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运道宗师》之棺材赌场——小伙计守灵怨气女尸

  第五十七章 金陵地宫

  刘伯温听说朱元璋想定都金陵,心中颇有几分担忧。南京本是龙盘虎踞的风水宝地,定都于此本是不二选择,但是此地也正因为龙气太盛,所以在历史上风水被大幅度地破坏过两次。

  第一次风水破坏发生在战国时期,那时候楚国灭了越国。楚王便派望气士巡查越国故土,最后望气士回禀说,南京这个地方天子气鼎盛,日后必出帝王。楚王大惊,便根据望气士的建议,在龙气最旺盛的山下埋了一尊紫金金人,要以此镇住龙气,此山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紫金山。

  也许是南京王气太盛的缘故,一尊金人根本镇不住地气。到了秦始皇时期,又有望气士说南京出了天子气。始皇帝大怒,于是挖山修河,凭空弄出了一条秦淮河,想以此弄坏南京风水。经此两次折腾,南京的地气终于被减弱了,定都此地的王朝不是偏安一方,就是国祚太短,难以超过百年。

  朱元璋听完刘伯温的担忧后,心中颇为不快。可是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下,定都南京又是最好的抉择。朱元璋思索良久,还是要定都南京,他命刘伯温无论如何都要办好此事。

  刘伯温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差事后,便想再度改造金陵城的风水。他首先以南斗接北斗风水格局,修建了南京城北七南六共计十三座城门,这就好比在南京城罩上了一座天穹,能锁住此地的地气。

  做了第一层风水改动后,刘伯温紧接着做第二层风水设计,他命人放开了燕雀湖的湖水,在此填土修建皇宫。水为养气之物,燕雀湖这地方如同气眼一样,在此修建皇宫,就能让大明皇帝龙气临身。

  做了前两种变动后,刘伯温仍不放心,南京城就如同一艘漂泊在大海上的小船一样,虽然沐浴在龙气之中,但是随时可能被惊涛骇浪推走,必须想法子牢牢地钉在一个地方才行。船要停泊必须要放下铁锚,南京城的地气要稳定,也必须放下铁锚一样的东西。于是他又以皇宫为中心,在下面挖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皇城,名为金陵地宫。而作为铁锚之物,就是五德生克石。就这样,刘伯温把秦始皇时期面世的铁芯秘密地放到了地宫之中。

  地宫修好后,还修建了一些出口。刘伯温修定了八座出口后,却在准备修建第九座出口的时候犹豫不决。因为他似乎预感到这最后一个出口会关系到大明王朝的命运,这一日他骑着青马到了城郊,忽然之间马踏草地,一道紫气破地而出,直冲天宇,于是刘伯温就在这个地方修建了第九个地宫出口。不仅如此,他还在出口的上方,修建了一座宝塔,名为金陵塔。

  过了几十年,朱元璋和刘伯温先后过世,靖难之役发生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要抢他的侄子继承的朱允炆的皇位,这场叔侄俩的战争一直打了四年。初始时局势对朱棣极其的不利,建文帝的几十万大军团团围住了北京城。生死存亡之下,朱棣的国师姚广孝自告奋勇,冲出北京城到了南京城。

  姚广孝这人对风水五行之术也极为精通,堪称刘伯温后的一代大家。他历经艰辛,走进了金陵地宫之中。又费尽一番心血盗走了五德生克石。也许是天命使然,五德生克石被盗走后,建文帝便走了霉运,战场中昏招频出,没过多久,就让朱棣攻入了南京城。

  朱棣进城之时,建文帝便放火烧皇宫,接着乘乱进入了金陵地宫之中。到了此时他才发觉,原来五德生克石早就被偷走了。此时朱棣也预感建文帝在地宫之中,于是在城内四处搜查,地宫很多出口处都守卫着兵士。到了后来,建文帝终于从金陵塔出口逃了出来。离开金陵地宫之时,建文帝颇感凄凉萧索,便触动机关,放下了地宫出口各个断龙石。谁知道当要放下金陵塔入口断龙石的时候,却出了岔子,这个出口并没有被封住。

  朱棣当了皇帝后,深知南京风水已被破坏,此地不可再为国都。于是即位不久,便让姚广孝主持修建北京城。姚广孝虽然破坏了刘伯温的风水之术,但是他对刘伯温却是佩服之极。所以就以南京明皇宫为模板,修建北京的紫禁城。不仅如此,他还有样学样,仿造金陵地宫,修建了北京地宫。地宫中的一切风水设计,都和金陵地宫几乎一样。

  过了大约二十年,紫禁城修好,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他为了镇住龙气,也把五德生克石埋在了紫禁城地宫之中。就这样,五德生克石在京城安安静静地躺了两百多年,到了明末的天启年间,一切事情又有了变化。

  那时,阉党篡权,魏忠贤祸害朝野,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在天启六年之时,竟然发生了世界三大谜案之一的天启大爆炸,王恭厂那地方被炸成了一片齑粉。整个大爆炸中,死伤人数数以万计。

  此时一代宗师,望气士龙欢也在北京城中,他目睹了所有经过。王恭厂大爆炸后,北京的紫禁地宫已然被完全破坏,五德生克石虽然安然无恙,但是其中蕴涵的能量却已减弱。于是龙欢取走了五德生克石,一番探寻后,不仅弄明白了此石的来历缘由,还查到了金陵地宫。

  如若五德生克石不能被妥善保藏,那么必定会酿成不小的灾祸,于是他又把此石带到了金陵地宫中,接着恢复了刘伯温留下的各种风水、机关设计。
  杨刃听到这里,终于弄明白了前后所有的关联,原来金陵塔竟然是金陵地宫的入口,里面藏着五德生克石,怪不得会被这样严格看护。

  徐守来抽了两口鸦片烟,又继续说了下去。
  徐霞客到苗疆的时候,已经是崇祯末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就要攻入北京城,关外的满人也正虎视眈眈。龙欢知道大明亡国之期不远矣,便想带着家人周游列国,临行之时,他便把金陵地宫所有的秘密告诉了徐霞客。并吩咐他看守五德生克石。徐霞客本是龙欢的生死之交,自然点头答应了。

  为了查证龙欢所说的事情,徐霞客潜入了金陵地宫之中。地宫里面除了五德生石外,还有金陵塔碑等许多数不尽的术士宝物,整个地宫堪称一个宝藏库。徐霞客知道此事若被外人知道,必会惹出轩然大波,但是他也听龙欢提起,天启大爆炸三百年后,金陵塔会被人推倒,金陵地宫会再度被人知道。于是他就把此事写到了游记之中,又放到了祠堂暗格里面,希望大祸事再度发生前,能有人提前制止这场灾难。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南京的明皇城终于变成了一片废墟,金陵地宫的出口除了金陵塔外,都被封死了,自此以后金陵塔就成了唯一能进入地宫的地方。坊间传说,只要得到了地宫中的五德生克石,就能知道主导朝代更替的五德生克秘密。

  徐默亭看完祖先的游记,自然是大为震惊,甚至还忘记了逃命。当翌日清廷追杀过来的时候,他才把祖先藏书装上马车,慌忙逃命。接着又在逃命的途中,把一半藏书分给了徐守来,当然那本记载徐霞客和龙欢对话的书则不在
  其中。

  其后几年,徐默亭虽然东躲西藏、隐姓埋名,但是一直没忘记那本游记所说的事情。他几次潜回南京城,到金陵塔附近查看。当时金陵塔只是破败的佛塔,根本没人注意,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找到通往地宫的通道。

  此时徐默亭又翻开了祖先游记,无意间他发现游记中还有夹层,里面密密麻麻地写了一连串数字,如同密码一样。徐默亭于是丢掉杂事,一心研究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觉这些数字对应着另一本解码书。数字是三个一组,第一个数字是指页数,第二个数字是指第几个竖行,第三个数字是此行的第几位。找到解码之书,就能弄清楚密码所说的意思了。徐默亭仔细比较后,他终于明白那本解码书就是手头这本记载龙欢和徐霞客谈话的书。

  揭开谜底后,徐默亭大喜,又经过一番努力,他把密码翻译成了明文。这密码所说之事,原来是怎么打开金陵塔地道,又怎么避开金陵地宫中的各种机关。徐默亭于是按照密码所说进入金陵地宫之中,地宫里面的所有东西都让他大开眼界,他一下子惊呆了,可是到达某个地方的时候,他却再也进不去了。这就好像进入了京城,却进不了皇宫一样。地宫里面最重要的地方他没能进去,也就没看到那块据说蕴涵五德生克秘密的怪石。

  此时徐默亭又想到了那些密码,这些密码只翻译出了一半。另一半数字就怎么都对不上号了。思虑良久后,徐默亭突然领悟到解码书可能不止一本,而是两本。于是又开始翻阅手头的所有藏书,不过让他遗憾的是,没有一本藏书能和密码对得上号。

  此时徐默亭想到了徐守来,那另一本解码书,可能就在他手里。不过此时的徐守来也在逃命,根本找不到人影。这一日,徐默亭游历到浙南雁荡山,他突然想起徐霞客和龙欢的对话之中,提到在山中有一座名为雾里村的小山村,那里面住着很多世外高人。于是,徐默亭便按书中所言走入山中,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人迹罕至的雾里村。

  第五十八章 雾谷七士

  山谷中的雾里村就像《桃花源记》中所说的世外桃源一样,几乎与世隔绝。村中之人都穿着明朝的服饰,生活习惯都与明朝人无异。这个村中共有十二大姓,分别为苏、牛、胡、涂、龙、佘、马、杨、侯、姬、苟、朱十二姓氏,每个姓氏分别对应着一种生肖属相。

  故事讲到这里,杨刃心中又是一震。难道爹爹杨天和义父姬算都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吗?
  徐守来没有留意到杨刃脸色的变化,又继续说起了往事。

  徐默亭进村之后,村民大为惊讶,几百年来,没有人能找到这里。不过他们知晓徐默亭是徐霞客的后人,又释然了。原来三百年前徐霞客也来过这个村子。
  徐默亭在村中待了几个月,他发现村中之人无论男女,都是方士,每个人对五行八卦、阴阳算数之事都颇为精通。据村民自己说,他们的祖上都是神相刘伯温的弟子,奉了祖命要世世代代守卫于此。

  徐默亭在村中住得久了,与村民渐渐熟络,和其中一位叫龙山的人最为熟悉,据说此人是龙欢的后代。
  在这个偏僻的村子里,竟然认识了龙欢的后代,徐默亭大为惊喜,无意之间便和他说起了祖先的游记,提到了龙欢和徐霞客的一番对话。没想到龙山对此事毫无所知,不过他却对金陵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徐默亭说出此事后,村民对他的态度慢慢转变了,其中有七人,表现得最积极,他们自称雾谷七士。这七个人一直追问进入金陵地宫的方法。

  徐默亭心中突然有了不安的感觉,金陵地宫里面葬有许多方术之物,要是这些人得到宝物后心术不正的话,那么定然会天下大乱。特别是地宫中的五德生克石,按书中所言此石藏着朝代更替的终极秘密,若是被歹人拿走的话,那还了得?想明白这一点,徐默亭就不再多说什么了,雾谷七士各个野心颇大,他难以料定,若是让他们进入地宫,会出现什么结果。

  就这样,徐默亭偷偷离开了雁荡山,继续在五湖四海找寻徐守来。过了半年,徐默亭终于找到了徐守来,没想到却晚了一步,先祖藏书已然被卖了,那买书之人还是雾谷七士。徐默亭惊慌失措之下,便筹足了一大笔银两,再次去了一趟雾里村。

  第二次进村后,徐默亭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雾谷七士。他们七人,也不讳言,承认买藏书的事情。可是不论徐默亭开价多少,雾谷七士就是不为所动,他们甚至还想买徐默亭手头的另一半书。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让步。
  到了最后,杨天出面,他说两边各有半部解码书,不如通力合作,一同进入金陵塔中!事已如此,徐默亭态度也软了下来,但是他希望雾谷七士立誓无论如何都不能拿走地宫中的五德生克石,甚至碰也不能碰。

  那时杨天、姬算和龙山都举手立誓了,可是其他四人却不为所动。学方术的人对誓言都极为看重,立誓的话,就是一定要做了。徐默亭见到如此局面,便不愿答应杨天的请求了。

  眼见徐默亭如此顽固,雾谷七士中便有一个叫苏卜的人急了,他竟然说动其他人把徐默亭软禁了起来。就这样,徐默亭在雾里村又待了一个月,不过不管雾谷七士怎么软磨硬泡,他就是不改初衷。又过了几日,杨天不忍徐默亭无故被关,便把他偷偷放走。徐默亭为了感激杨天的恩情,还把从金陵地宫中得到的一个七星吊坠送给了他。

  听到这里,杨刃眼睛再度发光,他摸着怀中的七星吊坠,道:“七星吊坠原来是徐默亭送给爹爹的。爹爹既然把他放走了,看来不是坏人。”不过杨刃旋即又想道,若是爹爹和别人分唱红脸白脸,故意放走徐默亭的话,那不是更糟了!

  杨刃担忧的当口,徐守来猛吸了几口鸦片烟,又说起了往事。
  徐默亭从雾里村出来后,心潮依旧难以平复,他突然想到另一本解码书也许不在雾谷七士手里,还在江阴老宅之中,便又回到了老宅。也就是在此时,他遇到了徐守来。这几年徐默亭一直钻研术数,他预感到自个儿将逢不测。便把知道的事情和盘说出,告诉了徐守来。这一来是希望徐守来能守住祖宗藏书,二来也希望徐家多一个知道内幕的人。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徐默亭回到家中的当天夜里,就被灭门,家中藏书也被席卷一空。

  徐守来说完这个故事,杨刃久久不语,一时之间还难以消化。虽然知道了这么大的秘密,但是心中的疑惑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雾谷七士在金陵地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找到五德生克石了吗?

  徐守来吸了鸦片膏后,两眼放光,更加兴奋,又道:“我这逃命的几十年,还在无意间弄明白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徐默亭惨遭灭门之前,已然猜出是中了雾谷七士的借刀杀人之计。于是临死之前便对知府说,他是因为知晓金陵塔的秘密而死的,金陵塔若是被坏人打开的话,那么大清的江山就危在旦夕。徐默亭的话极其危言耸听,知府不敢怠慢,便把此话转告到了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得知此事后,颇为在意,翻阅祖宗卷宗后,知晓原来大清开国的五位皇帝都秘密到过金陵塔。不过其中的缘由,却没有记载下来。

  “有关国本的事,慈禧和光绪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连夜征调了一支京城卫戍部队到了金陵塔附近守候。这里面的一些兵士还误打误撞进了金陵地宫之中,接着无一生还。发生此事后,清廷对金陵塔会动摇国本一说,深信不疑,更是派人严加防范。

  “就在金陵塔被监视的半年后,某日突然雷电交加,雨横风狂,深夜之时,突然有七人身着夜行衣,闯入了金陵塔地宫之中,一闪不见。接着诸多怪事发生,一道寒光后,守塔将军和一千兵士离奇死亡,那闯入金陵地宫的七人也一死一残,其他人等则仓皇逃命。

  “自此之后,金陵地宫就再也没有人敢踏入半步。”
  杨刃明白那死在金陵塔里面的人,就是自个儿的父亲杨天,残的人就是义父姬算,逃的五个人就是如今叱咤风云的方术五帝。不过爹爹和义父,真是灭徐默亭一家的恶人吗?他满腹心事地说道:“要是知道给清廷的告密信是谁写的就好了?”

  “据我看,一定是苏卜写的,此人做事最为心狠手辣。据说就是为了此事,七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以至于到金陵地宫后发生了那样的惨事。”

  听到徐守来所言,杨刃心中稍宽,心里念道:“一定是苏卜背着爹爹和义父写的告密信,对,就是这样。”不过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杨刃也不敢肯定。

  徐守来又道:“金陵地宫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啊!雾谷七士我都认识,他们原本并不是那么厉害,可是从地宫中出来后,一个个都鲤鱼变龙,呼风唤雨了。据传苏卜从金陵地宫出来后,卜术大精,逢赌必赢,没用多少光景,就赚了大把的钱,甚至还开了一间在金陵城呼风唤雨的棺材赌场,成了卜帝。唉,早知道我也去金陵地宫碰碰运气好了,只可惜从清末开始,金陵塔就成了禁地了。”

  杨刃从徐守来的口中竟然探到如此惊天的秘密,这一趟来徐州总算是没有白来了。他不但给了徐守来不少福寿膏,还给了不少钱,希望他能戒掉毒瘾,可是徐守来只哈哈大笑了几声,就没说什么了!

  辞别了徐守来,回到了铜山县客栈,准备翌日一早就回南京城。谁知第二天突然知道徐守来暴毙破庙中,世人皆说徐守来是吸食鸦片过量而死的。听到此事,杨刃心中不由感到愧疚,毕竟那些鸦片都是他给徐守来的。不过田七却宽慰道:“少爷,你记得吗?徐默亭告诉徐守来那些秘密的时候,曾让他发誓再也不变卖祖宗藏书,可是他却把一本游记卖给了我们,想必他是被自己毒誓害死的!”

  不管徐守来因何而死,杨刃总有一种亏欠之心,他又回到了破庙祭拜徐守来。恍然之间,竟然在柱子上看到一行血字:“哈哈,默亭,我终于明白了!”想必这是徐守来的最后遗言。

  徐守来明白什么了?难道他还有秘密没有说吗?不过事到如今,也无从打探了。安葬完徐守来后,杨刃回到了铜山镇。今天铜山镇异常古怪,大街两旁的店铺早早地就打了烊,每家每户都紧闭门窗。杨刃本想出门走走,不料店中伙计竟拼死不让,无论杨刃给多少钱,都没有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