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被跌穿,银行催还本金,这一刻终于还是来了!




1
今天,我们说一些小事。但小事也并不小,在这些事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购房者的切身利益。
这几天,一条来自深圳的消息,震惊了很多人。

大概的意思是,深圳有人已经开始接到银行的电话,说是客户所购买房屋的现在评估价,已经跌破了当时的贷款金额。
银行为了控制风险,需要客户提前还一部分本金进去,自己补上这部分差价。
并且,客户还不能不还。因为这是当初的贷款合同里的条款,是有法律效应的。
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条款罢了。
如今想来,没人知道有这个条款是正常的,因为没人会想到,在深圳买的房子,有一天竟然能跌到这种程度。
不得不感叹,还是银行见多识广,考虑的最是细密周全。这个条款可以看做是银行的风险对冲条款。
房子能涨就能跌,但购房者只看到了涨,银行最先看到的却是跌。
所以,不管现在如何烈火烹油,先把风险导致的财产损失给考虑进去,并且写进客户的贷款合同里,以此来保证银行的实际利益。
而这一切,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是:房子的评估价<银行的此前放款估值。
有一套房子,3年前银行评估到了1000万,客户首付三成,就是300万;然后可以贷出来7成,也就是700万。
3年后,这一套房子因为行情下跌,市场价降了。银行重新评估,估值降到了 800万,而这时候,客户的可贷款额度,也降低到了560万。
从三年前的贷款700万,到现在的贷款 560万,相当于银行之前多贷了140万给你。
而现在,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就要求客户必须填补本金,比如增加100万本金,将贷款额降低到 600万。
生意本来买定离手,哪有可后悔的呢?
但是,不好意思,我银行就是可以。
你说我霸王条款?没错,就是啊,你能怎样?
你说不公平?没错,就是啊,你能怎样?
我合同里写着呢?谁让你当初不看合同就签字呢?
2
另一件事发生在环京。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2016年,A在北三县的香河买了一套房。单价两万多元,总价两百多万,2018年正式收房。
因为A的房子2022年才出房产证,A去拿房产证的时候,知道了一件事。
想领房产证可以,但是必须得签一个协议。
这个协议,则是另一个霸王条款:
若连续三个月或累计六个月不能按时偿还银行本息,开发商有权收回他所购房屋的所有权,此前交的所有房款作为违约金,不予退还。
也就是说:如果A断贷,则开发商没收房屋;首付款也没收。
直白点说,只要断贷,A将鸡飞蛋打,什么都剩不下。
问题在于:
第一、2018年已经交房,购房流程早已履行完毕。
第二、剩下的贷款还款,是A和银行之间的事;和开发商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你开发商越俎代庖,替银行操这些心干啥?
背后的原因是,前期开发商向银行办贷款的时候,银行也给开发商出过一个霸王条款,这在内部被称为全程担保协议:
即便已经交房和办理房产证,开发商依然必须要担保购房者后续会按约还贷。
如果购房者不按期还款,银行会直接从开发商公司划款。
这时,我们应该已经捋清楚这个前因后果了。
银行去找开发商办按揭,银行硬性规定,开发商和业主必须绑定,来保证业主能按时还款。
所以,对银行来说,开发商和业主是连带还款责任,安全系数一下子就大多了。
胆问题是,A的房子是2016年买的,那时候北京市场和环京市场火的简直要爆炸。
并不是这几年市场冷了,违约风险高了。
那么,开发商为什么在2016年就让开发商签了这个全程担保协议。
内部人的解释是:
因为那两年环京房价涨的过高过快,银行担心后期房价下跌,房产贬值,购房者断贷,因此要求开发商全程担保。
你一看,银行并没错。并且清醒的认识到了:
涨幅过快→泡沫过大→泡沫破裂→房产贬值→断贷
所以,提前做了预警措施。
结果,A小区的二手房,真的一路下跌,几年后的今天,从2万多的房价,跌到了此刻的房价8880。
跌幅超过60%。现在的总价,已经低于未还的100多万银行贷款。
也就是说,不仅首付款全搭进去,还要补房贷的窟窿,已经完全丧失了持有价值了。
这搁谁都想断贷,傻子才不及时止损,愿意继续还贷呢。
这时,银行前期签订的霸王条款,反而成了保护自己利益的最好对冲。
银行又赌对了。
3
折腾来折腾去,原来银行才是最理智的那个人。
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想到的确实将来下跌之后怎么办?
从而做出了各种规避和对冲,结果今天正是这些对冲,很好的保护了自己。
这看是两件小事,但小事也并不小,小事的背后,是真金白银和家庭幸福。
这也让我们再次思考房住不炒。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房住不炒,在抑制房地产的价值,也在抑制市场的正常交易行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
但是从民生的角度,让住房回归居住价值,让癫狂的炒房客胎死腹中,是绝对的正确。
就像这些环京的案例,有多少是因为业主的极度不理智,并最终被不理智所吞噬。
从这个角度看,业主不但不值得同情,反而是自找苦吃了。
这让我们充满疑惑,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到底该同情谁?谴责谁?
也许大家都没错,是时代错了。
是时代丧失了价值观,丧失了精神追求,丧失了正确的导向。
所谓魔幻,就在于,该同情的,却一点都不值得同情;该谴责的,却又是最理性的。
就像荣国府门前的那两只石狮子,没有一只是干净的!
眼下形成的共识是,2023年是经济大拯救的一年。
要救经济,就必须进行强刺激。但眼下最大的问题是:
中国 M2 的增速,已经超过了信贷增长。金融系统中流动性充沛,但借贷意愿不高。
也就是说,钱只在金融机构空转,却沉不到市场的底部。那么,2023年的强刺激会怎么走?
对此,周金涛之后,最著名的经济学洪灏做了《中国版量化宽松》的指导报告,新鲜出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因过于敢于直言,洪灏在国内全平台被封禁,如果你对这份2023年度投资报告有兴趣,可以加下面的二维码,我私发给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