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CEO能向郎平和刘国梁学点啥?



封面图|《夺冠》剧照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01
国家队的「最佳职业经理人」之一、「女排 CEO」郎平,要退休了。
2016 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后,吴晓波曾形容郎平:如果比照商业机构,郎平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她最像英特尔的格鲁夫。「个性鲜明、具有强大的专业能力,还能在大体制内进行妥协——具有妥协智慧的职业经理人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在企业界,特别是面临产业转型的大型企业而言,郎平这样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宝贝。」
吴晓波写过《激荡三十年》,这本书讲的是处于改革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故事。若把中国体育项目纳入这一叙事模型之中考察,郎平确实有如此意义。
如果把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看做是一家公司,那么郎平就是这家公司的 CEO。她要管理团队,鼓舞士气,还要向董事会负责。从某种角度上看,排管中心和体育总局就是董事会,这个团队有一个终极 KPI——夺冠,作为教练的郎平与一家公司 CEO 的职责并无二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郎平成为管理学界研究的对象,登上财经媒体版面,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向郎平学习领导力,连周鸿祎都要跟郎平学「专注与聚焦」。
随着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这位「最佳 CEO」也要谢幕了。此前就有报道,郎平将在东京奥运会后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正式退休。尽管这次女排无缘八强,但在小组赛的最后两场,还是以完胜意大利和阿根廷的成绩为东京之行画上句号。最后一场结束时,女排的姑娘们向郎平鞠躬致敬。郎平在采访里说,干得实在是太累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02
国家队的「最佳职业经理人」中,上一个从总教练位置上卸任,以出众的管理能力著称的,是刘国梁。但他在卸任后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国乒罢赛风波」之后,2018 年刘国梁出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从「刘指导」到「刘主席」,相当于从职业经理人一举跃入董事会,获得更大话语权。他继续跟国乒并肩作战,此次带队出战东京,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有人说,2013 年郎平回国第二次执掌中国女排的情形,很像乔布斯当年重回苹果——都是临危受命,都以充分放权为条件,都带领自己的队伍重回巅峰。
相比于郎平第二次执掌中国女排前的波折,刘国梁带领的国乒反而因为「赢是常态」而略显平淡,以至于曾经出现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国乒某场比赛输球,收视率反而上升。
刘国梁曾在微博上发布过「国乒 26 年失利集锦」。网上流传的一段刘国梁训话视频,被网友奉为刘国梁管理才能的绝佳展示窗口。
网友总结为:20 分钟时间,5 分钟用来表扬其他人,15 分钟都用来训张继科:
千千万万的球迷学习你,学习什么?不是玩漂、不是装酷、不是耍大牌!小腰挺着!装,谁会喜欢?没有人喜欢!大家喜欢真的东西!如果你现在的优势不巩固,四年之后你可能就无缘奥运了!你可能是最悲惨的一个!现在把你捧得高,15 个月完成大满贯,创造奇迹!你可能还创造另一个奇迹——只参加一届奥运会就出局啦!
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怼人」功力,熟悉华为的人很容易想到任正非的故事。例如很多人都听过的那个段子:某次高层会上,任正非指着副总裁郑宝用说:「你一个人能顶 10000 个人。」接着对另一位副总裁说:「你,10000 个才能顶一个。」
刘国梁的训话技巧,与带领曼联走入黄金时代的主帅弗格森有得一比。刘国梁非常推崇弗格森,这位传奇教练有个外号叫「弗格森吹风机」,因为他经常在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冲进更衣室,像吹风机一样,对球员劈头盖脸一通狂喷,像鲁尼、吉格斯、贝克汉姆,这些顶级的大牌球星无一幸免。
当然,刘国梁也说过,对不同特点、不同性格的运动员要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例如马龙听话且内敛,就要顺毛捋,得夸,张继科野性难驯,要在他被冲昏头的时候骂醒他。
教练与管理学的相通之处同样体现在这位曼联传奇教练身上。弗格森 2013 年宣布退休后,在哈佛商学院开设领导力课程,还跟红杉资本主席迈克尔·莫里茨曾共同出版《领导力》一书,这本书探索了这支冠军之师如何保持长盛不衰。
例如弗格森认为,「干得好」是语言学上最伟大的发明,他说,「虽然我喜欢对球员发脾气是出了名的,但是当我们在比赛中大比分落后时,我却很少大发雷霆」。
郎平无疑也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和实践者。电影《夺冠》里就还原过类似的片段:刚上任的郎平在多场比赛中尝试了 14 个阵容,输了 13 场,成绩惨不忍睹,但面对媒体质疑,依然大声夸队员们「非常好」。
在适当的时候,刘国梁也有自己「狡猾」的激励方法。例如在比赛之前,他会至少逼着四个运动员让他们拿冠军,跟他们说一样的话,但队员们之间未必知道,都以为自己是刘指导心里的冠军人选。
《领导力》提到的「确保队伍中有几位能够打多个位置的球员,这样一来,在伤病困扰球队或是出于技战术需要时,教练可以拥有更加灵活的选择」等经验之谈,与郎平 2013 年一上任便提出的「大国家队」战略如出一辙。
刘国梁也公开表示过,「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于:我们老中青三代有秩序,有自己的节奏,不会断层」。
可见,优秀的 leader 都是相似的。
03
相比与「国乒队员们没人不怕他」的刘国梁,郎平更加温和,《人民日报》的一篇专栏形容她的风格:严而不凶。郎平不会在训练中大声斥责某一个运动员,更具女性温情,是会在队伍战败时发短信安慰队员的那种教练。
但无论哪种风格,他们在管理队伍时都拥有同样的「前提」,即确保自己的权威不受挑战,争取到「董事会」的支持。
钟秉枢在《文化传承与精神永续——70 年夺冠之路与国家队管理创新》一文中提出一个概念:权威保有。
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 1981 年首获世界冠军至今,先后有 13 位教练历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但带领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的只有 5 位,即袁伟民、邓若曾、张蓉芳、陈忠和以及郎平。
这些夺冠教练的共同点是,都在袁伟民带领的中国女排工作过,或是袁伟民的助手、队长,或是袁伟民的陪打、主力队员,呈现出由中国女排冠军队主教练「一脉相传」的现象。在这样的团队中,由于主教练们具有代际相传特性,就有了「权威保有」。
科技界的研究也表明,诺贝尔奖 30% 都是师徒相传的,它有阶梯效应、有传承,最长的可传承五代人。
这一「权威保有」现象还体现在乒乓球、跳水、体操、羽毛球、射击、举重等中国优势项目中。袁伟民和郎平的组合,就像蔡振华和刘国梁。

此外,这种「权威保有」的产物是「信任延续」。2013 年郎平重回国家队时提出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大国家队、资金调动等思路,尽管与现有体制产生极大冲突,但都被排管中心采纳,这实质是对郎平的信任。而且即便在郎平上任 4 个月后的亚锦赛上中国女排遭遇重挫,中心领导依然力挺郎平。
04
郎平和刘国梁还有不少共同点,他们都是技术过硬且具备高超管理技巧的领导者。就像在一家公司里,一个业务尖子同时擅长管理是多么难得。
郎平是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带领女排夺冠的灵魂人物,退役后赴美国校园进修体育管理;刘国梁是国乒第一个大满贯选手,退役后也前往上海交通大学读人力资源管理。相似的学习经历,为管理团队打下了良好基础。
知网上还能找到一篇作者署名为刘国梁的文章《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日期是 2014 年,与刘国梁从上海交大毕业的时间契合。
上海交大开设有一个著名的「冠军班」,是探索「体教结合」模式的成功,除了刘国梁,王励勤、马龙、许昕等国乒选手都在此就读,他们既是刘国梁的徒弟,也是他在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师弟。
2017 年马龙毕业,论文答辩现场的照片上了热搜。他的论文标题为《中国未来乒超营销策略研究》,他列出了提升乒超的四点意见:明晰产权,提高乒超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与赞助商合作,使比赛更具互动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不知未来马龙是否会接过刘国梁的班。
郎平在任期间,将中国女排的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不仅拿代言拿到手软,2016 年,朱婷以超过 100 万美元的转会费加盟土耳其瓦基夫银行俱乐部,彼时排管中心和河南队均给予放行,开中国排球先河,为朱婷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帮她积累了重要赛事经验。
相比而言,中国乒乓球却一度面临商业化的窘境。2016 年,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中国男足在亚洲已沦为三流,但中超联赛 4 年冠名卖了 6 个亿;中国男篮里约奥运五战尽墨,小组出局,但 CBA 联赛 5 年冠名权却卖了 20 亿;中国乒乓球里约奥运包揽四金,成绩最好,但 10 月的乒超联赛继去年之后再次「裸奔」,3000 万元的冠名费都无人问津。
给国乒找钱,是成绩之外刘国梁的另一大重任。实际上,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之后,蔡振华就提出乒乓球「第三次创业」的口号,简单来说就是让乒乓球更加商业化更加有人气,比赛有人看,球有人打,门票有人买。刘国梁就是「三创」的具体实施者。他的方法是,好好利用新媒体。
里约奥运会之后,国乒成功为几位明星球员贴上了人设标签,这是新媒体时代的「吸粉」利器:「睡不醒」的张继科,害羞的马龙,甚至「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自己也亲自上阵,现身各大综艺刷脸。
2017 年,刘国梁找到腾讯,决定将国乒每年的「队内直通赛」进行商业化开发,更名为「地表最强 12 人」直通赛,打造明星球员,以此吸引年轻人。马龙、张继科等球员身穿 cosplay 的衣服,在发布会现场与观众见面。直通赛开幕式预售 1000 张门票在 72 秒的时间内被粉丝抢光,现场堪比演唱会,粉丝们举着心仪球员的应援牌和海报。比赛的解说团队极其豪华,曾经的「二王一马」重出江湖,王楠张怡宁现场助阵。

运动员自身的商业价值提上去了,而成为乒协主席之后的刘国梁,要考虑的是更大的问题:提高乒乓球联赛的整体商业化水平,以及乒乓球产业如何敲开国际大门。这些都是关乎顶层设计的大变革,任重道远。如今,刘国梁的比较对象从郎平变成了姚明。但是,现在的姚主席,肩上的压力也不小。
在刘国梁的纪录片《驭变者胜》中,他提到过一个值得思考的思路:美国人知道,培养一个姚明能让 NBA 打开中国市场,我们为什么不能打开欧美市场,帮他们培养一个(乒乓球)冠军呢?
参考资料:
[1].《向弗格森学管理》来源:得到 App
[2].《文化传承与精神永续--70 年夺冠之路与国家队管理创新》作者:钟秉枢
[3].《鲁豫大咖一日行:刘国梁》
[4].《中国女排的商业价值被低估了吗?》来源:每日人物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彭彭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合作联系|电话 18610739616(微信同号)
转载联系 | 微信  flfmn001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