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实际上,在这一刻,全国还有8个省份没有完全解放:广东、广西、四川、西康(后被撤销,并入四川和西藏地区)、贵州、云南、西藏以及台湾。
在解放这些省份的过程中,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战役叫西南战役。西南战役在1949年11月1日打响,12月27日解放成都后结束,历时57天,共歼国民党军90余万人,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四省。
茅台酒厂所在的贵州省是怎么解放的呢?当时,负责解放贵州的是第二野战军的第五兵团(第16、第17、第18军)及第10军,他们绕道迂回,直入贵州,夺取贵阳、遵义等贵州城市,并进击四川的宜宾、纳溪、泸州,切断敌人逃往云南的退路。
11月15日,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7军进入省城贵阳,标志着贵州解放。在解放军行进的过程中,贵州的地下党与国民党的谭本良将军共同发起了贵州起义,12月10日,起义在黔西南等地爆发,贵州省的政权及军事力量得以顺利交接,贵州省完全解放。
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开国上将杨勇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杨勇是“军中三杨”之一(另外两位是杨得志、杨成武),1935年中央红军红军单独北上时,他率部负责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的警卫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杨勇在鲁西南战役中率部单独攻坚,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杨勇作为最后一个进入朝鲜战场的指挥官,却打了入朝作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仗——金城战役,打垮美韩联军的9个师,为朝鲜战争划上了句号。
在贵州解放后,又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由于贵州的地形险要,大批国民党残余势力也打起了游击,一时间匪患猖獗。经过3年的剿匪和清匪反霸工作,1953 年,贵州省彻底清除了匪患。
所以说,贵州省是在1949年的12月中旬才全境解放,12月26号正式成立人民政府,此后的3年又以剿匪为主,那么在如此动荡的贵州省,茅台酒又怎么能“穿越时光”去参加10月1号的开国第一宴呢?为何在茅台以往的宣传,总要说自己参加了开国第一宴,是当之无愧的国酒呢?
事实上,贵州解放晚,茅台酒厂成立得更晚。1951年,才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1952年底,完成三茅——华茅、王茅、赖茅的公私合营;1954年5月,仁怀茅台酒厂更名“地方国营茅台酒厂”。看看这个时间表,真不知道1949年的开国第一宴上,代表们是怎样“寅喝卯酒”的。
第一国宴的用酒原本很明确,从1949年9月21日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到开国大典之日,一共举办了三次国宴。《人民政协报》在介绍开国第一宴时,明确表示:三次国宴,使用的酒均是山西汾酒、竹叶青酒及绍兴黄酒。
茅台方面曾经解释说,开国宴上用的是北京饭店存放的茅台酒。这个说法有两个问题:第一,当时还没有成立茅台酒厂,就算有存货也只能是“茅台镇的酒”;第二,有大量存货的可能性很小,到了1950年的国庆时,周恩来总理考虑将贵州茅台酒作为宴会用酒,但偌大一个北京,竟没有茅台酒出售,只好作罢。
1951年,周总理审定了《关于接待工作今后的改进办法》,上面记载:“酒用国产葡萄酒、绍兴酒、啤酒、烟台张裕公司制的白兰地、北京大喜公司制的香校酒。”周总理还亲笔批示“如需用烈性酒则用汾酒”。
方方面面的证据都表明,不仅是开国宴会上没有茅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都难觅茅台酒的身影。那么茅台多年来为何宣称,“在北京饭店举办开国第一宴,经中央领导审定,国宴用酒定为茅台。”
说白了,就是底蕴不够故事凑。1939年出版的《贵州经济》记载:
“茅台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满清咸丰(1851-1861)以前,有山西盐商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曰茅台酒。”
可以说,作为烧酒的茅台酒历史并不悠久(中国古代的酒多为低度酿造酒,不是高度蒸馏酒),而且是汾酒的学生,这样的历史自然不愿多提。先天不足,后天凑。在茅台酒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宣传一大功能——保肝护肝,传播三大故事:巴拿马赛会摔瓶夺金、红军贴告示保护茅台酒、开国第一宴用酒。
2002年,时任茅台酒厂董事长的季克良曾发表言论称,茅台酒能够保肝、不伤肝,还说该研究结论是全国11个肝脏专家都签字认可的。如此违反常识的说法,引起了医学界的一片哗然和公开抗议,时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的王国春也炮轰茅台宣传保肝护肝不道德。
巴拿马赛会摔瓶夺金的事更是被各方专家辟谣。首先,那时并没有茅台酒厂,贵州参加比赛的叫贵州公署酒,获得是银奖;其次,根据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出版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一书记载,当时的名次依次为“甲乙丙金银铜”,比如山西高粱汾酒、山东张裕酒都是甲等大奖章,贵州公署酒那样的银奖,我国代表团获得了337个,不算什么大荣誉。
至于红军贴告示保护茅台酒则有伪造嫌疑。那个据说是1935年贴出来的布告上写到:
“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先不说这布告写得实在是太像广告,关键是那会儿也没有“私营企业”这个词。
综合前文,我们会发现茅台宣传的很多东西都缺乏真实性。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要问,为啥要一直挑茅台的刺呢,是眼红吗?笔者并不是白酒从业者,不买白酒股票,也不反感中国有一款或几款奢侈品价位的白酒,看不惯的是靠虚假宣传上位,为社会传播负能量。
如今的茅台酒已自成IP了,更是中国股市的中流砥柱,收藏、投资界的抢手货,已经很“金贵”的茅台酒就不要再拿这些故事为自己贴金了。也希望更多的消费者认清真相,理性选择。(化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