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版权所有)

  @cdnwpu2019 2021-02-18 18:46:11
  中华民族的性格究竟是什么?
  不是“尧舜们”的贤德无双、不是“大禹们”的天下为公,也不是儒家的仁义礼乐,而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那“不屈的意志”和“野蛮的骄傲”,不论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文化,历史上都不是那么的斯文和懦弱,反而是倔强和不屈,个人完全同意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观点:中华文明的特点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文化基础,外来的物种技术只是刺激发展的催化剂,并没有改变内在性格。我们要......
  -----------------------------
  @睁眼的秦俑 2021-02-19 14:00:13
  中华文明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基础,楼主这个怎么理解?新石器时代中国还没有文明形态吧?红山?良渚?还是?
  -----------------------------
  谢谢朋友的提问,这话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中华新石器的文化不应叫“中华文明”,而应该叫“中华性格”,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性格是在新石器就已经形成了,外来的物种也好文化也罢仅仅是刺激这种性格不断强韧的催化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性格”或“中华气质”
  按照今日对文明的定义,新石器时期应该是中华文化而不能说中华文明,其实我个人也跟倾向于探讨文化,而非文明。
  红山,良渚,乃至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都是新石器时期典型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多源文化中的众多源头之一,还有氐羌文化、南岭文化和草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文化早期的源头。
  因为种种客观主观原因,人类历史上有一种状态永远都不会改变:不停的迁徙,就好像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样,分子永远都不会停止运动!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今天的版图和固有的认知上,应尽量打开视角,以时空为框架,结合文献典籍和考古遗迹做一个相对合理的推述;探索历史不能满足于历史人物和现象的概括和描述,而应该破掉文献典籍的表相,深入到历史本质中去,同时建立起史料之间的互联,提供理解方式,构建阐释政治、社会或经济的体系等。限于个人眼界十分狭隘,特在此提一个不接受任何辩解的观点:由于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出现过各种人种,今天尚存的人种以及已经逐渐消失的人种,都有出现过。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出土的遗址、器物,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不管是什么人种什么文化哪怕是外星文明,他们首先是中国的,其次才是世界的。
  
  当下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自我审视,学会勇敢面对,学会重新思考,学会尊重事实,学会接受差异,学会主动认错,学会与人合作……这每一项似乎都很难,难到我们会不自觉的想放弃,若如此,我们又怎能受得起曾经的骄傲?怎能守得住过去的荣耀?怎能洗刷曾经的屈辱?怎能做到坚定的前行?从我做起放弃依赖自主神经反应,改用中枢神经思考,知天理识人欲,致大公立诚敬,知行合一,不假于外。中华民族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而是和世界上众多民族一样优秀,中华民族的优秀不是靠过去的积淀而是靠当下以及将来的不懈努力,所以咱们的文化不需要用精美的瓷器来刻意装饰,只要用心找回金刚不坏的罗汉金身。
  
  有迹象显示,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联盟为了维护自己的“新生代利益”,在有意无意的破坏甚至毁灭上古遗留文明,妄图按照他们的行为准则来制定新的世界秩序,即便是咱们平民百姓也需要高度警惕!希望这是我个人杞人忧天的想法。如果大家做好了接受真实、接受平凡、平心静气的面对可能会发生的“不如意”,下面就将正式进入咱们中华上古史的拆解程序,欢迎各方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关于上古史,当下无有模式可以借鉴,吕思勉、钱穆等对上古史的描述是基于文献的一种解读和分析,顾颉刚、杨宽等对上古史的见解是基于质疑和重构的一种理解,夏鼐、张光直对上古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白寿彝、苏秉琦对上古史的构建则基于考古遗址的分析和解读,各有长处但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民间学者也做了许多努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见解!
  历史是对社会过去发展演变的记述,有客观的历史和主观的历史,客观的历史指事件本身,拥有永恒不变的时空属性;主观的历史指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好像是记忆重现;自古以来,有多少史学家,几乎就有多少种历史概念。如果历史的记述都是客观的,今天再来研究历史似乎显得滑稽,正因为历史的陈述夹杂了各时段史学家对历史的见解和看法才让研究历史显得复杂。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汤因比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柯林伍德表示“历史是过去的经验的再现实化,历史如同过去经验的再现”,雷蒙•阿隆更是直呼“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与其说历史在研究过去,不如说在研究过去人的记忆或回忆,又或者是一种愿景。
  过去与未来
  
  个人思路是以时间、空间、历史发展逻辑为基准,以大视野的考古文化、考古遗址作为主要依据,古今中外的文献典籍和神话传说作为辅助解释!因为无有成熟模板可以借鉴,摸着石头过河,下面的行文如果略显散乱,还请多多担待,我尽量让行文显得流畅紧凑。
  与《古蜀史说》同样的声明: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诚请诸位师友切莫认为我说的就是正确的,我唯一能努力做的是让我的陈述有根据、有逻辑、有出处,说出个人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分享。我们不是,也做不了历史仲裁者;诚挚的欢迎大家理性探讨、多提意见!

  苏秉琦前辈的六大文化区系理念:
  
  “六大文化区系”: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东方区系、西南区系、东南区系的、南方区系。
  北方区系,以长城地带为核心区。该区系属于中国北方早期文明,可以细细划分为以昭盟为核心的分区、河套分区和以陇东为中心的甘青宁分区这三个分区。
  东方区系,以山东半岛为中心辐射。该区系属于中国东部早期文明,可以具体细分成泰山(大汶口—龙山文化)和胶东半岛(海岱文化)两个分支文化。
  中原区系,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辐射整个黄河中游乃至部分下游地区。被视为中 体文化——黄河流域文化圈的摇篮。
  东南区系,大致位置是长江下游,以太湖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包括宁绍平原和宁镇地区。该区系有中国东南地区的早期文明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栽培稻米、捕鱼、采集水产共同构成了当时人的生存方式,春秋时的吴越文化即脱胎于此。
  西南区系,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该区系属中国早期西南文明,具体分为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两个分区,而四川盆地又分为巴、蜀2个分支,其中的江汉文化成为后来的“楚文化”的主要源头。
  南方区系,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辐射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东等南方地区。该文化圈是中国早期的南方文明,受海洋的影响,其文化具有浓厚的海洋风味。
  总体而言,这“六大区系”均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8000年,虽然彼此之间也互有交流和影响,但总体来说还是各有特色。其中的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以及东方区系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而西南区系、南方区系、东南区系则最后汇集成了长江文明。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则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体,这六大文化区系平行发展相互影响,共同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源头。
  我个人很支持苏秉琦及其他前辈的多区域平行文化和多源一体这样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个人的理解,梳理和细分,如下:
  东北系:东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文化代表:大窑文化、裕民文化、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小珠山•后洼下层文化、赵宝沟文化(之字纹)、新开流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雪山二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历史代表牛河梁,肃慎,秽貘,东胡等
  北方系:长城、阴山文化带,昭蒙、河套、岱海、凉城直到大兴安岭。代表文化:阿善文化、大口文化、老虎山文化、园子沟、朱开沟文化等等。
  河济系:华东黄河下游(古河济地区,伏羲之雷泽,古兖州):山东、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文化类型:磁山文化、后冈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等;人物代表,伏羲氏即太皞、容成氏(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大庭氏、柏皇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等,高辛氏(帝喾,帝俊),有莘氏(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陶唐氏,丹朱,皋陶至伯益(城子崖遗址、西孟庄遗址),徐偃王……
  江淮系:江淮地区 长江下游浙江和江苏大部;高邮龙虬文化(文明曙光 龙虬陶文),张家港东三村遗址(最早出现贫富分化)、常州三星村文化,徐州新沂市花厅遗址(大汶口和良渚文化的交流地),安徽凌家滩文化(南北文化交汇),南京北阴阳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阜阳岳家湖遗址等,代表人物:帝舜,有虞氏,淮夷;
  良渚系,长江中下游地区,钱塘江,太湖,宁绍平原等: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18个遗址)、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福泉山遗址、钱山漾等;义乌桥头遗址、上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
  云梦系:华中长江中游湖北和湖南;文化类型: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八十垱文化、皂市文化,高庙文化,汤家岗文化,关庙山文化、大溪文化等,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代表人物烈山氏(炎帝)、蚩尤(九黎),炎居,节并,戏器,祝融氏,共工氏,术器,………
  中原系:中原黄河中游 晋南、豫西、关中;文化类型:(南庄头遗址)裴李岗文化、北福地文化、上宅文化、贾湖文化、李家村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后岗类型),大司空文化等等;代表人物:女娲(尊母),华胥氏,有熊氏(蒙语 老奶奶),少皞(青阳氏),颛顼(重、黎),伯鲧(氐),大禹(氐羌),后世(周);
  西北系:分布区域:西北黄河上游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和陕西西部;文化类型:大地湾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氐羌),半山文化,马厂文化,齐家文化等;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甘肃、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已发现的主要有辛店文化、四坝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沙井文化。该区域被忽视了;
  西南系(蜀、巴、滇、黔、南亚):分布区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长江中上游地区,汉水中上游,文化类型:营盘山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宝山文化,城固文化,昌都卡诺文化(卡诺遗址),拉萨曲贡文化;代表人物:玄嚣、昌意,韩流,颛顼,蚕丛,柏灌,鱼凫,古蜀,开明;

  其它关注比较少,但依旧很重要的区域文化有:
  珠江流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文化类型:广西顶蛳山文化、福建南山文化、溪头文化、昙石山文化、广东石峡文化,
  海南:全州鳌鱼头遗址、湾仔头遗址
  台湾文化:台湾大坌坑文化,芝山岩文化,圆山文化,十三行文化,各有分布和逸散;
  以下叙述还会涉及到的境外文化(不限于)
  朝鲜半岛地区:较为典型的有弓山文化,据考古显示,朝鲜半岛史前文化有独立发展的痕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中国东北地区文化甚至龙山文化的影响,比如在新岩里 、釜山东 三 洞、东莱多大浦等遗址中,发现有与辽东半岛小珠山下层和后洼下层文化中亚东部到西伯利亚典型文化代表,
  中亚草原东部到西伯利亚地区的文化代表:阿凡纳谢沃文化、奥库涅夫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卡拉苏克文化等等;
  南亚地区典型文化代表:缅甸的上缅甸文化,伊洛瓦底江文化,泰国的班清文化、班菩文化,越南的北山文化、东山文化、冯原文化等等
  西亚地区的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阿卡德,古巴比伦,赫梯,亚述等
  印度河流域文明代表:哈拉帕
  涉及的文化大致如上,行文时间跨度大致从7000年前起,涉及的空间范围如下:
  

  我负责叙述,你们来判断!
  情况说明:一直跟古蜀史帖的朋友可能知道我的情况,因为个人工作关系,不能随时在线,只有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才能上线。与大家互动的时间较少,回复也不太及时,这一点还请大家见谅!
  上线后我会认真看朋友们的问题,如果我能回答,我会思考后认真回复;如果是我不懂的或不熟悉的,我会明确告知我不知道,不会随意回复给朋友们带来困扰!这一点一直跟帖的朋友应该也知道的!
  我开《古蜀史》和《启示录》只是和朋友们、师友们分享个人的见解,无意和大能大神争高下辨高低,历史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各有见解,求同存异!
  
  中华大地上各区域就已有多种文化并存和先后相继的情况,下面对公元前3000年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做一番梳理(不限于),按照人类选择记忆规律,能留下神话和传说的故事在历史上应该有一些客观影子。以下年代为公布的C14测年时间(存在误差),不排除有年代上靠的做法(不论)随着以后测量标的物和测量方法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时间区间的修正:
  西辽河地区:查海文化(10000年前)、兴隆洼文化(5550BC~5000BC)、新乐文化(5300BC~4800BC)、赵宝沟文化(5350BC~4500BC)、红山文化(4700BC~3000BC)、哈民文化(3500BC~3000BC)等;
  黄河中、上游:大地湾文化(6000BC~2800BC)、北首岭文化(5100BC~3600BC)、半坡文化(4800BC~4300BC)、姜寨遗址(4600BC~3800BC)、仰韶文化(5000BC~3000BC)、庙底沟一期文化(4000BC~2800BC)、马家窑文化(3300BC~2100BC)等;
  黄河下游:贾湖文化(7000BC~5800BC)、裴李岗文化(6200BC~5700BC)、后冈文化(4000BC~1100BC)、磁山文化(6000BC~5600BC),北福地一期、二期文化(6000BC~4700BC)、后李文化(6200BC~5800BC)、北辛文化(5300BC~4100BC)、上宅文化(5000BC~4000BC)、李家村文化(5000BC)、大汶口文化(5000BC~3000BC)等;
  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7000BC~6300BC)、八十垱文化(6500BC~5500)、城背溪文化(6000BC~5000BC)、皂市下层文化(6000BC~5000BC)、高庙文化(5800BC~)、汤家岗文化(4000BC~)、大溪文化(4000BC~3000BC)、屈家岭文化(3300BC~2600BC),石家河文化(3000BC~2300BC),后石家河文化等;
  长江下游:江苏溧水神仙洞(10000BC)、浙江浦江上山(10000BC)、萧山跨湖桥遗址(6000BC)、河姆渡文化(5000BC~3000BC)、马家浜文化(4500BC~3200BC)、崧泽文化(3800BC~3200BC)、良渚文化(3400BC~2200BC)等;
  湘赣流域: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20000BC)、仙人洞遗址(10000BC)、山背文化(3000BC~2500BC)等;
  江淮流域:龙虬文化(5000BC~3000BC)、高邮文化(5000BC~)等。
  北方草原:裕民文化(6000BC)、老虎山文化(2500BC~2000BC)、阿善文化、大口文化、岱海文化等;
  长江上游(西南地区):除了茂县营盘山文化(4000BC~2500BC)外,汉中宝山文化、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及其他史前遗址在3000BC表现并不突出!
  珠江流域,东南地区也有许多史前遗址,难以计数,如广东英德牛栏洞(10000年前);
  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灿若星辰,至今发掘的考古遗址数以千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非虚言,皆有考古遗址为据,今人要做的便是探源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
  关于中华大地上的人种,以今日中华大地边界为限,个人认为中华大地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人种,不限于蒙古(北方)人种和百越(南方)人种,还有白色人种,棕色人种、黑色人种,及其他走在进化、融合、迁徙途中的各种人,巫山猿人、元谋猿人、郧县猿人、淅川猿人、桐梓猿人、和县猿人、汤山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丁村人、马坝人、长阳人、巢县人、柳江人、资阳人、丽江人、 穿洞人、左镇人等智人。这些早期智人或一直呆在中华大地上,或有外迁来的,如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他们体型有别,肤色不一,但他们真真切切的在中华大地上存在过,生活过。
  人种的迁徙和进化是专业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的事,探索历史的我们还是不要在这么专业的领域里发表业余的见解了,让我们把重心放在文化的交流和演变上来,而且我个人更倾向于中华民族是 “文化融合型”,而非“血缘壁垒型”。旧石器时代是一个缓慢积累和变化的过程,还谈不上文化,新石器早期也难谈有文化,那我们暂从新石器中晚期的典型性文化、遗址和器物说起。
  各位老师朋友,由于涉及的资料有点多我也不知该从何写起,加之手上事情比较多梳理的过程就有点慢。暂且是时间为纵轴、文献为辅一点点往下,行文是边写边想的,结构可能有点散乱,请大家多多担待!!!
  上面说到人种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我要打破的观点之一,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能局限于今日的意识形态和精神诉求来考量过去,中华大地上一定是出现过各种人种,有的留下来了,有的走了,有的消亡了......但一定存在过。
  不仅不能局限于人种问题,还不能局限于疆域意识,从古至今,世界各国的版图都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的,中国的版图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就今天的中华版图来论中华文明的形成。

  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全世界任何一个种族都没有申诉领土的权力!那我们从有广域王权意识的时期开始来看看历史上的中华版图,出自《谭其骧地理图集》
  夏朝
  
  国外暂时没认同夏朝的存在所以没有对比图
  谭其骧 商朝

  
  谭其骧 周朝

  
  来看看元朝
  谭其骧版

  
  其他时期的疆域图就不张贴对比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认为的中华版图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变化,说什么是我们的什么不是我们的,这样显得不客观,只能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曾经文化的一种表现,文明的一种集成,我们要做的就是剖析各个进程,看看中华文明究竟是怎么来的!
  人种不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疆域不论:因为历史上一直在动态的变化;
  那能论什么呢?
  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历史气候变迁和地理条件!
  关于历史气候条件,我了解的资料不多,主要是竺可桢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美 约翰的《气候改变历史》和英国气象学Folland先生的科研成果,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请不吝分享!
  下面截取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竺可桢: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非常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作者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 2℃ 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 2 一 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气侯变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

  中国五千年气象曲线图
  

  另外英国气象学Folland先生的科研成果也显示出世界气象历史变迁的一致性特点
  
  a.地球气候近万年以来的最低温度点,也是人类这一段历史的阶段性起点,在这个冰期点,人类可能生活在比较靠近赤道的地方。
  a.--b.冰期后约1500年的气温上升期,由冰期低点一直升到超过平均线,欧亚大陆的人类在这个时期往北迁徙。
  b.—c.冰期后的一个气温下降期,历时约1000年,这一阶段欧亚大陆的人类开始接触。
  c.—d.冰期后另一次升温,从8000年前到5000年前前后超过3000年,这一次升温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温度升得很高,是近万年温度最高的一段。
  d.—e.是严重的降温期,这是3000年超级温暖之后的降温,对欧亚草原人类影响很大。
  e.—f.大约公元前500年的时候,气温有了一段短暂的回升期,中华大地上开始的融合过程。
  f.—i.汉朝以后,气候进入了起伏变化的阶段,中国的朝代更替也是随之起起伏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