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
《幸存笔记》——零三年中苏边境神秘事件亲历档案
继续
很快爬上来八九个战士,只听有人招呼老孟,叫他们坐前面车子,二人离开,隐隐听到老孟在叫眼镜马上打电话,什么“给派出所”“卫生院”几句话。
我不由警惕起来,他们极有可能联系他们镇派出所的到医院等我,对我进行审查,车上全是战士,想跑是毫无可能性,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到了卫生院再说。
车子开出,一路颠簸,大概开了五分钟左右,看见外面有灯光,两边有人喧闹,还有挖掘机在轰鸣,看来又回到“殷木镇”了。
又开了一截,车子忽然停下,有人跑过来打开盖板,几个战士七手八脚把我抬出去,我眯着眼睛透过缝隙一看,正是卫生院大门,门口墙边或坐或站很多当地人,没看见穿警服的人。
这时马小保也被抬下来,然后是另外一个人,穿一件浅色风衣,头发花白,正是“宝鸡人”,只见他手脚垂在外面,随着担架抖动,明显还没恢复意识。
很快跑出来几个人,推来三辆铁推车,把我们抬到推车上,只见眼镜从第一辆吉普车上下来,跟其中一个“白大褂”说了几句,“白大褂”挥挥手,其余人直接把我们往里面推,门诊大厅依然全是人,闹哄哄,拐了个弯,宝鸡人径直推进一个病房,我跟马小保则停在走廊中央。
我警惕观察了一下,走廊不停有人进进出出,还是没有穿警服的人。
机会!
我不由警惕起来,他们极有可能联系他们镇派出所的到医院等我,对我进行审查,车上全是战士,想跑是毫无可能性,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到了卫生院再说。
车子开出,一路颠簸,大概开了五分钟左右,看见外面有灯光,两边有人喧闹,还有挖掘机在轰鸣,看来又回到“殷木镇”了。
又开了一截,车子忽然停下,有人跑过来打开盖板,几个战士七手八脚把我抬出去,我眯着眼睛透过缝隙一看,正是卫生院大门,门口墙边或坐或站很多当地人,没看见穿警服的人。
这时马小保也被抬下来,然后是另外一个人,穿一件浅色风衣,头发花白,正是“宝鸡人”,只见他手脚垂在外面,随着担架抖动,明显还没恢复意识。
很快跑出来几个人,推来三辆铁推车,把我们抬到推车上,只见眼镜从第一辆吉普车上下来,跟其中一个“白大褂”说了几句,“白大褂”挥挥手,其余人直接把我们往里面推,门诊大厅依然全是人,闹哄哄,拐了个弯,宝鸡人径直推进一个病房,我跟马小保则停在走廊中央。
我警惕观察了一下,走廊不停有人进进出出,还是没有穿警服的人。
机会!
我想也没想一下坐起来,把后面推我的护工吓一跳:“干啥嘛!”
“屙尿。”我随口一句,这才感觉尿确实胀得不行。
三两下爬下来,双腿还是发软,也没工夫管,直接朝前方走。
后面护工没跟上来,我迅速拐过一个弯,尽头是一道门,推门出去,是一个后院,不远处是围墙,摸黑沿着围墙走,很快前方出现一道小铁门,像是后门,开着,有个当地人正扶着一个腿受伤的老年人进来,我径直走出去,外面有个小伙子正发动摩托,十七八岁模样。
我想也没想叫住他:“师傅!”
那人打量我一眼:“啥嘛?”
我却愣了一下:现在去哪?
急速思索一下:驼背不知去向,也不可能去找他,只有马上回到铁路线那儿,看看火车还在不在,希望渺茫,但不管怎么说,先离开这里!
“你走不走?”我直接问。
小伙子迟疑一下:“去啥地方嘛?”
“铁路线那儿。”我胡乱一指:“那儿有个隧道。”
小伙子想了想:“哦,小团山隧道。”
“屙尿。”我随口一句,这才感觉尿确实胀得不行。
三两下爬下来,双腿还是发软,也没工夫管,直接朝前方走。
后面护工没跟上来,我迅速拐过一个弯,尽头是一道门,推门出去,是一个后院,不远处是围墙,摸黑沿着围墙走,很快前方出现一道小铁门,像是后门,开着,有个当地人正扶着一个腿受伤的老年人进来,我径直走出去,外面有个小伙子正发动摩托,十七八岁模样。
我想也没想叫住他:“师傅!”
那人打量我一眼:“啥嘛?”
我却愣了一下:现在去哪?
急速思索一下:驼背不知去向,也不可能去找他,只有马上回到铁路线那儿,看看火车还在不在,希望渺茫,但不管怎么说,先离开这里!
“你走不走?”我直接问。
小伙子迟疑一下:“去啥地方嘛?”
“铁路线那儿。”我胡乱一指:“那儿有个隧道。”
小伙子想了想:“哦,小团山隧道。”
明天
继续
小团山隧道?
一时我也搞不清楚,就问有几公里,小伙子说有七八里,也没时间细问,就说价钱,最后说定15元,上车。
摸黑绕过卫生院,很快绕到大路上,已经深夜,路边依然站了很多人,看来是担心余震,路过到小学的那条小路,那排军车赫然停了一列,上方学校铁门口隐隐站了几名战士,明显在戒严。
我开始思考这件事:这样看来,这支部队到“殷木镇”果然有一个非常寻常的目的,小学不用说已经被他们封锁了,古墙后面发现了两条甬道,低矮那条结构比较清楚,而连接“空腔”那条,长度跟结构就完全不明,派来五辆军车,看来他们准备进去进行一次彻底勘探。
而山上那处军事工地,他们紧急集合肯定是准备从钻孔下去,底下,陶俑,石台,还有那几根年代不明的铁链不用说已经被发现了,还有那个叫“赵凯”的战士,无缘无故在裂缝里面消失,他们下去后肯定也要进行大规模勘察。
但是,这里面的确有个问题,按照那个“眼镜”怀疑的,上面所有发现似乎都不足以牵涉到军队层面,刚才“老孟”说了一句,说“在空洞底下还有一个重大发现”,莫非那个“发现”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对!我暗暗点头:钻机!当时我亲眼目睹,那根钻机执着的近乎“疯狂”往深层钻探,那个“发现”一定存在于空腔底下某个具体深度。
这时摩托车已经离开镇子,黑暗中沿着大马路前进,两侧远远的都是黑色山峦,我也完全搞不清方向,大概开了10分钟不到,忽然一个急刹:“到了。”
我朝左右一看,马路右侧下方是竟然是一个河道,足有三四十米宽,没听到水流声像是个干涸河床,对岸隐隐出现几排铁轨,没看见隧道。
我赶紧跳下去:“隧道呢?”
“过河。”小伙子朝对岸一指:“往左几百米就是。钱给额嘛师傅。”
一时我也搞不清楚,就问有几公里,小伙子说有七八里,也没时间细问,就说价钱,最后说定15元,上车。
摸黑绕过卫生院,很快绕到大路上,已经深夜,路边依然站了很多人,看来是担心余震,路过到小学的那条小路,那排军车赫然停了一列,上方学校铁门口隐隐站了几名战士,明显在戒严。
我开始思考这件事:这样看来,这支部队到“殷木镇”果然有一个非常寻常的目的,小学不用说已经被他们封锁了,古墙后面发现了两条甬道,低矮那条结构比较清楚,而连接“空腔”那条,长度跟结构就完全不明,派来五辆军车,看来他们准备进去进行一次彻底勘探。
而山上那处军事工地,他们紧急集合肯定是准备从钻孔下去,底下,陶俑,石台,还有那几根年代不明的铁链不用说已经被发现了,还有那个叫“赵凯”的战士,无缘无故在裂缝里面消失,他们下去后肯定也要进行大规模勘察。
但是,这里面的确有个问题,按照那个“眼镜”怀疑的,上面所有发现似乎都不足以牵涉到军队层面,刚才“老孟”说了一句,说“在空洞底下还有一个重大发现”,莫非那个“发现”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对!我暗暗点头:钻机!当时我亲眼目睹,那根钻机执着的近乎“疯狂”往深层钻探,那个“发现”一定存在于空腔底下某个具体深度。
这时摩托车已经离开镇子,黑暗中沿着大马路前进,两侧远远的都是黑色山峦,我也完全搞不清方向,大概开了10分钟不到,忽然一个急刹:“到了。”
我朝左右一看,马路右侧下方是竟然是一个河道,足有三四十米宽,没听到水流声像是个干涸河床,对岸隐隐出现几排铁轨,没看见隧道。
我赶紧跳下去:“隧道呢?”
“过河。”小伙子朝对岸一指:“往左几百米就是。钱给额嘛师傅。”
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很陌生,也没办法,下车给了钱,摩托车掉头很快开走。
下方河床果然完全干涸,在到达对岸时候发现石头缝隙里面竟然卡了一只黑色布鞋,是左脚,烂得不行,赶紧套在右脚上,很别扭,找了一下,找到几根烂布条胡乱把布鞋捆好。
爬上岸,沿着铁轨往左边过去,步行有50多米,前方两三百米距离,一道黑沉沉山峦底下果然出现一个隧道,里头竟然有亮光,隐隐有钻机轰鸣声,明显正在施工,我朝周围观察一下,心头一沉:左侧还是那道河床,而之前停车的隧道两边都是山峦,不用说,走错了。
也没办法,加快脚步过去,隧道里面,右侧铁轨上停了一辆砖红色车厢,只有短短一节像个“火车头”,上方举起一个小“铁床”,有两名戴安全帽的工人正用电钻钻隧道顶部。
我径直进去,一名工人发现我,一挥手:“干什么!出去!”
“问个事师傅。”我赶紧问:“k546次走没有?”
“出去出去!”工人一脸厌恶。
下方河床果然完全干涸,在到达对岸时候发现石头缝隙里面竟然卡了一只黑色布鞋,是左脚,烂得不行,赶紧套在右脚上,很别扭,找了一下,找到几根烂布条胡乱把布鞋捆好。
爬上岸,沿着铁轨往左边过去,步行有50多米,前方两三百米距离,一道黑沉沉山峦底下果然出现一个隧道,里头竟然有亮光,隐隐有钻机轰鸣声,明显正在施工,我朝周围观察一下,心头一沉:左侧还是那道河床,而之前停车的隧道两边都是山峦,不用说,走错了。
也没办法,加快脚步过去,隧道里面,右侧铁轨上停了一辆砖红色车厢,只有短短一节像个“火车头”,上方举起一个小“铁床”,有两名戴安全帽的工人正用电钻钻隧道顶部。
我径直进去,一名工人发现我,一挥手:“干什么!出去!”
“问个事师傅。”我赶紧问:“k546次走没有?”
“出去出去!”工人一脸厌恶。
我知道我现在这个形象,还是半夜出现在山区隧道,肯定被当做精神病人,正不知所措,旁边工人停下钻机:“他问什么?”
“像是疯子。”第一个工人道。
我懒得管,赶紧问:“我想问那趟k546走没有,之前因为地震停车那辆?”
“哦。”第二个工人道:“他问今天早上七点半那趟。”
“对对对!”我一喜:“开没有?”
“早就走了。”工人看了下手表:“10点半走的。”
我点点头,已经有心理准备:“现在几点。”
“一点一刻。”工人说完,又开始钻。
“出去出去!”第一个工人又挥手驱赶。
我没办法,掉头回到隧道入口,只感觉双腿又开始发软,确实不想走了,在墙壁下一屁股坐下,有些绝望:咋办!
不由摸出身上的钱,数了一下,不到50元,看来只有等天亮,在附近找个村镇找公话给郫县家人打一个,争取找个附近邮局汇钱,蔡姐那边不知道咋回事,就算她到了沈阳,没她电话,无法联系去了也没用,看来只有返回成都,不过回去之前得找人去看看水闸站什么情况,务必摸清再回去。
拿定主意,稍微安心,摸出烟,才发现全部打湿,这时顺手把一个东西摸出来,深色硬壳,是宝鸡人给我的电话簿。
借着隧道灯光,我胡乱一翻,前面十多页密密麻麻一看就是单位人名跟电话号码,后面则全部是空白页。
也懒得翻了,就要合上,后面一页突然跳出一个奇怪东西,赶紧翻到这一页,一眼发现上面画了一个裸体“怪人”。
“像是疯子。”第一个工人道。
我懒得管,赶紧问:“我想问那趟k546走没有,之前因为地震停车那辆?”
“哦。”第二个工人道:“他问今天早上七点半那趟。”
“对对对!”我一喜:“开没有?”
“早就走了。”工人看了下手表:“10点半走的。”
我点点头,已经有心理准备:“现在几点。”
“一点一刻。”工人说完,又开始钻。
“出去出去!”第一个工人又挥手驱赶。
我没办法,掉头回到隧道入口,只感觉双腿又开始发软,确实不想走了,在墙壁下一屁股坐下,有些绝望:咋办!
不由摸出身上的钱,数了一下,不到50元,看来只有等天亮,在附近找个村镇找公话给郫县家人打一个,争取找个附近邮局汇钱,蔡姐那边不知道咋回事,就算她到了沈阳,没她电话,无法联系去了也没用,看来只有返回成都,不过回去之前得找人去看看水闸站什么情况,务必摸清再回去。
拿定主意,稍微安心,摸出烟,才发现全部打湿,这时顺手把一个东西摸出来,深色硬壳,是宝鸡人给我的电话簿。
借着隧道灯光,我胡乱一翻,前面十多页密密麻麻一看就是单位人名跟电话号码,后面则全部是空白页。
也懒得翻了,就要合上,后面一页突然跳出一个奇怪东西,赶紧翻到这一页,一眼发现上面画了一个裸体“怪人”。
晚上有空再说
继续
我赶紧对着光线,那“怪人”画得很潦草,明显是侧面对着我,有个圆溜溜的“脑袋”,头顶有个“发髻”,后脑很突兀的往后凸出成一个“卵形”,我一下反应过来:裸体陶俑!
再看下面,果然,一个长溜溜的“身体”,只画了一条“长腿”,从头顶到脚部标注了一个高度——“81cm”,中央x部有个“小箭头”,写了一排歪歪扭扭的小字,仔细一看是——“估计为男性生x器”。
这时我注意到后面一页也有东西,一翻,空荡荡,只在中央画了三个类似符号的东西,左边第一个结构最复杂,中央是个歪歪扭扭的“十”字,上下左右四个空白处各有一个很小的“曲线”,第二个类似“四”字,最右边那个只画了几根不连接的“短线条”,下面画了一个“大问号”。
我盯着这三个“符号”,脑子里猛的跳出一幅画面:阴森森的石墙底下,一具裸体陶俑,右肋位置有三个指甲盖大小的铭文,左边第一个看不清,中央类似“四”字,右边那个类似一个变形的“罗”字。
我点点头:不用说了,眼前这三个东西就是裸体陶俑肋部的三个铭文,宝鸡人一定搞到了一具,应该就是马小保三爸几天前从古墙里面摸出的那具,所有陶俑估计都刻了这三个铭文,只是各有损害。
我下意识往后一翻,这页密密麻麻全是小字,隧道光线太暗,实在看不清,我摸出火机打燃,第一排首先画了一个铭文,是左边第一个,后面明显是注释——“参考文字:双水符(释比经《阿扎窟》),读音:夜,含义:变异,变化,腐烂”。
我看得暗暗心惊:莫非,宝鸡人破译了这三个铭文?
赶紧往下看,果然写了那个“四”,后面明显是注释,首先画了一个类似倾斜的“月”的符号——“参考文字(《阿扎窟》),读音:粗,含义:一种类似鱼(或蛇)的不明生物”。
最后,胡乱画了几笔,明显是第三个符号,后面两个字——“待查”。
再看下面,果然,一个长溜溜的“身体”,只画了一条“长腿”,从头顶到脚部标注了一个高度——“81cm”,中央x部有个“小箭头”,写了一排歪歪扭扭的小字,仔细一看是——“估计为男性生x器”。
这时我注意到后面一页也有东西,一翻,空荡荡,只在中央画了三个类似符号的东西,左边第一个结构最复杂,中央是个歪歪扭扭的“十”字,上下左右四个空白处各有一个很小的“曲线”,第二个类似“四”字,最右边那个只画了几根不连接的“短线条”,下面画了一个“大问号”。
我盯着这三个“符号”,脑子里猛的跳出一幅画面:阴森森的石墙底下,一具裸体陶俑,右肋位置有三个指甲盖大小的铭文,左边第一个看不清,中央类似“四”字,右边那个类似一个变形的“罗”字。
我点点头:不用说了,眼前这三个东西就是裸体陶俑肋部的三个铭文,宝鸡人一定搞到了一具,应该就是马小保三爸几天前从古墙里面摸出的那具,所有陶俑估计都刻了这三个铭文,只是各有损害。
我下意识往后一翻,这页密密麻麻全是小字,隧道光线太暗,实在看不清,我摸出火机打燃,第一排首先画了一个铭文,是左边第一个,后面明显是注释——“参考文字:双水符(释比经《阿扎窟》),读音:夜,含义:变异,变化,腐烂”。
我看得暗暗心惊:莫非,宝鸡人破译了这三个铭文?
赶紧往下看,果然写了那个“四”,后面明显是注释,首先画了一个类似倾斜的“月”的符号——“参考文字(《阿扎窟》),读音:粗,含义:一种类似鱼(或蛇)的不明生物”。
最后,胡乱画了几笔,明显是第三个符号,后面两个字——“待查”。

明天
晚点
继续
我又重新看了一遍,目光最后停在“《阿扎窟》”上面。
“阿扎窟”,好怪异的名字,什么东西!
应该是一本经书,属于什么“释比经”,估计跟某种宗教有关,经文一定是某种很特别的文字,而宝鸡人在经文里面找到了两个跟铭文对应的文字,所以特意记录下来,一定是这样!
如果他猜对了,第一个铭文意思是“变异或腐烂”,第二个是“某种类鱼或蛇的不明生物”,那么这三个铭文应该在表达“某种生物发生变异或者腐烂”这么一个“事件”,可是,为什么刻在陶俑身上,有什么用意?
一时搞不懂,往后一翻,这页还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一看写的是——“‘赶殷’:当地古老仪式,起源时间?内容为驱赶一种叫‘殷’的恶灵,‘殷’具体形象不明,陶俑对照该物体形象制作?作用不明。”
顺手一翻,是本子最后一页,空荡荡,只在中央很突兀的写了一排字 ——“结论:陶人头颅凸出跟她暂无明显关联。”
“阿扎窟”,好怪异的名字,什么东西!
应该是一本经书,属于什么“释比经”,估计跟某种宗教有关,经文一定是某种很特别的文字,而宝鸡人在经文里面找到了两个跟铭文对应的文字,所以特意记录下来,一定是这样!
如果他猜对了,第一个铭文意思是“变异或腐烂”,第二个是“某种类鱼或蛇的不明生物”,那么这三个铭文应该在表达“某种生物发生变异或者腐烂”这么一个“事件”,可是,为什么刻在陶俑身上,有什么用意?
一时搞不懂,往后一翻,这页还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一看写的是——“‘赶殷’:当地古老仪式,起源时间?内容为驱赶一种叫‘殷’的恶灵,‘殷’具体形象不明,陶俑对照该物体形象制作?作用不明。”
顺手一翻,是本子最后一页,空荡荡,只在中央很突兀的写了一排字 ——“结论:陶人头颅凸出跟她暂无明显关联。”
“她”!是谁?
我盯着这段文字,忽然想到驼背,根据他在火车上跟谢老三的对话,来这里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听到陶俑后脑凸出,还提到什么“那排干尸”,而宝鸡人在结论里面也提到“后脑凸出”,看来这个问题对他来说非同寻常,两个不相关连的人为什么都如此看重这件事?
一时脑子里一片混乱,倦意袭来,不知不觉昏睡过去,迷糊中感觉自己身处一个阴森地下室,周围全是水,而底下出现一个巨大朦胧的“人形”铁家伙,它背面有一排模糊铭文,有个强烈感觉想去看清,我试图往下潜,右脚小腿却像被一个黑暗中伸出来的利爪抓住,钻心的疼——
我一下就痛醒了,眼前漆黑一片,只听右脚位置“噗噗”响,有几只老鼠正飞速逃窜。
我一下坐起来,隧道里面很黑,那辆轨道车已经不在,远处天边已经显出一块 “鱼肚白”。
我盯着这段文字,忽然想到驼背,根据他在火车上跟谢老三的对话,来这里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听到陶俑后脑凸出,还提到什么“那排干尸”,而宝鸡人在结论里面也提到“后脑凸出”,看来这个问题对他来说非同寻常,两个不相关连的人为什么都如此看重这件事?
一时脑子里一片混乱,倦意袭来,不知不觉昏睡过去,迷糊中感觉自己身处一个阴森地下室,周围全是水,而底下出现一个巨大朦胧的“人形”铁家伙,它背面有一排模糊铭文,有个强烈感觉想去看清,我试图往下潜,右脚小腿却像被一个黑暗中伸出来的利爪抓住,钻心的疼——
我一下就痛醒了,眼前漆黑一片,只听右脚位置“噗噗”响,有几只老鼠正飞速逃窜。
我一下坐起来,隧道里面很黑,那辆轨道车已经不在,远处天边已经显出一块 “鱼肚白”。
浑身冰冷,也不想睡了,用打火机照了一下右腿,有几个才咬出来的窟窿,血糊糊的,一阵恶心,胡乱吐了几口唾沫上去。
这时听到身后远远的有男女说笑,扭头一看,河床对岸的马路上有三个当地人正匆匆行走,其中一人推了一个架子车,一个妇女背个背篓,像是去赶早集。
肚子里头咕咕叫,这才想起从火车下来后已经快一天没吃东西,身上湿漉漉的还没干完,右脚套了一只烂布鞋,头发上全是凝固的血块,这个样子到哪里都会被当做精神病人,得找个地方处理一下。
赶紧起身,迅速穿过河床到了对面公路,这时又有几个当地农民经过,问了一下,说顺着公路往前两三里是“阳平关镇”,今天“逢十天”,有个“早场”。
于是跟在他们后面,到了镇子,天边已经露出朝霞,整个镇子已经人声鼎沸,卖吃的卖鸡鸭卖农具卖菜的挤满了路两侧,到处乌烟瘴气,一股鸡屎跟烟草混合的气味。
我跟着人流茫然走了一截,看见路边有个微货,在处理“库存衣裤”,写的“5至20元”,赶紧选了一双布鞋,一顶帽子,讨价还价18元搞定。
赶紧找个地方把鞋子换了,戴上帽子,看见对面有人卖油炸大饼,花一元钱买了两个,蹲在一个摊位旁边吃。
这时从我来的方向开过来一辆大客车,前面玻璃窗上写着“燕子砭——略阳”,慢吞吞开过来,人多开不动,司机猛按喇叭。
我随意瞟了一眼,一下发现靠窗第三个位置坐了一个人,穿一件军绿色老棉袄,花白寸头,一对三角眼正往下瞟,一下跟我对上。
我一下站起来:娘的,是驼背!
这时听到身后远远的有男女说笑,扭头一看,河床对岸的马路上有三个当地人正匆匆行走,其中一人推了一个架子车,一个妇女背个背篓,像是去赶早集。
肚子里头咕咕叫,这才想起从火车下来后已经快一天没吃东西,身上湿漉漉的还没干完,右脚套了一只烂布鞋,头发上全是凝固的血块,这个样子到哪里都会被当做精神病人,得找个地方处理一下。
赶紧起身,迅速穿过河床到了对面公路,这时又有几个当地农民经过,问了一下,说顺着公路往前两三里是“阳平关镇”,今天“逢十天”,有个“早场”。
于是跟在他们后面,到了镇子,天边已经露出朝霞,整个镇子已经人声鼎沸,卖吃的卖鸡鸭卖农具卖菜的挤满了路两侧,到处乌烟瘴气,一股鸡屎跟烟草混合的气味。
我跟着人流茫然走了一截,看见路边有个微货,在处理“库存衣裤”,写的“5至20元”,赶紧选了一双布鞋,一顶帽子,讨价还价18元搞定。
赶紧找个地方把鞋子换了,戴上帽子,看见对面有人卖油炸大饼,花一元钱买了两个,蹲在一个摊位旁边吃。
这时从我来的方向开过来一辆大客车,前面玻璃窗上写着“燕子砭——略阳”,慢吞吞开过来,人多开不动,司机猛按喇叭。
我随意瞟了一眼,一下发现靠窗第三个位置坐了一个人,穿一件军绿色老棉袄,花白寸头,一对三角眼正往下瞟,一下跟我对上。
我一下站起来:娘的,是驼背!
驼背也发现了我,愣了一下,我心头狂喜,赶紧招呼:“老潘!”
驼背一对小眼睛瞪圆,终于认出来,对司机道:“师傅,开下门。”
车门打开,我几下上去,司机回头问:“去哪儿?”
“一起的,略阳。”驼背赶紧回答。
他后面位置刚好没人,我一屁股坐下,车子慢吞吞启动,警惕观察一下周围,都是本地乡民,赶紧问:“你咋在车上?”
“克略阳。”
“略阳!干什么?”
“买火车票。”驼背一脸诧异打量我:“你呢,怎么在这地方?”
“今天早上过来的。”我朝身后一指:“本来说到昨天火车停车的地方去看,结果司机走错了,我步行过来的,对了——”
我实在忍不住:“小学那边咋回事,你晓不晓得后来有部队过去了?”
“嘘——”驼背点点头:“瞧见了。门口全是军车,还站了岗。”
“他们进去时候你在不在?”
驼背摇头:“我提前走了。”
我想起一个人:“对了,你碰到那个叫国娃的人没有?”
“国娃。”驼背小眼睛眨巴一下:“格是一起进克的人?没有。”
“那你跑哪儿去了?”
驼背哼哼一声:“有点事。不说我了——”
他瞟了一眼左右,凑过来:“你咋回事,里面啥情况?”
“进去是个甬道,可能两三百米。”我压低声音:“然后是个洞穴,里头——”
我话没说完,车子忽然一个急刹,我赶紧抓住椅背,只听司机骂了一句,车外面有人惊叫,像压到人了。
周围乘客都赶紧站起来,我也直起身,这时感觉左上方行李架有个东西像要滚下来,扭头一看,是一捆甘蔗,里头用报纸包了一个“长条状”物体。
我忽然有个奇怪感觉,不由多看一眼,一下发现那物体末端露出一截“青灰色”,有几根“脚指头”,竟然是一只小孩的脚。
驼背一对小眼睛瞪圆,终于认出来,对司机道:“师傅,开下门。”
车门打开,我几下上去,司机回头问:“去哪儿?”
“一起的,略阳。”驼背赶紧回答。
他后面位置刚好没人,我一屁股坐下,车子慢吞吞启动,警惕观察一下周围,都是本地乡民,赶紧问:“你咋在车上?”
“克略阳。”
“略阳!干什么?”
“买火车票。”驼背一脸诧异打量我:“你呢,怎么在这地方?”
“今天早上过来的。”我朝身后一指:“本来说到昨天火车停车的地方去看,结果司机走错了,我步行过来的,对了——”
我实在忍不住:“小学那边咋回事,你晓不晓得后来有部队过去了?”
“嘘——”驼背点点头:“瞧见了。门口全是军车,还站了岗。”
“他们进去时候你在不在?”
驼背摇头:“我提前走了。”
我想起一个人:“对了,你碰到那个叫国娃的人没有?”
“国娃。”驼背小眼睛眨巴一下:“格是一起进克的人?没有。”
“那你跑哪儿去了?”
驼背哼哼一声:“有点事。不说我了——”
他瞟了一眼左右,凑过来:“你咋回事,里面啥情况?”
“进去是个甬道,可能两三百米。”我压低声音:“然后是个洞穴,里头——”
我话没说完,车子忽然一个急刹,我赶紧抓住椅背,只听司机骂了一句,车外面有人惊叫,像压到人了。
周围乘客都赶紧站起来,我也直起身,这时感觉左上方行李架有个东西像要滚下来,扭头一看,是一捆甘蔗,里头用报纸包了一个“长条状”物体。
我忽然有个奇怪感觉,不由多看一眼,一下发现那物体末端露出一截“青灰色”,有几根“脚指头”,竟然是一只小孩的脚。
明天
第二季《秦岭鬼俑》完
谢谢聆听。
谢谢聆听。
休息几天。
第三季《云南蛇墓》即将开始。
第三季《云南蛇墓》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