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怪谈》古代妖异志(长篇)

  惊魇之夜 10


  苏蕙凝神倾听,但见得外间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从行囊中找出火折子,拔开塞子,吹了口气,用它点燃了车内的油灯,继续听李雪笠说下去。
  “我带队继续向前搜索,来到山阿荒城以东的区域,遥遥见得一个村落中有火光和浓烟冒出,好似是有人还在活动,便奔向那处查看。但村落之中却是横尸遍野,死者都是遍体发黑,脸颊和腋下都生出串串疱疹。”
  “这是恶疫传播,所以才导致村民逃离?”苏蕙紧张极了,低声说道:“那你们有没有快些撤去,以免受到疾疫传染。”她全然忘了这都是多年之前的事情,李雪笠早已从西北苦寒之地离开了。
  李雪笠缓缓说道:“当时的确是瘟疫横行,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比疾疫更为可怕。”
  苏蕙屏住呼吸,眼睛一闪一闪,静静听他继续讲下去。
  “我们撕开衣衫,用布条遮掩住口鼻,慢慢向村里走去,沿路都是毛毡卷着的尸体,村后的山上有一座高石台,其上黑烟滚滚而起,却不知道是何种情形。”
  “正在往石台方向走时,我突然听得那石台上传来尖啸之声,我初时还以为是烈风吹过石头缝隙所致,但渐渐逼近之时,却觉得声音不对。”
  “那是什么声音?”苏蕙问道。
  李雪笠说道:“好似有人在吹动哨子一般,那哨声之中,又有人在沉沉而笑。”
  “哨子?”苏蕙奇道,“还有人在笑?”
  “等我率队登上那石台,却发现黑烟匝地而走,在低处围拢成团,竟在风中久久不散,如同圆球,那哨声和笑声,正是从那浓烟之中传了出来。”
  “当时我们不明所以,各自抽出兵刃戒备,片刻之后,那聚拢黑烟从中而开,现出十余个人的身形,但见那些人四肢伏地,正在啃噬些病亡尸身,脸颊上都是沾满了褐色血污。”
  苏蕙说不出话来,她也知道饥荒大疫之时,人或互相而食,但自己却从未亲眼见过。
  李雪笠皱眉说道:“当时一见之下,我们都看得呆住了,但随即发觉不对,那些人形状更为奇怪,身上肌肉溃烂如同黏胶,五官已经融合看不清晰,只是双目漆黑如墨,指甲弯曲有如兽爪,有的人背后生出一条尖刺尾巴,有的人从牙槽处横生出一对獠牙,撑破脸颊皮肉,如同嘴边多了两柄弯刀一般,每人都是形状奇怪,不类常人。”
  “那些人透过浓烟发现我们,同时停住动作,抬头观望,当时的军士见这般异状,也都呆住了。不知过了多久,一只苍色巨鸟突然从浓烟中冲天而起,鸣叫一声,那些伏地怪人如同发疯一般,朝着我们冲了过来。”
  苏蕙听得脸色发白,抓着李雪笠的衣袖不松手,问道:“后来呢,后来怎样?”
  “我们当时便抽出兵刃格挡,但那些人力大无穷,而且即便是身中刀剑,也丝毫不畏疼痛,择人而噬,血肉横飞中,我只听得耳边全是惨叫之声,短短数息之间,队中便有一半的军士倒下了。”
  “我带着剩下的人且战且退,奔逃到石台之下系着马匹的地方,策马狂奔而去,那些人却是穷追不舍,我们一直奔出去十余里,才将他们甩掉。”
  苏蕙方才长吁一口气,连说万幸,李雪笠却脸色阴沉,说道:“一天之后,我带剩余军士回到大方盘城,向上峰报告情形,还未等将军做出指令,当晚的大方盘城便被团团围住了。”
  “被谁围住了?”苏蕙问道。
  “那些黑瞳怪人,一夜之间竟然聚集上千之多,那些怪人指爪尖利,徒手便能攀援上十余丈高的城墙,若不是当夜烽燧上的士兵早些发现异状,及时示警,想来城池陷落也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一夜苦战,黎明之前那些黑瞳怪人渐渐退去,我们清点人数,发现已经死伤三成军士,倘若那些人夜晚再至,那这城池就有可能失守,于是当下便点燃狼烟,飞鸽传书,向附近军营求援。”
  “果不其然,黄昏时分,城外戈壁滩上便腾起数股浓烟,烟气之中人潮聚集,影影绰绰,数目更比前一晚还多,遥遥看他们服饰各异,胡汉皆有,都是一般的满脸血污,双目漆黑,奇形怪状,咆哮有如野兽一般。”
  “第二夜战况更惨烈,那些异变之人,数次翻越城墙而过,攻入城中,我们全凭着军士拼死相搏,将来袭之人生生抵了回去,城内街巷全都是血污和残骸断肢。”
  “当时我负责把守东门,和那些黑瞳怪人鏖战半宿,遍体鳞伤,眼见得城墙下人群越聚越多,自以为命不久矣。正在绝望之时,突然听得城下巨响连连,原来是阳关城西驻军收到消息,带着火炮和抛石机驰援到此地。”
  “那些黑瞳怪人虽然疯狂凶悍,但血肉之躯毕竟抵挡了巨石和火炮,不多时候便损失惨重,守城将士见援军到来,精神大振,将城内那些黑瞳怪人尽数格杀。这一番形势逆转,不待破晓,那些怪人便纷纷退去,隐匿于黑夜之中。”
  一直倾听没有开口的苏蕙终于松了一口气,说道:“我还不知道世子有这般凶险的经历,你也从未向我提起过此事……”
  李雪笠却是沉默了一阵,望着车内晃动的烛火,然后说道:“其实……这件事情还有后续……阳关驻军救援大方盘城,将那些怪人打退之后,我们严加戒备了一月之久,那些人没有再次来犯,原本以为此事告一段落,但没想到两个月以后……”
  说着他握紧剑柄,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压低声音说道:“两个月之后,城内守军中开始出现疫情,和那些村落中死者症状相同,发热、咳血、疱疹,由于大战刚过,缺医少药,很多病患月余便不治身亡……”
  苏蕙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急忙问道:“那世子你,你有没有……”
  李雪笠摇头道:“我侥幸躲过一劫。后来守城将军下令将病患隔离医治,情况稍稍好转,但没过多久,事端再起。”
  “是不是那些异变怪人又来围城?”苏蕙皱眉问道。
  “不是。在入夜之后,守城士兵渐渐发现异状,城墙之内传来奇怪声响,先是抓挠敲击声音,然后变为呜咽哭泣。”
  苏蕙不可置信地问道:“你是说那砖墙之内有声音?莫不是虫鼠活动,亦或是风过城墙,啸声所致?”
  “一开始军卒也是这般想法。”李雪笠摇头道:“可是到了后来,砖墙之中声音越来越大,在子夜时分变为低沉狞笑之声。”
  惊魇之夜 11

  苏蕙听得毛发竖起,荒凉边城中大战刚过,恶疾横行,又出现这等怪异之状,怎能不让人胆战心惊?
  “当时士卒中便有传言,说这是恶鬼之声,之前那些怪人攻城也是番邦巫师的邪术所致,一时间人心惶惶。”
  “行军总管严责了数个散布谣言的士卒,勉强稳定军心,但没过多久,黑瞳怪人又在城内现身了。”
  “他们又攻破了城防?”苏蕙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次异变的却是我们自己的军卒,”李雪笠低声说道:“埋葬在城外的新死士兵,停留在殓尸房内还未下葬之人,一夜之间,都变成了那般模样。”
  “那一晚,惊变猝起,本来大战和疾疫之后,兵员大减,城防虚弱,祸起萧墙之内,防不胜防。一夜之间,守城军队几乎全灭,只有不到十之一的人活了下来,逃到阳关驻军军营。”
  苏蕙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良久之后才问道:“这件事情,发生在雷雨之夜,对吧?”
  李雪笠点头,神色痛苦地说道:“雨夜之中,一只苍鸟冲天而起,亡者从土中现身,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此事过于诡异,后来朝廷一直遮掩内幕,推在了回鹘人身上。但真相如何,我却是琢磨不透,之前我一直不信鬼神之说,但那件事情后,我便没有那么肯定了。”
  苏蕙沉吟片刻,问道:“方才那老妇人临死前的言语,和这件事情有何关系?”
  李雪笠苦笑道:“她说想弄清大方盘城的秘密,就去河崖县的凶案寺庙走上一趟。”
  苏蕙听得寒意遍体,说道:“世子,我觉得河崖县这一趟,你不能去,其中必有凶险,我早晨卜的卦象是对的!”
  李雪笠连连摇头,正要说话时,马车之外响起一个缉捕军校的声音:“李主薄,河崖县地界到了!”
  李雪笠闻言,将车窗帘子挑开,向外望去,果然见得路边渐有田舍人家,灯火点点,空气中能闻到蒸粟米的味道,他对着驾车军校说道:“直接去宏恩寺!”
  那军校应了一声,在信使的指引下,策马而驰,绕开县城方向,直接走上山间驿道。
  车马颠簸之间,车内两人一时无话。苏蕙叹了口气,从包裹中拿出胡麻饼和古楼子,两人分而食之。
  苏蕙眉头越皱越紧,脸上忧色渐浓,并没吃多少,李雪笠方才说出压在心里往事,神态反倒轻松了很多,他一连吃了两张饼,然后将车窗布帘打开,望着漆黑远山中若隐若现的那一点灯火之光,轻声自语道:“两年多了,其中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这和寺庙中亡者又有何等关联?”
  苏蕙低声说道:“世子,难道弄清这其中的真相,真的那么重要?值得你以身犯险,去那荒庙凶地?”
  “两年前的那惊变之夜,”李雪笠说道:“我队中的十人同火,都没逃出来,有些人和我有过命的交情,若不是他们,我可能在乱军已经死过几次了。我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这么多人都折在大方盘城之中。”
  苏蕙踟蹰半晌,说道:“若世间真有鬼神之说,两年前的事情真的和眼下的凶案有什么牵连,那世子想过没有,是不是有人或者什么事物将你引入此地?”
  李雪笠笑道:“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也许有吧,不过那鬼神之物也真看得起我,千里迢迢还能惦记着我这条性命,我李某人何其有幸也!”
  苏蕙却是笑不出来,眼见得离山中那间古寺越来越近,她下定决心,从脖颈上解下一块玉坠,交给李雪笠,说道:“世子,你今夜定要戴着这款玉佩!”
  李雪笠接了过来,借着火光看那玉佩,形状为双螭纠结状,有血斑数点,色如溶蠛,以手握住摩挲,发出阵阵沉香气,芬馥无比,若是将手拿开,则香气渐散。
  李雪笠也算见识广博,却从未见过这般奇特之玉,他称叹一声,说道:“这不是凡物,不过似乎更适合姑娘家佩戴,还是你戴着罢。”
  苏蕙摇头正色道:“这不是寻常香玉,还有辟邪之用,是我祖上传下来之物,昔日我父母特意说过此玉灵验无比,定要我小心珍藏。”
  李雪笠楞了片刻,说道:“这是你家传贵重之物,我更不能要了,还是你戴着罢!”
  苏蕙说道:“我自小跟着世子,服侍数年,若是你今后有个三长两短,我怎能独活?”
  李雪笠见她说的坚决,只得点头同意,想过了今夜便将玉佩还她。苏蕙靠了过来,小心为他将那玉佩系在脖颈之上,脸上方才露出些许宽慰之色。
  李雪笠看着她这般关切自己的模样,又闻得她身上芳气胜兰,不由地心中微微一荡,心中愧疚,想到别的世子早已开府建牙,带着家眷仆役一同生活,苏蕙却是跟着自己风餐露宿,这般辛苦;今后若是再有这种冒险的情形,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带她一同前往了。
  正思量间,马车已经来到宏恩寺之外,车夫勒马,军校翻身落地,几匹马都浑身大汗,嘶鸣不已。
  李雪笠和苏蕙先后下车,向四处看去,只见这里地处偏僻,寺庙残破,天色已晚,月上树梢,林间树木浓昏,荫翳夜空,怪风阵阵,让人有悚然之感。
  正在两人看时,只听庙门开启之声,一群衙役点着火把,簇拥着一县令模样的人走了出来,但见那县令神情焦躁,后面的衙役一脸苦相,每人脸上都是显出疲倦之态。
  和李雪笠同行的信使小步快步过去,单膝跪地,向着县令说了几句。李雪笠见状,踏上门前石阶,向那县令迈步过去。
  那县令正是房德,今日接到太守限期破案公文,手下查案又是一无所获,心中焦躁至极,对身边的官差衙役也并无甚好言语,天色将晚,正要回去歇息之时,遇上了赶来的李雪笠。
  惊魇之夜 12

  房德听的信使说是临县派来协查的主薄,又见李雪笠样貌年轻,身边还跟了一个妙龄女子,心中气不打一处来,还未等李雪笠来到近前,便大喝道:“我也算是何明府的前辈,正赶上焦急用人之际,向他求援。何公怎地如此不给面子,只派了一个年轻后生来敷衍我!这女子又是何人,怎能随便到这案发之地闲逛!”
  李雪笠身后的三个缉捕军校顿时面露尴尬之色,两个月下来,他们隐约猜得李雪笠来历不凡,非一个主薄这般简单,但又不知道他确切身份,正在犹豫如何圆场之时,只听得苏蕙冷冷说道:“房明府,可否借一步和我家公子说话?”
  房德看这小丫头见了自己也不施礼,说话时神色冷峻,似乎未将自己这个县令放在眼中,又见得前面这个玄衣白发青年气定神闲,似笑非笑,不由得一愣,但见那年轻人从袖中抽出一封函,递给自己,略略点头,随即负手转身向僻静处走去。
  房德看那信封落款,是容城县县令何清,他冷哼一声,拆开来看,看着看着脸色一变,表情有些慌张,随即一边将信折好,一边疾奔向李雪笠所在之处。
  庙门处的衙役和官差疑惑不解,远远看的房德奔到李雪笠近前,连连点头,身躯也站立不稳,似乎要向前倾倒,又扶住院墙,生生停了下来,动作僵硬尴尬,只是离得甚远,也听不清两人之间究竟说了什么。
  半晌之后,两人方才折回庙门,房德脸上红一块白一块,李雪笠神色依旧不变,说道:“房公,那在下是否现在能进庙勘验一番?”
  房县令连忙说道:“世……是这样,李……主薄今日旅途辛劳,不如先回城中,我略备薄酒为二位接风,稍事休息。咱们明日再来勘验,如何?”
  “不必了,”李雪笠淡淡说道:“破案时限紧急,又是炎热季节,遇害人尸身易腐,每拖延上半天,现场证据便又少了许多,今夜我便留在此地,详细勘验一番。”
  一听此言,房县令后面众人心中暗暗叫苦,本来劳累了一天,都向着早点回家中歇息,偏偏又来了这么一个不识趣的陌生人,说要连夜留在此地勘察,莫不是要我等在此陪他?这宏恩寺现在成了有名的凶宅,谁愿意三更半夜留宿此地,和这么多尸体为伴?
  众人都眼巴巴看着房德,指望他能说些什么,却见他嗫嚅了几下,连连点头,招呼手下拿来遮掩口鼻的纸团和生姜,递向李雪笠和苏蕙两人。
  李雪笠看了看浸了香油的纸团,摆手拒绝,让苏蕙从包裹中拿出两枚自制丹丸,一人一枚,含入口中,又在鼻孔内塞入事先浸好药物的棉团,再用白色面巾蒙住面部。
  正当两人整理之际,突然听得身后一阵喧哗之声,见得林中抢出二十几个男女老幼,围了上来,连哭带喊,口中叫着青天老爷做主之类的话语,那些人跑到近前,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旁边衙役慌忙拦在县令前面,房德面色尴尬,向李雪笠说道:“这都是遇害苦主的家属,因迟迟未能结案,他们三番五次到此处来闹,让李主薄见笑了。”
  李雪笠环视一圈,暗自叹了口气,便要转身进庙而去。正当此时,忽然听得背后有人喊道:“你们这些蠢人,不要进去!”
  李雪笠微微一惊,扭头回望时,但见那跪着的人群后,直挺挺站着一个拄杖老叟,形容憔悴,鼻涕三尺,身上衣衫褴褛,秽不可近,那人昂首而立,正直视着自己这边。
  房德见状,喝道:“大胆刁民,你在和谁说话!”
  那老者根本不睬房德,冷笑道:“年轻人,你若是进去,定然引得搀枪现,天步乱,人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
  房德大怒,喝道:“你这老叟,好大胆子,敢在这里说些大逆不道的妖言!来人,快给我将此人拿下!”
  旁边衙役应了一声,挤过人群,如狼似虎般朝那人围了过去,那老者渐渐后退,手指朝天,继续高喊道:“你看那天上血月,已经有孕之迹象,马上要诞下魔煞之子,地点便是在这凶宅之中,不信你便看这周围百丈之内,还有草木存活之迹象吗?”
  说罢,那老叟将手中木杖一丢,打在扑至近前的一个衙役脸上,那衙役负疼叫了一声,弯腰捂脸,老者趁机转身逃去,跳跃奔逃了一段路,便窜入树林,身后衙役也紧追进去,呼喝不已。
  房德余怒未消,对着跪着众人问道:“刚才那老叟是谁的亲属,如此胆大?”那地上跪着的众人面面相觑,却是无人能答。
  旁边的捕贼尉低声道:“此人好似是城西集市中的一个疯子,时常卧在粪土中,醒时高歌,举止颠三倒四。”
  正当此时,林中传来那老者的高呼:“烧掉它,一把火都烧个干干净净,否则你们就……”声音越来越远,渐次不闻。
  又过了一阵,只见追过去的那几名衙役空手而归,神情沮丧,显然是让那老叟逃走了。
  房德见状,切齿道:“等这边结案,我定然要这个老疯子好看!”
  李雪笠沉吟不语,还在回想方才那老者的言语,那人刚刚说得“搀枪”指彗星,古书中以搀枪为妖星,主兵祸,现之为不吉之象,“天步”指国运、天运,至于“血月”、“魔煞”之说,则闻所未闻,这老者出此大逆不道之言,难怪房德如此气愤。
  正在此时,苏蕙拉了拉他的衣袖,以手上指,表情中似乎有惊讶之意。
  李雪笠顺着她指的方向向上望去,但见月明之照,已在山巅,但不知何时空中弥漫了一层雾气,好似让那轮圆月有了褐红之色,果真如浴血一般。
  李雪笠皱了皱眉,不知这是巧合还是其他,苏蕙又示意他向周围地下看去,但见的这寺庙方圆数十余丈的野地上,草茎皆白,如同染霜,摧折倒伏;附近森森古木,树梢枝叶已经有泛黄之象,树下败叶飘零一地。
  新章节发了三次都被删除了,怕是没法更新了,特此说明,抱歉。
  13
  苏蕙和李雪笠对望一眼,眼中都有惊疑之色,这方才仲夏时节,其他地方草木生长方盛,哪里会有这般枯竭迹象?可若不是方才那老者喊叫,几乎无人留意到寺庙周围这些异状。
  正当两人惊异之时,房德回转身来,凑到李雪笠身边,谄笑道:“方才那一出闹剧,让李主薄见笑了,惭愧惭愧。”
  他见李雪笠眼中尚有疑惑之色,便低声说道:“几年前奉朝廷敕令,斩杀了一批摩尼教和袄教教徒,也许此人是那三夷教漏网余孽,在此兴风作浪,诳惑黎元,下官……不,我一定将此人缉拿归案,以正视听!”
  李雪笠沉吟了半晌,他在考虑,那些枯槁的草木究竟是虫害病死,还真如那老者之言那般古怪,虽然现在他心存疑惑,但已经来到这庙门之前,焉能避而不入,便说道:“现在还是查命案要紧,那老者若真是疯子……以后再责问也不迟,我们先进去罢!”
  说罢,便跨步买入那庙门之内,房德急忙跟上,苏蕙眼中闪过一抹忧色,也随即跟上。
  院中青石板路两旁的法事祭品依然摆放在原位,只是供桌上冷餐食早已腐败变质,发出刺鼻味道,但和院内陈S散发出的味道相比便不值一提,饶是房县令等人已经在此呆了许久,仍然觉得头疼欲呕,但看李雪笠和苏蕙却是行动如常,丝毫不受影响一般,不由地暗暗奇怪。
  房德一边走,一边向李雪笠介绍案情,各死者陈S所在,听得莲花池有一溺亡之人时,李雪笠驻足池塘旁边,仔细查看了一番。房德说道:“此处池水甚浅,不足以自坠溺水而死,定是有人将其摁入池水中憋气致死。”
  李雪笠哦了一声,问道:“那池塘内外,可有凶手步履足迹?”
  房德略显尴尬,说道:“勘验之时并未发现,有可能是凶手狡猾,杀人之后清理了其行凶痕迹。”
  李雪笠借着月光,望向那池塘之内,池水深浅不一,池水浅处,淤泥和荷花残茎清晰可见,除了一圈人形倒伏痕迹之外,却并无任何足印和手迹。
  李雪笠皱眉说道:“初验和覆验都已经做完了罢?我一会儿想看一下验S单,看一下最初所载的详细情形,再和溺死S*首两相对照一下。”
  房德连连点头,引着李雪笠二人向大雄宝殿走了过去,方才进得那大殿之内,李雪笠见得遍地狼藉,血污溅射四壁,吃了一惊,自语道:“真是如同人间炼狱一般。”苏蕙望着地上的一排S首,用草席卷起,或粗布蒙面,其几具S*首头颅半露,死状凄惨,她见了也是惊得脸色发白。
  房德苦笑道:“本县数十年年来一直太平,却从未有过这等凶残命案,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李雪笠没有回话,自顾自跨步进去,掀开草席查看一番,然后绕着那些番僧留下的法器和阵列仔细查看,又踱步到那口棺材之旁,沉吟半晌,随后来到案几旁边,拿起提刑官和仵作写的初验、覆验记录和其他文卷,就着灯烛翻阅起来。
  房县令立在一旁,神色不安,却不敢说话,他身后的衙役暗暗叫苦,都是饥肠辘辘,腰酸背痛,被殿中恶臭熏得头晕眼花,也不知还要在此地等上多久。
  半个时辰之后,李雪笠将卷册合上,对房德说道:“粗看之下,验S记录中有数条疏漏矛盾之处,若是仅凭此物就审案的话,怕是要误入歧途,放过真凶。将来复核之时,房公只怕难免受到牵连。”
  河崖县众官差一听,皆有不服之意,心想这后生怎地口气如此托大,但看房县令时,却见得他冷汗冒出,说道:“勘验之中,若是有粗疏遗漏之处,还请……李主薄指明,房某不胜感激。”
  李雪笠说道:“在我勘验遇害人S*身之后,定然逐条批改,和房公共同商榷。但现在却有个疑问,潘真珠S身不腐,覆验书中没有潘家人的任何口述,这是何故?”
  房德听得此言,急忙说道:“那潘员外今日抱恙卧床不起,差人过去问话,管家只是推说家主中风,口不能言,无法见客,唯希望官府能尽快结案,让潘真珠早日入土为安。”
  李雪笠微微一笑,低声说道:“这是因他潘家法事而起,哪能这么容易便搪塞过去?那女子为何S身不腐?这女子尚且待字闺中,便珠胎暗结又是怎么回事?这吐蕃黑帽咒师身份特殊,岂是一般人能请得动的?房公,我知道潘家是此地大户人家,吏役去探查案情时或许收了他们好处,难免替人推脱,但上面若追查下来,死、伤受使检验不实者,各依所欺减一等,若实病死及伤不以实验者,以故人罪论呐。”
  房德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李雪笠近前,压低声说道:“收受贿赂之事,下官绝不敢做。只是那潘元吉和北方边军中一位大人物关系密切,有传说潘家一半产业都是替那位巨公经营,所以我也不能逼问的太紧,还请公子能体谅下官苦衷……”
  李雪笠“哦”了一声,低声问道:“却是哪位大人物?”
  房德附耳低语一句,李雪笠眉头一皱,哼了一声,说道:“原来是他……我勘验S首完毕,明日便到潘府上,会一会这个潘员外。”
  说罢,他抬眼看了看立在殿内的众多衙役,见他们哈欠连天,疲惫不堪,说道:“今日时辰已晚,房公和诸位就先回城歇息罢,我今夜再次勘验现场,明日回城和房公汇合,梳理案情,再拜访一下那潘员外,好好和他谈上一谈。”
  房德吃了一惊,说道:“今夜你要独自留在此地?此庙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凶手又尚未归案,你待在此地,怕是不甚安全。”
  “不妨,”李雪笠说道:“今夜还劳烦房公调配一些人手,驻守在这大殿之外。此时正是夏季,S体腐败速度极快,若是不及时勘验,这覆验单上很多记录便无从核验,稍有疏漏,真凶也可能因此逍遥法外。”
  房德沉吟片刻,叫过县尉,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县尉随即过去调配衙役今夜值守,点了十余个人的名字,被选中之人都是面带沮丧之色,未被叫到的,都是隐隐有庆幸之意。
  14

  李雪笠将苏蕙叫道身边,说道:“今日时辰不早了,我让房县令送你回县城,安顿住下,明日我们再汇合。”
  苏蕙急忙说道:“若是公子今夜留在此处,我哪里也不去。这一年跟着公子,勘验断案之事也算耳濡目染,医理之书之前也看了许多,我自问还是能帮上一些忙的。”
  李雪笠苦笑道:“这般场所,真的不适合你这样的姑娘家长待,还是快些随他们回城。”
  苏蕙连连摇头,李雪笠苦劝不动,只得无奈答应她留下。那边县尉集合了人手,安排驻防,河崖县衙役一共留十二名,加上容城县缉捕军校三人,一共十五人留在庙内,听从李雪笠调遣。
  李雪笠将房德送出寺外,房德再三叮嘱留意安全,然后拱手作揖而别。
  李雪笠转身回到殿中,见得十余个衙役官差,大都是一脸苦色,好似不情愿今夜留守一般,他微微一笑,将众人召集在一起,从怀中取出一张飞钱,说道:“我知道诸位都已疲惫不堪,但今夜还要请协助在下一晚,这点辛苦费用,便留给大家分了,聊做茶钱。”
  说罢,他将那张飞钱递给领头的县尉,那县尉一看,见得票据上数额有三十万钱之多,就算均分下来也超过自己一月俸禄了,不由地喜上眉梢,将那票据传递给众人观看,转身朝李雪笠作揖道:“让李公子破费了,这怎生好意思!”
  李雪笠见众人精神一振,也不客气,随即让人准备衬s纸、皂角和盐醋之类的物品,送到大殿,好在之前仵作验s时,官差在偏殿都已经准备了这般物品,现在取用起来,倒也不甚麻烦。
  李雪笠让苏蕙解开蒙面之巾,重新服了几枚辟秽丹丸,自己也服下几粒,苏蕙悄声说道:“世子方才出手也是大方。”
  李雪笠笑道:“财散而人聚,若是不懂这道理,那我在军中的日子也算是白过了。”
  李雪笠回到大殿,又点燃了十余只蜡烛,将室内照的如同白昼,又把二十一具s身脸上的草席和白布逐一掀开,默默查看,详细端详。
  不多时之后,那些衙役已经将李雪笠所需之物准备齐全,摆放于大殿之中。李雪笠将藤连纸、白抄纸铺在地上,然后指挥众人逐一将s身搬运其上,又令人在大殿偏僻之处燃起一盆炭火,准备了数缸清水。
  准备完毕之后,李雪笠只留下苏蕙,屏退众人,关上殿门,回身说道:“今夜之事怕是繁杂冗长,只是希望能有个结果。”
  苏蕙点头说道:“世子若是需要我做些什么,不妨直说。”
  李雪笠一边戴上一副皮制的手笼子,一边说道:“勘验检查s身这般事情,不劳你动手了。你打开他们写的覆验文书,我需要时便念与我听,我发现可疑错误之处你便帮我誊写下来,如此进展得快些。”
  苏蕙点头,在案几旁边坐下,备好笔墨纸砚,将旁边验s文书一一摊开,说道:“世子,我们从何处开始?”
  李雪笠指着中间一具s体,说道:“就从他开始吧,覆验单上火死的那一人。”
  苏蕙迅速翻到卷册中那一页,翻阅片刻,疑惑问道:“上面书写死状为‘s身肉色焦黑,两手高举,两膝未弯,咬齿及唇,s身有黄色脂膏,凝积于皮肉之上。’因此断定为火死,我方才看了那具s体,好像也并无可疑之处啊。”
  李雪笠用手将那s身掰开口齿,查看一番,又将他翻转过去,缓缓道:“文案记载,这具s体是在火堆余烬中被人发现,凡生前被火烧死的,其s体口鼻内有烟灰,两手两脚都拳缩。这人却是两手高举,口鼻内无烟灰,却有大量血痂,我怀疑在烧死之前,这人便被自己口腔之内的鲜血呛死了。”
  “口鼻大量出血?”苏蕙疑惑道,“那此人是服毒还是外伤所致的出血?”
  李雪笠在那具烧焦的s身上抚摸数遍,说道:“第五节脊骨碎裂,导致手足无法用力,难以爬出火堆;三对肋骨断裂,断裂肋骨刺入两肺,气血上涌,阻塞咽喉口鼻。”
  苏蕙听得一惊,急忙奋笔疾书,将李雪笠方才所说的记录在纸上。
  写完之后,她抬头问道:“那又是谁将他脊骨和肋骨打折的呢?”
  “这个还有待进一步勘验,”李雪笠低头用手指按压那具焦s,说道:“虽然烧伤严重,却依然能看出,此人肌肤之上却没有淤血之痕,骨折之处也没有筋肉附着之象,伤口不像是外力造成;他胸腹间肌肉纹理也颇为奇怪,仿佛筋肉极度痉挛之后,自行扭曲身躯一般。”
  “自行扭曲?”苏蕙听得连连摇头,说道:“这等骨折重伤,恐怕外力不能为之,世子这句话便不要写在验s书上了罢。”
  李雪笠沉思良久,翻动那人s身,百思不得其解,叹息一声,说道:“罢了,此事的确不符常理,你只记录前一句,存疑之事便不再写。写完换下一具s身勘验。”
  说罢,他踱步到旁边溺毙的那具番僧s身前,但见那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头戴一顶骷髅冠,手指上还缠有断裂红色丝线,脸皮却是被水泡得浮肿,s体短发脱落,头脸膨胀,口唇翻张。
  苏蕙也翻到了这具s身的勘验记录,说道:“此人陈s于院中莲花池内,池中积水仅六七寸,方没其头面,仵作吏役推测,此人可能是为人殴杀之后弃于池水之内。”
  “我方才查看那莲花池,”李雪笠说道:“除了验s人足印之外,那池塘内外,淤泥之中只有遇害之人的手印、足迹,陈s之处痕迹也深浅一致,更像是此人自行走入池塘,倒在池水之中,然后溺毙而亡。”
  “可那池水仅有少许,怎能将一个活人淹死?”苏蕙疑惑问道。
  李雪笠将那溺毙之s口鼻掰开,检查良久,又拍击其肚腹,说道:“你这样写,死者眼开,两手拳曲,脚罅缝各有沙泥,口鼻有水沫流出,生出白疱,肚内有水胀,实为溺水之象,而非死后被人掷入水中。”
  苏蕙一边写,一边讶异,李雪笠这些论断几乎将之前的覆验尽数推翻,让原本扑朔迷离的案情变的更加蹊跷,却不知应该如何破案?
  15


  写完之后,她疑惑问道:“难道此人身上就没有致命伤痕吗,那他为何在浅水中一动不动,直至溺毙?”
  李雪笠说道:“初验和覆验都不曾提到此人躯干有伤,那便让我来再查看一番。”
  李雪笠蹲下身来,将那番僧的外衣解开拖下,慢慢按压其身,但凡有打伤地方皮膜相剥离的,经过水泡之后,用手按之即作响,但李雪笠按压了半晌,在那具shi身全身要害之处都未见有异状,未找到任何伤痕或损伤。
  苏蕙见状,也靠了过来,一脸疑惑之色,李雪笠沉吟半晌,说道:“帮我准备醋糟和葱白。”
  两人忙了一阵,在砂盆内捣研一番,准备好所需器物,李雪笠让苏蕙退开,自己将shi身用水洒湿,将捣烂的葱白和白梅涂在shi体之上,再用醋糟罨敷,等待良久之后,取用缸中清水慢慢洗shi。
  这一番折腾之后,原本期望那番僧身上的隐伤随之显现,但擦拭清洗其全身之后,依然毫无所获,并无查验到任何外伤。
  李雪笠心中疑惑,原来的谜团越变越大,无致命外伤而倒溺,那难道是中毒昏迷所致?但这番僧嘴唇颜色正常,舌尖无刺泡,手脚指甲皆无青色,口眼耳鼻中无血出,手指根部磨损之处皮肉腐烂见骨,其骨色白,明显不是中毒之症状。
  谨慎起见,李雪笠又拿出一根银钗,着皂角水洗揩过,探入死者的喉内,将其口鼻以纸密封,又以热糟醋自躯干之下罨洗,渐渐向上,令热气透体而发。等待良久后取出钗子,那银钗的颜色鲜白,显示shi体却是无中毒之迹象。
  李雪笠脸上微现懊恼之色,用银钗先后刺入那番僧肚腹和四肢,钗的颜色依然不变。
  苏蕙见他这般神色,正想出言安慰,李雪笠却自言自语道:“我能勘验出其死因,却不知道其为何如此而死,这其中蹊跷才是真正令人费解。”
  苏蕙联想起方才被烧焦那人shi身,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烧死,却不曾想让李雪笠勘察出另有隐情,但即便是他,也解释不来这其中的怪异之处。
  李雪笠负手凝思了片刻,摇了摇头,让苏蕙将方才的查验结果也记录在案,然后翻看其余几具番僧的shi体。
  其余几个西域人的死状却是和覆验文书所载并无出入,手持乐器的两人一人割腕失血而死,一人咽喉被器物插入,另外两人则是脊骨折断而死,剩下一人,则是被骨肉噎住气管,窒息而亡。
  李雪笠查验那骨折而死的两个番僧,依然为从其身躯之上发现其他外伤痕迹,他有不甘,将炭火盘搬到shi体之旁,添了几块炭,让炭火烧得更旺一些。又从角落那堆事物中翻找一番,找到一张红色大油纸,让苏蕙手持油纸,将炭火之光透过红纸照映在两具shi身之上。
  苏蕙依言照办,却不解其故,李雪笠一边仔细检查那两人shi身,一边说道:“验伤之时,将红色明油雨伞罩在想要见到的地方,迎日光隔伞看,隐伏伤痕即见。现在天色晦暗,只能用炭火隔照的方法权且一试了,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
  苏蕙讶异道:“我也算阅医理之书甚多,却从未听过这般方法,世子你是如何得知这等手段的?”
  “边军百战老卒,口口相传有很多诡秘异术。”李雪笠头也不抬,说道:“我早先在军中,和一名医官相熟,那人是辰州苗人,有人说他精通巫术,有符节驱shi之能,我未曾亲见,但此人对生死勘验之事论断如神,我也只是跟他学了部分而已。”
  苏蕙连连点头,说道:“这些隐秘土法,若是有人能整理归纳,也是一桩功德无量之事。”
  李雪笠手上行动一顿,神色黯然,说道:“城破之日那医官和我在一起,他为了掩护我逃出城门,被那些怪人扯住,未曾走脱。”
  苏蕙听了,沉默不语,不知道当日情形如惨烈,李雪笠又是怎样死里逃生,活了下来?
  李雪笠迎着红色的炭火之光,仔细观察那两人的头脸、下颌、胫骨和肩膀之处,若是他们脖颈为人所折断,那凶手肯定会在这些地方留下手印和挫伤痕迹,但一番查验下来,却是丝毫没有踪迹。
  李雪笠眉头紧皱,说道:“怎会如此状况?如果这两人为人所害,骨上有被打的地方,在照映之下,身躯骨骼便有红色纹路微印和血晕色,现在却是连个血印都没有,难道那凶手能杀人于无形之中?”
  李雪笠不由地有些沮丧,转头再看那噎死之人时,却很难理解此人为何在凶险情形之中,依然有心思去咀嚼生冷骨肉,以致于死在当场。
  看他如此模样,苏蕙出言劝慰道:“世子不必心焦,再看看其余shi首,说不定线索就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
  李雪笠站起身来,叹了口气,苏蕙放下油纸,回到案边,将方才勘验结果添加在文书之上。
  李雪笠在这空气污浊之殿中呆的久了,又遇到如此多的蹊跷不可解之事,不由地觉得有些头痛,他脱下手笼子,用清水洗了洗手,远远走到角落,推开窗棂,招呼苏蕙也过来,两人解开面巾,稍微透了口气。
  外面驻守的官差衙役三五成群,聚在各处,或坐或站,啃着随身干粮,正在低声闲聊,领头的县尉见得李雪笠推窗外望,便转身投来探寻的目光,李雪笠摆手示意,表示自己暂无他事,县尉便略一点头,继续和旁人闲聊起来。
  苏蕙抬头望天,看着那轮圆月好似变得更红了一些,心中难免忐忑,她低声说道:“世子,你难道不觉得这庙中之事,颇为怪异吗?”
  “那几具shi首,的确有蹊跷之处,”李雪笠说道:“但和大方盘城比起来,还称不上怪异,至少他们还躺在地上,未曾翻身而起,变为那种噬人野兽之状。”
  苏蕙刚想笑,却看得李雪笠脸色肃穆,并无笑意,说道:“那件事情之前,我是断不信病亡之人能死而复生,还变为那般形状的。”
  苏蕙沉吟道:“我幼时曾听父亲讲过,楚巫术士有符节运shi之术,能封住死者魂魄,令亡者复起,行走如常,却和你之前所经历之事有些相似。”
  16

  李雪笠摇头道:“在大方盘城陷落之前,我和那苗人医官探讨过此事,他对楚地巫法不愿多谈,但肯定那些围城怪人不是运尸之术,因为那些黑瞳怪人在和我等格斗时,明明还有呼吸,身中刀刃时,伤口也有污血溅射,形状如同赤豆汁,死人却哪里还有这般模样?”
  苏蕙听得眉头皱起,愈发疑惑,低声问道:“那后来,朝廷也没有追根究底?只是推在了回鹘人身上?”
  “听说神策军后来派了一万马步军将兵健,重新夺回大方盘城,然后千余骑兵跟着那些溃逃怪人,追进瀚海深处,同行的还有十余个正一教道士。”李雪笠缓缓说道。
  “哦?”苏蕙奇道:“还有这些后续,世子你方才却是没有说,那后来如何,是将那些怪人尽数剿灭了?”
  “没有,”李雪笠苦涩说道:“追进瀚海沙漠的一千余人,三日之后,再也没有消息传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苏蕙倒吸一口冷气,只听得李雪笠说道:“这算是机密军情,你知道便好,不要外传。”
  苏蕙却无心管它机密与否,想起方才树林中遇到的那老妇人的临终之言,再看看身后横尸一地的残躯,只觉得寒毛直竖,却不知道那大方盘城之变,和现在这庙中凶案,到底是有和关联?是否会危及李雪笠的性命安危?
  正当她胡思乱想之际,李雪笠重新扎好了面巾,关好窗棂,他转身折回,从带来的包裹中拿出一叠朱砂神符,对着火光看了半晌,戴好手笼子,然后将那符箓卷为一缕,俯身塞在已经勘验过的尸首口中,放在他们舌头之上。
  苏蕙看得奇怪,凑了过去,仔细看时,只见得案几上剩下的那些朱砂符箓上,画得却是凶禽猛兽和人头之符,笔画怪异。李雪笠说道:“这是辰州符,有镇压邪灵之用。与我相熟的医官,曾在城破之前塞入患病而亡的军卒口中,并让我替他保守秘密。当时军中人心不稳,做这些魇禳之术,被发现了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苏蕙问道:“那这些符,有没有阻止那些亡者异变?”
  李雪笠苦笑说道:“城池陷落那日,众人亡命奔逃,无暇他顾,神策军重新夺回城池后,城内早已残破狼藉不堪,又有谁会关心这个?”
  “那世子你现在是……”
  李雪笠说道:“我原本以为这是寻常凶案,但方才在树林中遇到那老妇人,现在勘验这几具尸首,诸多诡异不合常理之处,让我不由得多想……若是那名医官在此便好了,他见识甚广,精通左道异术,说不定能帮我堪破这其中蹊跷。”
  李雪笠将那些符箓塞好,又从包裹中拈出一个小铜铃,晃了两下,说道:“这也是那医官的遗物,却是和楚巫法术相关,具体用法我却不清楚。”
  苏蕙看了半晌,叹了口气,说道:“我识得此物,是摄魂铃。”她上前接过那枚小铜铃,俯身系在那溺亡的番僧手掌红绳上,说道:“此物便是运尸之术的法器之一,用来封住亡者魂魄,令其无法起尸暴作伤人,好让运尸人顺利携尸而行。但这也只是民俗谣传而已,真伪难辨。”
  李雪笠望着那枚铜铃,突然说道:“来到这古寺之前,我只以为凶案之幽枉屈伸,在于细心勘验推导,但没想到初勘之下,只觉得此中案情虚幻变化,茫不可诘。现在你我在不知不觉间,竟然有诉诸于鬼神之说的念头了。”
  两人正说之间,突然听得地上铃声一响,两人都是一个激灵,寒毛竖起,一起向后退去,两人心中具是一个念头,莫不是脚下那具溺毙的番僧诈尸了?否则这铜铃为何会响?
  李雪笠挡在苏蕙前面,有些后悔方才将短剑解下放在案上了,凝神看时,但见地上灰影一闪,一物从眼前窜了出去,然后沿着墙角攀援而上,原来是一只灰色硕鼠,方才是它触碰了那枚铜铃。
  两人看清后松了一口气,相视一望,正要开口说话时,却听得那墙角处传来一声惨叫,悚然而望时,但见窗楹不知何时打开了,一只黑狐坐在窗框之上,方才那硕鼠在狐狸口中来回扭动,尖叫挣扎。
  那黑色狐狸用力一咬,硕鼠登时气绝,那狐狸吐出老鼠,突然人立跳跃,目光迸射,双眼中红光灼灼,它瞪着李雪笠两人,然后往向两人身后的一排尸身,挨个看去,突然眼神中似有惊惧之色,它尖叫一声,翻身跃出窗楹。
  两人愣了片刻,李雪笠说道:“我记得方才明明关好了这扇窗户,这狐狸是怎生打开的,真是奇怪。”
  苏蕙低头沉吟道:“方才那狐狸的眼神有些奇怪,我总觉得它在逐个打量后面这些尸首,深山古寺之中,也许真的偶有狐魅精怪变幻。”
  李雪笠说道:“这殿前院后有十余人,即便真有精怪也不足为惧。”说着,他走上前去,想把方才打开的那扇窗合上,正当他靠近窗户之时,却听得外间几个衙役的低语之声。
  李雪笠习武多年,耳聪目明,那些人即便相隔甚远,所说之言也传到了他耳中,只听得一年长之人说道:“有一事有些蹊跷,不知当不当讲……”
  旁边人说道:“老陈,有话便说,吞吞吐吐不似丈夫所为。”
  那叫做老陈的差人说道:“你们见得那潘家小姐尸身,觉得她样貌如何?”
  周围几人嘿嘿笑了几声,说道:“平日只听得她名声,也未曾见过真人,见过之后果然不凡,称为绝色也不为过。只可惜她不守妇道,死前不知道便宜了哪个小子?”
  那老陈沉吟了半晌,说道:“我年长你们十余岁,那潘元吉未曾发迹之前,也和他们家有过交往,见过这潘真珠豆蔻之年时的模样,我记得她广颡巨目,样貌甚丑,全然想不到能是现在这般俊俏模样。”
  外面众人一片啧啧之声,有人说道:“常言道女大十八变,又加上潘员外暴富,他女儿养尊处优之下,模样变俊,这也不足为奇罢?”
  “这才短短几年之间,”老陈摇头说道:“能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人之皮相或能改变,但骨相焉能变得如此彻底?这潘家小姐平日深居简出,所以你们不知道她前后变化之巨,我总觉得十分怪异,况且还有些事……”
  老陈突然住了口,说道:“算了算了,不提也罢,都是捕风捉影之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