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们托起上海影视圈



封面图 | 《我不是药神》剧照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01
上海老板徐峥
不得不承认,几次「命题作文」徐峥都完成得不错。
今年是「我和我的」系列电影第三年。作为一个「拼盘」系列电影,徐峥也是唯一一个连续三年参加考试的导演。在第一年的《夺冠》和今年的《鸭先知》中,他都「夹带私货」,重现了自己家乡上海的弄堂,《鸭先知》讲的是 1979 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内地第一支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的故事。

这部电影目前拿下 12 亿票房,将徐峥送进「百亿票房导演」俱乐部,仅随陈思诚之后。有网友曾喊话徐峥,希望他打造一个上海弄堂系列 IP ,徐峥说自己的确有过想法:「让弄堂里的每个角色鲜活起来,像韩剧《请回答 1988 》那样。」
徐峥越来越像上海影视新势力的代言人了。
徐峥生于 70 年代,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电影里的弄堂来自童年记忆。徐峥 1994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随后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作,1998 年凭借话剧《股票的颜色》拿到上海白玉兰奖——1990 年,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成立,90 年代上海人民对股市的狂热,在电影《股疯》里也有所表现。

那时候上海话剧圈流传着一种说法,没看过徐峥的话剧,不能算去过上海。2000年,那部让徐峥一夜成名的《春光灿烂猪八戒》也是东方卫视(当时还叫上海卫视)投资和播出的。
如果做个统计,不难发现徐峥的从影生涯里扮演最多的角色类型就是生意人、小老板,而且很多以上海为背景城市。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在自己的作品里飚几句上海话。
无论是将徐峥推向神坛的「囧」系列——从《人在囧途》到《泰囧》《港囧》再到《囧妈》,还是从《幕后玩家》《我不是药神》到「鸭先知」,故事常常以一个商业事件为起点,商业事件同时也成为戏剧的矛盾焦点。
这一身份的便利之处在于,直抵戏眼。在金钱面前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但随之而来的是与钱有关的困境:利益与道德的选择,金钱和感情的抉择。这类主题正中现代人焦虑下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又万万不能。
徐峥对商业世界充满好奇和迷恋,这一身份与上海这座金融之都的气质相得益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重塑了上海男人的媒介形象,填补了一种空白。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视作品里最具代表性的男性形象有两种:要么是插科打诨的北京老炮儿,荷尔蒙汹涌,视钱财如粪土;要么就是港台偶像剧里的霸道总裁,帅气多金且只爱你,悬浮在云端。
上海是婆媳剧的发源地。这要追溯到 1998 年热播的《婆婆媳妇小姑》。其编剧王丽萍是上海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落户的新上海人。这部剧加上更早的《孽债》《老娘舅》,奠定了上海台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偏好基调,都市家庭伦理剧从此成为上海台的收视利器。在这类影视作品中,男性往往沦为配角,为大女主剧提供了土壤,这也加强了全国人民对「上海小男人」的刻板印象。

《孽债》剧照
而徐峥扮演的这类上海男人,没有北方男人豪爽,凡事精打细算,做选择时必定权衡利弊,偶尔拿腔拿调,缺点不少,但无伤大雅,底色还是善良。最典型的就是《我不是药神》里的主角,故事内外都赢得了尊重。徐峥终于为影视里的上海男人挽回颜面。
从戏里到戏外,徐峥都以一幅精明形象示人。《人在囧途》时徐峥只是演员,但对题材兴趣浓厚,于是另起炉灶,自导自演第二部《泰囧》;拍摄《泰囧》时,面对新人导演徐峥,光线老板王长田依然承诺奖励给他 10% 利润分成;到了第三部《港囧》,徐峥已经夺回主动权,成立自己的公司新乐道,跻身第一投资方。
徐峥还将《港囧》票房收益权以入股形式注入香港上市公司 21 控股,这家公司后来更名为欢喜传媒,徐峥成为第二大股东。再到 2020 年春节上映的《囧妈》,因为疫情电影院闭门,徐峥是反应最迅速的那个,作价 6.3 亿将版权卖给字节跳动,让业界惊掉下巴。
《十三邀》其中一期采访徐峥,面对许知远递出的「理想向现实低头」的话锋,徐峥从不接招。有条弹幕评价:一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嘴脸。
02
沪上影视势力崛起
《泰囧》之前,徐峥经历过另一个转折。
这里要先介绍上海两家重要的影视公司:SMG 尚世影业和橙天娱乐。前者成立于2007 年,是上海文广旗下全资内容制作出品公司,《蜗居》即出自这家公司之手;后者成立于 2005 年,2007 年收购香港老牌影视公司嘉禾电影,改名橙天嘉禾。
在徐峥之前,以上海为背景的影视剧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还是《蜗居》里的宋思明。但宋思明不是上海本地男人,他农村出身,从外地来上海打拼,靠自我奋斗、岳父和岁月滋养出了一些难得的品质:儒雅又有主见,博学多识,看问题一针见血,这种中年男士形象在过去的影视剧里非常罕见。所以尽管剧中宋思明是一个反派,但就是让很多人恨不起来。「大叔」从此成为一类男性的代名词。
宋思明的扮演者张嘉译是陕西人。但上海人民有多爱他呢?他是获上海白玉兰奖提名最多的男演员,一共六次。张嘉译多次感谢过上海:「上海才是我的福地」「每次来到上海,其实我就是回家了。」
张嘉译最早混迹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后来去北京发展,依然寂寂无名,直到 2009年在《蜗居》里走红,成为大器晚成的典范。张嘉译是 SMG 尚世影业的签约艺人,尚世影业是上海文广旗下全资子公司,这么看来,张嘉译确实是上海影视圈的「自己人」。
《蜗居》这部尺度极大、争议极大的作品,投资方就是尚世影业,播出平台也在东方卫视,后来,张嘉译接连出演东方卫视的《浮沉》《悬崖》《心术》《一仆二主》,收视率都不错,成为尚世影业的头牌,也难怪他把上海当福地。
在这个阶段,张嘉译与徐峥产生了一次交集。
《蜗居》女主角、饰演海藻的李念,是橙天影业的签约艺人,被称为「橙天七公主」之一,唐嫣也在其中。这家公司投资了两部帮助徐峥摆脱「猪八戒」影子、转向现代都市题材的电影:《爱情呼叫转移》和《夜·店》。当然在此之前,徐峥已经凭借《疯狂的石头》拿到百花奖最佳男配,证明过自己的实力了。徐峥是橙天的「女婿」,太太陶虹是橙天签约艺人,自然好搭上线。
《夜·店》是一部小成本黑色幽默电影,以上海深夜一家便利店为故事发生地。主演中除了张嘉译,还有一位是从东方卫视选秀出来的乔任梁,他也是上海本地人。

在这一阶段,尚世影业和橙天娱乐两家成立不久的上海影视工作合作颇为密切,互利互惠,在对方投资的作品里加塞自己旗下的艺人,壮大了上海影视圈的声势。
但这还不够。
2005 年,发生了一件对京沪影视圈产生了长远影响的事。华谊王牌经纪人王京花出走,加入刚成立的橙天,不仅对华谊来说是一次重大震荡,也将陈道明、胡军、夏雨等一大批艺人输送到上海,将北京影视圈的人际关系网带到上海,俨然北京和上海影视圈的一次大串联。
不仅是橙天,尚世影业和其背后的上海文广也是巨大受益者。
滕华涛+编剧六六+海清的「铁三角」组合就是这一时期冒出来的。三人合作的「三部曲」(《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为东方卫视的家庭伦理剧打开了新局面。
滕华涛成长于北京,其父滕文骥的代表作是电影作品《棋王》和电视剧《血色浪漫》。滕华涛却在上海靠都市言情剧立身。北京的影视公司不仅给上海送来了导演,还带上了钱袋子,尚世影业之外,这几部作品背后都站着京派影视公司,其中华谊兄弟也投中了《蜗居》。
2011 年热播的《甄嬛传》可以算京沪影视圈最成功的一次合作。除了乐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与尚世影业同为投资方,背后是北京电视台和上海广电集团的合力。《甄嬛传》导演是北京台出的郑晓龙,首播则放在东方卫视。
那一时期,给冯小刚当了四部电影摄影师、导演过两部神作《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 1566》的导演张黎也南下,作为签约导演在橙天待了两年。2020 年上海文广主推的抗疫剧《在一起》,旗下精锐悉数出马,由张黎挑大梁,担任总导演。
这几年,以上海为背景的几部都市剧都激起不小水花。《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流金岁月》......头尾两部都改编自香港女作家亦舒,编剧秦雯是上海人,因改编面目全非遭到亦舒书迷抵制,声称「秦雯编剧的作品都不要看」。秦雯的说法则是,「我是借了亦舒师太的一个种子,把它种在了上海的这个土地里面,它长出了一棵属于我们自己的树。」

《三十而已》里王漫妮住的河滨大楼,是上海网红打卡地
上海影视圈最生猛的力量还是来自正午阳光。接连推出《父母爱情》《欢乐颂》《琅琊榜》后,正午阳光被业界称为「爆款制造机」,2016 年,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投资正午阳光,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华人文化的发起人是黎瑞刚,是沪上影视圈的真正大佬。 与张黎一南一北,都称「黎叔」。
徐峥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 1994 年,黎瑞刚也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进入上海电视台做编导工作,2002 年上任上海文广集团( SMG )总裁,直到 2015 年离开体制,专注成为投资人,运营自己的华人文化基金,投资了众多影视文化项目。
《中国企业家》形容黎瑞刚:在新世纪上海乃至全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中,黎瑞刚是一位无法忽视的标杆性人物。他在任期内主导了 SMG 制播分离、大小文广整合,百视通和东方明珠的合并。
黎瑞刚虽然离开 SMG,但从不忘自己是文广人,继续为上海的影视文化事业织网。华人文化投资正午阳光后,接连产出《都挺好》《大江大河》《大江大河 2》等爆款剧。两部《大江大河》的投资方被三家沪系资本承包:上海广播电视台、正午阳光、SMG 尚世影业。「大江大河系列」和《山海情》作为改革开放献礼剧,不仅完成了命题作文,还赢得好口碑,给上海挣足了面子。
2017 年,华人文化还入股了全球最大经纪公司——美国 CAA(英文全称「Creative Artists Agency」),CAA 是国内众多明星的海外业务代理方,其中就包括徐峥。
03
香港影人的上海情结
最近,徐峥还在《脱口秀大会》里担任嘉宾,言谈中对每位选手了如指掌,对选手们的表演风格和生活八卦都信手拈来,着实是脱口秀的铁杆粉丝。
笑果文化是海派喜剧的新阵地,内容创作上主要是对都市生活和年轻文化的观察和吐槽,是继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之后,得以与北方喜剧抗衡的一股新力量,对上海文艺界来说是桩好事。
徐峥对脱口秀的关注,除了地域相近,一来大概是出于合作上的可能性,为自己的喜剧内容创作注入灵感,发掘新喜剧演员,二来也源于他在最近一期《脱口秀大会》上透露的,自己目前是兰心大剧院主理人,为剧院寻找优秀的表演者也是职责所在。
新闻显示,今年 1 月徐峥就走马上任了。
兰心大剧院属于上海文广演艺中心旗下的一个演出板块,演艺集团又隶属上海文广集团( SMG )。绕来绕去,还是这个圈子。
巧合的是,导演娄烨的新电影《兰心大剧院》即将上映。电影改编自作家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40 年代的上海兰心大剧院,是一部谍战悬疑作品。娄烨也是上海人,这些年从广州拍到重庆,从北京拍到法国,这次总算重归故里。
这么看起来,今年确实是上海影视剧「大年」。除了《兰心大剧院》,另外两部关于上海的影视剧最近也很受关注。一部是许鞍华导演、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第一炉香》,另一部是打出「王家卫执导首部电视剧」噱头的电视剧《繁花》。
这已经是香港导演许鞍华第三次向张爱玲示爱。前两部《倾城之恋》和《半生缘》口碑尚可,但这部《第一炉香》因选角失误和宣发文案风格跑偏,青春疼痛文学的气息扑面而来,还未上映已经被网友喷成筛子。

《繁花》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同名小说,这位作家前两年因为在《十三邀》里解读「渣男」而遭网友声讨。《繁花》是一部少有的沪语小说,在细枝末节里重现几十年前的地道上海风情,2015 年获茅盾文学奖。

据说选角时,王家卫的首要条件是,演员会说上海话,于是三位主演——胡歌、马伊琍、唐嫣,启用了一水儿的上海本土演员,电影也得到上影集团的大力支持,成为投资方之一。电影版《繁花》将成为《花样年华》《 2046 》之后王家卫的「上海三部曲」的第三部。顺带说一句,王家卫也是欢喜传媒的股东,与徐峥同列。
在此之前,上影集团也力捧过另一位本土作家王安忆。2005 年,王安忆获奖作品《长恨歌》由上影集团和英皇投资,以旧上海为背景。上影集团寄予厚望,列为重点项目,请来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郑秀文主演,希望重现当年张曼玉《阮玲玉》的辉煌。
没料到 5000 万投资,以 600 万票房惨淡收场,让当时已经是上海作协主席的王安忆面子上很挂不住。后来王安忆放话:很想成为一名优秀编剧。这次许鞍华执导的《第一炉香》,王安忆就担起编剧大任。但从前期的舆论来看,票房又堪忧。
香港影人对上海总是偏爱有加。多年前,出演过《上海滩》的周润发谈及这一点,提到一个重要原因:TVB 老板邵逸夫就是上海人,所以香港电影等于是一大拨老上海电影人来经营。
70 年代,从 TVB 出走的邹文怀自立门户,创办嘉禾影业,这位邹老板虽然出生香港,但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还在《申报》当过记者,与邵逸夫一样,同样对上海满怀乡情。香港这两家老字号影视公司老板与上海的缘分,毫无疑问加深了两地影视圈的连接。

香港回归的献礼电影《鸦片战争》由嘉禾投资,谢晋执导
新世纪,这种缘分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延续下来:第一,2007 年,嘉禾影业被橙天娱乐全资收购,合并为橙天嘉禾,这家老牌香港影视公司彻底投入上海怀抱;第二,2016 年,黎瑞刚的华人文化入股 TVB 和邵氏影业,目前已是 TVB 第一大股东。
04
「根植在自己的土壤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京圈」影视作品的崛起有三个要素,内容生产+平台+资本。内容生产是重中之重。
王朔攒局的「海马影视创作中心」集结了一大批作家:除了王朔,还有马未都、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刘震云、魏人、史铁生等等,成为内容生产的主力。早期的经典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再到风靡一时的海岩剧和冯小刚贺岁电影,百花齐放,都是这帮人鼓捣出来的。
电视剧《渴望》里,那个出轨的男主角取名沪生,谁知道是不是故意挤兑「上海小男人」。
北京话风趣,上海话压根听不懂,这是北京影视剧传播上的天然优势。但归根到底,上海的影视事业还是输在了内容创作上,中国第五代导演也都集中在北方。上海缺人。
1997 年,上海举办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主办方是上海作协旗下的《萌芽》杂志。《萌芽》是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取名自巴金的中篇小说。上海提早埋下了这颗青年文化的种子,到了 21 世纪,种子长成小树,树上结出并蒂两枝——韩寒和郭敬明。
这两位极具争议的 80 后作家,也汇流为近十年上海影视圈的重要分支。
韩寒文艺,小四奢华。相比上海小镇青年韩寒总是心系「山河湖海」,从四川小城赶来朝拜的郭敬明似乎对上海爱得格外深沉。他的每一部作品,一眼看去是俊男美女谈情说爱,本质上都是郭敬明写给上海的一封封情书。《小时代》是郭敬明眼中的上海,纸醉金迷,但大多上海人不屑一顾,认为只拍出上海的皮毛而底蕴全无。
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郭敬明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在自己的上海豪宅里,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小时代》。

更重要的是,郭敬明早就是新上海人了。2010 年,郭敬明落户上海,那年的新闻报道写:《上海建绿色通道为郭敬明等高层次紧缺人才申办户籍》。一起落户的还有金星。新闻报道里还写:「十一五」( 2006 年- 2010 年)期间,上海文化宣传战线人才工作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上海求贤若渴。
2004 年,上海市文化人才认证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这些年为上海源源不断引入从业者,最近的是杨超越;上海作协实施了《上海青年作家「531」培养计划》,目标是用五年时间,分三个梯队,建立 100 人以上的青年作家方阵。
2017 年,上海再次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开篇就认证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前几年,胡歌为一场新闻发布会站台。当年《婆婆媳妇小姑》的编剧王丽萍设立「上海王丽萍影视工作室」,也是为了响应上海发展影视文化事业:「为鼓励更多艺术家在上海创作,把作品留在上海,写上海,拍上海,繁荣上海文艺。」
王丽萍是胡歌的贵人,在胡歌瓶颈期时力邀胡歌加盟自己的编剧作品,一起合作过三部戏。上海籍演员胡歌当场呼吁:「作为一个本土演员,我觉得这是在向北漂、横漂的上海演员发出一个讯息,我们有自己的土壤了,大家回来吧,植根在自己的土壤里。」
当年「沪生」那个巴掌,多年以后徐峥也算是替上海人还回去了。2013 年,《泰囧》成为第一部踏上 10 亿票房台阶的电影,冯小刚紧随其后,匆忙赶出一部《私人订制》——也是为了补上前一年《1942》的亏损——希望重现当年《甲方乙方》的辉煌。但口碑彻底崩盘。
不知道冯小刚会不会在心里默念《甲方乙方》里那句台词:
1997 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彭彭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合作联系|邮箱 bd@beyondfun.cn
转载联系 | 微信  flfmn001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