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起效真的慢吗?


一直盛传一个观点,说是中药起效慢,主打慢性病。小生对此也曾深信不疑,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单以伤寒为例。自小生自学中医,暑期收假前有所领悟,最近在小朋友间也算是传了些微薄之名。于是,便有了些来找小生号脉的小朋友。十六七岁的小朋友嘛,以男生为主,不少只关心自己左手尺脉“虚不虚”。在此不得不说,某些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还是薛微大了些。
昨日,有个小姑娘来找小生,说她感觉着凉,需要清开灵。小生问了问症状,不发热也不恶寒,就是头疼加上胃口不好,已有两三天。
搭脉,不浮,略数,左关略弦,右脉略沉弱。这是风寒感冒,要真给她清开灵,那可不是要糟糕?当即寻思,头痛、胃口不佳、其他尚可,这可不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吗?于是,给她一袋小柴胡颗粒,晚间七点左右服下。八点临走时问她,说是感觉好了一些。今早又问她一次,说好了不少,能否再给她一袋药。搭脉,左关已不弦,便只嘱咐她多喝水,明日应能恢复。
这要是换西药去治疗,就算是病毒性感冒,至少也得两天药。要是拖成细菌感染,为了有效避免抗药性,至少三天抗生素打底。
有的说,西医不是推荐一般感冒自愈吗?问题是,感冒时机体炎症部位产生的免疫复合物,一定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肾负担,严重时甚至引发肾炎。要真拖成了肾炎,那是闹着玩的吗?
因此,中药慢吗?
中药,对证则祛病如猛虎。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中药疗效的问题,而是能否对证的问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