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董贤车马未到,孔光就和家人列队衣冠楚楚地在家门口前的绿地上殷勤迎候,个个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远远望见董贤车队威风凛凛地驶来,又毕恭毕敬、满面堆笑地缓缓退回,等到董贤从大门下车,他才从小门出来拜见,拱手作揖点头哈腰的,就像下属见了上司,不敢以三公身份与董贤平起平坐,俨然是见到了天子似的,让董贤很受用。
董贤回去一讲到此场别开生面的“政治皇考”,皇帝也颇为满意,直接给打了一百分,高兴之余,还立马提拔孔丞相的两个侄儿为谏大夫常侍,可谓是皆大欢喜。
嘿嘿,这官场礼仪,还真是诡异是也,一点没有闲笔,脑筋转数慢一点都会被涮,死也不知什么回事。
从这丞相接待董贤的高规格和小心翼翼,你也能掂量得出了董贤那呼风唤雨的能量,只因为上面有人,皇帝是其强力人生助推器是也。
然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这样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皇帝红人,红得发紫,打个喷嚏都影响唐朝股市,别人争相讨好摇尾乞怜都来不及,就是有人不鸟他,连他父亲提出政治联姻都被一口拒绝,这林子大了还是什么鸟都有啊。
那么,这个拒绝董家“低攀”的傲娇男又是谁呢?
说出来或许你会大吃一惊,原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被大宦官石显害得自寻短见的西汉大儒、帝王老师萧望之的宝贝儿子萧咸,简直让人跌爆眼球,猜不出个所以然。
说到这个不会“攀龙附凤”的萧咸,也是一个厉害角色,是一个能文能武有政绩的好官,历任县令、大守、中郎将,最后官至大司农。如果和董家联姻,可谓是强强联合,如虎添翼,那么为什么他要拒绝董家的美意呢?
这就得从汉成帝的王氏外戚说起。
话说汉成帝死后,继任的汉哀帝丁、傅两外戚因血缘最近而相继崛起于政坛,倒是在成帝时代呼风唤雨的王氏外戚有点衰败,被日益边缘化了,后来篡汉的王莽不想谦恭于未篡时都不行了,可谓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还是那句说滥了的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虽然王氏外戚集团有点日薄西山的迹象,没有往日炙手可热一呼百应的牛B样,但有太皇太后盯着,王氏日子还是过得比较滋润,尤其是平阿侯王谭的儿子王去疾,因为是汉哀帝做太子时的旧部,又服侍周到,因而得宠,被任命为侍中骑都尉,后来皇帝爱屋及乌又擢升王去疾的弟弟王闳为中常侍,使得王氏两兄弟都位列仙班,这得宠的王闳还是萧咸的女婿。
却说萧望之虽然沉不住气死于非命,但他的几个儿子都很争气,做到二千石高位的就有三个,兄弟几个列于朝堂威风凛凛,甚至连董贤的父亲董恭都以45度角眼神表示景仰。
于是,因为爱所以爱,更由于政治联姻壮大实力的需要,董爸爸几乎是流口水式地请求萧咸的好女婿王闳为其做媒,也就是替董贤之弟驸马都尉董宽信向萧咸的女儿求婚,想和萧氏结成亲家。
志得意满的董爸爸,以为以当时炙手可热红得发紫的儿子董贤的威势,识相的萧家一定会吐饭响应,居然大儒之家出身的萧氏却一口回绝,始料不及。
查实萧咸也不是等闲之辈,除了有一个前朝帝师的老爹,自己还是一个颇有政绩政声的当朝高官,政治背景也挺不错,他不仅兄弟几个都是二千石高官,还是皇帝宠臣的岳父,而其岳父甚至还是前朝丞相张禹,可谓是汉朝政治巨族,政治能量不可小觑。
所以,从这些千丝万缕的官场触角,你也能理解了当时权倾朝野的董家,为何涎着口水要和萧家结亲了,那简直就是强强联合如虎添翼是也。
可惜,最终大儒之家拒婚,可能是看不起以色相事君窃取高位的暴发户董家吧。
反正,一听到自己的好女婿来为董家提亲,颇有其父气节的萧咸不仅高兴不起来,甚至还颇感惶惑,虽然知道推托会惹麻烦,不过最后还是斩钉截铁地回绝了。
“好女婿的美意我心领了,虽然很多人想和董家联姻,以为美事,却是大大的不妥,也恕我不敢高攀。为什么呢?你想想,当朝天子册封董公为大司马时,用了怎样的字眼?‘允执其中’啊!这意思再明白不过,这不是当年帝尧禅让帝舜帝位时册文里提到的字句吗?换句话说这是要让董公当皇帝而不是册封三公那么简单,这大汉帝位哪能说让就让?弄不好会惹来杀身之祸,萧家哪能惹得上这样的人家,申请受死啊?”萧咸头头是道地说,不愧是大儒的儿子。
看到岳父分析得在理,原本有点婉惜甚至于为难的王闳,也立时释然。
因为王闳也是一个很有脑子的人,颇有心计和权谋的他,当然也立马领会了岳父的苦衷,这是关系到一家老少全族人身家性命的大是大非问题,如果在这种紧要关头,因为贪慕虚荣而犯迷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什么时候身首异处都不知道。
到了这个时候,心里贼精的王闳,也知道如何向董家复命了。那当然就是按照岳父的意思说谢谢董家联姻的美意,萧家受宠若惊,只是萧家地位卑微,确实配不上董家,不敢高攀请另择良家什么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想联姻没门儿。
尽管很会做人的王闳,把话说得特别委婉特别低调,但吃了这样的闭门羹,也让当时如日中天的董家老大不高兴,有点热脸贴了冷屁股伤不起的丢脸感觉,因为很多人挤破头想和董家发生那么点关系都没机会呢。
“难道俺们董家做了什么有负天下的大逆不道之事了吗?不然的话,为什么让人如此防意如城畏之如虎呢?”最后被人拒婚的董恭牙痒痒地悻悻道。
果然,后来发生的事情,完成印证了萧咸的政治远见性,可谓是保命有方。
这事过后,有一天汉哀帝心血来潮突然在未央宫的麒麟殿摆酒,宴请董贤一家,作为宠臣的王闳兄弟也光荣受邀,成了陪侍的座上宾,大家有说有笑,相处融洽。
酒过三巡之后,皇帝便有了一点醉意,看着眼前的大美人董贤在那里明眸皓齿顾盼自如,更是爱意泛滥,酒劲一上来立马不顾一切地对众人说:“我想效仿帝尧禅让帝位给帝舜,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喝高了,这事万万不可。因为这天下是汉高皇帝(即刘邦)打下来的天下,并非皇上的私产,哪能说送谁就送谁。皇上能做的就是承继祖业,把宗庙传之千秋万代。这是至关重要的皇权承继大统,当慎之又慎,天子无戏言也!”在座的王闳闻言大惊,立马慌不择言不顾后果地力劝道,这份急切劲好像抢了他家的皇位一样。
听了王闳这一番义正词严的劝谏,虽然明知有理,但却扫了汉哀帝的兴,这不是当众不给皇帝面子吗?吃了豹子胆了。所以,皇帝面子当然有点挂不住,恼羞成怒之间,立马把胆大包天的王闳驱逐出去,并从此不许他侍宴了。
不久之后,身子很弱的汉哀帝英年早逝,尽管皇帝临终前把玺绶都交给了董贤,看来还是真心想让他做天子,不过却被太皇太后王政君给夺走了,最后董贤还被迫自杀,一段梦幻般的政坛情缘从此烟消云散,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富贵如浮云是也。
那么,这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呢?且让我慢慢道来。
话说汉哀帝在皇家宴会上,怒气冲冲地怨怼甚至于斥退不知天高地厚的王闳之后,大家也只能心惊胆战地不欢而散。
也许是王闳的仗义执言,多少让头脑发热的皇帝自己有所顾忌地自我降温,虽然有点郁闷,至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霸王硬上弓地把皇位让出,这样闷闷不乐之间,不久就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而那边厢,董贤的超级豪宅虽然是金碧辉煌、坚不可摧,却自从染指皇位不成之后,居然外面好好的新大门突然就毫无征兆地坏了,非常诡异的异象,连董贤都感觉这不是什么好兆头,估计一定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没过几月,便传出了自己的政治大靠山兼亲密爱人汉哀帝驾崩的消息,虽然在临终前汉哀帝把象征皇权的玺绶交给了董贤,并千叮万嘱不要轻易转交给别人,以此自保。不过却遭到了誓死保卫刘汉江山的王闳的阻击。
因为一听到玺绶被董贤据为己有,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王闳立马向太皇太后王政君汇报情况,同时叫她火速派员收回玺绶,然后自己还马不停蹄地提剑入宫面斥董贤,并对董贤晓之以理,说什么汉家对他恩重如山,皇帝死了他不思量悲号痛哭,却死抓玺绶不放,让自己招来祸患,以此威逼董贤将玺绶交出。
董贤虽然不大情愿把玺绶交出,但也掂量着可能会因此而被王闳杀掉,权衡利弊之后,也只能好汉不吃眼前亏乖乖地把玺绶拱手相送了。
就这样,玺绶便顺利地回到了当时的实际发令者太皇太后手中。
现在好了,象征权力的玺绶没了,连自己的大靠山都没了,这对于曾经也野心勃勃的小白脸董贤,简直就是天崩地裂的魔幻时刻,此前的所有富贵荣华也简直堪称一场短暂的春秋大梦。
而且接下来不仅春梦了无痕,甚至于还是恶梦连连。
原想利用一下爱人同志的宠幸“更上一层楼”的,但这人算不如天算,谁又曾想正值盛年的天子这么快就被上天召回了呢?这还真是天灭我也。
所以,在春梦破碎的时刻,只顾前途命运、顾影自怜的董贤,甚至好像是神经短路一样,什么事都干不成了,两眼一摸黑的样子。
比如,当时已经把权柄牢牢抓在手里的太皇太后,让董贤主持爱人同志的治丧事儿,居然他也不能漂亮地完成,而是整天没精打采的,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因为他也知道,随着汉哀帝的人间谢幕,王政君的强势回归,曾经政途有点暗淡的王氏外戚也会卷土重来,掀起新一轮人事大洗牌,而首当其冲被洗掉的一定是曾经炙手可热的他。
果然,该来的终归要来,汉哀帝的尸骨未寒,此时的政坛新贵新都侯王莽(王政君之侄)便弹劾他,还禁止其出入宫殿司马衙门。同时太皇太后王政君还下诏褥夺董贤用身体美色骗到的大司马印绥,撤销一切职务,并宣布永不录用(这倒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撵回家中,就差踏上N只脚。
时为汉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而在当天,万念俱灰的董贤便与妻子双双自杀以谢国人。
这世事还真是一鸡死一鸡鸣,随着董贤的横死,后来篡夺大汉江山的新都侯王莽立马“为大司马,掌丞相事”,填补董贤留下的空缺,也可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同时标志着王莽呼风唤雨的政坛“全垒打时代”的到来。
畏罪自杀的董贤死后,曾经无限风光的董家,因为怕家丑外扬,也只好无限凄凉地趁着夜黑风高稍无声息地把其草草下葬,然后乖乖地等待政治新贵的反攻倒算。
即使是如此低调,当时已经全面掌控政治局势的王莽,也不再假装谦恭,而是咄咄逼人地派员掘了董贤的墓,加以查证。因为王莽最怕的就是董贤使诈,装死逃过政治清算,以便东山再起,这势必对王氏外戚集团的专权造成隐患,所以挖人坟墓这种坏事做绝的手法也用上了。
在证实了董贤已经死亡的消息之后,王莽立马又让曾经在私人家访时,对当时炙手可热的政坛“当红炸子鸡”董贤毕恭毕敬的大司徒孔光领衔写诉状,历数董贤祸国殃民的种种罪状,愤怒声讨之声不绝于耳,目的就是把他批倒批臭,进行政治切割。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剥夺了他的所有家产,正所谓那句政治箴言:用权势夺来的,终将又被权势夺去。
所谓的报应不爽,也包括此时正当红的王莽,以及古今中外很多政治野心家。
这还没完,不仅董贤的丰厚家产被充公,而且他的很多至爱亲朋,也是死罪可恕活罪难饶,因为所有借助董贤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的官员一律就地免职,包括董贤的父亲和弟弟,一律流放蛮荒之地,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还不算,不仅董贤的亲属朋友遭殃,甚至于夺印有功的王闳后来也受到了王莽(据说王闳还是其堂兄弟)的排挤,调出中央,贬为东郡太守,倒是干得有声有色,颇有政绩。
甚至到了王莽新朝将要崩溃之时,实力强横的王闳还能保全东郡,为大汉出力。
因为这,汉光武帝刘秀登基之后,还为了嘉奖王闳为国立功,而特意提拔他的儿子当官,以示表彰,此是后话。
而且,不仅董贤一家受政治冲击,连前朝曾红极一时的皇太后赵飞燕也要继续打入冷宫,退居北宫。哀帝皇后傅氏更加不用说,退居于桂宫。与董贤有政治牵连的,当然也是撤职的撤职流放的流放,一时鸡飞蛋打,人心惶惶。
旧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谁叫那千古不变的政治铁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呢。上台容易下台难,得势的时候最好悠着点,不然死相很难看。
英雄末路2:历史上那些大人物之死(东汉三国)
目录
第一篇 刘縯之死:大哥惨死刘秀为何言笑如常
第二篇 才不配位:更始帝刘玄被叛将和赤眉军联合缢杀
第一篇 刘縯之死:大哥惨死刘秀为何言笑如常
林俊杰曾有一首经典歌曲《曹操》,歌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历史上东汉三国像连体婴儿一样分不开,被人津津乐道,那么“曹操不啰嗦”,这一部我们就来扒扒东汉三国史上那些名人之死,这一篇我们先来扒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很能打的大哥刘縯,是如何被政敌害死的。
话说刘秀在昆阳一战成神之后,他大哥刘縯却突然暴亡。要弄清刘縯之死的深层原因,似乎也不难,至少比刘秀赢了王莽百万雄师的混沌战局好理解,甚至于是一目了然。除了刘縯树大招风,还有他的刚直性格使然,说白了就是不会装孙子,直来直去,不能隐忍。这也正是刚赢得旷世大胜昆阳之战后,汉军立马同室操戈的直接导火索。
而且,甚至还可以这样说,昆阳之战暴露了刘秀的惊天实力,这刘秀两弟兄如此爆强,那么必须有人得死,其他绿林领袖才能睡得着觉。刘秀的巨大成功,更是瞬间把锋芒毕露的刘縯架到了火堆上,尽管不能说刘秀间接害死了自己兄长,好实现当皇帝的美梦。
话说在中国皇权垂直统治的封建社会,因为皇权的独占性,很容易因为皇权的觊觎而造成满门抄斩的大屠杀流血事件。在此种政治高压的大环境下,人人自危。为了自身安全甚至可以到了噤若寒蝉的忌传状态,生怕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所谓的“道路以目”便是此种白色恐怖的具象投射。
于是,我们也理解了当刘秀知道自己的大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残忍杀害之后强颜欢笑的那种隐忍,何况刘秀又是出了名的好心肠,会柔术,他也是靠“忍术”统治天下的,即使是敌对阵营的俘虏,他却从不杀降,比起白起项羽一杀降就几十万,可谓是宅心仁厚。
况且大哥死时,他才打下昆阳不久,然后顺势攻下了颍阳,正准备攻克父城,军功大大的。但即使如此,他手中的兵力还不能和刘玄背后的绿林军正面抗衡,人家正巴不得他因激愤而自动前来发难送死呢。
刘秀是出了名会装孙子的,这一点和他大哥相比,可以甩其九条街。既然别人为了巩固皇权有意削弱舂陵军的势力,来个釜底抽薪,自己又势单力薄远远不能强大到和对手争一日之短长,也只能索性继续认熊做别人的孙子,让人家乐乐,减弱提防之心。
原本以为刘秀赢了一个关键性的战役,成神之后日子会好过点,而这“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人生咒语立现,因为猪养肥了离被杀就不远了。
按照人们的普遍理解,刘秀原本的伟大理想,也就是做个威风的保安然后娶个村里最美的村花(“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居然阴差阳错打了个震惊中外的大胜仗昆阳之战,立马把隔壁老王打回原型(顺便能大方地送给刘秀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职业),“刘秀当为天子”的恐怖信息又浮现到了绿林军那帮军棍的脑中。
“这俩兄弟这么厉害,如果让他们联手,哪还有我们站的地方?”绿林军狗头军师朱鲔这么阴阳怪气地一挑唆,就决定了刘縯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