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富豪们前赴后继的脑研究,是现代「长生不老药」?



封面图 |《西部世界》剧照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01
回归的陈天桥
张一鸣和黄峥不想造车吗?
今年相继宣布辞任的张一鸣和黄峥,打算脱产去学习、思考和搞研究了。他们都提到对脑研究的兴趣。这个冷门的选择,跟当下如火如荼的造车热形成了一种有趣的镜像。
倒也不能完全说他们「高风亮节」。以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的资源和商业逻辑来看,跟造车业务没啥关系。既然已经注定搭不上这趟资本的顺风车,不如去找下一艘诺亚方舟。就像张一鸣在卸任信里说的,当下电动汽车风口,让人忘了特斯拉是一家已经成立 18 年的公司了。对张一鸣和黄峥来说,与其跟风做自己完全不擅长的事,不如去寻找 18 年后的特斯拉。
张一鸣说,希望能更深度参与的三个领域之一是「脑疾病」;黄峥说,想去做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他提到「蛋白质机器人」——希望进入人的脑部血管进行疏通,避免中风。两人都表达了解决脑疾病的意愿。
企业家们早就开始为脑研究付费了。
2016 年,陈天桥夫妇向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捐赠 1.15 亿美元,成立加州理工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院,称未来将总计捐赠 10 亿美元。2018 年,蔡崇信夫妇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上亿美元。更早之前,2000 年,IDG 创始人麦戈文夫妇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捐款 3.5 亿美元,成立麦戈文人脑研究院,2011 年熊晓鸽先后向清华、北大和北师大分别捐赠成立脑科学研究院。
目前,关于大脑的基础研究依然非常薄弱,困扰人类的各种脑疾病例如帕金森、阿兹海默、癫痫、抑郁症等脑疾病尚未找到应对之法,这个领域大有可为。

《盗梦空间》|陈天桥曾说,VR 的终极版本就是做梦
黄峥和张一鸣之前,上一个宣布脱产去研究大脑的企业家是陈天桥。这位盛大游戏创始人,在 31 岁时凭借《传奇》登上首富宝座,后来因为在盛大盒子、平台战略上判断失误等原因,最终退出战场,游戏江湖从此成为腾讯的天下。2016 年,陈天桥以捐赠脑研究的方式重新进入人们视线。
最近几年,他乐于向所有前来拜访的媒体分享自己关于大脑的思考成果。翻翻这几年陈天桥的各种采访,有两个颇具争议的观点:第一,根据量子物理学,世界实际上只是感知,你看见它就存在,你不看它就不存在;第二,人类不过是化学机器人。简而言之,这些感知完全取决于人脑。
除了常规的应用于脑类疾病治疗,陈天桥的种种设想中,有一条令人兴奋又恐惧。
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VR(虚拟现实)的终极版本就是做梦,与其依赖谷歌头盔进入虚拟世界,不如通过控制大脑,从而控制我们的梦境。「当我从美梦中醒来时,我总是很失望。那么如果我能在夜里继续做我的梦呢?如果你能把一个梦持续做下去,那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那将是娱乐业的终结者。」
去年有一则新闻称:《国内游戏行业首个脑科学研究中心落地,浙江大学与盛趣游戏共建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盛趣游戏是谁?它的前身就是盛大游戏,2019 年 3 月才完成更名。当时有媒体这样定义更名事件:盛大游戏告别陈天桥时代。
真的告别了吗?这家脑研究中心,名称中保留了「传奇」二字,这是陈天桥时代的鲜明印记,将游戏与脑研究结合,更不可避免让人联想到陈天桥的偏好。
关于脑科学与游戏的结合,这位昔日的游戏首富也陈述过其中的逻辑,「我真心认为,游戏是最好的娱乐方式,因为它把你的肉体留在世间,把你的思维和行动 upload(上传)到虚拟社区,相当于我在游戏里看到数千万个活生生、赤裸裸的灵魂和思想,在按照特定规则运作。这是我下决心做大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子。」
这个场面已经在科幻作品《盗梦空间》和《黑镜》里出现过了,当然也面临伦理问题:现实和虚拟世界将难以辨别,为了逃避现实而永远不愿醒来的一定大有人在。
02
「数字化的永生」
陈天桥试图利用脑科学重建盛大当年倾覆的娱乐大厦,以社交起家的扎克伯格也拿起相同的武器,希望抵达自己理想的「社交的终极形态」。
扎克伯格的计划大致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脑对脑直接分享思想,不再需要任何媒介——当你想到一件事,你的朋友就可以立刻感受到,信息是通过脑电波传送的。这项技术在神秘的东方国度有个古老的名字——读心术。2017 年,Facebook 就宣布正在研发一个系统,让人们用大脑直接打字,速度是用手机打字的 5 倍。
第二步,他需要一个承载这些黑科技的硬件。智能手机之后,谁会成为下一个具有颠覆意义的智能硬件?哪家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能成为下一个苹果?扎克伯格给出的答案是,可穿戴设备。Facebook 早在 2014 年就收购了当时炙手可热的虚拟现实(VR)头戴设备公司 Oculus。
第三步,把脑机接口和 VR 技术融合,打造一台自由穿梭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机器,这就是扎克伯格心中「社交的终极形态」。去年他在采访中举了几个例子:
到 2030 年,人们能用先进的智能眼镜将自己「传送」到其他人的房屋,就像面对面一样交谈;VR/AR 设备的隐藏优势是减少旅行或上下班时间。
总之,这个创意既方便又环保——不仅代替苹果成为新的制霸硬件,加上将自己随意传送到某地的功能,物理交通工具也省了,马斯克的特斯拉也终将沦为废铁——一举将苹果和特斯拉都踩在脚下,小扎真的是心比天高啊。

《西部世界》| 在科幻电影中,一些人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的永生」
做脑机接口,不仅是为了搞事业,小扎也有私心。
2015 年,小扎与当时还在世的霍金对话。霍金问,你最想知道科学界哪个最大问题的答案?
小扎直奔主题:如何才能让人类永生?
那时,他其实已经有了一个答案:脑机接口的终极形式,就是长生不灭,更极客的表达方式叫,数字化的永生。简单来说,借助这项技术,人类的大脑信息可以被提取出来,存储在芯片中,然后植入一个新的躯体,肉体消亡,思想永存。
这恰好验证了那句名言,「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也不过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而已。
这些年来,扎克伯格和马斯克,这两位「外星人」一直暗自较劲,都希望自己做的事看起来更加非同凡响。在脑机接口如此极客的事上,马斯克自然没有错过。
2016 年,马斯克成立了一家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去年他发布的「三只小猪」实验在网友中普及了脑机接口这一理念,但实际上,这个实验既没有展示什么新鲜成果,马斯克也不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但他是最擅长营销的那一位。
有媒体问扎克伯格对这位竞争对手的看法,小扎极尽嘲讽:「我不认为人们会为了使用 VR/AR 而愿意把头钻开」——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是侵入式的,扎克伯格选择了非侵入式。媒体又去问陈天桥,陈天桥倒是很绅士地送上了祝贺,但也不忘补一句,哦,马斯克的首席科学家是自己捐的脑研究所主事人的学生。这三个人你来我往,竟然让人看出了宫斗剧的味道。
Neuralink 的最新成果发布于今年 4 月:通过在脑内植入芯片,一只猴子无需接触手柄,仅凭意念就能操作电脑上的乒乓球游戏。马斯克在社交帐号上宣布:Neuralink 的初代产品将让瘫痪者使用智能手机的速度比使用手指的用户更快。
马斯克还有一个美好愿景是,像电脑一样,让大脑可插入硬盘或者驱动装置,迎来「外挂」,拥有更大容量和更丰富的功能,成为「超级计算机」。当然,在那个生命终极问题上,他和小扎同样做着「永生梦」。或许真有那么一天,拥有不死灵魂的马斯克和他的信徒们在火星永远生活在一起。
03
「李开复陷阱」
顶级富豪们奔赴脑科学的殿堂,谁是最开心的人?
李开复一定是其中一个。
去年吴晓波写了篇文章,自创了一个概念:「李开复陷阱」。大意是说,任何创新性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都会经历一个惊险的跳跃,如果跃不过去,并不意味产品的技术不行,而是没有找到消费的应用市场。这个概念的渊源是,多年前李开复供职于 SGI 公司时开发了一款 3D 浏览器,就是这种情况,李开复自己也常常提起。
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也刚刚跌进「李开复陷阱」还没爬出来。
2017 年,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布道者」的李开复受王力宏之邀,出演了自己的MV首秀《AI·爱》,为人工智能摇旗呐喊。

那是人工智能的高光时刻,也是李开复的高光时刻。AI 四小龙彼时炙手可热,估值一个比一个高,四家之中——商汤科技、旷世印奇、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前三家创始人都是从微软亚洲研究院走出来的,这里被称为中国 AI 界的「黄埔军校」,李开复是首任院长。
2017 年,李开复在一个论坛上呼吁,称如今的科学创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机,科学创业最需要的一定是 AI 科学家。在此之前,已经有一大批顶尖AI科学家心怀梦想走出实验室,成为互联网大厂们高薪争抢的对象。
但到了 2020 年,行业进入冰冻期,有两个现象宣告了此轮 AI 创业潮的失败:一大批 AI 科学家们离开公司,重返实验室;那几家 AI 明星企业泡沫破裂,被阻挡在资本市场门外,上市遥遥无期。
李开复也改口:AI 科研人才不要盲目入场创业,发挥价值的道路千千万万条。
脑研究,或许将是李开复期待已久的下一个风口。其实早在 2013 年,中国就推出了「中国脑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以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以建立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类脑研究。就在前几天,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了生命科学和脑科学。
张一鸣和黄峥这种顶级企业家也来了,队伍日益壮大,对脑科学创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张一鸣和李开复有过一段交集。2008 年,张一鸣曾短暂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但只待了几个月,当时他选择离开的原因是:每天都在做一些离用户很远的基础开发。
时隔十几年,两人有望再续前缘,李开复也有机会借势再烧一把人工智能的火。只是希望,这场即将到来的大脑风暴不要再次陷入「李开复陷阱」。
作为围观群众,我们不妨提前想想:如果人类真的能实现永生,大把的时光要怎么打发呢?
参考资料:
[1].《佛教徒陈天桥为何要捐出 10 亿美元研究人脑》来源:Medium,虎嗅翻译
[2].《搬家到应许之地》来源:人物
[3].《扎克伯格 45 分钟深度采访:透露下个十年 VR 和脑机接口野心》来源:智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彭彭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合作联系|电话 18610739616(微信同号)
转载联系 | 微信  flfmn001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