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版权所有)

  @曾经的天空cd 2021-03-08 14:12:51
  跟帖到现在,楼主个人有个疑问,弱弱的问问:追寻上古遗踪不该是吃皇粮的专家学者分内事,你搅什么局?涉及这么多文化和遗址不是历史爱好者水平能做到的,究竟图什么?有人说发现历史真相不是很爽吗?那是不懂什么叫学术研究,什么叫学术氛围?楼主做的这些事多半是吃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不信走着瞧!
  -----------------------------
  我不是想搅局,一来我也没那能量,二来也没那能力,我只是发表了一些个人见解,要觉着有理就谢谢大家的支持,要觉着无理让大家不舒服在此给大家告罪,对不住了!
  至于说我图什么?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如果真要说有所图的话,那就是你们的支持和建议。我个人应算爱好历史里面的骨灰级选手,文中的很多内容不是一天两天想到的,是很多很多年了,具体多少年,大概要从高中算起。
  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法全身心深入研究,也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只能尽可能的读典籍文献和考古资料,走了许多弯路。学术研究应该怎么做,学术论文应该怎么写,我不知道,我是想着一点写一点,写的比较散乱,能力所及我已经尽力了!
  做这件事除了个人喜好外,也有一点情绪在里面,研究哈拉帕文化、苏美尔文化、埃及文化最有分量的并不是印度学者、伊拉克学者、埃及学者,而是西方的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更别提阿兹特克、易洛魁、玛雅等美洲原生文明。出土于本国的文物,发生在本国的历史,不是本国人民在做而要靠外国人?我们中国人也差点沦落到这样的境地。其实楼兰古城是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由瑞典人和奥地利人发掘的,红山文化的遗存最初是日本的满蒙考察团发现的,被称之为“仰韶文化之父”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瑞典人安特生。外国友人孜孜不倦的为中国的考古事业添砖加瓦,真是因为大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觉着,我们自己的文化探寻和文明研究,可以接受国际友人的帮助,但不需要国际友人来主导。
  继续更新
  
  落寞的少典
  第六千上半叶前段,来到华北平原的少典支系因为与本土势力文化生活习性的差异,与本土文化不太兼容,虽然前期与磁山末期文化、后冈一期文化、北福地文化等已有过接触,但彼此间还完全达不到和平共处的状态,被本土势力排挤是必然的。得益于前期储备(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等)的加持,刚开始少典华北系对本土势力压制的比较明显,形成了存续并不太长的大司空文化。随着东部炎帝集团的介入,局势慢慢出现了变化,漫长的“古河济之争”在华北和古河济地区毫不意外的展开了。在争斗过程中,炎帝集团人口基数大的优势便体现了出来,少典华北系的活动范围慢慢被压缩,迁徙于燕山南麓,最后不得不从华北平原经辽西走廊迁去了辽西地区。
  为什么要迁去西辽河地区?回去陕晋地区不就好了吗?回不去的,上古时期的生存法则和行为规则是:地谁占住了就是谁的,要是守不住那就离开,自谋生路。再说,回去是想跟其他支系分地盘,还是求收容?没可能的。
  
  红山文化的由来
  第六千纪上半叶中段,少典华北系到了辽西后,境遇同样严峻,不久便遭遇了当地以“之字陶纹”为代表的土著集团,如赵宝沟文化、兴隆洼文化等(通古斯人)。任何时期,任何文化(族群)都不太可能轻易的接受外来文化(族群),于是一个驱赶排他,一个后撤避锋。幸好,辽西地区的主要经济模式是渔猎和游牧,至少在习性方面差距不是特别巨大,这给了彼此缓冲和交流的空间。于是,少典华北系在大凌河周边一带呆下来,渔猎游牧,苦心发展,与本地土著集团慢慢接触、交流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少典华北系的苦心经营,影响范围逐渐从大凌河、老哈河扩展到辽河流域,慢慢形成了以坛庙冢、龙纹、玉器等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由此可见,红山文化相对于辽西地区来说算是一种外来文化,虽然与辽西本土文化有所交融,但其原有特色还是很明显的。
  
  牛河梁的意义
  第六千纪上半叶后段,少典集团与炎帝集团争斗之所以失败,关键是人少。少典华北系充分吸取了这个失败的教训,到了辽西地区充分发扬了“祖母”(尊母)文化,把女性的地位在原有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台阶,牛河梁遗址便是此举的历史见证。上古恒定不变的法则:人力即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生孩子靠妇女,但养孩子靠粮食,少典华北系区别于辽西本土势力最大的地方,就是改变了经济模式,将原来的渔猎游牧慢慢向农耕游牧过度,以期获得稳定的粮食来源,事实证明是有效的。燕山以南暂时是去不了的,于是少典华北系把活动区域放在了燕山以北,向西一直延伸到岱海、大青山和阴山晋北地区,重新将阴山到燕山一带串联了起来,形成了对五帝时期格局影响很大的辽西岱海走廊,并催生了庙底沟的次生文化--庙子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海生不浪文化。
  
  太昊的诞生
  第六千上半叶前段,“古河济之争”直接促使炎帝集团从联盟制向着神权制方向发展,初步体现出权力框架和管理结构,具有权力意义的“太昊集团”慢慢诞生。各种典籍记载:伏羲为百王之先!百王之先不是伏羲,而应尊太昊,伏羲只是炎帝集团里的知识精英(先天八卦)。太昊亦作大嗥,本意是将此时的众部落首领尊为祖神、天帝(青帝),这也符合彼时的权力构架和原始认知!
  此后,大汶口文化不断向周边扩散,往西北进入华北平原,活动于古河济地区,华北平原的文化类型也是有了一些转变,如后冈文化(素面陶)渐渐开始衰落,大汶口文化渐渐在古河济地区主导地位,仰韶文化则表现为次要地位。
  龙虬陶文
  
  大汶口文化往南入江淮地区,与江淮流域的文化代表龙虬文化接触、发酵,催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初的文字表达(丁公陶文、龙虬陶文等),我个人完全不否认上古时期存在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促进这种客观情况的存在,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泥板书绝对不可能是甲骨文的直接前身,绝对不可能!这与民族情感无关,我吗尊重考古和典籍就好!其实西边的半坡陶文和东边的龙虬陶文、丁公陶文等本不是同一系列,各种文字慢慢走向融合是在殷商时期。我们历史上的文字可不只有甲骨文,只是甲骨文是集大成者,见后文详述!
  
  第六千纪上半叶中段,随着太昊集团的强势崛起,大汶口文化逐渐越过江淮地区向南发展,慢慢触及环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以北的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的马家浜中后期文化接触,承袭马家浜文化的崧泽文化在此背景下逐渐兴盛起来,后在外力推动下发展出了辉煌的良渚文明!
  宁绍平原上与跨湖桥文化高度关联的河姆渡文化是宁绍平原一支独立的原生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百越地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如福建的南山文化及后来的广东石峡文化、台湾大坌坑文化、卑南早期文化等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河姆渡文化与北边诸多文化交流不算多,因此保留了比较原生态的区域文化特征,如干栏式建筑,黑皮陶及远古发达的渔猎农耕文化等等。
  约二百年后,这种平静的局面被后来在外力加持下逐渐强大起来的良渚古国打破!
  伏羲氏
  
  第六千纪上半叶后段,大汶口文化往西广泛的活动于古河济地区和河洛地带,一度抵近太行山东麓;太昊本出自炎帝系,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和部落的分化,集团内部渐生嫌隙。来自云梦泽地区的黎苗旧部崇尚野性的原生态方式,而以伏羲氏为首的精英集团开始走向知识化和集约化,产生意识分歧也就在所难免。
  此后黎苗旧部开始回撤至南阳盆地和云梦泽地区,虽也与江淮地区接触但不如大汶口文化这般密集!注意:这个时段发生了非常微妙的“上古知识搬家”,从云梦泽搬到了古河济。
  巴人
  
  在黎苗旧部回撤云梦泽的时候,太昊集团也派出一支前往巴地与大溪文化接触,这就是传说中的巴人!《海内经》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巴人的传说实则是大汶口文化西进南下的表现之一!为什么说是之一,因为大汶口文化后来还西进了蜀地!
  巴地最原始的土著居民:巴人,其实是江汉丹江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后裔,大汶口文化是后来居上的一种强势介入。东夷势力介入江汉地区不排除为了盐的可能,相当于后来夏启时的“孟涂入巴”。
  长江中游史前聚落
  
  “炎帝农业思想”再次发光发热,炎帝系众多部落在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及云梦泽周边深耕细作,表现出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早期文化等诸多上古文化并存和承续的态势,这一地区的史前古城表现放眼整个中华地区那也是很抢眼。
  丰富的物质基础必然会催生丰富的精神形态,长江中下游的史前巫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值得大书特书,《山海经》中的“十巫”大都在该区域,如巫咸国,巫载国等等。
  传说中的华胥氏
  
  第六千纪上半叶的关中陇西:西边关中盆地的半坡文化虽与西阴文化PK后势头有所衰减,但不代表就此败亡,而是与后来的新势力(少典)达成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此时居于六盘山以东陕北高原地区的少典部落渐渐出现不同分支,游牧的特性让其往来无长处,虽与南边偶有冲突,还不至于大打出手!尽管如此,还是让华胥氏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于是与鄂西渝东地区的大溪文化来往渐多,汉中地区的宝山文化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后仰韶文化半坡型、庙底沟文化、大溪文化等在这一地区逐渐交融汇合!
  六盘山以西的陇西高原、西羌地区、河西地带可就没这么安静了!
  
  蚩尤的崛起
  太昊不能制并不代表没有人能制,于是传说中能征善战的“蚩尤”东征西讨渐渐成为了炎帝联盟的首领,也成为了太昊集团联盟的重点对象。崇尚野性美的蚩尤部落不像太昊那样文绉绉讲道理,为了规范联盟行为和统一管理,制定了《尚书》中载的“蚩尤五刑”。究竟是不是“五刑”不确定,但制定有利于调度和管理的刑罚是很有可能的,最早的“钺”不是王器、礼器,而是刑器!本文认为蚩尤有可能是少昊,或少昊之祖,但这个说法没有考古证明,也没有典籍支撑,仅是我个人的推断和见解,不做参考!
  注:蚩尤并不是一个人,“蚩”的甲骨文、金文、《说文》等的解释多是会意字:上“山”下“虫”,盖指山地丛林地区,“尤”是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等,本文以为“蚩”是“背离”“相异”的意思;“蚩尤”可解读为与被后世视为正统文化代表的中原地区行为习惯和文化习俗等完全相悖的丛林山地地区。这个地方当指云梦泽和彭蠡泽的炎帝后系。
  逐鹿二番战 参考图
  
  随着社会财物的增多,社会等级的分化,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人类潜藏的欲望(占有、贪婪、嫉妒、痛苦…)便一步步被激发了出来,希腊神话叫潘多拉盒子,当这种意识在上古贵族阶层中流转并成为共识的时候,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公社即将解体,人类社会正式进入文明加速期,西北与东南之争的“二番战”似乎不可避免!
  于是传说中以争资源抢土地(黄河以北的区域)为目的的“逐鹿系列赛”又开始了。此时的争斗形式主要表现为西北方的原始“萨满”文化对阵东南方的原始“巫傩”文化,规模比上次大,时间比上次长,影响自然也无可比拟。
  关于“逐鹿二番战”,各种典籍和文献的描述那是很多的,版本也多:神怪版、奇幻版、务实版………
  精神堡垒 梵蒂冈
  
  此时中立方为大汶口文化的齐鲁江淮地区,其主要群体为上古知识精英阶层,代表为伏羲氏。
  这个区域此后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存在:上古精神堡垒或者说知识发酵中心,相当于中华上古版的“梵蒂冈”;
  补546楼
  
  第六千纪下半叶前段,随着各氏族部落实力的壮大,太昊集团内部自然也就发生了分歧,部落间相互攻掠,太昊内部自顾不暇。这给了逐渐壮大的少典氏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们经辽西走廊过山海关,慢慢迁回燕山以南。少典氏并未参与到太昊内部集团的纷争,而是主动与太昊(伏羲)集团接触。在此过程中,少典氏中出现了一支很有作为的支系,他就是有熊氏。该支系游走穿梭于太行之间活动于冀西北及晋东北地区,活动范围大致相当于历史上“燕云十六州”(雁北九州、华北七州)。其代表文化为广泛分布于滦河、西辽河和海河一带的雪山一期文化,该文化一度影响到阴山以南、内蒙古岱海-黄旗海地区,与其相关的文化有北福地三期、镇江营三期等。

  燕云之地与中国历史上朝代变更关系密切,它一直是南北方文化拉锯和交锋的重要场所。这个区域的最佳注解是对大明朝的民间评价:天子守国门(明成祖迁都燕京),君王死社稷(崇祯缢死煤山),其出处是明成祖朱棣北伐成功后的豪言壮语:“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燕云之地与中国历史上朝代变更关系密切,它一直是南北方文化拉锯和交锋的重要场所。这个区域的最佳注解是对大明朝的民间评价:天-子-守-国-门(明成祖迁都燕京),君-王-si-社-稷(崇祯缢死煤山),其出处是明成祖朱棣北伐成功后的豪言壮语:“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有熊氏相对少典其他部落最大的变化就是解放了思想改变了作为,从燕山逐渐南下古河济和河洛地区,主动与太昊集团接触和交流(豆、高颈壶、卍字符等)、向太昊集团学习(代表 风后),同时与东北红山、小河沿文化(有熊祖地 应龙原型地)、北边的海生不浪文化(力牧 轮车)、西北的鬼容区(号大鸿 曰岐伯 南佐遗址)、西边半坡华胥氏、石岭下嫘祖部落等有实力的部落结盟或联姻,扩大人力发展实力。
  随着时间推移和实力的此消彼长,少典氏与太昊集团明里暗里的抗衡中渐渐取得上风,逐渐成为华北地区的超级部落。
  这场系列赛黎苗系败了吗?应该是的,那蚩尤被杀了吗?未必!
  史料中关于蚩尤此战后有两个结果的记录,当是后人的揣测,附上供大家参考:
  一 败,被黄帝所杀,如下:
  《逸周书 尝麦解》:王若曰:“宗揜大正,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
  《山海经》载:“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亦有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二 败,被黄帝所用,如下: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龙鱼河图》的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 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管子•五行篇》载: “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 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
  《韩非子-十过》日:“昔者黄帝合鬼神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 ..................................................................
  本文以为,蚩尤(黎苗系)作风(征讨、管理等)或许有点原始野蛮,却也符合彼时的时代背景,于中华文明进程而言却有着相当的促进作用,至少传说中的“蚩尤五刑”勉强可以作为刑罚之祖,给后来的皋陶做刑打了基础,再后来的吕刑(穆王)........!
  蚩尤为后人作为兵主来祭祀,或有道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意识”不应影响到历史认知和判断,更不能过早的给历史或可能的历史人物、事件贴上标签!
  丰富多彩的马家窑彩陶
  
  第六千纪下半叶中段,逐鹿系列赛后,西北少典、东南太昊、西仰韶、东大汶的文化格局慢慢清晰,地域界限慢慢明确,南北意识差异更显,彼此摩擦也更多,中华文明进程开始加速。
  东边各方文化发展的如火如荼,西边虽有纷争但相对安定,甘肃中南部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遗址、喇家遗址等)此时发展的也是风生水起,阶梯表现为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东进渭河上游抵近关中盆地,西上河西走廊达青海东北部,南下川西和川北(三星堆早期文化),北接六盘山南麓(宁夏)。
  西北地区 彼时还应算上川西
  
  新甘青地区的天山走廊(东天山、西天山)、河西走廊、河湟谷地、陇西高原,川西高原,甚至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在上古时期一直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前沿,理不清其中脉理,族系归属也道不明来历,于是后世冠其“浑沌”之称。
  此区域唯一可以确认的大户是羌人,也分了很多支系,慢慢发展出后来的各种“羌”和“氐”(出自古蜀 参考《古蜀史说》。因为该区域人员复杂族群众多,文化交错经济往来,争斗迁徙无可避免,有的就沿着藏彝走廊南下,活动于岷江台地,如营盘山遗址和后来的姜维城早期遗址,用当下时兴的话说,西北地区是中华上古时代的“一线地区”。
  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
  
  第六千纪下半叶中段,有熊氏的结盟做法开始起作用,随着西北地区诸多部落的介入,以有熊氏为首的少典部落在逐鹿系列赛中逐渐取得了上风,慢慢在黄河以北站稳了脚跟。陕晋地区、华北平原、欧亚草原这一大片可比东北地区宽阔富饶多了,祭祖问天后,少典华北系决定把根据地从西辽河地区重新转移到华北平原。红山文化对西辽河地区的告别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不想挥手,只想带走大片云彩………
  第六千纪末期,红山文化留下“半拉山墓地”后逐渐凋零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小河沿文化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本土文化,代表氏族为后来的肃慎氏,又叫息慎氏(濊貊、东胡、朝鲜等等,疑似通古斯人)。考古表明,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虽未发现明确的地层叠压但两者在时间上有着明显的早晚关系,文化内涵上既有联系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不断改道的黄河
  
  这场“逐鹿系列赛”初步奠定了上古时期势力分布格局,以古黄河为西北东南两大势力的界限,西北势力以有熊氏为首的少典系;东南则划分为了长江中游以油子岭屈家岭为首的黎苗势力和长江下游以良渚势力为首的百越势力。
  黄河中下游自此成为西北东南文化频繁接触、交流和碰撞的区域,这样的势力分区给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最初的底色。
  
  我们有没有想过咱们一直认为的、英明神武的“黄帝”可能是个女性?个人对有熊氏最早的首领是女性持保留意见。不论考古还是典籍都有迹象表明,中华女性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发挥出的作用可不只是撑半边天这么简单,如殷商时期的妇好,不论典籍记载、甲骨卜辞,还是葬制规格无不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究竟是“武丁中兴”了殷商,还是“妇好中兴”了殷商,还得两说!
  
  
  当征讨杀伐这样的体力劳动成为历史变迁的重要驱动力后,雄性荷尔蒙在争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于是后来居上翻身做主。或许是为了彰显男性魅力,或许是为了保住男性的统治地位,又或许是为了促进人类历史的进步………不论出于哪种考量,其结果都是人类历史上无休无止的相互征伐成为了历史变迁的主旋律,开疆拓土征讨杀伐也就成了“英明帝王”或“倒霉帝王”的标配。
  于是,女性的作用慢慢开始从“补天”向“撑半边天”转变,随着打打杀杀烈度的提升,女性地位每况愈下,渐渐沦为男权附属…………。
  继续
  
  言归正传,因为有熊氏的崛起和努力让后世学人神往,最主要是周氏的推崇和渲染。传说中的“黄帝”也便有了各种分身和出身,也有了各种称谓和传说,如玄女赐书:玄女,或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道教神仙之一,人头鸟身。道教谓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帝不能胜,叹于太山之阿,感于王母,乃命九天玄女下降,授帝以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并为制燮牛鼓八十面,遂大破蚩尤而定天下。本是高等级术数推导论和天文物理学的“奇门循甲”,为表本门学术源远流长于是也从“逐鹿系列赛”这里找点源头跟黄帝沾点关系!
  注:奇门循甲的“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出自晋 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不是影视、动漫里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哦!后者经爱好中华文化的日本友人误抄后成为了以讹传讹的道教咒语(配合九形手势)!很多奇门循甲流传的术法或咒语是东南巫傩文化(非封建迷信)衍生出来的,比如夏天听了冒寒气儿的湘西赶尸,昼伏夜行,法师(巫)用个铃铛前面领路,后面跟着几个脑门儿贴着符文蹦蹦跳跳的屍;又比如令人闻风丧胆的“蛊术”或“降头术”,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乱”,略过不表!
  
  第六千纪下半叶,黎苗集团一部回到云梦地区承袭大溪文化(种稻 黑陶 渗碳工艺),苦心经营开启了后来的油子岭-屈家岭文化(代表 共工氏 铜石并用),一部被迫迁徙(迁三苗于三危)、一部慢慢被吞并或败亡……
  其实“逐鹿系列赛”远未结束,准确的说是从未结束,骄傲的炎帝后系也从未放弃过东进和北上,东进主要表现为影响了向东影响了同属于“云梦--彭蠡作用圈”,位于皖江流域的黄鳝嘴文化和薛家岗文化(同时受到东来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影响),这两个文化也向东影响了环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北上则表现为共工氏的多次北上、“刑天”的战天斗地、割了一茬又一茬从未屈服的三苗(有苗)等等,暂略过不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