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版权所有)

  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陷、地裂等;
  海洋灾害:风暴、海啸、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瘟疫、病害、虫害、鼠害等;
  把上面所有的自然灾害我们按照破坏力、波及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等排个序,就会发现所有灾害里排第一的是洪涝灾害!这说明了什么呢???

  气候变迁人类历史的影响虽然重大,显然不是全部,比如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地理条件,这一点我个人比较赞同奥姆斯特德教授的观点:
  我们无法检验关于阿拉伯沙漠的理论是否成立。我们无法确定是否阿拉伯沙漠曾经比现在更宜于居住,更肥沃,更易于通行。很多的例子证明,阿拉伯沙漠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认为,关于人和气候关系的最终结论是,在历经无数岁月之后,气候对一国国民的人口数量的影响是明确的,所有历史学家都得承认这一点。但是,这种影响大部分是负 面的,以往的人口变动可以证明负面影响这个看法。.........所以,历史学家是不能采用气候理论的,除非仅仅是作为他的历史大背景的研究之用。 诚然,对于个别具体事件的影响,地理上的其他因素似乎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师友们,元宵节快乐
  @cdnwpu2019 2021-02-03 18:04:20
  十六砸:西方金属、文字、城市的文明三要素说法(美国 克拉克洪)是一种狭隘的历史认知,并非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形成史,甚至有双标的嫌疑,;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今人奉其为研究中华文明之圭臬是舍本逐末一叶障目;我们也不用回避上古时期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发生过东西方文化接触、交流和碰撞这样的客观历史事实,确有考古迹象表明青铜技艺经玉石之路进入到中原地区,这就是一种纯粹的技艺交流......
  遗憾的是,囿于传统文化(五行八卦)和意识形态(罢黜百家 王权政治)的制约,中华上古知识体系集中表现在熟能生巧的经验积累(是什么 What)和技术运用(怎么用 How),很难上升到逻辑思辨的理论(概念 Concept)和原理(描述 How)和形式逻辑的推理(物证Evidence)......
  令人难过的是,我们的文化精髓被西方“借鉴”和“研习”后催生了“文化复兴”,我们则无奈的开始了 “闭关锁国”,中西文化差异盖自此始;
  -----------------------------
  @俗人无语 2021-02-20 11:20:36
  文明三要素(三条标准)有什么吗?何来双标?三标准适合亚欧非旧世界的文明。它不符合美洲的古文明。我不了解美洲,无视。
  其实对三标准的质疑,尤其是伪史派,无非就是想搞一套“中国标准”。可是迟迟没有提出明确的说法。三标准很好,简单又全面,容易辨别。
  中华文明的根本特质之一,就是实用主义,不喜空谈。从文明初开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出现的时间远比五行八卦、罢黜百家早很多。
  提醒一下楼主,“中西文......
  -----------------------------
  关于文明要素的重新定义,提供探源工程首席王巍先生的观点,大家做个分享:
  文明起源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文明?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判断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形成的时间以及中华文明历史究竟有多么悠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当前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志是“三要素”,即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出现。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不乏并非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是文明社会,其特点十分鲜明,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冶金术;辉煌的印加文明也是没有文字的文明。
  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认识,中国学者少有发言权,其学术意见也往往被西方学术界所忽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对中国各地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
  第一,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在农业显著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并且部分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如琢玉、髹漆、制作高等级陶器、冶金等)。
  第二,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出现王权。社会阶层分化显著,少部分社会上层精英垄断社会管理权(如军事指挥权、原始宗教祭祀权),出现最高统治者——王,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及维护社会等级制度规范的礼制。贵族、权贵控制盐、铜等重要的经济资源以及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出现埋葬王、其他高等级权贵阶层的专门墓地和随葬高等级礼器的大型墓葬。
  第三,人口显著增加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反映王权的高等级大型建筑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的大规模公共设施。出现明显的城乡分化。
  第四,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凌驾于全社会之上、具有暴力职能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形成的本质特征。战争、刑罚和杀戮等暴力行为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祭祀等礼仪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几个特征,并不包括以地中海和两河流域文明为基础所总结的、西方学术界常用的“三要素”中的两条文明判断标准,即文字和冶金术。这种差别,正是中华文明不同于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地方,恰恰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修正397楼 元朝的地图
  谭其骧版
  
  
  上古版图按照气候特征和地理区划大致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地域拓展:
  南方地区:应南延到东南亚地区: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及印度东北部等,甚至可延伸到马来、菲律宾、文莱、澳大利亚(土著)
  北方地区:向北到黑龙江流域和远东地区;
  西北地区:向北到叶尼塞河、贝加尔湖等西伯利亚地区,向西到中亚地区(哈萨克,塔吉克等)
  青藏地区:主要是印度河流域关联和藏缅走廊相关;
  前文有叙述气候和地理对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影响,也有说到不局限于人种论(骨骸的DNA检测可见一二),不局限于今日的版图论,那我们试着把视野打开。
  我们的文献可以追溯或者想象到的上古时代基本是炎黄五帝时代(春秋),三皇时代(战国),过于久远的文献着实无从考据,考古遗址也无法对应,只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和脉络。旧石器时代很难论,交给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我们把新石器时代的主要遗址和表现按照时间先后做一下简单梳理,以便做后文叙述的背景,资料主要参考严文明前辈的《中国文明的起源》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大约从公元前10000年开始,一般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早期(约公元前10000年至前7000年)的年代大约相当于西亚前陶新石器,但同时期的中国各遗址中都已有了少量的陶器,这个时期最重大的成就可能是农业的发现,不过农业还没有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此时的主要经济活动还是采集和渔猎。
  中期(约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原始农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北方的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植粟(小米)、黍(稷、糜子、黄米)等旱地农作物,仅是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便发现了成百的粮食窖穴,其中有大量粟和黍的朽灰,如果换算成新鲜粮食应在十万斤以上。南方的长江流域多种水稻,在10000年前的湖南玉蟾岩遗址、江西仙人洞遗址有发现稻种痕迹,近年在浙江上山文化的多处遗址中也有发现稻谷痕跡。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也发现了8000年以前的稻谷。在湖北省的城背溪文化和湖南省的彭头山文化中也发现了年代在7000年以前的稻谷遗迹。位于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近9000年前的炭化稻米。约5000年以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和田螺遗址发现了以十万斤计的稻谷遗存,並有大量的骨耜等农具,说明此时长江中下游业已形成完善的稻种农业经济。
  晚期(约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時代文化大发展的時期,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红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和下游的马家浜文化等,都是属于这一时期的。这时农业聚落遗址分布的密度明显增加,规模也逐渐扩大。每一个聚落中往往有按照凝聚式和向心式结构排列近百座房屋,这样的排列方式在此时中华大地上很长江,体现了集体合作精神和平等原则。这个时期的葬制还流行多人二次合葬,又称捡骨葬,即在人死后先将尸体下葬等肉体腐烂后再把骨骼收拾起來,同家族或部落的人一起埋葬。每座墓合葬的人数从数人到几十人不等,最多者可达一百余人。据考古发掘显示,各墓的隨葬品很少,差别也很小,说明此时不强调财产个人所有,具有明显的原始公社形态。


  
  关于上古时期的留下痕迹的氏族和部落
  《庄子》言:豨韦氏、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华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等。另外还有伏羲氏、烈山氏、共工氏、缙云氏、大彭氏、成鸩氏、肃慎氏、有莘氏等等
  关于夏时的部落或方国:《史记》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另外《帝系》、《路史》,乃至《山海经》各种氏那就更多了,先不论名号真假,当说明一个问题:在漫长的时间历程和广阔的空间里,历史上各个时期是确定以及肯定的存在过许许多多大氏族、大部落,古国、方国等,有很多大型的部落或古国方国是曾经的区域中心,他们不一定与传说中的五帝(不限于)有关,但真真切切的存在过,只是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对号入座了,只能从遗址器物关联中发现一二。
  所以我们在推述上古史寻找夏朝和五帝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存在过的有影响力的氏族部落或方国,不能为了比附而比附,强行的将有规模有影响的区域文化或遗址算成五帝或夏朝的业绩,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话及此处,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又不能乱摊派,那上古史还究个什么劲儿,直接挖遗址摆器物不就完了,先秦史的研究可以收摊儿了!为了缓和这样的尴尬,我个人的考量是结合现有的文献典籍(可能不确、聊胜于无),依据出土的遗址和器物特征,按照C14测年和断代工程的时间来一点点论述,尽量将遗址器物和文献典籍结合起来,所以下文的叙述可能会存在一些“摊派”的问题。尴尬可以缓和,但似乎无法避免,下文即将开始“以我之矛攻我之盾”的论述,如果碍着各位眼,先赔罪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
  1922-1934年间,英国考古学家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核心聚落乌尔进行了12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发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7000年前的一个小村庄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文明都市。根据西方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显示,早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是以改进的生产技术、正在耕种的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的完成了从新时期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此时的苏美尔是一个城市(城邦)文明。公元前2900年时,苏美尔地区陷入了一个“诸雄争霸”的时期,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苏美尔文明达到高度的真实性(苏美尔楔形文字、苏美尔王表等),无法辨析不做讨论。我个人是选择相信在6000年前两河流域乃至地中海周边应已有一定的人类活动痕迹,而且有一定的文化表现这样的客观存在。
  传说中的苏美尔
  
  六千年前的中国
  那6000年前我们有什么拿得出手,值得骄傲的“成绩”呢?据大量考古发现、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在西北边疆地区,中国史前文化与同时期外部文化(如 哈拉夫文化)的确发生过接触、交流和融合,如器具、农作物、文化符号(卍字符)等,但从一万年前至今中国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有着本土生长衍化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
  万年前制陶术的发明。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早在距今13000年前后,中华大地南方和北方的先民都已掌握了陶器烧制技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制陶术出现比被认为文明发生最早的西亚地区早了四五千年。距今5000年左右,出现了用快轮制作陶器的技术(同时期,印度河文明也出现了快轮制陶技术),使陶器的成型更加规整、精致。
  万年前的稻粟。世界最早的稻、粟、黍的栽培。在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前的定居村落,出土了栽培稻以及陶器、石器等大量生活用具。考古发现表明,稻、粟、黍的栽培以中国为最早,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们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
  九千年前玉器的出土。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距今9000年前的墓葬中发现迄今最早的玉镯、玉耳环和玉坠等玉制装饰品,表明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
  九千年前的彩陶和特殊符号。在浙江乌镇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有的造型十分美观,有的陶器表面通体涂红,还有多件陶罐表面在红彩上用白彩绘出多条彼此平行的短直线段,与商周时期的八卦图案十分相似。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和龟甲上的刻画符号。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八千多年前的村落和公共墓地。少数墓葬随葬使用以鹤类翅骨制成的七孔骨笛,经过测音,音非常准,可以吹奏乐曲。这是世界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笛子,在国际考古学和音乐学界产生轰动。贾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乌龟壳,有的底部有刻划符号,有的符号与商代甲骨文“目”的象形字形态十分相似,为探讨甲骨文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八千多年前被驯化的家猪。经过动物考古学家对贾湖遗址出土猪骨进行的分析,认定其已是被驯养的家猪。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家猪。
  八千多年前酒的发明。经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中残留物进行检测,发现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并用山楂和蜂蜜做辅料酿造的酒。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酒,是中华民族先民的杰出发明。
  八千年前的独木舟。在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前的独木舟,长度近八米,说明当时已具备远离岸边的水上航行能力---故事 共鼓凿舟:共鼓,黄帝贤臣,一次山洪暴发原来,有棵大树和共鼓被洪水一直冲下山,卷进一条大河里。他抓住这棵大树,始终没有放开。当他两缓过气来发现洪水不论怎样上涨,这棵大树始终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原来,这棵大树半面子都是空的。于是灵感泉涌,凿木为舟。
  八千年前髹漆技术的发明。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表面髹漆的弓。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漆的实例,表明当时已经掌握了漆的特性,发明了髹漆的技术。
  八千年前的中草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罐中,发现残存的煎制过的中药,把中华先民对中药的利用提早到距今八千年前。遗址中还出土了茶树籽,不排除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了对茶的利用。
  八年前前的养蚕缫丝。贾湖遗址出土了八千多年前的麻织物残片。河南和山西夏县西阴村(李济最早)还曾出土这一时期的蚕茧实物。最近,在山西南部运城地区师村遗址(仰韶早期)发现了两件距今六千多年的蚕蛹形石雕制品。这些发现说明,至迟在距今六千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故事 嫘祖制丝
  七千年前,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用旋转的轮盘修整陶器口沿等部位的技术。
  六千年前的轮轴。大约距今六千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用轮轴技术加工玉器的工艺。
  等等等等………………………………………………
  有什么理由不骄傲!!!
  “外来文明拯救式”、“外来文明开启式”等思路并不适用于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或许跌跌撞撞兜兜转转,但长久的摸索和试错终究是冉我们找到了适合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前文有说到,外来文化参与过中华文化的建设过程,但最后受不了中华文化惨烈的建设过程,竞争失败最后去搞了“边疆建设”。
  那中华文明的建设过程究竟有多惨烈,竞争究竟有多剧烈,让伟大的苏美尔文明、先进的古埃及文明、神奇的印度河古文明,还有诸多各时期的上古异域文明,乃至其他人种都被淘汰了呢?
  前面列了许多打破的观点,也介绍了旧石器和新石器的诸多历史背景以及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下面我按照个人对上古史的理解以时间为轴,空间为面,一点点叙述,哪里说得不对的,还请诸位师友多提意见!你们的真知灼见和金玉良言是我最大的动力!在此给大家深鞠一躬!

  遥远的云梦泽
  
  故事从 第七千纪 说起
  炎帝时代
  炎帝的前身是活动在大洪山南麓、云梦泽周边众多的渔猎农耕部落,如烈山氏便是其中之一。其文化源头是湖南彭头山文化(最早筑城)、洪江高庙文化(八角星纹)、石门皂市文化(炭陶)、常德汤家岗文化(红陶)、湖北城背溪文化(渔猎工具、夹沙红陶)、大溪文化(红陶、彩陶、盐业)等等远古文化,经过长时间发展积累和“争霸云梦泽”运动,大概波及了从云梦泽到彭蠡泽一带,采集渔猎刀耕火种(稻)的众多部落经过“争霸云梦泽”的运动后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联盟组织:黎苗联盟,炎帝不过是后世对黎苗联盟的指代称呼。
  云梦、彭蠡地区的长期争斗促进了长江中游地区筑城技术的蓬勃发展,此时筑城(夯筑)的主要功用是导水和排水(环壕),其次是防贼防盗。长江中游地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筑城意识的区域,也可能是最早诞生地域界线的区域。炎帝部落(黎苗联盟)是长江中游地区农耕文明稻种文化的代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稻种代表文化是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
  随着炎帝部落势力的增强,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自云梦地区逐渐向外扩散,沿着汉水丹江朝西边移动(大溪文化)、向北进入南阳盆地、向东进入江淮地区。随着人口的迁徙,同时也向外输出了文化,比如“炎帝农业思想”、“炎帝天文理念”。
  6000年前后,炎帝部落与发轫于江苏淮安青莲岗的北辛文化在古河济地区接触,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古河济之争”;此后,二者逐渐衍化为在东部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大汶口文化(鼎、豆、壶)。传说中的太昊集团很大可能就是“古河济之争”的产物,也是大汶口文化的强力传播者。作为上古时期的知识精英,伏羲氏(炎帝系)、容成氏等的地位在太昊集团里自然是极高的!
  天府之国--关中平原
  
  神农时代
  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也称 老官台文化)本为仰韶文化(彩陶)的源头之一,尽管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中国最早的彩陶,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国最早的绘画,但六盘山(陇山)以西的陇西高原除了河湟地区和陇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农耕条件并不算好,包括河西走廊,所以甘青地区主要是以渔猎游牧为主农耕为辅。与此同时,陕甘青地区地理条件表现抢眼是关中平原,其次是陇东高原(庆阳南佐)。
  大地湾文化因为气候和外来推力等因素,逐渐向周围扩散,慢慢分为三支,在秦岭西麓分为了南北两支,留下一支。
  北支沿着渭水经宝鸡(北首岭文化)向东进入关中平原,关中平原有泾渭二河的滋润养育非常适合发展规模化的农耕经济,在此生根发芽诞生了灿烂的仰韶文化。传说中的神农氏也许就是关中平原上以华(赫)胥氏为代表的众多部落统称,他们主要是农耕(粟)渔猎文明,代表文化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红底黑彩陶、绳纹陶、小口尖底瓶、半坡陶文)。天府之国最早是指关中平原,并非成都平原,《史记•留侯世家》载: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从考古资料来看,此说也是站得住脚的。
  南支沿着古汉水南下,在汉中地区与李家村文化发生化学反应催生了仰韶文化宝山类型,此支后来和汉水中下游上来的大溪文化等交汇融合,略过不表。
  留下的一支后在在东来的庙底沟文化影响下,慢慢演变成马家窑文化(辉煌的彩陶),一支对神奇的三星堆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文化。
  今天手上有事更新不了,明天继续!
  

  少典来了
  第七千纪中叶,可能因为气候变迁,可能因为外部推力,也可能是族群发展的需要,一直活动于欧亚草原上的西北游牧民族来到了河套地区(前套、后套、西套、贺兰山),一部活动于陕北高原地区,后南下与关中盆地的农业代表华胥氏(神农氏)相遇;一部活动于大同盆地,而后沿着吕梁山、汾河南下到晋南地区,占领了运城盆地的盐湖,控制了陕晋豫周边的盐业经济,其势力逐渐壮大。
  
  欧亚草原呈连续的带状自西向东伸,经罗马尼亚、俄罗斯和蒙古,直达中国,是世界上最宽广的一个草原地带,绵延长达8000公里
  
  第七千纪下半叶,带有欧亚远古文化特点的少典氏部落与从太行山东麓过来的后冈一期文化交汇,慢慢衍生出半游牧半农耕的西阴文化(彩陶、盐业);据考古资料显示,西阴文化与西亚地区第七千纪的哈拉夫文化可能存在文化交流,如四叶花瓣纹,也叫西阴纹!
  《诗经•邶风•谷风》载:“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水清澈,渭水浑浊,不仅仅体现在泾渭分明的水质差异,还表现在此时陕晋地区两种文化的不兼容。抬头不见低头见,和平共处终究会被打破,于是“阪泉之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争斗过程已无法表述,典籍和考古有迹象显示是少典部落在争斗中胜出了,估计游牧族群胜出的可能性更大。
  
  庙底沟文化
  此后西阴文化和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在陕晋豫交界地带发生化学反应,由此产生了庙底沟文化,又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考古资料表明庙底沟文化是彼时一支优秀的时代文化,其彩陶独具特色,辨识度很高,向西影响了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向西北延伸到河套地区(阴山、岱海);向南与云梦泽势力接触(洞庭湖以南);西阴文化沿桑干河入冀中到燕山南麓,在三门峡一带越黄河,北上华北平原(磁山、后冈 农耕文化),直面东南方的大汶口文化;进入华北平原这一支是众多少典支系里表现比较突出的,也是发展的最波折的,且以少典华北系代称!
  
  第七千纪末期,中华大地上零散的氏族部落渐渐形成了以区域中心文化为代表的聚落文化(向心凝聚式),大体分东西两大格局:西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等类型),东有大汶口文化,这两个文化在中华上古时期持续的时间最长、波及的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刻。特别注意这两大文化的中间缓冲地带:从灵宝到开封。
  这里往下既是黄河改道的区域,也是东西南北文化交锋汇合的区域!
  
  西边少典部落来的风风火火,同时期东南地区的炎帝部落的发展就没那么激进了。刀耕火种的农耕经济受限于气候和地理因素,没办法像游牧族群一样来往纵横迁徙不定,只能蚂蚁搬家一样一步步走,看哪里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合,就像播种子一样一路走一路撒,慢慢的生根发芽。这种发展方式虽说速度慢点,但胜在稳定,延承有续!
  人类历史的演变跟打打杀杀密不可分,但时间终归是少的,和平的时间相对还是比较多的。时间就这么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中,不论生老病死,不论健康疾病,不论顺境逆境过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