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店的竞争其实是“人”的竞争,给员工股份就一定能留住人?



前阵子双十一,小编自己从电商平台上买了四条轮胎,趁着周末就去汽修店装了。在师傅给我换轮胎的时候和我闲聊,和我说:“你们开心了,我们不开心啊!”
听到这话,我自然也不感觉奇怪。双十一对于车主来说或许是狂欢,但这些汽修店的技师大概是灾难。工作量还是平时好几倍,引发客诉的概率也高很多。于是,从双十一之后到年终这段日子往往是维修技师跳槽的高峰。
小编曾经看到过行业内某公众号写的关于一家专修路虎捷豹汽修厂的成长之路,其中就有老板推行的“全员股份制”的经营模式。
那么这种模式真的是“一招鲜吃遍天”?想留住自己辛苦培养的员工,给股份就行了?
01
好员工流失,是口碑和服务的流失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说汽修厂是一个纯服务形式的实体经济产业,主要依靠技师输出服务来获得回报,可以说技师是一个汽修店的命脉。
小编刚入后市场行业的时候,就曾听业内专家说过一句话:“看一个汽修店经营得是否成功,只要看老板是不是比员工忙就行了。”
当时小编初出茅庐,并不理解这句话。现在想想,其实道理很简单:汽修店老板对于业务大包大揽,只是让手下的员工做执行,这些员工只是在修车、洗车,没有任何其他作用,比如在额外创造单车服务价值上的能力就是0。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很普遍,毕竟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技师的流动性是很大的。小编曾经就采访过一家综合修理厂的老板,老板直言不讳地和我说:“不是我不给下面的机会,之前培养了好几个有前途的,培养了一个就走了一个,伤不起啊!”
确实,一些优秀的技师,不单单会修车,在其他方面必定有过人之处。比如,有些技师性格比较外向,不是一声不响地给客户修车,他会和客户交流,甚至可以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客诉,帮老板分忧;有些技师则比较会营销,会想办法帮老板做高单车产值,推销附加服务或者是在办会员卡上有一技之长。
对于这些员工,想必每个汽修店的老板都想一直留在自己店里吧?放在很多年之前,你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留住他们,但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很难。尤其是那些有实力的连锁汽修平台,能给他们更好的收入水平,以及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试问,在这样的“诱惑”下,人家能不心动吗?
但是,又有哪家汽修店老板,愿意做竞争对手门店的“黄埔军校”呢?汽修店走了一个有能力员工,无论是自己出去开店还是去其他店继续做技师,对于自己都是一种巨大损失,因为不单单损失了一个技师,可能还会损失口碑、业务等等。
02
股份制留人有一定效果,但不是万能
正是由于上文中提到的这些“留人难”的原因,所以有一些汽修厂就考虑“放权”给下面的员工,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给股权。说到这里,小编来分享一个身边的案例给大家看看:
有一个在二类汽修厂干了5年多的大工,修理厂业绩稳定,客户口碑在周边还不错。老板本身也是汽修科班出身,该厂从开业到现在一直是夫妻老婆店模式,除老板和老板娘之外,还有自己和另外三个小机修工。
厂子经过很多年发展,这位大工一直跟随老板,但手下的小工一直不太稳定,经常就是来了一阵子,学到了一些东西之后就离开了。有一次老板就找他谈话,说现在技师不太好找,问他想不想入股,想留住他。
目前这家汽修厂稳定在月订货配件5万,月均营业额在15万左右,年均纯利润保持在40万左右。老板给他开出的条件就是出5万元左右,可以拿到厂里10%股份,但最多可以买20%的股份。
根据这位大工自己的测算,基本上就是一年左右可以回本。不过老板也给了他另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在店里做三年,三年之后不想做了可以退本金,当然可以选择月分红或者是年分红。对于入股这件事,这位大工一直拿不定主意。
施行股份制的汽修店,从好的方向来说主要有以下亮点:1、老板能让自己培养多年的老员工得到更多的利益,增加对公司的忠诚度;2、员工入股之后变成了股东,可以和自己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经营上共进退,刺激主观能动性。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通常来说一个修理厂的老板,尤其是那些小本经营的小店,一般是不会随便给手下的技师加薪的,更不会随便给员工股份,除了这个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外,老板的经营策略往往比较谨慎,只有你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才会得到他的嘉奖。
小编认为,独立售后企业员工持股这件事,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流失危机,但并不是万能的。
回顾
3年月产值从30万做到200万,这家店做了什么转型?
爆了一条胎,维修结算费用14万!行业乱象何时休?
7000多家中石化易捷入局后市场,你怕了吗?
O2O上门洗车、保养,叫好不叫座的原因是什么?
维修工自己开店当老板的时代真的结束了吗?
促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