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讲的什么意思?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自古至今,三月三在民间中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生日,也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也叫上巳节,不仅是祛求吉的节日,更是青年男女外出春游的节日,在这一天,青年男女野外踏青,自由择偶,是属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特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侗族,海南黎族,湘西苗族,都以三月三作为自己的情人节。
那为什么农村俗语“三月三下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呢?
农村好多俗语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比如这句,阳春三月,万物更新,百花开,百草绿。正是农历谷月前后,这时候“春雨贵如雨”。如果下一场喜雨,农民种瓜点豆,一定会有一年好收成。
怕就怕倒春寒,三月三左右雨下个不停,气温一直很低。这样的天气一直持续,到了应该青蛙鸣叫的季节,青蛙由于气候太冷,仍然不叫。

所以我们要根据地域和天气相结合起来,可以得出结果。青蛙不叫一定是温度变低的。
在北方,三月正是冰雪消融,大地回春的时候。最让人头疼的是倒春寒,本来是阳春三月天,农民种植的日子,却突然遭受到倒春寒,霜雪雨水,又叫桃花雪等。这样低温不但令到农作物受到冻害,也会令到一些青蛙躲藏回到洞穴,延长了冬眠的时间,这样在农田里就没有了青蛙的叫声了。
在南方也会受到影响,北方的冷空气南下,青蛙都冷到停止了叫鸣。证明这样的灾难天气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农民的春耕不能如期的进行,农作物受到了冻害。最终会造成庄稼的减产,损失非常的大。

在以往的农民,都是看天吃饭的,没有其它经济收入。如果没有收成不好,粮食必不够吃。那怎么办,只能另想办法了。穷人只能卖妻,卖给经济好的人家,这样大家都不至于饿死。而富人稍为好一点,他们还有其他的财产。比如牛马,但在饥荒之年,牛马也发挥不了作用,还要耗费粮食,所以它们首先在变卖的行例里。
所以”三月三下雨青蛙哑“中的雨水,不是一般的春雨,而是反常寒冷的天气下的雨水,它的出现,令到青蛙躲到洞穴里面不叫了,产生了因果的关系,令到荒年失收了。
这种不可控的气象灾害,对于农耕时期的农业生产来说,极具毁灭性。那时人们没有气象卫星,基本没有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纯粹靠天收,不啻为天灾。会造成种子烂种、秧苗死苗、果树不结果、粮食绝收,那么就容易出现饥荒年,令旧时的穷人卖妻、富卖马!
旧时为了避免这种概率性的气象灾害发生,前人们就根据以往三月三的气候现象,结合青蛙集体反常失声,得出“三月三落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卖马”这句农谚俗语。

这并不是说三月三下雨不好,而是作为坏天气的预警,提醒人们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农业丰产丰收。
但如今,社会进步了,科技发达了。农民人们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降低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如利用大棚种菜,人工降雨等。现在的人们并不像过去那样受天气异常的苦。
所以俗语也就是一句俗语,我们受影响并不大。但也提醒了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古人说:“侧龙卧虎仰瘫尸”,这句话对吗?
历史上真实的“甄嬛”,一生只做对这一件事,就享尽了人间“福、禄、寿”
读完《西游记》原著直呼:我们都误会猴哥了,难怪他要大闹天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