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在写,需要尽快写完电影院,然后弄《人皮鼓》。被一个杂志编辑催稿,要上一个杂志。
[故事]《女刑警手记——我经历的离奇案件》
13、
司马局长看着我,慢慢地说:我叫你桑格格,说我喜欢你,你立刻能联想到什么,联想到那些小伙子们对你的追求和讨好吗?这就是我说你最爱犯的毛病,看问题太主观,太表象化。你们想想,我既然说凶手不是嫖客,也不是因为找小姐而感染了艾滋病。但是,他又确实是在星光电影院实施的针刺,结合我上面说的,他也一定对这个场所有着深刻的心理感受,那么,又该怎么解释这个奇特的行为呢?这就必须从他在作案预备过程开始分析。
咱们先假设凶手曾与小姐在星光电影院发生了不正当性关系,并在随后检查出自己感染了艾滋病。那么他要是藉此心理去报复类似女性,最应该选择的座位是在哪里呢。很显然应该是后排的情侣专座,那些座位不但相对隐蔽,而且相对宽敞,根据两名坐在倒数第二排的受害人的回忆,还确实是从身后听到了歌声。所以说,如果星光电影院带给他深刻的心理感受,那这最后一排的选择就带有必然性。之前我分析过凶手是如何选择作案目标的,天明的推测是,凶手是在电影院外围寻找作案目标,然后尾随受害人,并有意识地坐在最后一排,等待时机进行作案。这个推测貌似正确,但是你们再想想,为什么几名受害人偏偏就那么巧合的也坐在倒数第二排,难道凶手未卜先知,在影院外选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受害人会坐在自己前面。这一切简直就是在有人导演,凶手因为心理问题要实施针刺,他在影院外选择合适的对象,这些对象就坐在凶手前面,而凶手固定的位置还偏偏能够满足其内心需求,你们觉得这可能吗?
肖天明想了想,说:或许这一切看似巧合,但是我觉得也是能解释得通的。大部分女受害人都是与男伴一起去看电影的,他们坐在情侣专座也完全符合常理。按照咱们对凶手心理成因的分析,凶手应该是在物色这类穿着白色七分裤而且身边有男伴的女子。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在潜意识中已经认定这种女子就是陪影小姐。所以,即便选座位这个问题看似巧合,但其中总有其必然性的,就是这么刚刚好嘛。
司马局长点点头,说:有道理,但你再想想,本案中还有一名受害人是坐在影院中间稍微靠后的位置的,离开后排已经很远了。难道凶手为了她会放弃后排位置,而跑到其身后就坐吗。如果是这样,可为什么这名女子却没有听到歌声呢?
说到这里,司马局长停了一下:本案中现在涉及几个关键词,后排情侣专座、白色七分裤和那个古怪的外文歌声,它们都应该属于对凶手心理有着强烈的暗示的三个具象化标志。所以按照常理来说,这些都应该是每起案件的必备要件,可是为什么不是全部案件都能同时拥有这三个必备要件?这就说明,凶手对这三个要件也是有所侧重的。结合目前的案情来看,我只能推测,后排情侣专座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凶手是在等待,即便他有可能在入场前观察过那些看电影的人,但也仅仅是有了粗略的目标选择,他最终只能坐在最后一排。当然,如你所说,很多情侣也是倾向于那些情侣专座的。也就是说,凶手在固定的等待中,迎来了随机的下手对象。
听到这里我反而更糊涂了,我说:既然后排情侣专座才是凶手最为看重的,那几乎就意味着他是在那里被感染到艾滋病毒的,怎么你却说他并不是嫖客呢。一个正常的单身男人如果不找人陪影,他干嘛要坐在那里。
司马局长点点头,说:你想想,如果他真是在那里感染到艾滋病毒,就只能说他曾找过小姐并发生了性关系。那么,他最应该针对的应该是特定人物,也就是那些穿着白色七分裤的女性,而不是某个特定位置,也就是后排情侣专座。这三个要件也是分轻重的,他越倾向于哪个,就说明哪个要件是对他心理成因起着绝对影响的。既然他更倾向于位置,而不是倾向于白色七分裤,要知道,白色七分裤的主体则是穿着的人。那就说明这个后排的位置是最不可或缺的,也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他极有可能不是因为人的原因。既然不是人的原因,就谈不到找小姐观影并感染,所以我觉得他不可能是嫖客。
司马局长的话让我们品味了很久,虽然总觉得有些复杂,但最后大家还是接受了这个推论。
肖天明说:如果他不是嫖客,却最倾向于位置,同时也兼顾到白色七分裤和歌声,是不是可以这样假设,那个位置曾经坐过类似的人,有着同样的穿着,自己也因为这个人受到了感染。那么,难道是他的女伴或者爱人?他的女伴或者爱人曾经是陪影小姐,不仅携带艾滋病毒,还感染了他。所以,他才会在犯罪中呈现出这些特点?
司马局长慢慢地点点头,说:目前来看,这个可能性最大。所以,咱们之前一味排查男性艾滋病毒携带者,却一直没有任何眉目。或许,有可能仅仅是女伴感染,这个凶手的情况还没有被卫生防疫部门掌握。而且,结合上面这些推论,我要说说我对这个人的具象化分析,女伴是陪影小姐,说明凶手的经济状况都不会太好,没有什么正当职业,而且年纪也不会太大,并且发病应该是在犯案开始前的不久,所以缺乏足够的控制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进而产生极端心理。
说到这里,司马局长说:现在开始,侧重排查全市女性艾滋病携带者,去治安部门调取女性卖淫案件卷宗,对那些接受体检并检验出患有艾滋病的女性要尤为注意。
案件的脉络大体已经清楚,而且也确定了下一步的侦查重点,但是仍有两个难点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为何司马局长要说第四起案件并非凶手所为,二是那个外文歌声在本案中应该作何解释。
司马局长看着我,慢慢地说:我叫你桑格格,说我喜欢你,你立刻能联想到什么,联想到那些小伙子们对你的追求和讨好吗?这就是我说你最爱犯的毛病,看问题太主观,太表象化。你们想想,我既然说凶手不是嫖客,也不是因为找小姐而感染了艾滋病。但是,他又确实是在星光电影院实施的针刺,结合我上面说的,他也一定对这个场所有着深刻的心理感受,那么,又该怎么解释这个奇特的行为呢?这就必须从他在作案预备过程开始分析。
咱们先假设凶手曾与小姐在星光电影院发生了不正当性关系,并在随后检查出自己感染了艾滋病。那么他要是藉此心理去报复类似女性,最应该选择的座位是在哪里呢。很显然应该是后排的情侣专座,那些座位不但相对隐蔽,而且相对宽敞,根据两名坐在倒数第二排的受害人的回忆,还确实是从身后听到了歌声。所以说,如果星光电影院带给他深刻的心理感受,那这最后一排的选择就带有必然性。之前我分析过凶手是如何选择作案目标的,天明的推测是,凶手是在电影院外围寻找作案目标,然后尾随受害人,并有意识地坐在最后一排,等待时机进行作案。这个推测貌似正确,但是你们再想想,为什么几名受害人偏偏就那么巧合的也坐在倒数第二排,难道凶手未卜先知,在影院外选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受害人会坐在自己前面。这一切简直就是在有人导演,凶手因为心理问题要实施针刺,他在影院外选择合适的对象,这些对象就坐在凶手前面,而凶手固定的位置还偏偏能够满足其内心需求,你们觉得这可能吗?
肖天明想了想,说:或许这一切看似巧合,但是我觉得也是能解释得通的。大部分女受害人都是与男伴一起去看电影的,他们坐在情侣专座也完全符合常理。按照咱们对凶手心理成因的分析,凶手应该是在物色这类穿着白色七分裤而且身边有男伴的女子。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在潜意识中已经认定这种女子就是陪影小姐。所以,即便选座位这个问题看似巧合,但其中总有其必然性的,就是这么刚刚好嘛。
司马局长点点头,说:有道理,但你再想想,本案中还有一名受害人是坐在影院中间稍微靠后的位置的,离开后排已经很远了。难道凶手为了她会放弃后排位置,而跑到其身后就坐吗。如果是这样,可为什么这名女子却没有听到歌声呢?
说到这里,司马局长停了一下:本案中现在涉及几个关键词,后排情侣专座、白色七分裤和那个古怪的外文歌声,它们都应该属于对凶手心理有着强烈的暗示的三个具象化标志。所以按照常理来说,这些都应该是每起案件的必备要件,可是为什么不是全部案件都能同时拥有这三个必备要件?这就说明,凶手对这三个要件也是有所侧重的。结合目前的案情来看,我只能推测,后排情侣专座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凶手是在等待,即便他有可能在入场前观察过那些看电影的人,但也仅仅是有了粗略的目标选择,他最终只能坐在最后一排。当然,如你所说,很多情侣也是倾向于那些情侣专座的。也就是说,凶手在固定的等待中,迎来了随机的下手对象。
听到这里我反而更糊涂了,我说:既然后排情侣专座才是凶手最为看重的,那几乎就意味着他是在那里被感染到艾滋病毒的,怎么你却说他并不是嫖客呢。一个正常的单身男人如果不找人陪影,他干嘛要坐在那里。
司马局长点点头,说:你想想,如果他真是在那里感染到艾滋病毒,就只能说他曾找过小姐并发生了性关系。那么,他最应该针对的应该是特定人物,也就是那些穿着白色七分裤的女性,而不是某个特定位置,也就是后排情侣专座。这三个要件也是分轻重的,他越倾向于哪个,就说明哪个要件是对他心理成因起着绝对影响的。既然他更倾向于位置,而不是倾向于白色七分裤,要知道,白色七分裤的主体则是穿着的人。那就说明这个后排的位置是最不可或缺的,也在另一个层面上说明他极有可能不是因为人的原因。既然不是人的原因,就谈不到找小姐观影并感染,所以我觉得他不可能是嫖客。
司马局长的话让我们品味了很久,虽然总觉得有些复杂,但最后大家还是接受了这个推论。
肖天明说:如果他不是嫖客,却最倾向于位置,同时也兼顾到白色七分裤和歌声,是不是可以这样假设,那个位置曾经坐过类似的人,有着同样的穿着,自己也因为这个人受到了感染。那么,难道是他的女伴或者爱人?他的女伴或者爱人曾经是陪影小姐,不仅携带艾滋病毒,还感染了他。所以,他才会在犯罪中呈现出这些特点?
司马局长慢慢地点点头,说:目前来看,这个可能性最大。所以,咱们之前一味排查男性艾滋病毒携带者,却一直没有任何眉目。或许,有可能仅仅是女伴感染,这个凶手的情况还没有被卫生防疫部门掌握。而且,结合上面这些推论,我要说说我对这个人的具象化分析,女伴是陪影小姐,说明凶手的经济状况都不会太好,没有什么正当职业,而且年纪也不会太大,并且发病应该是在犯案开始前的不久,所以缺乏足够的控制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进而产生极端心理。
说到这里,司马局长说:现在开始,侧重排查全市女性艾滋病携带者,去治安部门调取女性卖淫案件卷宗,对那些接受体检并检验出患有艾滋病的女性要尤为注意。
案件的脉络大体已经清楚,而且也确定了下一步的侦查重点,但是仍有两个难点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为何司马局长要说第四起案件并非凶手所为,二是那个外文歌声在本案中应该作何解释。
14、
司马局长说:说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作为专案组的成员,你们会将这样的案件告诉自己身边的朋友吗?我想会的。无论我们多么遵守工作纪律,但为了避免自己的女性亲人受害,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至亲给予一些提醒,比如最近有人用艾滋针扎人,不要到星光电影院看电影。至于更多的细节,我相信大家不会透露太多,比如说穿着白色的裤子。大家都注意到了,今天的这个受害人穿着可是一条淡米色的裤子啊,虽然洗的有些发白,但绝对不是白色。假如犯罪嫌疑人真的如我所说,是在外面选择作案目标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认错裤子颜色的。所以为什么这次受害者是穿米色裤子的,值得我们去怀疑。甚至可能,这完全是另外一起案子。
我插话说:是否看这场电影里的没有穿白裤子的年轻女性,而凶手又饥不择食,所以找了一个相近颜色的呢?
司马局长说:如果一个人宁可冒着巨大风险多次作案,那说明他的心里已经严重扭曲,他绝对不会改变自己的标准的,只会越发的苛刻,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
有人又问:刚才您说,那首外文歌曲对凶手有很大的心理暗示性,而且据被害人称,她确实在电影院里听到了歌曲啊。如果是另外一起案司马局长皱了皱眉,说:如果恰好另外一个凶手也喜欢听歌呢?另一种可能是,真正的凶手还没有来的及作案,只是伺机守在一个穿白色裤子的女性身边,而另一个作案者却提前对另一个穿着米色裤子的女孩子实施了针扎,打乱了艾滋针凶手的计划。如果真是这样,今天就是两起案子,一起得逞,一起未遂啊!
司马局长说:说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作为专案组的成员,你们会将这样的案件告诉自己身边的朋友吗?我想会的。无论我们多么遵守工作纪律,但为了避免自己的女性亲人受害,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至亲给予一些提醒,比如最近有人用艾滋针扎人,不要到星光电影院看电影。至于更多的细节,我相信大家不会透露太多,比如说穿着白色的裤子。大家都注意到了,今天的这个受害人穿着可是一条淡米色的裤子啊,虽然洗的有些发白,但绝对不是白色。假如犯罪嫌疑人真的如我所说,是在外面选择作案目标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认错裤子颜色的。所以为什么这次受害者是穿米色裤子的,值得我们去怀疑。甚至可能,这完全是另外一起案子。
我插话说:是否看这场电影里的没有穿白裤子的年轻女性,而凶手又饥不择食,所以找了一个相近颜色的呢?
司马局长说:如果一个人宁可冒着巨大风险多次作案,那说明他的心里已经严重扭曲,他绝对不会改变自己的标准的,只会越发的苛刻,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
有人又问:刚才您说,那首外文歌曲对凶手有很大的心理暗示性,而且据被害人称,她确实在电影院里听到了歌曲啊。如果是另外一起案司马局长皱了皱眉,说:如果恰好另外一个凶手也喜欢听歌呢?另一种可能是,真正的凶手还没有来的及作案,只是伺机守在一个穿白色裤子的女性身边,而另一个作案者却提前对另一个穿着米色裤子的女孩子实施了针扎,打乱了艾滋针凶手的计划。如果真是这样,今天就是两起案子,一起得逞,一起未遂啊!
今天更新的少了一些,因为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明天去参加一个学习班,需要住宿,周五晚上会继续。谢谢大家。
左手的思念 回复日期:2010-4-21 23:35:00 3876#
看了几页,有几点疑惑:
楼主如果,我是说假如,假如是刑侦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话,这么几起凶杀案件,女同志多是以记录人,或者是法医的角色介入案件的,楼主对案件这么清晰,是否推理小说看多了?
不知道司马局长是分局的主抓刑侦还是一把手的局长,即便主管刑侦,多以指导角色介入案件调查,看你笔下的司马局长,几乎取代了刑侦负责人和下面刑侦人员的角色,真是敬业的好局长
只看了两页,有空再看吧,缺少现实因素
——————————————————————
一个外行警察对一个内行警察的想当然评介,比一个彻底的无知者的评价都要让人感到可笑。
看了几页,有几点疑惑:
楼主如果,我是说假如,假如是刑侦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话,这么几起凶杀案件,女同志多是以记录人,或者是法医的角色介入案件的,楼主对案件这么清晰,是否推理小说看多了?
不知道司马局长是分局的主抓刑侦还是一把手的局长,即便主管刑侦,多以指导角色介入案件调查,看你笔下的司马局长,几乎取代了刑侦负责人和下面刑侦人员的角色,真是敬业的好局长
只看了两页,有空再看吧,缺少现实因素
——————————————————————
一个外行警察对一个内行警察的想当然评介,比一个彻底的无知者的评价都要让人感到可笑。
今晚不在,明晚正常,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