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刻符已是成熟汉字:))



  祝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良渚故事(BSBQ132)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仅提升了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的关注,也提升了普通人对良渚文化的关注。良渚文化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良渚文化的大致发展线索是怎样的?本文尝试以良渚图腾文化为重点对早期良渚历史文化作一个比较通俗的介绍。

  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已经开始信仰土地神,而且与长江、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信仰的是同款的土地神,是相同造型思路的土地神。
  1986年发掘反山大墓时被发现6.5公斤重的玉琮王,其上面刻画的神人兽面纹被称为神徽。这个神人兽面纹到底是何方神圣?就是土地神,就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社神。
  良渚神人兽面纹,造型也是人、鼠、鸟的融合。上部人面鼠齿鸟冠的神,下部是鼠目鼠齿鼠足的兽,正是社神造型。
  人面、鼠目、鼠鼻、鼠齿、鸟冠的鼠王图腾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主要早期遗址中到处都有。查看了一下长江黄河流域的主要早期遗址出土文物,出人意料的是在湖北石家河遗址及天门肖家屋脊出土的玉器人像中发现鼠王图腾的数量特别多,特别有代表性。陕西汉中城固宝山遗址出土的鼠王青铜面具图腾,则是造型比较简洁的人面、鼠目、鼠鼻、鼠齿的人像。陕西长安张家坡17号西周墓出土玉神像,也是人面、鼠目、鼠鼻、鼠齿。有一件应属今天三星堆博物馆馆藏文物,也是比较有名青铜立人像,造型是人面、鼠目、鼠鼻、鼠齿、鸟冠、双翼、鼠足,应即鼠王图腾造型。
  良渚神人兽面纹还巧妙地融合了汉字“地”字造型。《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萬物所陳列也。从土,也聲”。《説文解字》:“也,女陰也。象形”。查看“也”字金文大篆写法,就是一个象形字。“地”字,即也字加土旁。良渚神人兽面纹的头冠为汉字地的土旁,下部为也字,夸张的手形正是为了结体为象形的也字。(以上详见笔者《良渚神人兽面纹的真实身份考略》一文)

  二、良渚古城就是少昊之城、蚩尤之城。蚩尤与少昊并不是同一个时期产生的两个图腾,而是在远古不同时期先后产生的两个图腾,但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同时使用甚至融合使用。
  良渚博物馆馆藏鸟立高台玉璧刻纹,正是少昊玄嚣图腾造型。余杭反山、瑶山的两处良渚文化遗址中共出土了五件圆雕的玉鸟,均是少昊玄嚣图腾创意。玄嚣实即玄袅,就是白色的枭鸟图腾。2015年良渚博物院张炳火《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当中一件石器正反面刻纹,是一只巨鸟在日月星辰间振翼飞翔的图案,也是少昊玄器图腾造型。
  良渚博物馆馆藏鸟立高台玉璧刻纹当中圆体带双角的动物是什么?是螃蟹。《说文解字》:"胥。蟹醢也"。胥字本义应指蜈蟹一类虫图腾,出土文物及民俗文化当中蜈图腾较多,蟹图腾较少。巨鸟振翼少昊玄嚣图腾当中,巨鸟之下融合了蜈图腾。王家戈班石戈当中的王字,就是蚩、尤、吴、权、王这五个汉字的创意组合。
  (以上详见笔者《良渚古城应即少昊之城》、《浅谈良渚文化当中的少昊玄嚣图腾》、《又发现两件良渚石器上的早期营队汉字编号》等文)

  三、蛇化虫、虫化鸟的故事。
  《大荒东经》:“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杀王亥,取僕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这段文字反映了三代之后的人们对于六七千年前乃至七八千年前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长江、黄河流域早期部族交流的一种粗线条文化记忆。
  王子夜,又名亥,与有易、河伯、僕牛并世。蛇王有易杀王亥,又曾打败的神农僕牛。河伯在河边念咒唤神声讨有易,有易败走。于兽,虞图腾。摇,鹞,玄嚣图腾。蛇族化为虫族,又被河伯打败,于是虫族又化为鸟族。蛇王有易被河伯打败之后,长江下游地区经历了蛇化虫,又化鸟的图腾文化演变。
  七八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属于广义的太昊伏義氏族裔。六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有易氏是广义的伏羲氏后裔。有易氏杀了王亥,打败僕牛,又被河伯打败。长江下游地区经历了又最初的蛇、蜥图腾变为蜈、蟹图腾,又变为玄嚣图腾的漫长过程。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实际是虫鸟图腾同时使用甚至融合使用。

  四、良渚文化与夏朝。
  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杀相繇,夏后启打败有扈氏,历史进入夏朝。大禹传位给益,益让位给禹的儿子启,有扈氏背叛,于是夏后启发表了著名的《甘誓》发动了对有扈的进攻并取胜。
  笔者认为夏初有扈氏的中心就是良渚一带。如果今天田野考古学界关于良渚古城系列遗址断代精确,那么夏朝可能实际建立于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前后。如果今天文献考古学界关于夏朝建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断代精确,那么良渚古城系列文代遗址的年代下限及鼎盛时期则应在夏初时期。
  大致夏代夏后氏封其子嗣于先,重心在钱塘江一带。商代商王又封吴泰伯于太湖北岸一带。后来形成吴越两系。

  五、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字符已是成熟汉字。
  舱帆舵桨、耕猎织渔、米肉布羹、鱼鬲肉鼎,均是良渚刻符当中的成语。坤队、王家戈班、左军右营右队,是良渚刻符记录的营队编号……。良渚字符内容及相关良渚文物显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早期汉字文化系统。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不仅已经广泛使用汉字,而且当时的汉字汉语文化已经相当成熟和繁荣,已经早就走过了文字的萌芽期。
  笔者看到2019年7月11日上海澎湃新闻网一则报道,标题是《田兆元:良渚文化形成了中华神话的核心话语系统》,其中部分内容比较特别。笔者查到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在北京日报发表的文章《龙的文化,是怎样形成并传承至今的》,该文只是说中国东南地区传承了龙文化,并没有说"东南地区形成了早期中国统一的神话文化的源头",是否记者误解了田兆元教授的本意呢?澎湃新闻网报道又说,"良渚文化时期还没有文字,无法靠语言记录,古老的祭祀仪式现在也无法完全重现,其文化特质主要只能通过墓葬文物来推断",这段话在报道中没有打引号,是记者的理解,还是田兆元教授的本意呢?象"虞尊禹鼎”、"王家戈班”、“子孙人祖宗人神仙佑”这样明明白白的良渚汉字,是无人能够否定的。一个诚实的严谨的学者今后不会做出类似这种书面表述,我相信田兆元教授也不会。

  何连红
  2019年7月13日
  
  第1字。王。实际是蚩、尤、吴、权、王这五个汉字的创意组合,右上部为蚩字,中上部为尤字,右部上下合为吴字,左右全部合为權字,右部上下又含王字。这个大"王“字是区域性的创意字形,不是王字在任何时期的通用字形。笔者2019年5月18日《良渚古城应即少昊之城》认为蚩尤实即吴权,在2015年元月29日《山海考》当中笔者已经这样认为。而在《山海考》当中笔者认为吴权是自称、蚩尤是他指,这件文物文字内容否定了我当时作出的“蚩尤是他指”的这个判断。而蚩尤之号主要流行于炎帝黄帝打败东夷之前,可推此件文物实用于距今约4500年之前。此件文物及其它良渚汉字文物一样,可证包括良渚的所谓东夷实际都是华夏支系。

  第2字。家。甲骨文、金文均有以豕代家的家字写法。

  第3字。戈。和甲骨文、金文写法近似。一般戈刃右向,此处左向,象形字左右一样。

  第4字。班。以刀分玉为汉字班字的一般构字思路,此处刀在下部,刀的写法类似商代子刀父辛方鼎当中刀字。

  这件良渚石戈字符是否明明白白的汉字!
  
  甲骨文合集6667、6552、6553、6554号拓片文义新校(BSBQ133)

  因为关注虎方,所以在网上找其甲骨文出处的图片,没有想到竟然已有全套的甲骨文在线检索系统,真是大功一件。如果有钱搞博物馆,有钱关起门来搞课题项目,而没钱搞面向公众的电子档案,那确实令人遗憾。笔者识读良渚陶文已经十多例,均是网上别人文章当中零星的资料,还得首先辨别真假文物以免掉进坑里,岂不麻烦。

  一、《甲骨文合集》6667号拓片文义新校。
  郭沫若《古代铭刻彙考》缀合例第三版识读为:“贞:今望乘眔舆途虎方,十一月。……舆其途虎方,告于大甲,十一月。……舆其途虎方,告于丁,十一月。……舆其途虎方,告于祖乙,十一月。”
  今天一般公众资料识读为:"贞,令望乘暨举途虎方,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大甲,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丁,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祖乙,十一月"。
  按拓片文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本文校正为:"贞。□□衣于□□。(十一月)。□令望乘船举途虎方。(十一月,三字合为一字,在方字右侧)。举其途虎方,告于丁。(十一月)。虎方。(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甲。(十一月)。举其途虎方,告于祖乙。(十一月)”。
  其中左起第二行第5字,郭沫若读作"眔“字,今一般读作"暨"学,本文读作"舩"字,即"船“字。一般认这段文字反映商王攻打虎方的历史,本文认为仅反映商王巡游虎方历史。望,月中。举途,启程。就是巡游而已。

  二、《甲骨文合集》6552号正面拓片文义新校。
  6552号正面拓片中间有条分界线,左侧文字按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顺序,右侧文字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
  左侧文字新校如下:"辛巳卜壳。贞。□。寅侯伐鬼。吉”。
  右侧文字新校如下:"己巳卜。贞。虎。其□"。
  其中左起第一行的字一船读作"佑”或"受佑“,笔者读作"吉"字。结合《甲骨文合集》6552号、6553号、6554号拓片当中"吉"字相同的字形,再结合其它甲骨文、金文当中"吉“字相似的字形,笔者认为吉字本义为船顺风而行。许多甲骨文、金文"吉“字以↑代风,此处以船侧两个十字为帆以帆喻风。也就是说早期"吉”字有两种关联字形,一种上面是↑或十,下面是舱板,一种是中间舱板,两侧十字。
  其中左起第二行第2字,今一般读作髳,笔者读作鬼。鬼字本义戴傩面具的人,上面是傩面具,下面是人。与吉字一样,鬼字也是多体写法,傩面有不同的画法,人也有不同画法,人的画法后来甚至演变为"么"。鬼方在哪里?一说西北,一说西南,本文不议。
  其中左起第三行第1字,今一般读作叀,笔者读作寅。寅候,虎方的王,被商朝封享候爵。

  三、《甲骨文合集》6553号拓片文义新校。
  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新校为:"贞。今命
  寅侯虎方伐鬼方。吉之。□□□"。
  其中左起第二行第1字一般读作"从"或"□从“,笔者读作"命”。
  其中左起第二行第2字一般未作识读,笔者读作"寅"。
  其中左起第三行第2字,与虎字尾部平行,一般视为衍笔未作识读,笔者读作方字。
  其中左起第四行第1字。鬼。戴傩面具的人。
  其中左起第五行第1字。吉字。中间舱板,两侧十字代帆以帆喻风。风正为吉。
  此段文义证明寅候为虎方之王,当代学界发明的侯虎并非其人。此段文义证明当时虎方是服从支持商朝的部族。

  四、《甲骨文合集》6554号拓片文义新校。
  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新校为:"贞。今命
  寅侯虎方伐鬼方。吉之。……"。
  其中"吉之"及之前的内容与6653号拓片相同。之后的内容即拓片右侧内容字迹模糊。

  五、虎方在何方?
  关于虎方地望,当代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在淮水上游地区,一是认为在汉南莉楚地区,一是认为在鄱阳以以西、洞庭湖以东。笔者认为虎方既然是在商相有重大影响的大地名,在周秦汉晋文献当中必有记载。笔者认为甲骨文中的虎方即吴、虞。理由如下。
  第一、吴、虞正是文献记忆当中历史早期长江中下流地区具有大区域影响的部族,与甲骨文中虎方区位相符、影响相府。
  第二、就发音而言,老虎即陆吾、即老吴。《说文解字》:"虝,古文虎”。远古时期虎读作勿、吾、吴。
  第三、就字义而言,虞即虎图腾、虫图腾结合。《说文解字》:"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从虍吳聲”。虞字古音是什么?也是吴。笔者2019年6月22日《良渚陶文"虞尊禹鼎“浅释》发现良渚陶文当中虞字左边是老虎、右边是蜈蚣,是虎图腾与虫图腾的组合。虎图腾肇于太古、遍布华夏,西王母门口的神兽陆吾是虎图腾,三星堆也有虎图腾,而夏商时期以之为号的代表部族是"有虞氏"。简言之,甲骨文虎方就是文献中的有虞,古音虎读作吴,古音虞也读作吴。

  六、题外话。
  侯虎其人是谁发明的?寅侯虎方四字连文是怎样变成虎方国君侯虎的?难道看到虎字都想不起那个相关的寅字吗?还是为了淡化历史真实的侯国属性,就像发明一个子虚乌有的所谓良渚国一样?是不是有些人拿着财政工资只知道虚张声势吃里扒外,根本就不愿意潜心思考认真探索?中国的资源是不是被这群人浪费的?

  何连红2019.7.28.

  
  良渚陶文当中的虞字。左虎右虫。

  《说文解字》:"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从虍吳聲”。虞字古音是什么?也是吴。
  
  侯虎其人是谁发明的?寅侯虎方四字连文是怎样变成虎方国君侯虎的?难道看到虎字都想不起那个相关的寅字吗?还是为了淡化历史真实的侯国属性,就像发明一个子虚乌有的所谓良渚国一样?是不是有些人拿着财政工资只知道虚张声势吃里扒外,根本就不愿意潜心思考认真探索?中国的资源是不是被这群人浪费的?

  良渚一带,四五千年前为少昊之族、蚩尤之族。。蚩尤与少昊并不是同一个时期产生的两个图腾,而是在远古不同时期先后产生的两个图腾,但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同时使用甚至融合使用。详见543楼《良渚故事》。
  我的观察思考,在本楼中仅限于我的文章及跟帖。本一楼中大量将别人观点插进我的文章复制粘贴的内容,比较无聊,不作回复。
  良渚陶文是良渚文物文化当中最闪亮的部份(BSBQ134)

  图片右面这件良渚石器刻符内容:王家戈班。第1字构字思路比较复杂,后面2、3、4字和金文大篆写法差不多。

  第1字。王。实际是蚩、尤、吴、权、王这五个汉字的创意组合,右上部为蚩字,中上部为尤字,右部上下合为吴字,左右全部合为權字,右部上下又含王字。这个大"王“字是区域性的创意字形,不是王字在任何时期的通用字形。

  第2字。家。甲骨文、金文均有以豕代家的家字写法。

  第3字。戈。和甲骨文、金文写法近似。一般戈刃右向,此处左向,象形字左右一样。

  第4字。班。以刀分玉为汉字班字的一般构字思路,此处刀在下部,刀的写法类似商代子刀父辛方鼎当中刀字。

  此件文物及其它良渚汉字文物一样,可证包括良渚的所谓东夷实际都是华夏支系。这件反映蚩尤图腾的文物及其它大量反映少昊图腾的文物,表明良渚就是文献文化记忆当中的东夷蚩尤图腾与少昊图腾部族。蚩尤与少昊并不是同一个时期产生的两个图腾,而是在远古不同时期先后产生的两个图腾,但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同时使用甚至融合使用。考古发现具有偶然性,良渚考古发现充分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期,但结合传统文献记忆与良渚文物来看,良渚并非独立的区域性国家,也非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是华夏文化体系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部族支系封国。在《良渚古城应即少昊之城》、《良渚故事》两文当中,笔者以图腾文化为重点介绍了包括良渚在内的长江下游地区由七八千年前到夏商周时期的早期历史发展线索。7月28日杭州日报题为《刘斌对话五千年的良渚:上下五千年 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报道当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所长"北京是如今首都,良渚古城遗址是5000年前的首都"的提法欠妥。良渚文物系列当中真正最闪亮的部份其实正是良渚陶器、石器、玉器上面的成熟汉字,通过这些文字所展示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可以更加准确地认识良渚文化的真实历史面貌。

  何连红2019.7.28.下午
  
  又发现两件良渚石器上的早期营队汉字编号(BSBQ127)

  在《庄桥坟遗址石铖上的良渚字符浅释》一文中,笔者发现嘉兴平湖庄桥坟遗址石钺上的良渚字符内容是"左右右"三个字,是这件兵器所在营队的编号,相当于左军右营右队这样的编号。今天我又看见一张载有两件良渚石器刻符的图片,应是出自2015年良渚博物院张炳火《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出土遗址及收藏单位相关信息待查。这两件良渚石器外形略似石刀、石斧、石钺,文字内容显示却是石戈。这两件良渚石器上面的刻符内容也是早期营队的汉字编号。

  图片右面这件良渚石器刻符内容:王家戈班。第1字构字思路比较复杂,后面2、3、4字和金文大篆写法差不多。

  第1字。王。实际是蚩、尤、吴、权、王这五个汉字的创意组合,右上部为蚩字,中上部为尤字,右部上下合为吴字,左右全部合为權字,右部上下又含王字。这个大"王“字是区域性的创意字形,不是王字在任何时期的通用字形。笔者2019年5月18日《良渚古城应即少昊之城》认为蚩尤实即吴权,在2015年元月29日《山海考》当中笔者已经这样认为。而在《山海考》当中笔者认为吴权是自称、蚩尤是他指,这件文物文字内容否定了我当时作出的“蚩尤是他指”的这个判断。而蚩尤之号主要流行于炎帝黄帝打败东夷之前,可推此件文物实用于距今约4500年之前。此件文物及其它良渚汉字文物一样,可证包括良渚的所谓东夷实际都是华夏支系。

  第2字。家。甲骨文、金文均有以豕代家的家字写法。

  第3字。戈。和甲骨文、金文写法近似。一般戈刃右向,此处左向,象形字左右一样。

  第4字。班。以刀分玉为汉字班字的一般构字思路,此处刀在下部,刀的写法类似商代子刀父辛方鼎当中刀字。

  图片左面这件良渚石器刻符内容,上部或是汉字坤字,下部或为坤的图语,或为与坤相关的其它图语,那么此件应为八卦列队当中坤队的营队编号。

  本文重点考释图片右侧这件良渚石器刻符的“王家戈班”四字,图片左面这件良渚石器刻符内容只记录笔者的初步印象。此处“王家戈班”四字,除王字是创意特型字,其它三字和两千年之后的金文大篆区别不大,再次证明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刻符已是非常成熟的汉字。

  何连红
  2019年6月7日端午节
  ————————————
  以上是404楼的内容,今天发现404楼不见了,补发一下。良渚字符繁简并用,图文并用,还有汉字创意美术字,增加了识别难度。而这件文物当中"王家戈班"四字,与甲骨文金文字体最近,一眼就是汉字!
  
  大汶口文化日火山刻符也是少昊玄嚣图腾(BSBQ138)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日火山陶樽刻符,以及其它大汶口文化系列陶樽刻符,也是今天中国文字文化起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部份学者认为是文字的萌芽态,部分学者认为是文字的成熟态,部份学者认为与文字无关。著名的日火山陶樽刻符,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认为是“旦”字,唐兰《中国有六千多年的文明文》认为是““冏”字通"炯”字,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认为是"炅“字。还有的学者认为这不是一个字,是“日火山”三个字,或者是“日月山”,“日鸟山”、“日云山”等文字的组合。也有学者认为这个刻符没有具体含义。各位老师的探索都很有意义,启发思考。

  笔者2019年5月24日写了《浅谈良渚文化当中的少昊玄嚣图腾Iogo》一文,今天再看大汶口遗址“日火山”等等系列陶樽刻符,明显也是少昊玄嚣图腾的创意造型。简述浅见如下。

  1、良渚鸟立坛柱刻符也是少昊玄嚣图腾的创意造型。
  除了笔者《浅谈良渚文化当中的少昊玄嚣图腾Iogo》一文提及的余杭反山、瑶山的两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五件圆雕的玉鸟,和张炳火《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当中的石器上的正反两面少昊玄嚣图腾造型之外,良渚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三件良渚鸟立坛柱刻符也是少昊玄嚣图腾的创意造型。其一上部是玄嚣造型,即白鸟造型。下部一般认为是高台或坛柱,一律是上沿凸起左右对称,实即兽头的简笔,也即汉字“页”的本义,也就是"嚣”字当中的"页”字。下部中间神兽,是蟹形。江南一带流行的胥字如胥口、姑胥之类,最早源出父系氏族社会初期伏羲氏的蛇、蜥图腾,父系氏族社会中期始有蜈图腾,父亲氏族社会晚期始有蟹图腾。后世图腾文化记忆是可以叠加的,正如今天仍用龙图腾一样,父系氏族晚期会沿用一些父系氏族社会初期图腾。《说文解字》:"胥。蟹醢也”,这是汉代学者对远古文化的一种记忆。

  2、大汶口文化系列陶樽刻符明显也是少昊玄嚣图腾的创意造型。
  图4、图5刻符由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均含太阳造型及汉字"昊"的创意。《说文》:“昊。放也。从大而八分也。凡夰之屬皆从夰”。图5太阳下面是蟹钳八分。
  图6刻符由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图7刻符由山东大朱家村遗址出土,两图造型一样。上部是太阳,下部是蟹头蟹钳的简笔。
  图8刻符由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中间是蟹头蟹身,两侧是蟹钳。
  图9刻符由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上部是鸟羽,下部是鸟头鸟身。
  图10刻符由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外面是鸟头鸟身简笔,中间五个圈却是全蟹造型。
  图11刻符由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外面是鸟头鸟身简笔,即汉字“页”字。中间四个圈即四个口字。《说文》:“嚣。聲也。气出頭上。从頁。頁,首也"。图11即汉字“嚣”的创意字。先有成熟汉字,然后才有这种创意思路和创意字。
  图12、13由山东大朱家村遗址出土,两图造型相近。外面是鸟头鸟身,即汉字“页”字。中间四个圈即四个口字。两件文物刻符都是汉字“嚣”的创意字。

  3、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同属早期华夏部族支系文化。
  除了共同的少昊玄嚣图腾,笔者2019年5月31日《丁公陶文浅释》发现山东邹平县出土的丁公陶文与良渚陶文不仅符合汉字构字原理,连词法都高度雷同。丁公陶文11字全部内容:织渔耒猎,鱼鬲肉鼎,豆肉布(羹)。丁公陶文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苏州吴县澄湖陶文与杭州余杭南湖陶文的内容。证明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同源,同属早期华夏部族支系文化。周代以后称东夷支系,那是周人的视角。

  4、少昊图腾文物为何早于文献记献的少昊时期?
  在《浅谈良渚文化当中的少昊玄嚣图腾Iogo》一文结尾部份笔者认为,少昊玄嚣既是部族支系的图腾名称,也是部族支系的首领名字。约4500年前,炎帝联合黄帝打败蚩尤吴权之后,黄帝的儿子玄嚣受封于东夷地区。《史记》等众多文献记载的黄帝嫡子少昊玄嚣,其实只是无数代少昊玄嚣当中的一代。

  何连红2019年10月1日

  
  良渚陶文“吾”字浅释(BSBQ139〉

  这件陶器刻符见良渚博物院张炳火《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刻符位于陶器底部。

  笔者开始推测是两个数字,蟹钳形的应是一个“五”字,鱼形的疑是一个合文“五十”或“廿”。

  后来笔者将图片横放,上面是一个蟹钳形的“五”字,下面是一个鱼形的“五”字,上下合起来仍是一个“五”字,通“吾”字。

  《説文解字》:"吾,我,自稱也。从口,五聲”。

  《説文解字》:"五,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

  “五”字本义是天地相通。父系氏族社会初期的蛇图腾、父系氏族社会中期的蜈图腾均是通天之神。之前已经有学者认为汉字“吾”最早是吴人的自称,抱歉笔者忘记了这个资料的出处。笔者2018年12月在苏州市郊的五峰村、吾丰花园、吾人桥、吴家场一带进行重点考察,并找到吴国旧都的主城墙、护城河等等遗址,也是得到相关汉字字意的指引。笔者不认为吴地是华夏文化最早的源头,笔者认同包括“吾”字在内的其中部分华夏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这件良渚陶文“吾”字,上面的“五”字作蟹钳形,下面的“五”字作鱼形,均是吴地的早期图腾文化符号。其中,鱼图腾在非常久运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已经遍布各地,而蟹图腾则是属于地域特征比较鲜明的吴地胥图腾,著名的良渚鸟立坛柱刻符当中就包含有蟹图腾文化元素。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早期汉字文化的学习探索除了需要敢于不断试错的想法,更需要保持足够敬畏的态度。吾人其勉之。

  何连红2019年10月3日


  
  @丰血2 2019-10-04 15:48:53
  儒家建筑顶上二龙戏珠图案还抄袭了库尔德人那个锁罗闲得教的太阳鹰图案
  珠子还抄袭了约柜的制作方法
  -----------------------------
  谢谢您提帖关注!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交流,欢迎各位位老师批评指正。若对帖子内容有不同理解,期待正大光明的直接对话。
  《尧典》之“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段落新校(BSBQ181)

  一、《尧典》之“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段落新校如下。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叔,宅明都,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阼。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仲,宅南交,曰嵎夷。敬致(囗日),平秩南粤。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荫,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囗),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敬致囗日),平秩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几咸熙”。

  二、小注如下。前人详注部份,本文不再重复。
  1、尧典原文以羲仲在东,羲叔在南。笔者2018年尾到2019年元月流居苏州木渎镇,曾多次到五峰村一带,即春秋吴国旧都遗址一带。五峰村一带原属木渎镇,近年析置藏书镇,苏州到处是藏书羊肉馆。藏书地名,传说源出汉代朱买臣放羊时藏书苦读。笔者以为藏书镇地名与常熟市地名及常州市地名实出蟐蟒图腾、蟻图腾,藏书、常熟、常州等名与《尧典》所载羲叔有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都是秦汉之后翻出来的,早期学者抄来抄去估计抄错了许多内容。笔者2019年元月曾拟将此整理成文,因为当时走得仓惶后来就遗忘了。
  2、尧典原文有的版本以明都在南,有的版本无明都二字。明都义近阳谷,笔者认为在东。按目前考古发现,尧典记载之明都或为良渚古城遗址。尧时羲叔一部,大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于三国时期的东吴及今天山东省的南部一带。
  3、尧典原文东作,校正为东阼或东族,指地名或族名。
  4、尧典原文以嵎夷在东,《史记》记作郁夷,或东周文本已误,往后两千年文本皆误。将尧典当中明都二字移到阳谷之前,将尧典当中嵎夷二字移到南交之后,则与笔者2018年9月15日《番禺地名小考》文义相合。广州白云山平面地形是一条扁形鱼,番禺地名为《中次十二经》所载篇遇之山所衍,番禺、篇遇均为扁鱼的通假字,笔者认为尧典所载嵎夷原指岭南。
  5、南交,即尧时羲仲一部。尧典所载南交,应指岭南到中南半岛东部一带。汉代交阯、日南、九真不限越南中北部,否则与其它岭南六郡辖地不成比例,唯越南中北部存关联地名。
  6、尧典原文之南讹,应即南粤的误记。
  7、尧典原文暘谷、昧谷,应指太湖和成都平原。
  8、西成,即西城,即成都。尧时和仲一部,大致包括今西南方言区及中南半岛西北一带。
  9、尧时的幽都,位置不详,安阳小屯遗址稍晚,红山遗址稍早。尧时和叔一部,大致包括黄河流域到漠北、外兴安岭、朝鲜半岛一带,主要包括今天除西南方言之外的汉语北方方言区。
  10、羲、和是尧时夏民两系。大致今天汉语北方方言区属和系,今天汉语其它方言区属羲系。尧时大陆东部列岛,大致分属羲叔、和叔两部的支系,靠南的属羲叔一部的支系,靠北的属和叔一部的支系。后世夏变夷,主要有五个时期。商代与鬼方并立,商主称王不称帝。周主到处漂泊,也是称王不称帝。此两代,西南成夷,吴楚成蛮,塞外成狄,羌氐成戎。汉代匈奴、大月氐本夏裔,其后鲜卑亦夏裔,南北朝时期突厥起于阿尔泰山西段,东扩至天山及蒙古草原一带。唐朝联合回纥打败突厥,回纥乃留天山。五代十六国时期,塞外也是割据状态。近代以后,有割让、脱钩、及汗改少等形式。简言之,以周代及以后的文献为依据去观察远古华夏部族历史文化,具有一定局限性。
  11、平秩东阼、平秩南粤、平秩西成、平秩朔易,阳光朗照之貌也。
  12、厥民析、厥民荫、厥民夷、厥民隩。这几个词,一般资料理解为古人春到旷野、夏居高处、秋居平处、冬居室内,搬来搬去。尧时人类早已定居,不会高处平处搬来搬去。这几个词是指人类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性偏好,春天爱散出去,夏天爱躲在荫凉处,秋天则很舒坦,冬天又爱躲进屋里。
  13、《尧典》当中的部族文化地理信息与周代之后的部族文化地理观念大不相同,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当中《尧典》部份大量错字、错文、漏文、颠倒现象,却又可以依据远古地理信息将相关文本内容大体还原,证明《尧典》成书非常久远,应是虞夏时期文献,绝非战国以后追记。

  三、废话两句。
  个人读书笔记,大众公共资源。其心之热,谁人知?其心之凉,谁人知?

  何连红2020.5.30.
  尧时羲叔在东的补充理据(BSBQ182)

  《尧典》原文羲仲在东、羲叔在南,两千年来中国人读《尚书》都是这样读的。在《尧典之“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段落新校》一文当中,笔者调整为羲叔在东、羲仲在南,因为后世长江下游仍存的常熟、藏书地名明显和《尧典》所载羲叔有关。这两天又发现可以证明羲叔在东、羲仲在南的两个理据。

  1、早期文献当中尧舜禹时期的象族在南,舜弟象族亦即《尧典》之羲仲一族。早期文献中的舜弟一词,主要反映部族关系。或者说,早期部族关系只能从早期文献所留只言片语当中去捕捉。《尧典》反映的是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部族状况。

  2、而在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前的炎帝世系末年中国东部和南部一带的部族状况,也可以从早期文献当中查找其痕迹。《海内经》记载吴权之妻生三子鼓、延、殳。鼓为一族,主体在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到中南半岛一带。今天考古发现的铜鼓文化区与《尧典》之和仲一部存在文化重叠现像,即《尧典》羲、和两部在这一带没有清晰的文化边界。延,此字的金文、甲骨文的字形竟然就是一条鱼,其族相当于《尧典》之禺夷。笔者认为禺夷即《中次十二经》的篇遇,其城即秦汉之后的番禺,其族即今两广一带。殳,音同叔,应即《尧典》羲叔一部。《通志.氏族略》记载有虞氏族人殳斨为舜大臣。后世仍有殳姓,主要在江南一带。约四千五百年前炎帝末期的吴人一系的殳、延、鼓三部,在约四千年前帝尧时期已整合为羲叔、羲仲两部。

  何连红2020.6.3.
  交趾早期历史浅探(BSBQ183)

  1、距今约4500年前炎帝世系末期的吴人三支。
  《海内经》记载,吴权之妻生三子,分别是鼓、延、殳。这是一种早期历史记忆,可能反映三子三处封地的历史,更可能只反映当时吴人有三个平行支系的历史。
  殳,汉代《说文》之后只言乐器、礼器。笔者认为殳字本义为须,神兽天蜈之须,江南及华南一带汉语方言读作叔、苏、殳。殳族在江南一带,后世殳姓主要在这一带。
  鼓族,大致相当于长江中游南岸一带,笔者6月3日文稿关于鼓族分布区域有误。《尧典》记载舜的情况有”瞽子,父顽,母嚚,象傲” 一句,瞽通鼓,嚚通玄嚣之嚣,象即象,侧面反映了吴族三支,侧面反映了鼓族在长江中游南岸一带。湖南湘水,不定是舜起之处,应是其本支封地。
  延,早期字形是一个脚趾在走,其族即交趾一族,其地即今广东大部、广西南部、及中南半岛一带。网上查延字甲骨文金文字形竟然是一条鱼,资料有误。

  2、延族,是谁的脚趾在走?
  延,脚趾在行走。谁的脚趾在行走?交趾,蛟龙的脚趾。细看横断山往北到秦岭、大巴山,往南到神龙架、武陵山、大越岭,往东到五岭、武夷山的大地形则如一条巨龙,而中南半岛地形如龙爪,即蛟龙脚趾。早期文献当中的交趾或南交实际泛指整个中南半岛加上两广部份地区。五年前笔者就非常疑惑远古人类何以了解这种宏观地形信息,至今无解。

  3、距今约四千多年前尧帝时期的南交。
  《尧典》原文:“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
  笔者校正为:“申命羲仲,宅南交,曰嵎夷。敬致(囗日),平秩南粤”。
  南讹,即南鳄,是南交地区另一个地理文化图腾,即中南半岛东侧山地,其头在柬埔寨西北,其嘴在曼谷东侧,其身在老挝。鳄字,推测早期有上鱼下咢的字形,和粤字相似。
  《尧典》原文将明都与羲叔一起放在南交,笔者认为明都一词义近阳谷、扬州 ,和羲叔一样本在东部。嵎夷,则与番禺相关,本义是鱼图腾部族。南交龙爪三支,东支地形为鳄鱼 ,也是鱼类,中支地形和西支地形直接就是鱼,所以禺夷应在南交地区。早期汉字多义,包括图腾含义。比如笔者发现早期吴字可以包含吾、五、蜈、湖、虎、金乌等等同音字的图腾含义,禺字同理。后世文献资料很难反映全部早期生活文化信息。
  粤,既是鱼图腾,也是鳄图腾。《爾雅·釋詁》:”粤,於也”。粤,音通禺、鱼、于,形通鳄。南粤一词之前应使用过南鳄一词,即《尧典》原文所记南讹,此细节亦可证《尧典》成书之久远。
  四千年前交趾地区的主城未必是在番禺,《尧典》观测夏日天相的南交主城则更可能是在中南半岛。

  何连红2020.6.5.
  楚即鼓(BSBQ184)

  楚字的早期字形,上部是两木或三木围着一个圆物,下部是一个止字。其本义即鼓,相当于鼓字的异体字。楚字下部的止字,和延字右部的止字,都是蛟龙脚趾的意思,反映早期部族属性。《说文解字》:“楚,丛木。一名荊也”。楚即荊,是一种灌木,这是楚字的另一个义项。

  《海内经》记载炎帝时期吴权之妻生三子,分别是鼓、延、殳。殳族在江南一带,延族等同象族在岭南到中南半岛一带,鼓族主体在长江中游一带。炎帝时期鼓族的地理分布,可能与周代楚国的疆域大致一样,相当于夏代九州之荆州的范围。《海内经》记载“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四千五百年以前长江中游到中南半岛一带就已经乐风很盛。

  何连红2020.6.6.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