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粉丝]我的BBC古典剧集推荐单(BBC出品,必属佳片)

  作者:我是鱼我不是猪 回复日期:2010-01-14 16:01:48 
    lz,俺要下载地址啊
  
  ==========================================================
  基本上lz是能下就下,不能下就看视频
  为什么我一天都没办法相册取图?
  lz要崩溃了!已经两天了,点击“相册取图”都是“该页面无法显示”,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上传图片,所以这两天都没有更新。
  哦耶终于可以发图片了~
  《从雀起乡到烛镇》(Lark Rise to Candleford)
  名字翻译的真好,既古意盎然又形成了意思上的对仗。雀起乡是一个英国村庄,烛镇是附近相对发达的小镇,线索人物少女Laura把这两个地方联系了起来。
  温暖美好的乡村田园故事。雀起乡的村民贫穷但纯朴善良,Robert和Emma这一对是好夫妻好父母的典范,思想开明,教育方法科学且极具现代意识。Caroline一贫如洗要养活好几个孩子却永远豁达开朗,不过有时她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Twister和Queenie在穷困的一生中白头偕老,知足常乐。这里物质生活水准不高但村民们积极追求精神生活,会为音乐会、朗诵会而兴致勃勃大张旗鼓。
  和雀起乡的纯朴相比,烛镇的居民有些小小的势利和自私,且热衷于打探和传播八卦,但本质上都是善良的人。邮局是小镇传播消息的一大途径,也是本片的主要场景。女主人Dorcas lane是最聪明的管理者,最贴心值得信赖的朋友,最友善热心有影响力的小镇居民,她和小镇的行政官Sir Timothy对过往恋情似有若无的追忆贯穿了全剧。她的女助手Laura正如前面一位童鞋所说,很喜欢摇头晃脑,大概是为了表现年轻气盛吧。邮局对面开服饰商店的Ruby和Pearl姐妹承担了表现虚伪势利热衷打探小道消息的主要任务。
  本片的色调明亮温暖,泛着淡淡的金色光晕,由单簧管和笛子(我猜)演奏的音乐优美动听,多首古典诗歌穿插其中,衬托着这个村镇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很多细节也体现了时代变迁,思想启蒙和工业革命对平民生活的影响,居然还出现了“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样的句子。
  这部片子我看得断断续续,因为其时看完《克兰弗德》不久。虽然都是平淡温馨的小故事,但《克兰弗德》明显更加具有内在的张力,虽然第一集就交代了所有人物还是让人欲罢不能一气呵成。而本片几乎每一集都会由一个外来的人物承担本集的主要矛盾冲突,这样难免在叙事上显得结构松散,而贯穿全剧的几条线索:Dorcas和Sir Timothy及其妻Adelaide隐形的三角关系、Laura的puppy love等等都似乎有点缺乏扣人心弦的魅力。
  本片第一季共十集,几乎是我看过的最长的古典剧了(它的松散和长度有关系),第二季好像也出得差不多了,不过似乎还没有字幕。
  

  终于发出去了!
  片头就是一幅幅村镇的风情画卷,曲子很好听

  雀起乡

  烛镇

  小镇邮局的人员

  Dorcas的演员就是95版《傲慢与偏见》中放荡不羁的Lydia

  她和Sir Timothy的欲语还休贯穿全剧

  有思想有魅力的乡村教师的加入让我以为情节会向着更有张力的方向发展,结果此人被逼走了...

  这对姐妹是势利和八卦的典型

  Laura的puppy love很田园

  Twister和Queenie房子很有童话的感觉,Queenie还会在里面酿蜂蜜酒

  纯朴的村民

  作者:水果撞地球 回复日期:2010-01-16 18:48:44 
    LZ八到鹊起乡了,Dorcas和Sir Timothy在结尾分手了,真让人郁闷,虽然知道他们这么做是理智的...还是不免难过...
    好像LZ没八过劝导,男主好帅,真的帅~~~女主看多了还好吧,但是其他的年轻女角色哪个都比主角漂亮...我看的07版,还有个95版,女主的演员看起来有40...还有个71版比我都老,..
  ==================================================================================
  从一开始lz就不看好Dorcas和Sir Timothy,因为Adelaide夫人美丽又痴情,编剧是不会忍心给这样善良的好人一个离婚的下场的
  
  《劝导》lz无论哪一版都没有看过,lz自诩对外貌的要求不算高,但是这里的女主角也实在是...而且强悍的是每一版的女主角都是这种风格的...不记得Austen的原著里Anne是个非常缺乏外在美的女人啊
  我也没看过原著...我记得Sir Timothy是说“I love my wife”,肯定没说最爱的是谁,而且我觉得他最爱的还是Dorcas吧...
  其实我觉得Sir Timothy虽然是好人一个,但稍显魅力不足。那个帅帅的乡村教师出现后,我是满心希望Dorcas能够和他在一起的,这段感情肯定很有看头...
  根据前面某位童鞋的推荐,lz去看了<Fairy Tales>,只看了一刻钟就看不下去了,根本就是恶搞嘛。BBC一改平素一本正经对经典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把几大家喻户晓的著名童话狠狠地颠覆了一下。
  Lz看的是长发姑娘,这里的长发姑娘是一个万人瞩目的网球明星,而她的王子则是一个网球技术一般且缺乏男人味的男子网球手,后来男扮女装阴差阳错混到了长发姑娘身边……后来lz实在看不下去了。对于恶搞,lz一向缺乏欣赏之心……
  小时候倒是真的看过根据经典童话改编的真人版系列剧,其实很多场景都比较简陋,但剧情和细节都严格按照原著发展,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希望BBC可以凭他雄厚的实力和严谨的作风制作一版忠于原著的fairy tales,展现出安徒生、格林兄弟等人笔下美丽精致奇幻的童话世界……
  
  《小杜丽》(Little Dorrit)
  
  对于狄更斯的著作,lz向来是深怀敬畏之心。除了《双城记》(那个开头太伟大了),其他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味道实在太浓重——灰暗污秽的伦敦下层街道,邪恶的心灵堕落的人生,上流社会衣冠楚楚而虚伪势利(被作者毫不留情的讽刺鞭笞),腐朽的家庭守着见不得光的秘密,总有一个阴沉冷漠的老妇人,而主角无论有过如何悲惨的成长经历,永远正直、善良、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仿佛过去岁月中的苦难没有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任何痕迹,坏人永远是坏人,好人永远是好人。因此对于根据狄大人作品改编的电视剧lz是没什么兴趣的,尤其是05版《荒凉山庄》那个狄更斯味道浓重的开头更是把我吓到了(其实很多人说拍得很好,以后有空lz要看下去)。
  《小杜丽》的原作没有看过,这部08年BBC出品的电视剧虽然依旧狄更斯风格十足,但始终有清新温暖的气息贯穿其中。主要的功劳当然要归功于女主角Amy Dorrit。我们跟随着她穿梭在伦敦阴暗泥泞的街道,走进Clennam家古老狭仄的房子(Clennam家的房子、Clennam夫人和老仆人Flintwinch都是典型的狄更斯风格),走入她在债务监狱的家中……蓝色的斗篷在背后飘。无论多么阴暗的角落,只要她在,那里就有明亮清新的气息。
  女主人公有点圣母的感觉,出淤泥而不染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善良得实在太单纯,最后她面对剥夺了她前半生幸福的Clennam夫人没有任何挣扎就迅速表示原谅,好像这个女人只是拖欠了她几天工资而已。大概是现在观众的思想太复杂,不能理解那种纯粹的善良美好了。Amy的家人(除了叔叔)和一众虚伪势利的配角有着各自可笑可悲的嘴脸(有些过于脸谱化),而人性的质朴则存在于下层民众当中。对男主人公无感。
  本片最喜欢的人物是Pancks和Chivery父子。Pancks是以一个凶巴巴的收租者形象出场的,行动力强举止也够粗鲁,说话时鼻子嘴巴还会翘发翘发,好像鼹鼠。后来我们才发现,Pancks也是一个打工的,帮人收租实属无奈,而且收租时一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总要嚷嚷得所有人都有时间把大门紧闭才冲到人家门口。也是他,依靠强大的行动力最终查明了Dorrit家的身份,欣喜地看到他家摆脱了贫困。John对青梅竹马的Amy一直倾慕有加,还美滋滋地想着自己的墓志铭是监狱管理员John和爱妻Amy长眠于此(把白头偕老以后的合葬都想到了,肯定会是个好老公)。在被拒绝后(真不忍心啊)仍然一往情深,只是想象中的墓志铭变成了监狱管理员John为爱憔悴而死。后来Arthur入狱,他声泪俱下的爆发是我觉得本片中最令人感动的场景。老Chivery着墨不多,眼睛总是透着冷静清醒,作为监狱的守门人对犯人总有不动声色的照顾。他们两父子出现的时候,总是镜头先给John,然后从儿子身后慢慢出现老Chivery的身影,很有种父子相依为命的感觉。
  Wade小姐和Tattycoram那条线有点莫名其妙,全部删掉好像对全局也没有任何影响。导演格外偏爱那个法国杀人犯,每次出场都要音乐环境把气氛渲染足,还要神经兮兮手舞足蹈说上一通废话,令人不胜其烦。而前面几集大肆铺张拼命吊观众胃口的Clennam家的秘密到最后居然交代得不清不楚,谁能告诉我Amy、Arthur和Clennam家到底分别是什么关系?
  

  女主角不惊艳,但一双大眼睛闪烁着纯真善良

  风风火火心地善良的Pancks先生

  相依为命的Chivery父子

  这个诡异的老仆人是典型的狄更斯式人物

  Amy和叔叔是她家变有钱后依然敢于正视过去的

  狄更斯还是很善良的,男女主人公总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