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疫情将大规模扩散 , 月底有可能单日破万例 ..


点击"两岸商汇"关注 
每天都有好文章
在国外得新冠疫情全经历
↓↓↓戳下面视频观看

台湾本土破2千大关!疫情指挥中心公布本土疫情新增2386例、境外95,其中新北822例佔最高,其他则分布在台北471例、
桃园387例、基隆191例、高雄97例、宜兰89例及花莲86例,北北桃3县市成这波疫情种灾户,确诊人数佔全台7成3。
陈时中坦言,个案比昨天增加4成7,增加速度快,「预计未来会有大规模展开」,呼吁大家外出要谨慎,把口罩配戴好,社交距离保持好。

指挥中心表示,今天确诊个案再创史上新高,可不可能以后会单日确诊数达到十万人,
疫情后面怎么走,我们会看香港、纽西兰、澳洲、日本、韩国各国经验参考情况作好准备。
置于单日破万例会落在何时?陈时中表示,「月底就有可能了。」
至于疫调匡列速度赶不上病毒传播的速度,有些民众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被匡列隔离,询问相关单位只获得罐头回覆,衍伸生活上的不便。
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最近多次对此回应「大家应有自主应变能力」,引发民众不满。

毒理学专家招名威18日曾表示,台湾要达到与病毒共存,依照南韩的经验至少要120天的时间,
他昨日再度发文指出,南韩有4点和台湾相似,包括我们都是黄种人、疫苗覆盖率达85%、未施打疫苗族群佔总人群15%、
主要疫苗为AZ、莫德纳及辉瑞/BNT、疫情刚爆发也是单日1000至2000人确诊,
他建议在这120天内,还未打疫苗的族群赶快施打,少接触人群、高风险族群不要出门,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招名威分析,南韩新冠疫情在1月中开始全面失守,确诊数呈指数上升,每天破万人确诊,
3月16日更达到染疫人数高峰,单日多达62万人确诊,南韩仅两个月就达到高峰,
4月17日降到单日4万多,估计再一个月才能回到单日千例的状况。

招名威说,南韩与病毒共存、放宽防疫政策至今,共有1600万人确诊,佔总人口人数的三成,
台湾现在刚好在Omicron爆发初期,要达到像南韩与病毒共存状态,也就是从疫情大规模扩散到回归现在的单日千例,至少要4个月,差不多120天。
招名威表示,看南韩的防疫模式,台湾现在确实也步入「与病毒共存」的轨道,只是令人担心的还是重症和死亡人数,
他建议在这段时间,把疫苗打好打满、少接触人群,所有课程尽量维持线上,高风险族群不要出门,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日前出现首例儿童重症死亡案例,令紧急就医议题再度浮上台面。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表示,根据现行的「居家照护管理指引及应注意事项」,
居家照护个案有7个警示徵兆,主要适用于成人,今日下午会议后还会将儿童的版本加入。
7大警讯包括,1.喘或呼吸困难、2.持续胸痛胸闷、3.意识不清、4.皮肤或嘴唇或指甲床发青、5.无发烧时每分钟心跳超过100下、6.无法进食或喝水或服药、7.过去1天尿量明显减少。
罗一钧表示,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建议立即联系119,地方政府紧急医疗专线或卫生局,得到同意后,
就能安排自行就医、亲友接送到医院,或是先自行外出再和卫生局报备。
指挥官陈时中也说,隔离、检疫时,都有电子围篱在,最好离开前先和卫生局联系,
若是非常紧急,及时外出就医,我们也不会罚。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让程序完整,避免警察疲于奔命。

因应确诊数单日破1500例,指挥中心昨宣布全台各县市1周内应启动居家照护。
陈时中表示,目前已收到16县市的核备公文,其中包括基隆、台北、新北、桃园、彰化、嘉义、高雄、宜兰、花莲、连江已启动居家照护;
澎湖已发文但还没收到,新竹预计今天会收到文。
至于儿童的疫苗接种,指挥中心下午也会召集卫福部传染病防治谘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展开会议,
会议后还会进行意愿调查,蒐集委员、家长意见,详细明白才能做选择,
因为家长要替小孩决定,一定要明白利弊。待搜集国际资料、专家讨论出来后,大家才会更能做好判断,毕竟打疫苗是自由自主的。
对于5岁以下、没有疫苗的小孩,他提醒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小孩接触不特定对象过于频繁,出入也要留意社交距离。

新北市由于确诊个案屡创全台最高,新北居隔人数达1万6671人,对于系统爆量,
侯友宜表示,面对最大的困难,就是居家隔离以及匡列过程中,通报系统上传与核定下来有关地方用药居隔书,系统过于繁琐,呼吁政府简化或是下放地方。
侯友宜表示,目前新北居隔人数达1万6671人,还会继续上升,基层同仁也没能力负担这麽大的量,
同仁「电话接到哭」,政府在制度面必须重新思考,并建议居家隔离的疫调要改善。
陈时中表示,疫情调查本来就是「重点疫调」,相关重点疫调要求,今天早上已经发文给各单位,从之前14天,到4天,现在要求做两天,
主要是针对亲密接触者即可,至于居家隔离单已经电子化 这两天有Lag,但资讯已经改进中。

至于新北市认为系统爆量,陈时中认为,「隔离的事情本来就是地方权责,没有什么要经过政府核定。」
不过,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补充表示,通常接触者名单送到后,需要确认个案的电话地址是否正确,
通常资料上传后,若资料错误收不到,就还是要地方补起来,「资料还是要地方做对,我们才能很快把居隔单送出去」。
他强调,要由地方打电话确认接触者到底是否为本人,确认后,系统会上传,接触者会接到简讯,
民众端简讯就会连到电子居隔单,整个作业需要大家一起完成。
但听完庄人祥的说明后,陈时中当场打断他询问:「居隔单是我们送出去的?你讲的是对还错?」

陈时中在台上对庄人祥说:「我还是不太了解,作业程序有这样子吗?地方打确认就传给他,传给他回报我们就去啦,你要通报我们而已啦,我们这边不会听他甚么,哪裡有说我们要他找?这是他们要办的阿!」
庄人祥则回覆,「有时候收不到,所以有的人会来问,这是为了克服资料的不对」,陈时中反驳「没有,你没有讲清楚啦!」
之后陈时中会后特别到记者室说明,隔离单属于地方权责,指挥中心不会干涉,由地方主责。
现在的困扰是案件数很多,进行疫调时,个案可能记忆不清,没办法把电话、住址说清楚,需要反复询问。
过去案期间少,多打几通电话还好,现在案件多,行政负担大,隔离单的效率较低,
请大家把事情说清楚,电话就不用往往返返地查,呼吁大家冷静作答,第一次就把资料弄正确,避免对卫政体系构成负担。

外界关注,地方上传资料后,需不需要指挥中心核可?
陈时中表示不需要,假如他是接触者,电话打来后,对方确认完电话号码,资讯系统就会传资料来,不一定要开立书面资料,
接到电话就算启动,以接电话的时间为准,除非过程需要核对,指挥中心也会协助,但不需要核淮和核备。
陈时中表示,有时候大家会忘记或紧张,心情纷乱,最大困难是资料不对,打过去没有这个人,就需要回头询问,耗费时间。
他再强调,现在个案增多,卫生人员也会受不了,希望可以重点疫调,
把疫调单纯化,确诊者也能自主应变,自行通知,减轻人员负担,效率也会变好。

台湾将面临一波前所未有的染疫潮,有名网友在脸书社团爆废公社上贴出一张公告,
上面写「Omicron新冠病毒死率是0.4%,不上班的死亡率是100%,」
公告下半部还用粗体字写「坚持上班,上到确诊,不要怕,爱情都还没轮到你(你)更何况是疫情。」

文章引起网友们热烈讨论,「真的,没工作怎么生活」、「确诊不一定会死,不上班会先饿死」、「想说点什么,但好像无法反驳,笑死」、
「笑著笑著我就哭了」、「疫情比较可怕,还是没钱比较可怕」、「不得不说真的中肯」、「的确很中肯,爱情来的太慢。」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网友无奈留言疫情对生活的影响相当大,
「没有死亡率,但是永久性伤害却是跟一辈子」、「还是不要确诊比较好,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人生真难,上班染疫好像比没钱饿死还好一点。」

一名在北市信义区百货担任柜姐的林小姐表示,(19)日晚间7点半从百货下班,
平常热闹的信义区路上只有零星路人,车也没几台,只剩店家闪烁的招牌灯最醒目,
她说,这波疫情与去年三级警戒相比,大部分民众已没有这么恐慌,但逛百货的人潮锐减,
尤其是单日确诊数连续破千例后最有感。
根据她拍摄的照片来看,松寿路几乎淨空,与以往看到车水马龙的样子有很大的差别。

另一名在信义区上班的许先生,也在个人IG限时动态上传15秒短片,
只见威秀影城的中庭一片空荡荡,路上行人稀稀落落,
令他忍不住想起去年5月全国升三级警戒的状况,并写下「有种三级警戒的即视感,卷土重来了」。

一名网友昨在PTT上发文表示,台湾这2年来没有什么疫情,就算有也都成功控制住,
但以结果来看,台湾不可能躲过疫情,该来的还是会来,但这两年政府准备好什么了?快筛试剂?疫苗?又或者是方舱?
现在台湾每天增千人确诊,但快筛试剂卖得比别人还要贵,疫苗也是要进不进的。怎么明明就比别人还慢考试了,但也没有考得比别人好?

贴文引起网友吐槽说,虽然苦撑2年没有爆开,但后面共存的配套措施也没准备好,让许多人民很慌乱无措。
「一堆东西根本慌乱,这么多时间过去都没有一个方案,烂到掉渣」、「非常失败的例子!前期体力好,但中后期体力差,后继无力」、
「烂透了,只有前两年可以拿出来说嘴」。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台湾能挡住前2年的新冠疫情,努力撑到有疫苗可以打,
且流行的病毒株变成传播力强但毒性低的Omicron,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可以撑到现在才迈向共存已经不错了」、「撑到现在才日增千例,还不叫成功吗?」


愿我们的用心 能让你  关注一下本号
[台商总汇]
一个大家值得推荐的平台.
你关注了吗?
我们己经等你很久了!
特供大陆地区的平台
让你在大陆
也能享用台湾美食
体验台商优质商品
赶快按下面二维码去加入我们吧!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进入特供大陆地区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