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黑幕大观:某小学平时不正经上课,因为会“借兵”,年底考核全县排名第一


洞庭山的东边有一个小学,学校的名字叫“第二国民小学”。学校平时也不正经上课,老师经常跑到小茶馆里头玩纸牌,学校里头的学生没几个。可是上级部门年底对全县各个学校做出考核排名,第二国民小学竟然排名第一,领到教育拨款四五百银元。真相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听我仔细说一说。
 
某一天,有一个人从城里头急匆匆赶到小茶馆,给玩纸牌的某老师扔下一封信就快步离开了。某老师一看完信,急匆匆赶回了学校。原来信上内容的大概意思是说:县教育行政机关将派××在某天下午下乡去考察你学校的教学情况,请务必提前做好准备,免得被查出问题,受到批评处罚。这可是关系到你饭碗的大事,千万要上心。
 
某老师一赶回学校就派人送口信儿给附近的第三国民小学跟第四国民小学的老师,请他们来开会商量办法。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商量出一个“借兵”的办法。
 
办法就是:××考察第二国民小学,第三跟第四国民小学派学生来充数;反过来也一样。
 
考察的日子到了,××坐着轿子来了,排场、派头跟当官的没啥区别,后头跟着几个跟班。某老师恭敬地鞠躬行礼,请××进学校考察工作。
 
××一进校门,就见学校大门里头五六十个学生排成两列纵队等着欢迎他。他一走近,学生们就齐刷刷地摘下帽子行注目礼,动作整齐,态度庄重,出场、收场都相当讲规矩。××进教室转了转,又出来随便看了看,就对某老师给予大大的奖励。
 
接着,某老师就摆下酒席招待××。跟××一道来的几个跟班,也收到了某老师派发的数额不等的红包。
 
第二天,××又去其他学校考察工作,其他学校也采用第二国民小学的办法。大伙儿都开心。
 
××返回县教育行政机关汇报考察工作,某老师继续去小茶馆玩纸牌。
 
 
(根据1919年由上海改良社会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翻译改写的,原来的文章名是《小学教员二》,作者署名“一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