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确诊个案首度突破600例 , 广州再设管控区 , 台股遭狂杀...


点击"两岸商汇"关注 
每天都有好文章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11)日公布新增630例COVID-19确定病例,
也是本土加上境外个案首度突破600例;另确诊个案无新增死亡。
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宣布新增439例本土个案,分布于全台18县市,
其中以双北最多,新北市145例、台北市100例;境外移入个案也新增191例。
指挥官陈时中表示,本土案例仍然维持在高点,而本土和境外个案数都是今年次高。

境外移入个案今天也新增191例,为今年次高,其中117例为落地採检,入境国家以越南最多,共67例。
陈时中指出,昨天有一台籍航空自越南入境航班,204人当中有48人确诊,阳性率23.53%很高,
因此会请民航局去了解,是否落实登机前6小时快筛规范,否则对控制疫情会造成一些负担。
指挥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39例本土病例,为216例男性、223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80多岁,
发病日介于今(2022)年4月1日至4月11日,其中包含223例为无症状感染。
个案分佈为新北市(145例)、台北市(100例)、基隆市(36例)、高雄市(32例)、桃园市(25例)、花莲县(21例)、宜兰县(14例)、新竹县(12例)、
新竹市及屏东县(各10例)、台中市(9例)、嘉义县及台南市(各6例)、彰化县(5例)、云林县(4例)、苗栗县(2例)、嘉义市及台东县(各1例)。相关疫情调查持续进行中。

指挥中心说明,新增境外移入个案为96例男性、91例女性、4例调查中,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70多岁,
分别自越南(31例)、印尼(12例)、韩国(4例)、奥地利(3例)、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泰国(各2例)、日本、加拿大、义大利、印度、寮国、香港、瑞典、法国及美国(各1例)移入,
另124例调查中。入境日介于今年3月30日至4月10日。

新北市10日新增143例确诊,居家隔离达1万2637人创历史新高,中央规划在新北率先试办“居家照护”,
今将讨论染疫轻症居家照护送药机制。
市长侯友宜表示,居家照护与集中检疫所、加强版防疫旅馆可双轨并行,
及早启动、及早因应,以保有更多的医疗量能。
新北市昨将原“检疫隔离关怀中心”升级为“Covid-19居家照护关怀中心”,
侯友宜说,居家照护还是要有一定条件,高风险族群不适合在家照顾,
之前呼吁中央在宅照护已准备一段时间,及早启动居家照护就可保有更多的医疗量能。

侯友宜表示,试办居家照护计划分“生活关怀”与“健康照护”两面向执行,
“生活关怀”首创物资关怀箱以解决确诊者民生物资的不便,
当日确认民众为居家照护者,提供关怀箱配送,
内有快筛试剂10支、温度计1支、口罩、垃圾袋、泡麵、饼乾等基本物资以及生活物资採买资讯等。
此外,与市府合作的卖场或超商业者将于24小时内配送关怀箱至住处,

相关採买资讯有电商平台可以宅配支援,另提供14天影音平台免费观看放松心情。
在“健康照护”上,与7间核心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并结合新北iCare健康云进行远端医疗科技防疫,
如个案确诊,由医院进行健康评估及分流,病情加重者转送7间医院治疗。
侯友宜说,Omicron中99.7%都是轻症或无症状确诊,启动居家照护势在必行,
社区要抱著关怀支持体谅的心,来支持居家照护的确诊者。

台商重镇江苏昆山疫情持续狂烧,昆山市官方7日宣布,将防疫“静默期”再延长至12日24时。
4月至今都一直受到防疫管控影响,多数工厂从清明连假至今,都处于停产配合政策状态,只能让员工放假或放无薪假。
工商时报报导,台商圈近日疯传一封尚未经官方核实的公告,
内文指出,昆山将封到5月1日,所有生活物资政府全面管控,个人网购完全停止,
至于其后要不要继续封城,要等5月1日再决定。
该公告指出,5月1日~7日封控情况将维持现状,沿用目前生产运行方案;5月中旬至5月18日全市大面积解封。
尽管此消息未获官方证实,但若第三度延长封城至5月1日,台厂4月营收将受冲击,
加上五一长假至少有四天假期,一旦无法如期复工,多数电子厂第2季财测恐难达标,尤其是PCB、散热、被动元件等产业。
大陆疫情恶化,台商重镇接连封城,近80台厂遭殃,
昨日电子股成为杀盘重心,台股盘中大跌逾230点(或1.3%),最低来到17046点,
万七大关岌岌可危,资金转进金融、钢铁等族群,但难撑大局。

陆媒《界面新闻》指出,近期有一些城市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关闭了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但只是关闭了部分,并非全部。
例如杭州从4月10日开始,将关闭13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而杭州一共有71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其他的出口仍可通行。
当地运输局表示,因疫情防控,这些城市需要在高速口设立检查点,关闭部分高速口可以减少人力投入。
高速公路一般有多个出入口,可以绕行至其他出入口上高速。
报导说,有些高速口虽然没有在公佈的关闭清单中,但实际上也有人把守无法通行。
山东临沂的李先生表示,他从临沂发货到济甯邹城,绕路摸索了很久才抵达目的地。
原本只有170公里的路透,最终走了600多公里才到。
许多司机几天都被困在路上仅靠著瓶装水与馒头维生,
有些地方连开车门下车都不准,估计有3000万货运司机被困物流车阵中,厂商等不到货同样叫苦连天。

综合澎湃新闻及央视报导,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11日晚间说明指出,
10日14时至11日18时,广州市新增38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
其中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本轮广州疫情(8日起算)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61例。

据报导,从感染者情况可以看出,新增本土感染者大多是在管控区域或重点人员中主动排查发现,
包括家庭传播、店铺接触群聚,疫调显示与之前公佈的病例存在关联。这呼应了先前传播链清晰的说法。
针对新增病例情况,广州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力量推进疫调工作,甄别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划定管控区域,开展多轮核酸筛查,对重点场所进行消毒。
目前,白云、越秀、花都、增城、海珠部分区域分别划定了分级分类管控区。

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台湾民众小光受访表示,自己住的大楼位在上海浦东洋泾大道附近,
是最早就开始封控的大楼,3月10号到迄今已一个月,每天的物资来源只能依靠外送平台,
“每天早上准时调闹钟6点起床抢购美团、叮噹上的物资,但常常下单200元(人民币,下同)的东西,最后只剩90元能结帐”,
也经常抢不到任何东西,“买不到吃的,真的很怕饿死”。
小光说,社区偶尔会出现居委会代购的蔬菜包大礼包,一包50元,内容物不能选,
他是到本月4日才第一次收到政府的“物资礼包”,包括一包900克的麵条、一罐午餐肉、一包火腿肠、三条小黄瓜,以及一罐牛奶。
他期盼当地政府能赶紧发放物资或提供安全的购买管道。
另一名住在同一社区的民众大伟说,小区内大概有100栋大楼,估计有2千人,
现在社区做核酸检测一次安排三栋的人,动线混乱,人跟人之间也没有保持安全距离,
虽检测揪出许多确诊者,但也可能在做检测的过程中又再次传播一轮,
“我们小区从4日全民核酸检测后,每天都有阳性病例,直接被救护车载走”。
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台青M表示,本次上海疫情管控不佳,导致抢食物还有核酸检测失序等情况不断上演,
他认为问题在于基层动员能力不足,专业人员与设备也不足,从排队到完成检测要花半天以上;
他说,频繁筛测加上物资缺乏,让上海民众焦躁不安。

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抱乐观的期待,做悲观的打算,总不是一件坏事。
恐慌肯定还不至于,此时此刻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不确定。
我们不知道上海这一波疫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它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终结。
我们也不知道奥密克戎什么时候会冲击到我们的城市、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个变种超强的传播性、各地持续增加的病例数字,足够让我们产生警惕。

最近各地疫情不断,请在大陆地区的各位乡亲尽量勿离开居住地.并且多囤积生活用品,
现在【台商总汇】商城,特供大陆地区各式各样台商好商品与美食,
平常多备美食,就算居住地再次突然被封,生活品质依然有保证,
别忘了,点击下面【台商总汇】公众号进去,关注后,进去商城参观一下!
并且麻烦乡亲转发出去,让台商产品的好品质,给更多人了解 , 并且在家防疫有保障!!
↓↓↓点击进入后关注公众号
已在台湾完成学业并返回上海老家的毕业陆生小Y说,现在民生物资已无法由上海本地供应,几乎都从外地运进来,货品有限,
“上海市民每天都在抢菜,也不一定抢得到”。
目前住在上海的演员李立群,9日也透过抖音发声,
指上海松江区北亭镇第二小区,已出现“人家没米下锅、孩子在饿肚子了”的情况,呼吁当地居委、志工或是保安过去看看,
若有附近的人看到消息的话,尽快去雪中送炭。
该影片发布后,许多大陆网友按赞留言:“您是第一个为老百姓发声的明星”、“真的饿了三天了”。
面对物资短缺问题,大陆外送平台”集团副总裁王文博10日表示,
团队聚焦民生物资,重点加大食品、婴幼儿用品、药品等物资的供应力度,并调配了首批约2000名外送员,为上海一线提供物资派送服务。
而上海作为大陆商业大城市,疫情下力保经济不受影响,陆媒报导指,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员工住在公司”。
上海许多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纷纷启动应急预案,无数“金融人”透过驻场办公守护金融市场“不打烊”,资金“不断流”,
从各家金融机构发布的现场图,“行军床、睡袋、帐篷”几乎成一线驻守金融从业人员的“标配”。

愿我们的用心 能让你  关注一下本号
[台商总汇]
一个大家值得推荐的平台.
你关注了吗?
我们己经等你很久了!
特供大陆地区的平台
让你在大陆
也能享用台湾美食
体验台商优质商品
赶快按下面二维码去加入我们吧!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进入特供大陆地区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