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热评:砍掉代理商可行吗?轮胎供应链的未来在哪里?(上)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将过去了,就轮胎行业整体而言,虽说不上兴旺,至少也可以落个稳定。
作为一篇年终盘点文,笔者截取了一位轮胎界大咖的个人分享,给大家讲讲从2000年至今20年的轿车轮胎供应渠道的变迁过程,同时展望一下未来渠道变革的一些显著趋势,相信各位同行能获得未来发展之路的借鉴。
                                                        
01
行业20年变革,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在过去20年的轿车轮胎供应链上,主角永远是品牌和区域代理商,其中前十年是市场黄金期。而到了2010年,特别是在2013年之后,随着区域连锁、互联网电商和供应链平台的兴起,固有的格局开始打破,现在可谓是群雄逐鹿。
看一个市场好不好,就是看产品流通快、毛利高、成本低。在2000年之前,轮胎批发的生意就是这样的,可以说谁手里有货谁就能赚钱,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的钢材交易市场,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
那时候进入中国的厂家还不多,批发经营者也不多,市场实际上是弱竞争,甚至是寡头垄断的。而到了2000年之后,随着米其林、马牌、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国际品牌巨头在中国建厂,产能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个时候也是中国乘用车保有量大爆发的时期,轮胎的品牌和规格开始暴增。
此时,厂家的渠道政策就是区域代理制,把中国分割为若干个省和区域,甚至到城市,让代理商在限定的区域,按照规定的价格体系发展零售客户。
这个时期的轮胎代理商,除了原来就是这个体系中的人,其余基本上是原来的轮胎店和小批发商发展出来,他们谈不上多专业,有的就是敢闯、灵活和实干精神。  
02
轮胎厂商何时会抛弃中间代理商?
既然有高毛利,但为什么厂家还需要代理商,而不能直接把产品销售给终端轮胎店?
一个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域的渠道情况、客情、营商环境都有差别也不规范,本地化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是在一个供应主导的市场,通过代理商可以分摊厂家的资金和库存风险。厂家只需要找到合适的代理商,将规矩和管理体系导入给他们就能很好地控制渠道,而由于区域的限制,他们可以遏制代理商规模膨胀,反客为主的可能性。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代理商的红利期,一则在没有多少基础的情况下,依靠厂家的扶持,把自己从小批发部变成一个有规模有体系的代理公司。二则这段时间的业务完全符合刚才提到对好生意的定义,可以说是价量齐涨的黄金年代。
笔者再举个例子,那时候一条14寸轮胎的批发毛利都在60元以上,订多少货都不愁没人卖,更不愁完成不了厂家的任务,回想那个时候,相信很多代理商都会很怀念那个黄金时代。
不过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一切的美好背后都会藏着暗涌。这么好做的生意,谁都想分一杯羹。主导市场的各大品牌,几乎都是有5年一任的职业经理人担纲的,他们无法对品牌做长远的考虑,而这批刚冒起的代理商,其实也没经历过大市场的起伏。
无论是厂家或者代理商,基本都停留在之前成功的惯性之中,缺少了一些居安思危的准备,这样就给了外人留存大量的市场机会。
03
“外部势力”依靠互联改变“战局”
轮胎行业在2010年之后竞争逐步加剧,主要表现在此前的高毛利逐渐消失,厂家的任务也没有这么好完成了,区域串货变成了厂家想治不治的尴尬。然而他们都没有看到下一层的零售商和消费者,有大量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无论是串货集散地的轮胎批发市场、还是开着面包车做急送的二批,实际上都是厂家和区域代理商的能力瓶颈,所留下的生存空间。
更重要的,轮胎行业受到了“外部竞争”的巨大压力——S2C电商平台和B2b垂直供应链平台。这两个平台的共同点就是顺应了“互联网+”的潮流,强力地冲击原来的渠道价格体系和供应模式。
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如果轮胎行业在2010年前后,核心厂家就抓紧线上化、直供体系和连锁加盟的布局,代理商开始改进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拥抱在线化运营,那就不太会出现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了。
当然,这个世界不存在时光倒流,更没有那么多“如果”。从目前轮胎行业的现状来看,这些平台的渠道话语权抢夺将势不可挡。核心厂家虽然仍然拥有品牌,却不得不屈服于电商平台。而那些还是传统打法的区域代理商,似乎距离灭亡不远了。
轮胎供应链模式未来会朝那个方向发展?传统的渠道批发和零售商会走向灭亡吗?敬请关注下篇,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笔者将和大家一一探讨。
回顾
三年发展15家新能源车维保连锁,他是怎么做到的?
免费微信群怎么用?看看德马如何深度绑定用户!
修理厂里的90后员工怎么管?这个老板有话说!
新能源车将推“专门险”,保险公司和修理厂如何应对?
55万家汽服门店仅1/3盈利,如何解决客户信任危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