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著名帝王系列传记三部曲(汉高祖、汉武帝、汉宣帝,长篇连载)

  可惜没能高兴多久,却在回途中落入了匈奴的包围圈。经过几天的浴血奋战,最终汉军弹尽粮绝,伤亡惨重。靠代理司马赵充国率一百余号敢死队撕开匈奴的包围圈,打开缺口,才使李广利得以突出重围,脱离险境。这次战役,汉兵阵亡了十分之六七,单是赵充国就受伤了二十余处,颇为惨烈。
  却说精通骑射术的将门虎子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大将风范,爱兵如子,礼贤下士,深得汉武帝的喜爱和认可。此次皇帝的大舅子李广利作为统帅出击匈奴,为了给其找个最佳援手,皇帝亲自把其时做骑都尉在酒泉、张掖一带操练五千精兵以防匈奴的李陵,任命为李广利的后军,负责押运辎重。
  李陵当然渴望像自己的爷爷一样八千里路云和月壮饮胡虏血,最好是能像霍去病一样当个战场“风之子”,让自己独挡一面,驰骋疆场,他当然没有反对,却不大愿意做别人的下手,所以他对皇帝叩头请求说:“皇上让我疆场立功,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过我有一事相请,就是要单独出兵,因为我所率领的边防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荆楚勇武之士和出色剑客,战斗力极强,箭术了得,百步穿杨,勇猛无比,如果我能率领一彪人马,前往兰于山以南地区寻找战机,有效吸引和分化匈奴单于的兵力,这样更能减轻贰师将军的压力,皇上意下如何?”
  晚安
  “呃,你这么一说,就是不愿当别人的下手了?行是行,不过此次朕调动的军队太多,到时可能没有多余马匹分配给你。”汉武帝连忙说道。

  “我用不着马匹,愿以少敌众,率五千步兵直捣匈奴单于的王庭。”李陵豪气地说道。

  汉武帝一听,大喜,也赞赏李陵的豪言壮志,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这却顺利成全了李广家族悲剧世家的“美名”。
  (2)“李陵事件”始末

  既然有心成全李陵,汉武帝便只好下诏命都尉路博德在半途中接应李陵,作为援手。

  无独有偶,谁知这个路博德也羞于做李陵的后援部队,和李陵一样不想当配角,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意闹点别扭,别有用心地上奏道:“报告皇上,现在正是秋季,匈奴已经把战马养得肥肥的,单等我们往他们的包围圈里钻,我们可不能逞一时之勇与匈奴交战,绝对占不到便宜。依微臣之见,最好是让李陵稍等,不要上当,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就好了。”
  听到路博德这一没头没脑的上0书,皇帝都被弄糊涂了,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当然,不明就里的汉武帝却不知这班将领屡次抗0命,是因为不想做配角,居然还怀疑是李陵胆怯怕死,胡乱找点理由不想出征匈奴,才唆使路博德上书的,于是越想越气,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时候大军已经集结,箭在弦上,根本不能停下来。好啊,你们想怠工,没门!所以皇帝更不想和他们讨价还价了,谁也不要做谁的配角好了,便直接下诏,命路博德赴西河攻打匈奴。与此同时,命令李陵于九月自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寻找匈奴军队,如果不见踪影,便退回受降城休息待命。
  晚安
  接到命令之后,李陵便亲自率领自己训练有素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向北推进,一个月之后顺利抵达浚稽山,于是在此安营扎寨,侦察敌情,还命人将沿途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精心绘制成图,作为军事情0报派人送回长安,呈献给汉武帝,听到报告之后,汉武帝才确定李陵不是在“消极怠工”,而是拚死为国效力,然后才转悲为喜。
  晚安
  还真是冤家路窄,恰在此时,李陵的军队在浚稽山与匈奴单于军队意外相遇,当时,李陵军受到匈奴几万骑兵部队团团包围,形势一下子严峻起来。
  于是,打仗有板有眼的李陵立马屯0兵于两山之间,然后用大车围成营寨(有点卫青的老辣),同时亲率如0狼似虎的汉兵在营外列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持弓弩,严阵以待,单等匈奴人“闯0关”。

  此时的匈奴人见汉兵少,以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便不顾一切在营前猛攻,却不知是一个陷阱。
  等到匈奴人贸然靠前来攻,李陵立马率部迎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其时准备停当的汉军千弩齐发,把匈奴人当成了活0靶子,于是不知是计的匈奴兵纷纷应声倒下,损失惨重。等他们清醒过来,才匆忙退回山上,汉军乘机追击,斩0杀了数千匈奴兵士,大获全胜。
  看到自己的人丢0尸荒野,黑压压的一大片,匈奴单于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左、右两翼约八万骑兵前来围攻李陵,简直是围个水泄不通。
  八万对五千,如此阵势,也彰显了李陵非同一般的战斗力。看到寡不敌众,为了保存实力,不被匈奴一口吃掉,李陵只能率部且战且走,迅速向南撤退,几天之后退到了一个山谷之中。其时,汉军由于连续作战,显得十分疲惫,又都带着箭伤,却还不能休整,迫不得已,只好采取权宜之计,临时规定受伤三处的坐在车上,受伤两处的驾车,受伤一处的不下火线,仍然要手持武器与匈奴人战斗,多么英勇悲壮的战法啊,由于汉军的顽强抵抗,不仅没有仓皇失措兵0败如山倒,居然还能斩0杀匈奴三千余人,这种不对0称战争,更加显现李广子孙的超强军事才能。
  晚安
  由于兵力不既,李陵也不敢恋战,沿着龙城旧道向东南方且战且退,寻找生路,几天之后,便退到了一片茂密沼泽芦苇丛之中。紧追其后的匈奴人恼羞成怒地在上风放火,打不过就用火烧0死你们。
  看到此中光景,李陵立即命令部下放火烧光周围的芦苇,腾出隔离带以求自救,这是一种相当聪明的做法。

  然后李陵率部继续南行,想甩掉跟踪的匈奴大0军。当汉军退至一座山下时,正好匈奴单于在南山上命其儿子率领精骑猛攻汉军。汉军利用有利地形与匈奴人周旋,在树林之中与伸展不开的匈奴骑兵进行步战,又斩0杀匈奴数千人,还用连弩机射击匈奴单于,看到情势不利,匈奴单于只得狼狈逃下山去,灰头土脸的样子。
  此时,汉军还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由于速战速决不能得逞,也知道碰到了战力剽悍的汉朝精锐之师,不仅不能将汉军消灭,他们还被引向南接近汉塞,生怕是一种诱敌深入之计,中了汉朝埋伏,又因为单于亲率数万精骑却灭不了汉军数千孤军,不但损失惨重,还被牵着鼻子走,很没面子,怕汉军哂笑,以后将无法号令边臣,所以想孤注一掷要在山谷中再次力战,务必全歼汉军,因为此时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地区,如果还不能取胜,就撤围而去。原本这对汉军是一种福音,可惜后来阴差阳错,出了叛0徒,让李陵功败垂成,留下了千古遗恨,也不知是不是李广家族的一种宿命,或是一种解不开的魔咒?将军百战声名裂是也,呜呼哀哉。
  晚安
  总之,匈奴单于下死命令,只准胜不许败,继续集中优势兵力与李陵所部硬磕,所以此时汉军处境越发凶险。本来经过几场恶战,汉军就已经有了一点弹尽粮绝的颓势,军力也已经是超负荷拼得差不多了,匈奴人倚仗着骑兵多,一日发起数十回合的车轮战,以耗掉汉军的最后一点锐气,汉军果然勇不可挡,在相当不利的情形之下,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士气大振,连屡战屡败的匈奴人此时都已经打算撤兵离去了,居然在这节骨眼间,却出事了。

  这是天意,还是李陵运气确实不好?
  因为在这紧要关头,居然李陵军中出了一个叫管敢的叛0徒,只为受到校尉的欺负,一口气不顺立马就跑到匈奴那边去,然后把李陵的凶险处境一一道出,比如说李陵部0队并无后援,更加不是诱敌之计,而是偏师远袭,现在还是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连箭都即将用尽,士兵也拼得差不多了,如今只有李陵亲兵和校尉成安侯韩延年部属各八百人在前面劈山开路,仓皇逃命,以黄旗和白旗作为标志。基于此种情况,管敢还建议单于立即派精锐骑兵用弓箭射0杀,即可破敌,因为消耗殆尽的汉军根本不再能组0织起有效进攻。
  原本是胜利在望,匈奴单于都已经要下令撤兵了,却因为管敢的这一节外生枝,立马使形势急转直下,战0争还真是瞬息万变,胜利和失败有时也只是一线之隔。管敢的这一叛0变,不仅让李陵从此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最后连无辜的伟0大史官司马迁都卷了进来,活脱脱一个“蝴蝶效应”,令人长太息以掩泪兮。
  晚安
  早已绝望的匈奴单于一听到此种绝0密情0报,立马喜出望外,大叫一声“天不绝我也”,然后集结匈奴骑兵向汉军发起最后猛攻,同时派兵截断汉军的退路,收紧口袋,来个瓮中捉鳖,还令人大声喊叫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缴枪不杀什么的,以形成心理高压,瓦解汉军斗志。

  其时,李陵的部队都被困在山谷之中,而匈奴大军在山上从四面万箭齐发,箭如雨下,形势更加窘迫。
  李陵依靠汉军的剽悍战力,继续向南强行退却,还未到达汗山,一天之中五十万支箭全部用完,战斗不是一般的惨烈。箭用完了,也只能放弃辎重,轻装前进。此时汉军还有三千余人,没有弓箭,只能砍下车的辐条来当武器,甚至于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都手持短刀加入了战斗行列。等汉军一退入狭谷之中,匈奴人立马截断汉军后路,然后将山上巨石滚入谷中碾压汉军,很多人登时粉0身碎骨,一片腥0风血雨,伤亡颇为惨重(颇有经典武侠小说情节的味道)。
  到了这步田地,连足智多谋的李陵也宣布用兵失败,布置善后工作了,天意如此,反正已经杀了那么多的敌人,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于是汉军将所有的旌旗砍掉,然后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叫大家分散各自逃命,谁能逃出生天就回去报告天子。还发给每位将士二升干粮,一片冰,让各人自寻出路,同时约定到遮虏障会合。
  晚安
  半夜里,李陵要带人突围,开拔时想命人击鼓叫醒将士便于集结,居然连战鼓都破了,怎么敲都敲不响,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李陵无奈,只好与韩延年跨上战马,跟随他们的只有十几名亲兵。匈奴数千名骑兵紧随其后,韩延年战死,最后剩下了光杆司0令李陵,被活捉投降了匈奴。

  而其他分散突围逃回边塞的据说有四百余人。

  这就是李陵投降匈奴事件的大致经过。
  李陵最终的投降,也最终酿成了在汉武帝时期非常有轰动效应的“李陵事件”,以司马迁无辜遭受侮辱性的“宫0刑”最具悲剧意义,因为原本司马迁是能避开这无妄之灾的。
  (3)太史公和李陵成了“冤大头世家”

  话说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举0国震惊。

  当时,李陵战败之处离汉边塞只有区区一百余里,守边将领将李陵兵败情况呈报朝廷。汉武帝本以为李陵会死战,甚至于不成功则成仁,以身殉国也是一种无0上光荣,居然后来听说李陵“贪生怕死”投降了匈奴,十分震怒,即使是你爷爷李广被活捉他都奋力逃脱不降匈奴,你倒好,乖乖做了俘虏,于是亲自去责问回来报信的李陵曾经的部下陈步乐(好像是陈谎报军0情似的),陈步乐羞愧自0杀。
  晚安
  然后,余怒未消的汉武帝又严问满朝大臣对李陵降匈的想法。此时一干很会察颜观色、泥鳅般滑头的文武百官都异口同声说李陵有罪,全然忘记了几天前还称赞过李陵的英勇善战,比变色龙变得还快,因为谁都不敢在皇帝气头上为倒霉的李陵说好话,弄不好会脑袋搬家也。

  而不会趋炎附势的正直大史家司马迁(太史令)却不想附和,这就铸成了终身之恨。
  其时,面对那些见风使舵、众口铄金的大臣们,司马迁就一脸的不屑,而当汉武帝询问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时,司马迁立马不顾自身安危竭力为李陵辩护,说出了为李陵事件做出中肯评价的震惊历史的经典古文:“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这大意就是说,据我所知,李陵上对父母孝顺,下对士卒讲信义,常能奋不顾身赴国难,这也是他一生心愿,颇有国士的风范。现如今出征匈奴一不利,那些为保全自身性命和妻子儿女前程的大臣,就无中生有地捏造揭露其所谓的短处,夸大其罪,实在太令人痛心了!况且李陵只率领不到五千步兵,深入满是战马的匈奴腹地,孤军奋战,抵挡数万敌军,杀敌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匈奴被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连救死扶伤都顾不过来,并将全国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都调来围攻李陵。李陵率部转战千里,在救兵不至,箭矢用尽,手拿着没有箭的空弩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刀,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但他对匈奴的沉重打击也足以使其名扬天下了。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尽忠,而是选择投降了匈奴,一定有他的理由,我想他一定是在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效汉室。
  晚安
  司马迁原本是想开解安慰一下震怒的汉武帝,同时对那些落井下石的大臣表示强烈不满,却又触到了皇帝的痛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正直的司马迁明显是得罪人而不知,更是彰显了其做人处世上比较“欠圆通”,只顾像写史一样秉笔直书了。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打狗也要看主人”,何况人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基本上是互有关系,互相牵引。他不知道炮轰这些大臣,就等于是炮轰皇帝。你不知道这次军事行动的主0帅是谁吗?他就是汉武帝的“一顾倾人国”的漂亮宠妃李夫人的兄弟贰师将军李广利,你司马迁这样拼命为李陵开脱,爽是爽了点,却等于是搂草打兔顺便把李广利置于不义之境地,说轻了就是指挥不当,说重了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导致了李陵的兵败,要负领导责任,也间接把板子打在了皇帝身上,至少是用人失察。
  这就相当麻烦了,你以为那些说了违心话的大臣不知是谁的过错啊,他们之所以众口铄金,当然是看出了问题的“症结”,为了自保,也只能维护皇帝了。

  果不其然,汉武帝一听到司马迁如此之说,立马勃然大怒,这不是在讽刺劳师远征却完败而归的李广利吗?且顺便给我难堪也。你司马迁这么卖力给叛徒讲项,也不知是不是收受了李家的什么好处。总之,盛怒之下的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或欺骗一众大臣,目的是为了诋毁李广利,同时为李陵开脱罪责,于是立马下令将倒霉透顶的司马迁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晚安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之后,有0司三堂会审,最终此案还落到了当时的著名酷0吏杜周手中,自是一番灵魂和肉体的惨0无人道的折磨和摧残,倔强的司马迁却不改初衷,最终被判处0死刑。
  那么后来为何司马迁被处以十分屈辱的宫0刑了呢?因为按照汉朝的刑法,其时死0刑犯可以有两种途径保命,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李广曾出钱捡命),二是接受腐0刑才能刀下留人。司马迁位微没钱,要活命只能是接受最残忍最屈辱的宫0刑。
  面对奇耻大辱,心高气傲的司马迁也恨不得立马自杀死掉,他之所以接受宫0刑,是因为他还没有完成伟0大《史记》的写作任务,才选择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在那时分里,他想到最多的是古代贤人是如何在逆境中奋发的,正所谓“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正合了司马迁其时的心情,“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伟0大历史使命,他含垢忍辱活了下来,终成大业,写完《史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其中之苦可见一斑。
  晚安
  很久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心态的汉武帝,才对李陵降匈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也为没派援军增援李陵而致其全0军覆没表示后悔,甚至于自责,他还为此煞有介事地对群臣说道:“李陵之败事出有因,其实应当在李陵率军出塞时,让强弩都尉路博德前去接应,才不会寡不敌众,我却稀里糊涂地预先就颁下诏书,却以为是李陵消极怠工,还使路博德因此与其闹别扭,使诈不肯接应李陵,从而招致失败。”有了这样的一番自责,皇帝还特意派人对逃出生天的的李陵余部加以慰劳赏赐,算是良心发现。
  而李陵后来的遭遇却很悲惨,只因为当汉武帝听到李陵曾带匈奴军队攻打祖0国,却又不究真假,怒火攻心之余,失去正常判断的皇帝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留在汉朝的母亲和妻儿。
  原来,汉武帝曾派自己的心腹爱将公孙敖带人深入匈奴腹地,想接回李陵,却无功而返,还听到匈奴俘虏说李陵曾教单于行军布阵、精研兵器来防备汉军,早已没有了归汉之心,汉武帝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枉我对你们李家如此有情有义,你却要叛汉,一怒之下立即下令将李陵的家属满门抄斩。后来才知道错怪了李陵,因为这根本不是李陵所为,而是投降匈奴的另一汉朝将领李绪所为。
  晚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