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为何有座岛叫康有为?他逃亡时可不光娶少女、收黑钱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地,在它的东南部有座小岛,名字就叫“康有为岛”。在大家印象中,康有为应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逃亡书生,怎么会有了自己的岛呢?

在历史书上,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作为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堪称是“伟光正”般的存在,但遗憾的是,秀才出身他的才华远不如梁启超,气节更不如为变法牺牲的“戊戌六君子”。
事实上,康有为并不是戊戌变法的真正领袖,甚至算不上骨干。光绪所倚重的是“名为章京,实为宰相”的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四人,他们属于“军机章京上行走”,可以直接见皇帝。康有为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六品官,可以专折奏事,但不能直接见皇帝。康有为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名气,与他后来的保皇行为有很大关系。
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他为了获得捐款而伪造“光绪密诏”,号召华侨和留学生参加保皇事业。他组织保皇公司,大肆敛财、支持复辟,甚至干涉海外商人对华的商务活动,必须向他交“保护费”才能参与对华贸易。
康有为在变法的时候宣传男女平等,自己却娶了6个老婆,而且全是17岁左右。其企业、房产更是遍布国内外,以至于现在的康有为故居都不止一处。那么,康有为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的第一站就是日本,他曾提出过臭名昭著的“中日合邦”的策略,在日本有一定影响力。然而,1898年10月27日,康有为乘英国客轮逃到日本时,却吃了闭门羹。
不少日本官员觉得维新派已经失利,康有为没有啥用处了。慈禧也命令清朝驻日公使李盛铎,伺机抓捕康有为。不过,日本的一些人士也认为,日本政府如果不准康有为登岸,无异于与清政府同流合污,是不可取的。在这些日本人士的力争下,康有为最终得以入境。
正在日本招兵买马的孙中山,想争取康有为所代表的改良派,日本人也想促成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合作。但康有为坚持“不忘圣上(光绪皇帝)知遇之恩”的顽固立场,拒绝与革命派合作。
1899年春,康有为从日本来到加拿大的温哥华。华侨冯俊卿帮他在温哥华附近的一座小岛上,建造了中国风格的庭院,并取名为“廖天室”。此后,康有为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住了数年。
康有为在加拿大期间,每天游一个小岛,泛舟吟唱,饱览北美的奇异风光。在美国的生活更是滋润,49岁的他娶了年仅17岁的华裔姑娘何旃理(又名何金兰),这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婚后,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并一起游历各国。

康有为还到墨西哥住了半年,他对当地的印第安文化很感兴趣,经过研究,他大胆推测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注意。康有为还在墨西哥发了一笔财。
当时,墨西哥城正筹款修筑有轨电车,康有为就利用各地华侨提供的捐款,在电车轨道经过之处购置地产。不久以后,这些地产快速升值,让他净赚了10多万银元,约合今天的近千万元。挣钱后的康有为倒也不小气,经常拿钱资助亲友。
此后,康有为先是移居印度北部的大吉岭,在这里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后又在欧洲游历,他曾7赴法国,8游英国,11次出入德国,还去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希腊等国。他最喜欢的国家便是瑞典。
1904年底,康有为来到瑞典后,立刻被这里的风情所吸引,他在游记中赞美瑞典的风景时写道:“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
地处北欧的瑞典风光秀丽,岛屿众多,仅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就有2万余座。康有为斥资买下海岛后,在岛上建了一座中国式的园林。康有为人称康南海,自号为“南海圣人”,给自己庄园则取名为“北海草堂”。
康有为在这里住到了1907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如今,近百年过去了,康有为在岛上建的“北海草堂”早已难寻踪迹,但当地人仍习惯地把该岛称为“康有为岛”。

在他游历期间,有两件事没有忘,一是娶少女,二是保皇帝。康有为53岁的时候,娶了日本神户的16岁少女市冈鹤子;58岁的时候,又娶了刚年满17岁的廖定征;后来,62岁的他在游玩时看上了十八九岁的女学生张光,并强娶过门,康有为的妻妾和儿子则集体缺席婚礼来抗议。
康有为一直没有放弃保皇事业,在海外成立了“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甚至招募了一批“保皇军”,还邀请了美国人荷马李来训练,并且“代表中国皇帝”封荷马李为“大将军”。不过,没过多久,荷马李就转而支持孙中山,立志要推翻清王朝。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慈禧等人对康有为的通缉令自然也解除了,他返回国内后,积极鼓吹保皇复辟。康有为与张勋的“辫子军”联手复辟失败后,心灰意冷,逐渐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1916年秋至1927年春,康有为曾一度超脱世外,遁身茅山。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在一位广东老乡家里喝了杯柠檬红茶,却引发了食物中毒。到了3月31日清晨5时,康有为逝世。

千人千面,康有为更是一个革新与守旧互相交织的人,他既不像历史书上那样正面,也不是毫无立场的市侩人物。在吴昌硕送给康有为的印章上,刻着27个字:“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应该说,康有为的视野是开阔的,能力是突出的,至于品行与贡献,就留给诸公评说吧。(化春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