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若在秋冬干燥之际,用以桂枝麻黄汤为主方的风寒感冒颗粒与姜枣祛寒颗粒,搭配解决风寒感冒初期症状时,容易留下烟痒咳嗽的后遗症。
首先,此为季节所致,并非组方本身固有的问题。因此,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时节入手。
秋,属金,主燥,应肺。生津润燥,为破题之根本。用药以滋阴润燥者为主,但需注意同时兼顾气分盈虚。
提到生津润燥,我们一般可想到麦冬、玄参、生地、沙参、玉竹、天冬等药材。然而,如何搭配?如何成方?
在近期的尝试中,小生依照张锡纯屡试屡效方之《清金益气汤》,根据对应症状微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锡纯在该方章节中分享了一个病例。说是一位妇女,久咳不治。他一开始尝试了单纯的滋阴方,却无法取得成效。在进一步的诊断中,他察觉到此妇气分虚弱。于是,他依照自制《升陷汤》方,向原滋阴方中搭配加入黄芪与知母。此妇服下一剂便明显好转,其后又服下十剂,完全康复。
最近身边有位同事,在风寒感冒好转之后,出现了不断咳嗽的问题。小生诊其脉,偏洪,但沉取偏无力。这最有可能是阴分偏虚不能守阳之故。
第一天,也就是上周五,小生以玉竹、麦冬、南沙参为主搭方,嘱咐其作茶饮。
然而周一归来,其咳嗽非但并未止住,反而有加重之势。于是,当天回家思考,第二天以《清金益气汤》为主,为其搭配此方作茶饮(单位:克):
黄芪 1.5,知母 1.5,党参 3,生地 2.5,南沙参 1.5, 玄参 1.5, 山药 3
因作茶饮而非药饮,故而剂量依原方取六分之一。此方中原有牛蒡子,甘草,川贝,此处并非故意去掉,只因家中未有。当然,牛蒡、川贝性偏寒,需根据对象的具体症状、体质决定是否添加。另加入党参、山药,因知其胃口不佳,故而以此护住胃气。
周三再问,有所缓解。周四,进一步好转。周五再观察,只偶尔咳嗽几声。虽未根除,但已有明显变化。
另外,此方中还可加入柿霜。柿霜,即柿饼上的白霜。从化学角度看,不过是柿饼表面析出的糖而已。不过,亲尝体会后,确有生津润燥之效。
当然,优质的柿霜并不好找。但若每次服药时能稍加入一两克,便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