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足不淫,气足不食,神足不眠……
是修行用语,虽用于医学,因境界不够,大多难以理解。
1,神足不眠
神足不眠比较好理解,当我们睡眠质量好,时间足够的时候,醒了会感觉到精神,头脑清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很多人都出现过看东西更加清晰清楚。
这就是因为神足够多的缘故。双目炯炯有神,就是说的神足,眼睛是神的体现,也是最耗神的。
把这个情况颠倒过来,就是“神足不眠”,当然要非常充足。很多伟大人物都是睡眠很少的,因为他们天生神就强于普通人。
2、精足不淫
明代养生学家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也明确指出:
“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人始生,先成精”。精是指人体内的精华所在,先天之精禀源于父母骨血,后天则归结于自身饮食习惯和健康理念。
中医认为,肾主精,以致有“肾精”之称。精,始终伴随生命活动中各个阶段,可以说,对生老病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凡是沉溺于女色之人,内心必然是污浊不堪,即使肾精损耗严重,也是执迷不悟。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纵欲者大都面色灰暗,形销骨立。
主要原因就是他体内的精元不能固敛,导致其性情紊乱,犹如色魔缠身,醉生梦死,不可自拔。
当一个人精力旺盛充沛的时候,他的头脑中不会去想那些邪恶的事情。这里面的精足指的是精气神,是说人的身体达到了阴阳平衡的状态。
3、气足不食
气,是指推动人体脏腑正常运行的动力。“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通则血盈,血液循环加快,输送营养物质至脏腑器官,有抵御邪侵、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的作用。
气血旺盛的人,面若桃花,表情生动,男人英气逼人,女人妩媚动人,气场外溢;气血不足的人,则是声音低哑,低眉顺眼。
其实,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更像是人们对于修行的一种想法——如何才能让人身体更加安康,远离疾病。
中国自古以来便对养生理念颇为重视,精气神亦是重要的修行之道,而这句老话就更像是让人们重视起身体的修行之道,通过磨练自身的精气神达到另一境界。
然而这三者并非无关,三者乃是一种递进关系。先是通过精足摆脱淫欲,继而气足摆脱对食物的欲念,最后达到神足,以此变成不淫、不食、不眠的神人形象。
然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并不能摆脱生活对我们设下的局,我们仍要从中学习其中精神——保健安康,戒过度饮食,维护身心健康。
跟着《天道》学处事:怎样让朋友高高兴兴的为你办事?
《金瓶梅》做女人学习孟玉楼,下场不会太差
兄终弟及,木匠皇帝一句话,堪破大明运程