣,目的就是为后面的,降香,龟鹿二仙膏在做准备。

  这个龟鹿二仙膏也有四个药,除了龟鹿还有人参,枸杞。但这里没有枸杞子,只有五味子,大枣,与芡实,一样是有效的。龟鹿二仙膏才是真正的修复心瓣的主药,君药。要逆转心脏非用此药不可。所以中医优秀就优秀在这个地方。逆转心脏,逆转肝脏,逆转肺部。那些说心瓣不可治愈,只能开刀修复,或更换心脏的,还真的是不太懂中医。一气周流嘛!前面有人说修真可有药物,这个龟鹿二仙膏就很好嘛!

  桃仁,红花,水蛭,川芎,杜仲,怀牛膝,就是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把血引到三个不同的部位。川穹引气领血向上到头,这里是作宣肺与心脑血管的疏通预防用的,剂量很小。杜仲引气领血到腰肾。怀牛膝是引气领血到腿脚。配合桂枝,就是周身的气血都临到。

  在这里还是要再说一说降香,降香是通三焦,引任脉之气向下,引火归源入丹田的。如鬼鹿二仙膏的剂量一放大,那这个降香也要放大。却降香无毒,而广木香用药一多后就有些小毒性了。小剂量用用广木香没事,大剂量的话,还是需用降香。人家贵就贵在这里。有些人这降香是二三十克的在用,有资本啊!为了心脏,钱还是化在了刀口上,同样这个龟鹿二仙膏也会跟这用多。不过修复是个很缓慢的过程,前期救逆可以用,后期用多了也不吸收,这不是浪费嘛!还是小剂量的好。

  最后就是个排邪药了。因草药虽多,但苦寒药的剂量与数量少,故排邪药也少,只有五味,其实加上前面的罗汉果是六味,罗汉果也是润肠通便的。

  至此,整个方剂的思路就很清楚了。以后,待病情再次稳定后,逐渐的减少用药的数量。
  前面说到交泰丸,让我突然想起民间的一碗符水。估计也是受交泰丸的影响,一阴一阳以为和。

  取二只一大一小的碗,大碗中放上,烧红的木碳,然后把小碗盖上,再取点井水,沿小碗与大碗的边沿浇下去,待水没过边沿将缝隙用水封上时就停。

  稍后待符水尚温时,就可象盖碗茶一样的让人喝下。治因突然劳累,声音嘶哑者有奇效。也可治脾胃虚寒,胃口不佳者。

  是不是有点象现在的碳酸饮料,或者是水煤气饮料。
  水蛭由1可加为2,制附子可由6减为3,生甘草由4减为2. 别的不变。再吃三剂。

  好多的东西发不出来。还真的估计是要到头,该封贴的时候了。
  回 EIAINE945 网友。 站短发不出来,只能发在这里,自己注意查收。

  毛栗子壳6,仙人掌8,香砂仁4,广木香2,芡实10,淮山药8,大枣10枚辟; 橘红10,桔梗6,麦冬15,南沙参8,川贝母4,桑叶6,桑白皮3,枙子6,炙甘草3; 西洋参6,黄芪12,苦参4,肉桂3; 赤芍6,仙鹤草6,鸡屎藤4,蒲公英6,丹皮4,叶下珠8,垂盘软肝草8,补骨脂6,柴胡4,龙胆草6,玉米须10,石韦6; 桃仁(捣碎)8,红花6,苍术6,白术4; 当归4,熟地6,益母草6,杜仲6,川芎2,怀牛膝3,女贞子8,墨旱莲8; 双丑6,泽泻10,萆薢8,水蛭2,车前子(包煎)8,大黄4。
  共50味,先吃三剂,见效后再作调理。有分号,空格的地方是功能段落,便于别人理解。
  第一段是治脾胃,清脾补脾生津的。第二段是润肺宣肺化痰散结降肺气升肾的。第三段是治心肾不交,胸闷气短的。第四段是治肝胆的,疏肝理气,清热滋补,降胆升肾。第五段是活血化瘀,祛除风湿。第六段是滋补双肾肝血,兼调月事的。第七段是排邪排毒的,还有个萆蛭汤强化利尿。
  中医界坊间传闻,说虎刺,虎仗的这味药,对新冠的治愈效果很好,似乎是味很对症的特效药。

  我也不知真假,不过从中医的象形似意的角度看,颇有几分道理。带刺的植物多有软坚散结,拔毒消炎的奇效。

  象清脾治脾的,毛栗子壳,仙人掌,芦荟,都有刺。对腮腺炎,淋巴结肿大,胰腺炎,都是特效药。有此三味药,你的内分泌系统就不会发炎。

  象治肝的,鸡屎藤,杠板归,白毛藤,十大功劳,也都有毛刺,拔毒消炎的能力也很好。

  象治肺的,皂角刺,虎刺(鸟不宿),枸骨叶,包括现在这个虎仗,它们软坚散结,拔毒消炎的功能也都很好。与葶苈子,桑白皮配合,化痰散结,保持肺部气道通畅还是有奇效的。

  就连大家熟知的玫瑰梗刺,配合乌梅,蒲公英,对乳腺结节,子宫肌瘤也都有很好的作用。

  中医界的药有很多,但能治啥,就需要靠象形似意的仿生学来指导了。
  回楼上十三岁小男孩的。

  制附子2,干姜2,生甘草2,太子参3,淫羊藿1.5,柴胡3,白芍3,枳实4,灸甘草2,石韦3,鸡血藤4,仙人掌4,香砂仁2,葛根6,芡实8,淮山药6,大枣8枚辟,枸杞子4,菟丝子4,五味子4,覆盘子4,车前子(包煎)4,生黄芪6,麦冬8,南沙参4,泽泻6,双丑4,醋大黄2. 共28味。先吃三剂看效果,后期再调整,越需吃药一个月。

  照列,我再来说一说开方的思路。

  先是一个四逆汤,温阳。后是一个太子参,淫羊藿,温心阳。这个用药争议会比较大。但心阳一温后,就能温胆气,温脾胃,这与四逆汤温经络有些不同,这是温脏腑的。通过温心阳后,再温别的脏腑,尤其是胆与脾胃。但常规的中医却会认为,温心阳难道就没有别的药了,非要用这淫羊藿?后面还有五子衍宗丸呢?这就是我的用药思路,剑走偏锋。不想多说,所学的理念不同,我是学扁鹊心书的,不是学伤寒的。

  然后突然来了一个四逆散。前面是四逆汤,现在是四逆散,一字之差,功效完全不同。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这是散阴虚生内热的,更是可以调理气机,使之升降有序。明白了吗?先是散内热,后温通的阳气来了之后升脏腑的阳气,让其充分工作气机周流。这是一个气机升降的通道,四逆散的目的就是舒经活络,保持气机的通畅。

  鸡血藤与石韦也可理解为是一个气机药,更可理解为是治肝胆。目的就是通胆汁,助脾胃的消化,生津补血。方子中没有补血药,可是有此二药却胜似补血。胆汁脾胃肝经好了,这个肝血自然而然的就能滋补起来。

  接下来的药就没啥悬念了,补脾生津,常规的一个香砂六君丸,补肾生津,常规的一个五子衍宗丸。这里又有争议了,为什么不用地黄丸?不多说,理念不同。补肺生津,常规的一个黄芪生脉饮。

  最然后,就是排邪药,泽泻,双丑,与醋大黄。

  整个方子中没有苦寒药,只有温阳药,气机药,滋补药,与排邪药,这四种。扶正散寒,扶正清热,扶正滋阴,扶正壮阳。当然了,方子好不好,也不是我在这里自吹自擂能解决的,还是需看成效。三剂之后,就能看出来了,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这才是此方的目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