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两汉四百年40


四十八、吴楚七国之乱(上)
晁错在《削藩策》里写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其实同姓藩王们造反这件事,从汉高祖时代就已经开始在防范了。
刘邦晚年,天天不是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最后一条老命都送在平英布之乱上,老年人受了重伤,回来的路上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回沛县安抚了老乡,又因为吴地民风彪悍没有靠得住的人管,于是把侄子刘濞封在了吴地。
刘邦当时问了新晋的吴王刘濞一句话:五十年后,东南方有人造反,莫非就是你?
把当时还是个小伙子的刘濞给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死命分辨说自己绝无反叛的可能。
吓得差不多以后,刘邦后来又劝告这位侄子:天下刘姓是一家,不要造自家人的反。
但这始终是权宜之计,当年刘邦的第一老铁,比兄弟还亲的卢绾最后还不是起来造反了?
乱世中出来的老皇帝,对人情世故是再练达都没有,皇位那么大的诱惑,亲如父子最后都有可能反目成仇,背叛的事在他一生中遭遇得太多了,怎么可能指望侄子真能靠得住?
但儿子们还小,政治局势有实际需求,你让他怎么选?
旧秦治理得好的故地,你看刘邦会分封出去么?假如你能看透这一层,就能明白为何以明太祖朱元璋之天降英明,最后都要分封诸王,因为长江以北早就跟南方分裂几百年了,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不服王化久矣,派流官过去根本镇不住。
诸侯王可就不同了,人家是过来当地头蛇之王的,有大义名分在,有中央支持,很容易就能立住脚跟,等到几十年一两代人以后,地方上已经习惯了中央的权威,到时候一削藩,在设置郡县那就算接收熟地。
本质上就一句:彼可缓缓图之。
既然老刘一开始就打算图了,那么从吕后开始,侵夺刘姓诸侯王的权利,到汉文帝一上台就重用想削藩的贾谊,到汉景帝终于亮剑,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实诸侯王们心里也很不安。
吴楚七国之乱里蹦跶得最厉害的吴国楚国,这两个国家始封都不是刘邦的儿子,楚元王刘交是刘邦最小的弟弟,跟刘邦感情特别好,也算是个难得的文化人,少年时在荀子的弟子浮丘伯那里学习《诗经》。
当初刘邦诱捕了楚王韩信以后,就把楚国一分为二,一部分给刘交还称作楚王,一部分给一个亲戚刘贾做荆王封地,后来在平英布的战争里,刘贾不幸阵亡,刘邦把荆王的地盘转封了侄子刘濞,改叫吴地。
似乎冥冥中有天意,楚地这里的反意太浓,从项羽到韩信,再到吴楚两王。
我记得我在写韩信的时候提到过,韩信在被改封做楚王的时候,招揽了大批项羽的旧部,所以很短的时间里,就建立起可以匹敌刘邦中央军的强悍武力。
即便是项羽死了,韩信死了,但那些旧部们可没有死绝。
乱世里,能混出来的,总还有几分能耐,吴楚之地本来就野蛮尚武,那些心怀不满的旧势力扎根下来,很容易就跟诸侯王们勾结起来,这就是地方割据势力的土壤。
吴王刘濞差不多算是早有大志,一过来就开始召集亡命之徒,跑去开采境内的铜矿铸钱,又跟各地大商家广为勾连,合伙开启了遍布大汉境内的钱庄,到汉文帝的时候,刘濞通过网络化的经营,几乎垄断了帝国铸钱的生意,天下人都用吴王钱,后来文帝用邓通打了一场货币的战争,总算靠着成色把份额给抢回一大半。
我们想想,吴王刘濞手上的亡命之徒都是从哪里来呢?说白了,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初项羽跟韩信的旧部。

放个在网上找来的地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其实本来齐地的齐王也想参加谋反,但是当地的地方势力不想掺和,齐王混成了一个光棍司令,兵权还被朝廷派过来的国相给夺走了,只好跟着本地势力一起对抗叛军,维护中央统治了。
齐地初代齐王刘肥那是刘邦的长子,还是嫡长子,刘邦的长孙刘章是第一个起兵号召诛杀诸吕的刺儿头,这才有了汉文帝刘恒的帝位。
汉文帝后来一番操作,把齐国分成六个诸侯国,刘肥的儿孙们个个都当王了,看起来挺风光的,但哪怕是亲兄弟,分开时间长都免不了隔阂,这就是分而治之。
在刘项争天下的时候,齐地也是个很难弄的地方,等到刘邦打败了项羽,第一时间就是把当时的齐王韩信送去当楚王,然后把自己的长子刘肥封在齐地,又怕他镇不住当地的地头蛇,特为让沛县三人组里,武力值组织能力都很强的曹参过去当助手。
曹参悟到了齐地地方自治势力很强悍,来硬的肯定不行,只能来软的,挂一个无为而治的幌子,让地方上搞半自治。
这下地头蛇们都开心了,齐地也就安定下来了。
其实叛乱起的三地,都跟死掉的淮阴侯韩信关系非常密切。
比如说赵国最开始就是韩信跟张耳一起去打下来的,齐地是韩信坑了郦食其自己打下来成了自己的始封地,楚地则是韩信后来迁封之地。
冥冥中似乎有点天意在那里,吕后以韩信谋反诛了他的三族,最后韩信打下来的旧地就一起真的反了。
*****
到汉景帝用晁错削藩的时候,其实中央政府的胜算已经很大了。
汉初开始实行黄老之学,搞无为而治。文帝上位克勤克俭,广施仁爱,简直是圣人君父再现。
相反诸侯王里,除了吴王刘濞早早的就开始收买人心,其余的诸侯王在地方上名声都不大好,不是荒淫好色,就是残暴贪婪,否则也不会让晁错找出那么多削藩的理由。
最糟糕的是,诸侯王还不像官员,坏官忍忍,过几年就走了,攒攒人品说不定能遇到个好的呢?诸侯王坏是要坏一辈子的,子孙也有可能跟着冒坏水,那老百姓就惨了。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景从那是因为中央的苛政实在是太多了,老百姓受不了,地方野心分子只要一号召,大家都揭竿而起了。
现在形势完全变了,除了吴楚联军还有点战斗力,其余的地方看到中央的旗帜一过来,基本战斗欲望都降到了底。
而从汉文帝开始,中央政府就在筹划对付未来可能出现的诸侯王的叛乱。
当时贾谊献策,要文帝把梁国封给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持续投入力量加固城池,扩张军备,当成中央政府平叛的第一道防线。
梁怀王刘胜死了以后,文帝又把景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刘武从代王迁为梁王,继续整军备武。
*****
现在我们看《史记》、《汉书》以及不太靠谱的《资治通鉴》里关于七国之乱的记载,都能发现一个问题。
吴王楚王反,国内没有什么有力量的反对声浪,搞起全民动员都是小意思。
齐地几个王爷自己就开始钢了。
吴王刘濞最想拉拢的胶西王刘昂更是被手下的群臣联合起来反对,轮番劝说刘昂别犯傻了。
大臣们的意思说,你看你,造反成功也当不了皇帝,结果还是做个诸侯王,都是打工人,在一个老板手底下干到老,其实比跳槽要好。
可惜刘昂死活听不进去,还跑去联络齐地其他五个诸侯王,兄弟六个团结起来,一起反了。
其实我寻思着,刘昂自以为推翻了汉景帝以后,他以刘邦嫡长系的身份,比一个老侄子更有资格当皇帝,况且兄弟们有六个,加在一起打吴王刘濞还是有把握的。
这是利令智昏,他都没想过,下面的人都当面反对了,真赶鸭子上架逼着人家造反,人家给你来个出兵不出力,消极怠工,你怎么办?
果然,齐地就出问题了,齐王这里就掉链子了,突然宣布不造反了。
这等于是抄了齐地诸位反王的后路,于是大家约定,先合伙把齐王给灭了,然后再向长安进兵。
结果齐地四个王围殴齐王,打了三个月就是打不动。等到栾布带着朝廷的军队过来,连个像样的战斗都没有,几个反王就都自杀了。
倒不是栾布武力值盖世,更有可能是那些出工不出力的地方势力们一看总算盼来了朝廷的军队,高高兴兴的就把反王们给卖了,于是齐地的乱就平了。
至于赵王那就更惨了,打算造反遭到国中重臣集体反对,杀了为首的国相也没有用,一说造反,赵国内部先自己到处反抗,再加上传出叛军居然勾结匈奴,平时深受匈奴之害的老百姓们更不乐意了,赵国的叛军只好先忙着平自己国内的叛乱了。汉将郦寄带兵过来平叛,赵王直接逃到邯郸城里据城坚守,邯郸是大城,郦寄不是什么名将,兵力也不够,围困邯郸以后,久久没能打下。
赵王指望匈奴人过来帮忙,匈奴单于也不是傻子,一看七国之乱眼看都要失败了,装聋作哑,就当没听到这位邻居的求救声。
这时候,栾布平了齐地之乱,带着部队就过来邯郸帮忙了,双方一合作,来了个水淹邯郸,最后邯郸城破,赵王自杀。
其实吴楚七国之乱里,真正最难对付的是吴楚联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