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将是基建大年,这在近几天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已见初步发力。
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主要靠房地产和出口的增长。第三季度之后,房地产被全方位打压,经济增长迅速滑落到5以下。这让众人忽然惊觉,原来房地产依然是经济支柱之一,一个产业占了国民经济总量的1/3.
但在2022年,在支撑经济发展的几大支柱中:消费和服务业依然萎靡;房地产投资在政策强压之下,大概率将维持现有的紧缩平衡,并彻底进入到强者恒强的养蛊时代。
最重要的是,美元加息预期异常强烈,外贸预期转弱已成定式。
所以,在全面排除之后,2022年稳定中国经济的最重要抓手,只剩基建。
只是,基建又分为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在过往几年,虽然新基建口号很响,但是占比其实很小。
十四五,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时刻,虽然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相结合,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但毋庸置疑的是,新基建将成为下一步投资的重中之重。
最近有两个明确的放水消息,就是特高压和数字经济。
2
1月11日,消息开始传播出来,今年特高压全面核准提速,甚至有权威人士放话只要报就能批,信号之强前所未有。
单是国网2022年就计划开工13条特高压线路。而整个十四五期间,国网和南网相加,每一年的电网投资额都将超过6500亿元,而能带动的相关社会投资将在此基础上乘以2, 专此一项每年将有近2万亿的投资规模。
很多人不懂为什么高压线这种东西也能成为新基建,原因有三:
第一,就和房地产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一样,特高压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建设特高压项目能够有效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在特高压产业链中,既有传统的高压电气开关设备、新材料、换流阀、线缆、变压设备、机械;还可以依托5G推动物联网、芯片等向高新技术升级和发展。
既可以稳经济增长,又和科技转型深度契合。
第二,中国东西部能源分布不平衡,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耗,在地理上极不对称。
东部沿海5.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GDP的40%,但这里可开发能源只占全国的0.4%。
中国绝大部分风能在内蒙,绝大部分水电资源在西南,绝大部分太阳能在西北。像四川省,水力发电余量非常大;而典型的制造业大省广东,能源又特别紧缺。
“西电东送”不但能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增加西部省份的收入和就业,所以是一个很好的战略。但因为输电距离很长,沿途的损耗很大,所以使用平常的输电网电就非常理想。
直流的特高压,能很好地降低长距离传输带来的能量损耗,所以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能源分布不平衡,一直是推动特高压在中国出现的核心因素。
第三,和碳中和碳达峰有关。
在追逐全球经济的主导权时,我们有两项杀手锏,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5G。而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个都是超级用电大户。
如果是常规的煤电,很显然,这是与全球减碳完全相悖的发展模式。这时候,西电东送和特高压便显得异常重要。
特高压输送的西部清洁能源,是以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为主,并不是把重污染的火力发电站挪到西部,再把电传输过来。
东部的消费承接以电动汽车和5G为主,特高压本身又以减少输电损耗为主。
这是一个全系统的环保系统,是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核心板块之一。
而碳达峰和碳中和又是整体经济转型的总阀门和风向标。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作为2022年和十四五新基建投资的核心板块,为何要重金下注到特高压。
3
在11日特高压消息放出之后,紧接着第二天,数字经济的规划前景也成板上钉钉之事。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里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是:
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的比重,要达到10%。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5年,中国的GDP将可能会达到22.48万亿美元,如果按照眼下6.36的汇率计算,就是143万亿。
占比10%,就是14.3万亿。
目前是7.8万亿,要增长到14.3万亿,年化增长率大约为20%。
而将这个数字经济发展指标细分之后,就是这些:
最大的增量有两项:千兆带宽用户数、工业互联网。
千兆宽带和特高压输电网一样,更大的意义在于连接和传输作用。在千兆宽带的背后,则是家居智能化和生活智能化的全面升级,也是应用场景的全面变革。
但更大的意义则是倒逼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就像苹果手机出现后,手机应用场景被全面变革;但直到4G诞生之后,所有的手机场景应用才被做到最大化。短视频(抖音)、打车(滴滴)、外卖(美团)等等千亿市值的公司诞生层出不穷。
这些都是基建的升级,倒逼制造端和消费端场景同步升级的典型案例。
工业互联网,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在其上层则是智能制造,就和电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一样。
所有的科技升级,其核心目的都在于增加效率和产出,并同时降低成本。
全球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300年,历经数代升级,现在制造业的升级已经到了边际成本下降的极限。
也就是说,硬件端成本下降已经降无可降。只能通过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即通过工业软件赋能制造,才能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工业互联网的兴起是必然趋势。在此之前,国家多次发布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重磅文件,支持高端制造发展。
这一次,则直接将普及率从14.7%提高到45%,年复合增长率为25%,也是属于重金下注,高速增长的行业。
4
国家的经济走向,一切其实都是明牌。
问题就在于,能不能抓得住。
在十四五的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在此政策指引下,一场不见硝烟的制造业竞赛,在中国城市间迅速展开。
制造业的核心基础是什么?
是产业集群。
这就是为什么占坑如此重要的原因。合肥占住了新能源汽车,结果一系列的上下游产业链蜂拥而至、迅速落地,造成恒强的集群效应。
黄奇帆说过重庆的笔记本产业集群是怎么逐渐做大的,当产业集群的规模成型后,效率也会达到最大化,这时候,别的城市就是想挖也挖不走了。
郑州迅速崛起,富士康居功至伟。富士康落户,全球七部手机有一部就产自郑州厂,这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云集。从而带来了郑州发展的黄金十年。
产业集群不仅能实现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更能够助推创新经济,打造竞争新优势。
眼下的国家经济高质量转型,就是未来二十年内,唯一的一次城市重新洗牌的机会。
新基建、高端制造、物联网、新能源等等与之相关的坑就那么多,谁占住了,谁就赢得了未来20年发展的黄金时代。
不说别的,就说2022年的放水,我们已经明确知道是新基建。
但是,如果你的城市没有相关的产业集群,国家就是想放水给你,城市都接不住。
产业、资金、技术不断堆积,就是城市分化越来越陡峭的时候。
其实,盛亏之象已经显现了。
去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了国内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毋庸置疑的是,这25个产业集群,就是国家资源全力倾斜的主要水池。
因为它们肩负着经济转型和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所有使命。
在仔细的盘点了这个名单后,你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
25个产业集群,除了青岛、西安、成都、长沙之外,有19个产业集群全部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
除了西安得益于军工,青岛得益于家电制造和高铁地铁之外,北方核心城市郑州、天津、济南、石家庄、沈阳全部空缺。
刘鹤曾经说过,支撑中国经济有两大支柱,城市化和工业化。
此后以往,北方城市的发展动力,唯一来源只剩一个,就是城市化,通过虹吸下一级的地市资源来做大中心城市。
凯恩斯最好的学生是中国。中国城市的排位赛,永远都是国家计划指导下的自由竞争。
从2022开始到十四五结束,将是中国城市占位大战最紧张也最重要的五年。
占住了便是人中龙凤,占不住便是连国家放水都没得接。
而城市竞争的背后,则是城市未来几十年的运数,以及满城子民的命运和未来!
所谓择一城终老,祝每个人都能选对自己托付一生的城市!
春节福利来袭!
【抽盲盒,中大奖!】
破竹年终福利,参与抽盲盒,价值超万元爆款超值课程等你抢!
【知识盲盒奖池】
财富圈:
365/季爆款财富圈课程,更有机会获取双倍时长卡,享双倍课程时长!
破竹SVIP:
包含1198元年卡、498元季卡
破竹币:
399破竹币、299破竹币
视频课:
3799元破竹深研院、投资大学季卡、599管清友视频课、299马光远视频课
每位用户有5次“0元试玩”的机会!
盲盒数量有限!立即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参与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