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这样灌水别人会认为你是我的马甲的,起码换两个名字来嘛
[故事]终于退休了,从今天开始讲一分钟恐怖故事
那咱们就此讨论个不停吧?
《索爱的猫》貌似不是我的风格,有点川厨子做北京烤鸭的意思
话说阿甘被珍尼拒绝后满脑的烦躁,假如普通人他便喝酒淫乱乃至吸毒打发心情去了,但他是一个白痴内心只有些简单的想法,于是他突然想跑步。阿甘一路跑到海边,他发现自己还想跑,就转身从西海岸跑到东海岸,又沿着洛基山和密西西比河跑过很多城市。他的举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报纸、电视争相报道这个美国跑人,甚至一些无聊的人争相仿效他,跟在他身后一起跑。有一天阿甘放慢了脚步,最后停了下来,跟随的人奇怪的问他:“怎么了,不跑了吗?"阿甘摇了摇头说:“为什么要跑呢?我想回家。”此时的阿甘苦闷之心已经化解一空,他不再需要跑步了。
嗯,当初我开这个帖心中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点击量过一百万,以此来鞭策自己,达到这个目标以后写新故事的欲望就慢慢变淡了。将来我还会不定期更新,但是不会象以前那么频繁了,毕竟我不是专业写手,写作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花絮。
嗯,当初我开这个帖心中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点击量过一百万,以此来鞭策自己,达到这个目标以后写新故事的欲望就慢慢变淡了。将来我还会不定期更新,但是不会象以前那么频繁了,毕竟我不是专业写手,写作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花絮。
那你愿意嫁给我吗?
-----------------------------------------------------------------------------------------------
《阿肝正传》
2009年夏天的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海边风雨交加,巡逻的水警突然发现海上漂浮着一件奇怪的物体,立即出动摩托艇前去打捞。水警们浑身湿漉漉地从水中勾住那漂浮物,费了半天劲才把它拽到甲板上,仔细一看都愣住了,原来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箱,底部已经被海水浸泡破损,里面躺着一具早已经泡得肿胀的尸体,看样子是一个中国籍男子。此事很快被知会中国驻悉尼大使馆,澳大利亚当局怀疑这是一种新型的偷渡手段,要求中国进行调查并给出合理解释。
一周后,中国驻澳参赞刘华找到澳方官员斯蒂芬先生,两人握了握手,刘华说:“今天我要给你讲一个故事。”于是斯蒂芬便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饶有兴趣地听刘华讲述了起来。
那是在文革的时候,山东省有一名大学讲师李刚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后来在一次工作事故中被压断了一条腿,成了一名瘸子。随着文革长期持续了下去,李刚不知不觉已经四十岁了,他不得不接受命运的现实,考虑起婚姻大事来。最后经人介绍,与一名当地的妇女结为夫妻。
李刚的妻子是一个文盲,长得五大三粗,而且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唯一比李刚优异的地方就是家庭成份好。显然,这种婚姻并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不过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特殊年代,却是一种牢固的家庭组成状态。李刚结婚后,心里就盼着有一个孩子,两年后妻子的肚子终于渐渐地大了起来。这个新生命重新点燃了李刚生命之火,他期盼着孩子的降临,并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阿肝”。
怀孕到第八个月的一天,妻子却突然精神病发作了,她摔坏了家里的锅碗瓢盆,然后冲出院子,爬上了门前的一棵枣树大喊大叫,最后猛地就一头就跳了下来。等到把她送进医院时,她已经七窍流血,说不出话了,一只手紧紧地握着李刚,睁着大大的眼睛,这时听到婴儿“哇”的一声啼哭,阿肝降生了。
李刚一个人把阿肝抚养到八个月大时,开始发现这孩子有问题,他不能正常站起来。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摇摇头告诉他,孩子的脊柱受到致命伤害,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站起来行走,而且终身肌肉无力,长大了是一个废人。
李刚默默地把阿肝抱回去,对他疼爱如昔,因为自己脚腿也不便利,就把他放在一个小推车上,四处推着走。春天在村头田野看野花遍野,夏天在山脚的河边看鱼儿戏水,秋天在树林里用竹竿打枣,冬天在晒谷场上看别的孩子们堆雪人。就这样,阿肝渐渐地长大了,可是只能靠着东西坐着,把东西一拿开,他就会软绵绵地倒下去。
有一天,阿甘看到李刚在院子里做起了木工,地上到处是木板,他瘸着腿忙得一身是汗,于是就奇怪地问:“爸爸,你在干吗?”
李刚摸着阿甘的小脑袋,说:“爸爸老了,不能带你去看更远的地方,可是你要知道,世界大着呢!人来世一遭不容易,爸爸想让你看多一些地方。”于是,两个月之后,靠着物理老师的知识和多年农村劳动的经验,李刚终于制造了一台木车,这木车看上去有点象古代关押犯人的囚车,中间是一个大箱子,脚下安装着四个轮子,人坐在里面只露出一个脑袋。但是所不同的是,李刚在车里安装了一台小型发动机,箱子里设计了一套简单的操控系统,头上还加了一个遮阳挡雨的蓬布。
李刚把阿肝艰难地抱进了车里,关上门,微笑地对他说:“现在你可以走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阿肝好奇地坐在里面,觉得父亲做的坐椅舒服合体,正好把他的身体在车里扶得端端正正的,而且累了还能往后一躺,手中的方向盘也轻巧无比,控制方向毫不费力,此外,吃喝拉撒都考虑齐全。于是,他每一天就开着这辆木车,到乡镇、县城甚至更远的城市游览,久而久之,阿甘和他的木车就成了方圆百里的一景,附近老幼皆知。
不知不觉阿甘十八岁了,生日那一天,李刚做了一桌好菜,还破例买了一瓶酒。两父子给母亲的遗像上了一柱香,然后相对而坐,默默地吃了起来。酒过三巡,李刚放下饭碗,看着阿甘说:“孩子,你已经成年了,爸爸也越来越老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你的未来,真可谓天无绝人之路。县化肥厂最近跟我订了一个协议,要求把它们的广告印在你的车子上,让你去周游全国,他们会每个月把生活费和油费打进银行卡给你。从明天开始,你就走吧,离开这个家,能走多远走多远。原谅爸爸没能给你一双健壮的腿,但是我真的希望你多看看广阔的世界。”阿甘看着年迈的父亲,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第二天,李刚瘸着腿,把阿甘一路送到了村头,千叮万嘱,看着阿甘的车终于消失在路的尽头,失声痛哭了起来。
阿甘离开县城,也不认得路,反正按照化肥厂的吩咐,尽量去人多的大城市,就沿着马路一直往北开,经过天津来到北京。他在天安门广场转了一圈,引来无数人的围观,他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就这样被包围着去了工人体育馆和十三陵。晚上他把车停在天桥下,放低座位,看着天上模糊的星星,心里想起了父亲,他觉得父亲说得对,外面的世界很大、五颜六色,即便是双足健全的人,没有出过门也是想象不到的。
故事说到这里,斯蒂芬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他见刘华停了下来,连忙追问:“后来呢,后来呢?”
刘华从公文包里拿出几本杂志,封面上印的是一个风尘仆仆的男子坐在一辆木车上的情景,翻开内页告诉他:“阿甘坐着木车,从北方走到南方,从东方走到西方,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引起了轰动,报纸、电视纷纷报道他的事迹。后来,中国石化公司出几十倍的价钱,买下了阿甘的广告权。”
“阿肝把挣来的广告费寄给了家里的父亲,自己一路召集各地的残疾人加入他的队伍,他们每个人都坐着一辆木车,浩浩荡荡,有三、四百人之多。阿肝成立了一个广告公司,除了为中国石化做广告,还在他的车队上做了很多品牌的广告,比如NIKE,SONY等等。由于阿肝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广告公司价值超过了一千万元人民币。”
刘华又翻出了一本《中国画报》,指着当中的一篇报道说:“看,阿肝和他的车队还参加了去年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 斯蒂芬吃惊地看着,赞不绝口。
刘华叹了一口气,略微难过地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中国警方估计,可能是木车出现了机械故障,也可能是阿肝突然发病昏倒了,总之两个月前,阿肝的车在广西北部湾失控开进了大海里,从此以后就失踪了。”
斯蒂芬也难过地叹息了一声,说:“我很敬佩这个残疾人阿肝,过几天我正好要去北京,请允许我把他的骨灰送回他父亲的手里。”
刘华摇了摇头,说:“阿肝并不知道,其实他离开家后不久,李刚就因为癌症去世了。李刚一直不让他知道这个消息,怕他知道后就走不远了。”停了停,接着说:“但是,我们已经联系上了阿肝在世的亲属,我们会通知他们去机场等你的。”
两天后,斯蒂芬捧着一个庄严的骨灰盒,正步走出北京机场出站口,按照刘华的说法,他会一眼认出阿肝的亲属。机场里人来人往,斯蒂芬四周看了一眼,目光经过某处时,顿时呆住了:只见机场里停着一辆木车,木车上露出一个中年女人的脑袋,她神色流露着悲伤,也在焦急地张望着机场出口。在她的身边站着一个健康的小男孩,他的头上系着白布,脚下穿着一双运动鞋,一手扶在木车上,一双大眼睛看向了斯蒂芬这边。
《阿肝正传》
2009年夏天的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海边风雨交加,巡逻的水警突然发现海上漂浮着一件奇怪的物体,立即出动摩托艇前去打捞。水警们浑身湿漉漉地从水中勾住那漂浮物,费了半天劲才把它拽到甲板上,仔细一看都愣住了,原来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箱,底部已经被海水浸泡破损,里面躺着一具早已经泡得肿胀的尸体,看样子是一个中国籍男子。此事很快被知会中国驻悉尼大使馆,澳大利亚当局怀疑这是一种新型的偷渡手段,要求中国进行调查并给出合理解释。
一周后,中国驻澳参赞刘华找到澳方官员斯蒂芬先生,两人握了握手,刘华说:“今天我要给你讲一个故事。”于是斯蒂芬便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饶有兴趣地听刘华讲述了起来。
那是在文革的时候,山东省有一名大学讲师李刚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后来在一次工作事故中被压断了一条腿,成了一名瘸子。随着文革长期持续了下去,李刚不知不觉已经四十岁了,他不得不接受命运的现实,考虑起婚姻大事来。最后经人介绍,与一名当地的妇女结为夫妻。
李刚的妻子是一个文盲,长得五大三粗,而且还有间歇性的精神病,唯一比李刚优异的地方就是家庭成份好。显然,这种婚姻并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不过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特殊年代,却是一种牢固的家庭组成状态。李刚结婚后,心里就盼着有一个孩子,两年后妻子的肚子终于渐渐地大了起来。这个新生命重新点燃了李刚生命之火,他期盼着孩子的降临,并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阿肝”。
怀孕到第八个月的一天,妻子却突然精神病发作了,她摔坏了家里的锅碗瓢盆,然后冲出院子,爬上了门前的一棵枣树大喊大叫,最后猛地就一头就跳了下来。等到把她送进医院时,她已经七窍流血,说不出话了,一只手紧紧地握着李刚,睁着大大的眼睛,这时听到婴儿“哇”的一声啼哭,阿肝降生了。
李刚一个人把阿肝抚养到八个月大时,开始发现这孩子有问题,他不能正常站起来。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摇摇头告诉他,孩子的脊柱受到致命伤害,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站起来行走,而且终身肌肉无力,长大了是一个废人。
李刚默默地把阿肝抱回去,对他疼爱如昔,因为自己脚腿也不便利,就把他放在一个小推车上,四处推着走。春天在村头田野看野花遍野,夏天在山脚的河边看鱼儿戏水,秋天在树林里用竹竿打枣,冬天在晒谷场上看别的孩子们堆雪人。就这样,阿肝渐渐地长大了,可是只能靠着东西坐着,把东西一拿开,他就会软绵绵地倒下去。
有一天,阿甘看到李刚在院子里做起了木工,地上到处是木板,他瘸着腿忙得一身是汗,于是就奇怪地问:“爸爸,你在干吗?”
李刚摸着阿甘的小脑袋,说:“爸爸老了,不能带你去看更远的地方,可是你要知道,世界大着呢!人来世一遭不容易,爸爸想让你看多一些地方。”于是,两个月之后,靠着物理老师的知识和多年农村劳动的经验,李刚终于制造了一台木车,这木车看上去有点象古代关押犯人的囚车,中间是一个大箱子,脚下安装着四个轮子,人坐在里面只露出一个脑袋。但是所不同的是,李刚在车里安装了一台小型发动机,箱子里设计了一套简单的操控系统,头上还加了一个遮阳挡雨的蓬布。
李刚把阿肝艰难地抱进了车里,关上门,微笑地对他说:“现在你可以走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阿肝好奇地坐在里面,觉得父亲做的坐椅舒服合体,正好把他的身体在车里扶得端端正正的,而且累了还能往后一躺,手中的方向盘也轻巧无比,控制方向毫不费力,此外,吃喝拉撒都考虑齐全。于是,他每一天就开着这辆木车,到乡镇、县城甚至更远的城市游览,久而久之,阿甘和他的木车就成了方圆百里的一景,附近老幼皆知。
不知不觉阿甘十八岁了,生日那一天,李刚做了一桌好菜,还破例买了一瓶酒。两父子给母亲的遗像上了一柱香,然后相对而坐,默默地吃了起来。酒过三巡,李刚放下饭碗,看着阿甘说:“孩子,你已经成年了,爸爸也越来越老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你的未来,真可谓天无绝人之路。县化肥厂最近跟我订了一个协议,要求把它们的广告印在你的车子上,让你去周游全国,他们会每个月把生活费和油费打进银行卡给你。从明天开始,你就走吧,离开这个家,能走多远走多远。原谅爸爸没能给你一双健壮的腿,但是我真的希望你多看看广阔的世界。”阿甘看着年迈的父亲,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第二天,李刚瘸着腿,把阿甘一路送到了村头,千叮万嘱,看着阿甘的车终于消失在路的尽头,失声痛哭了起来。
阿甘离开县城,也不认得路,反正按照化肥厂的吩咐,尽量去人多的大城市,就沿着马路一直往北开,经过天津来到北京。他在天安门广场转了一圈,引来无数人的围观,他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就这样被包围着去了工人体育馆和十三陵。晚上他把车停在天桥下,放低座位,看着天上模糊的星星,心里想起了父亲,他觉得父亲说得对,外面的世界很大、五颜六色,即便是双足健全的人,没有出过门也是想象不到的。
故事说到这里,斯蒂芬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他见刘华停了下来,连忙追问:“后来呢,后来呢?”
刘华从公文包里拿出几本杂志,封面上印的是一个风尘仆仆的男子坐在一辆木车上的情景,翻开内页告诉他:“阿甘坐着木车,从北方走到南方,从东方走到西方,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引起了轰动,报纸、电视纷纷报道他的事迹。后来,中国石化公司出几十倍的价钱,买下了阿甘的广告权。”
“阿肝把挣来的广告费寄给了家里的父亲,自己一路召集各地的残疾人加入他的队伍,他们每个人都坐着一辆木车,浩浩荡荡,有三、四百人之多。阿肝成立了一个广告公司,除了为中国石化做广告,还在他的车队上做了很多品牌的广告,比如NIKE,SONY等等。由于阿肝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广告公司价值超过了一千万元人民币。”
刘华又翻出了一本《中国画报》,指着当中的一篇报道说:“看,阿肝和他的车队还参加了去年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 斯蒂芬吃惊地看着,赞不绝口。
刘华叹了一口气,略微难过地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中国警方估计,可能是木车出现了机械故障,也可能是阿肝突然发病昏倒了,总之两个月前,阿肝的车在广西北部湾失控开进了大海里,从此以后就失踪了。”
斯蒂芬也难过地叹息了一声,说:“我很敬佩这个残疾人阿肝,过几天我正好要去北京,请允许我把他的骨灰送回他父亲的手里。”
刘华摇了摇头,说:“阿肝并不知道,其实他离开家后不久,李刚就因为癌症去世了。李刚一直不让他知道这个消息,怕他知道后就走不远了。”停了停,接着说:“但是,我们已经联系上了阿肝在世的亲属,我们会通知他们去机场等你的。”
两天后,斯蒂芬捧着一个庄严的骨灰盒,正步走出北京机场出站口,按照刘华的说法,他会一眼认出阿肝的亲属。机场里人来人往,斯蒂芬四周看了一眼,目光经过某处时,顿时呆住了:只见机场里停着一辆木车,木车上露出一个中年女人的脑袋,她神色流露着悲伤,也在焦急地张望着机场出口。在她的身边站着一个健康的小男孩,他的头上系着白布,脚下穿着一双运动鞋,一手扶在木车上,一双大眼睛看向了斯蒂芬这边。
又不是灭绝师太!我是经过师太安全认证的,质量信得过。
快点顶帖啊,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