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朋友圈】健身房经济学:洗多少次澡才不亏?



3月一到,就进入了行动力的终极考验期。
年初立下的“今年一定要坚持健身”的flag,拖过了新年,拖过了冬天,现在终于猝不及防地冲到了每个人的面前,抓住你的衣领逼问:“到底什么时候开始?”
朋友圈刷到健身打卡的频次明显多了起来。
连姐妹群分享的链接,也从外卖优惠券变成了“健身房两人同行8折起”……

于是,各家健身房毫无意外地迎来了一波办卡小高峰。
健身众生相如期上演……
1
@笑笑喵:我以为懒会是健身的最大敌人,没想到加班才是。
3月初,抱着“春天不减肥,夏天两行泪”的心态,花了半个月工资,去离公司最近的健身房办了个游泳健身二合一的年卡。想着每天下班后去健身一小时,既减了肥,又错过了下班高峰期,美滋滋。
然而天真的我终究是想多了。事情一多加班根本停不下来,加完班更是累到只想瘫倒,哪还有心情去锻炼。现在我更后悔的是办的还是公司附近的卡,连周末健身都成了难题,预感我的健身频率还会再创新低……

2
@怪兽要变强:健身戴耳机不只是为了听歌,还能屏蔽教练卖课
为了健身我可是没少剁手,不仅花重金买了补剂,还入了一副蓝牙耳机。最开始想着有线耳机健身时用着麻烦,那大不了就不听自己的歌单了,健身房的BGM都是些蹦迪神曲,举铁时听着也挺得劲的!可是后来……健身房的教练从无数个戴耳机的会员身边走过,停在了我的面前……

不是我不愿意为健身花钱,而是现在的教练卖起课来步步紧逼,有时课还没上完教练反而离职了,自己像个烫手山芋一样又被扔给了另一个不熟悉的教练……
哎……不说了,我戴着耳机放歌呢,听不见哈!
3
@Jaden:办了卡又不来健身的朋友,真是谢了您!
其实我挺感谢那些办完健身卡但不去的人的。他们预付的年费保证了健身房正常运营,平时还不来跟我们抢空间和器材,对于我这种天天去健身房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享受了他们的无偿捐助。有时都感觉有点过意不去了……
所以希望你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算看着肚腩上的游泳圈无动于衷,但想想办年卡时花的钱,没准就又有动力了呢?

4
@肤白貌美小仙女:滴!洗澡卡!
楼上的大哥不用为我们这些办卡不健身的人操心,虽然我的健身之路没有坚持下来,但本着清晰的自我认识和定位,我找到了充分利用健身卡剩余价值的办法——坚持去健身房洗澡。下班要去聚会,头油了?问题不大,去健身房洗!
起床发现家里停水了?问题不大,去健身房洗!
今天天气好冷啊!问题不大,去健身房冲个热水澡鸭!

我相信只要我去洗澡的频率足够高,就早晚会把办健身卡的钱赚回来。不瞒你说,现在这已经成了我每天坚持去健身房的动力……
 
每个坚持健身的人,都是生活的勇者
每个健身房里,都有故事在上演
只要怀抱着美好的期待,它们就永不落幕

健身路上,无论你是“能力者”还是小白,热身前可能都需要先“热热脑”,学几招“健身经济学”,在健身上合理花钱,避免踩坑:

01
警惕“大杯咖啡陷阱”
很多人办健身卡的心理跟买咖啡一样。原本只需要中杯咖啡,却因为大杯容量要多三分之一,而多花了3块钱买大杯,这就是浪费。
健身卡也是同理,月卡288元,年卡1988,两人同行只要1688!办办办!感觉自己赚了一个亿!但是对很多初次尝试健身的人来说,比起办了年卡却坚持不下来,先办个月卡或季卡要划算得多。
02
正视“健身沉没成本”
刚开始健身的热情一过,就很容易因为工作、生活杂事减少去的次数,直到后来压根就不去了,但很少有人能正视“我不会再去健身了”这个事实,这种时候我们就应该忘掉之前付出的那些“沉没成本”,放弃自我催眠,尽快把健身卡转让出去,及时止损。
03
合理利用“损失厌恶”
学会找一些去健身的理由:比如事先给家人或朋友一笔“健身鼓励金”,约定如果一周内坚持去健身房的次数达到目标,就把钱还你,否则就没收掉这笔钱。这样可以通过人的“损失厌恶”心理,鼓励自己坚持健身。不过,这个帮你保管鼓励金的朋友,一定要找“铁面无私”的那种哦!
(PS: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看完这些“健身经济学”招式,是不是感觉离坚持健身又近了一步?不急,这里还有几个“终极秘诀”,教你把健身卡用到极致:

1、什么时候去健身最好:清早上班前去可以完美避开人群,健完身冲个澡顺便节约一下每月的水费开销,感觉自己就是个包场的富X代!
2、哪些健身器械必须用:和动感单车、跑步机这类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替代品的器材say拜拜,多功能的龙门架才是最回本的利器!
3、怎样督促自己去健身:不要放过巡场教练和看上去很懂行的达人,厚着脸皮多请教,说不定请着请着就看对眼了呢?既解决了单身问题,四舍五入还等于蹭了个私教!
愿每个办了健身卡的人
都找到坚持下去的动力
点击查看更多金融冷知识

(扫码发现更多惊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