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征服或开发西南地区,正式把西南地区纳入中华版图。


中国西南地区开发是在汉武帝时期,《史记.西南夷列传》,即打通内地与夜郎地区的联系道路,并在夜郎设置官吏。后武帝欣然应允,随后下诏“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史记.西南夷列传》),自此汉朝拉开了对“西南夷”地区进行大规模开拓的序幕。为什么汉武帝开发西南,它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经过中国西南部,再由此转入西域。当时汉人,对汉代的地理知识可能不了解,印度和西域之间有一个几乎不可跨越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有这样的错误当然也不是偶然吧!中国和南亚之间的确有一条道,那条道就是西南丝道,经过横断山脉的山谷,草原和西南和中国联系成一片。不过汉武帝他想经过西南到达西域的目的,其实并没有完成。可以说失败了。但是汉武帝开发西南中国,也就是所谓“开西南夷”,把西南山林地区的整片土地和人口,通通收入汉帝国的范围。

一定有人会有疑问,从巴蜀地区难道到不了西南地区吗?汉朝初期,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沿着长江的谷地并没有深入到西南地区。是汉武帝时期开西南,才把这条路打通,不仅向南走也向西走,也进入了新康藏地区,所以西南夷的开发是分两条路的。
《汉书·西南夷传》记载的邛都,哀牢、滇等许多西南地区各种民族的文化,包括他们的衣着,生活方式、族群名称,不过今日西南族群又经历过了2000年的迁移和融合,不可能等于当年的族群,向西南开发的三条大路,实际上都从成都辐射下去。第1条大路是向西南进入了澜沧江;第2条是正西方,朝向青康藏的一条大道;第3条是向南进入了红河以及西江,然后向西联系到缅甸,向南联系到了广东。这三条大道,当时并没有大量的汉人人口移入,正因为汉武帝开发才把这三条大道连接成一个网状,只有少数的汉人移入是当地人同化,在汉武帝强大的军事和行政力量面前收录了这些少数民族,然后使他们在汉帝国的行政治理之下逐步同化,因此又多出了许多新的郡县出现。
汉朝交州,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那边的郡县主要与广东地区联系,只有一小部分是和西南联系。汉帝国的政府在交州的行政网络要比西南地区细密,这个问题非常奇怪,按常理说交州离中原王朝更远,怎么反而汉朝在这里有更密的行政网,而西南就不行?很有可能是西南地区山林密布,山高谷深交通困难的主要原因吧。

汉朝时开发西南的过程中,早期的移民担任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开发西南第一步,也就是开发四川地区时早来的移民,比较出名的司马相如和朱买臣。如卓王孙以及他的女婿司马相如,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汉人向西南扩充的马前卒。司马相如和他的妻子卓文君的家族是秦朝建立时被发配到四川开拓的六国人民,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冶铁,采盐,以及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做贸易。同样,在汉代开发东南地区时,例如会稽郡。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地区,进入山地的也是早期到达的汉人。比如朱买臣,就是一个移入越人地区的汉人,后来帮助汉帝国开发这个地区,担任了会稽郡太守。
当时在开发西南地区有一个行政单位叫做“道”,道是一个直线,不是一个点。从一条线慢慢扩张,然后成为了一个面,建立了一个行政单位。汉帝国的扩张,用的是两种方略:一军事手段,二移民文化行政,正式把西南纳入中国行政网之内,也是那个时候,西南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汉武帝扩张,对少数民族来说影响非常大,当时的少数民族因居住环境是崇山峻岭比较封闭。所以很难接受到先进的文化和农业垦殖,有时候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同样也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经济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还只是山林地区的粗放农业,这时他们是无法抵制汉人的经济(贸易)力量的。汉武帝对西南的开发,为日后各朝代统一西南奠定了基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